学术投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 国际刊号:1672-1721
  • 国内刊号:14-1314/R
  • 影响因子:0.56
  • 创刊:1997
  • 周期:旬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6
  • 全年订价:3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2010年6期文献
  • 血透患者人造血管做动静脉内瘘的使用与护理

    目的 掌握人造血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使用人造血管内瘘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 使用2年半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做好宣教,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针对血管的情况进行护理,可延长血管的使用寿命.

    作者:刘雨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单纯管饲瑞素和加喂米粉对管饲腹泻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瑞素中加入米粉对管饲腹泻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管饲瑞素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单纯管饲瑞素,试验组在管饲瑞素过程中加喂米粉,观察2组患者管饲腹泻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腹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管饲瑞素时加喂米粉能明显降低管喂腹泻的发生率.

    作者:周娅;付建云;代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胸部物理治疗在胸部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与护理

    胸部肿瘤主要包括肺癌、食管癌、贲门癌、纵隔肿瘤等.因为是开胸手术,手术大、时间长,又由于受体位、疼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惧怕咳嗽,不能有效排痰,从而影响了肺的复张.胸部物理治疗就是训练和增加患者的呼吸肌肌力,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有效通气,改善患者机体的一般状况.现将我科2006年1月-2007年1月运用胸部物理治疗的586例病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辛;王淑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骨科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控制

    目的 讨论骨科多重耐药茵患者的医院感染控制.方法 对2008年7月-2009年2月骨科病房收治的16例多重耐药茵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14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好转自动出院.结论 对多重耐药茵感染患者进行有效隔离,病床及床单元、空气消毒,有效地使用抗生素等多种方法,防止多重耐药茵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作者:李叶萍;汪利辉;尚建英;刘莉;陈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头皮针行小儿股静脉采血的探讨

    目的 探讨应用头皮针行小儿股静脉采血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300例年龄为1个月~3岁住院患儿进行股静脉采血.随机分为2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注射针垂直穿刺法,试验组采用头皮针垂直穿刺法,观察两种方法的一次性成功率和血肿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5.266,P=0.000,并且血肿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X2=13.596,P=0.000.结论 头皮针垂直穿刺法优于普通注射针垂直穿刺法,是一种更容易固定、更有效、更方便的操作方法.

    作者:张春兰;肖晓琴;李勤;麦玉娟;王明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骨化术后35例护理及分析

    椎间盘是椎体之间的一种弹性结构,包括椎问纤维环和髓核,髓核被包围在纤维环当中,椎间纤维环的后部比较薄弱,容易破裂.我院自2000年1月-2008年10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骨化35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7.3%,现结合文献就其原因、临床特点以及手术等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贺彦平;杨晓寒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食管癌11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管饲的安全性、优越性.方法 总结我院11例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管饲的观察与护理体会.结果 经早期肠内营养管饲,患者肠蠕动恢复快,术后体重减轻少,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符合生理需求,对疾病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安全可行.

    作者:张腊梅;彭转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颅骨修补术后癫痫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总结创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癫痫的诱发因素.方法 对38例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7d内发生癫痫2例,8 d~28 d发生癫痫2例,29d~3个月发生癫痫1例.结论 原发性脑损伤灶、颅骨缺损部位、颅内压力的变化是创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癫痫的诱发因素.

    作者:翁雪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多导睡眠图监测的护理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脊柱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实行手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创伤性截瘫患者术后进行一般心理、体位、皮肤、饮食的护理.以及并发症、功能锻炼和康复的护理,强调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性.结果 78例创伤性脊柱骨折、脱位伴截瘫患者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通过对创伤性脊柱骨折、脱位伴截瘫患者的护理.认为制定系统的整体护理程序、对创伤性截瘫并发症的充分了解和重视康复功能锻炼,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保证.

    作者:卫中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肾衰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技术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效的措施之一.血液透析疗法能清除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中的毒素、多余的盐分和体液,帮助维持钾、钠、氯化物等化学物质的适当平衡,是许多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1].

    作者:陈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三联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

    目的 探讨三联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方法 将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控制感染、静脉滴注肾上腺皮质激素、氨茶碱等.治疗组则在抗感染的基础上,雾化吸入沙丁胺醇雾化液、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和异丙托溴铵.结果 通过观察项目及评分,经72h用药后,治疗组42例均显效,对照组20例中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10例,2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和46%(P<0.05).对照组中有效及无效的14例患儿经加用前述药后均在3d内症状、体征消失.结论 三药联合雾化吸入是目前治疗急性哮喘发作理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高丽君;叶永青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便秘患者症状缓解.结论 处理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便秘问题,可有效避免便秘不适及便秘继发反应.

    作者:孙月秀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脊柱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实行手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创伤性截瘫患者术后进行一般心理、体位、皮肤、饮食的护理.以及并发症、功能锻炼和康复的护理,强调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性.结果 78例创伤性脊柱骨折、脱位伴截瘫患者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通过对创伤性脊柱骨折、脱位伴截瘫患者的护理.认为制定系统的整体护理程序、对创伤性截瘫并发症的充分了解和重视康复功能锻炼,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保证.

    作者:邓曙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腹部手术后并发慢性肠粘连患者的保健与护理

    慢性肠粘连是腹部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甚至会出现体温升高、恶心、痔疮出血等情况.对于年老体弱以及有心肺疾病的患者来说,后果更为严重.我们在临床中对32例腹部手术后并发慢性肠粘连的患者采取了一系列保健护理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康元歌;王芳歌;刘秋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国内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占恶性肿瘤的7%~10%,已成为我国女性发病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乳腺癌为有效的方法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但手术导致的乳房缺失使患者在术后的康复期面临诸多问题,例如身体缺陷、疾病本身、家庭问题、社会问题等,从而在自我形象、心理等许多方面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2008年10月-2009年8月,我们为178例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积极手术配合,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急诊行子宫切除术15例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以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期间出血量多,出血量大时,可危及患者生命.现对15例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针对妊娠合并症、产程长、巨大儿、多胎妊娠、多次人工流产术后及心理素质差等特点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休克的前期症状,完善抢救措施,为诊断治疗提供良好的保障.

    作者:杨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鼻出血的影响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及电话随访提高高血压鼻出血患者的依从性,以有效控制血压,减少鼻出血的次数.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法将42例高血压鼻出血患者分成2组,试验组给予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干预及电话随访,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评价2组患者住院期间鼻出血次数、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天数、1年内鼻出血次数、患者依从性、急诊次数.结果 试验组住院天数、1年内鼻出血次数、患者依从性、急诊次数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鼻出血次数、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及电话随访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鼻出血的次数,降低医疗成本,有助于加深患者对护士角色的认知.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付建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长春瑞滨化疗外渗后护理和预防的探讨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长春瑞滨(NVB)外渗后的护理及预防外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2005年2月-2007年1月的197例及2007年2月-2008年12月的312例接受含NVB方案化疗的患者,发生长春瑞滨外渗后的处理方法,并对其预防和护理进行了总结.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85%,试验组100%,X2=10.87,P<0.05,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在缓解疼痛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硫酸镬+地塞米松+维生素C+生理盐水进行湿敷,辅以康复新外用治疗长春瑞滨的外渗,疗效显著.选择正确输液方式、静脉血管是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关键,发生外渗后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将药物的再损害降到低.

    作者:赵小燕;冯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通过竞赛提高护生操作水平

    目的 探讨医院举办护生技能竞赛对提高护生操作水平的效果.方法 剖析了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从竞赛前准备阶段统一操作标准,竞赛时评委微到熟练掌握操作标准,竞赛结束后及时向护生反馈比赛的情况三个方面进行改进,然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目前医院举办护生技能竞赛对提高护生操作水平还未达到理想效果.结论 通过竞赛提高护生操作水平的方法须进行改进.

    作者:王晓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浅谈层流手术室的使用和管理

    层流手术室是指采用空气洁净技术对微生物污染采取程度不同的控制.以达到控制空间环境中空气洁净度使之适于各类手术之要求;并提供适宜的温、湿度,创造一个清新、洁净、舒适、细菌数低的手术空间环境,使患者在手术时组织受到尽可能少的损伤,并大大减低感染率,尤其是颅内手术和烧伤手术,保证患者术后能更快、更好地恢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层流手术室已被普遍使用,它能有效控制室内的温、湿度和尘埃含量,实现理想的手术环境,降低手术感染率,提高手术质量,但空气净化系统在运行时本身并没有杀菌消毒功能,只有正确使用层流手术室才能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1].我院自2005年启用层流手术室,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席朝晖;毛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基层手术室常见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手术室易出现差错事故的环节、原因 ,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5年来配合8 300例手术过程中从接送患者、器械清点、标本管理、仪器使用等几个方面找出隐患,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加强薄弱环节的措施.结果 增强了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保证了手术室护理安全.无差错事故发生.结论 薄弱环节的加强,护理行为的规范,可有效防止和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曾凡莲;夏华;汪和应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手术室实习护生带教方法探讨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医疗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医院手术室环境、设备越来越先进,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手术室实习护生也是影响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的一个因素.因此,我院手术室针对目前护生现状及实习大纲要求,制定了一套护生带教计划,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带教体会与同行探讨.

    作者:徐金妹;张晓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夜班工作对护士影响的探讨和干预及自我保健

    医院为患者提供24 h全天候服务,护士则是夜班工作的主体成员.由于夜班工作不断改变工作时间,又经常在正常睡眠时间工作,这将破坏生物节律,特别是昼夜节律紊乱,加上单独上班等因素,轮值夜班已成为主要的职业压力[1],也是临床护士流失的-个重要原因[2].本文就夜班工作对护士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干预及保健措施,以期将其不利影响降低到小限度.

    作者:刘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护理文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原始文字记载,它是临床护理、教学、科研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是医疗事故进行技术鉴定的重要证据[1].护理文件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之一,要求高质量完成,全面、真实、及时、准确的护理记录,不仅反映了护士的综合素质,也是对护士自身的一种保护.临床上确实存在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不准确等问题.我科针对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原因

    作者:安媚;孙亚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病区护士长业务管理体会

    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管理的基层领导,是科室护士的群体带头人,是护理工作的管理者和具体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其职责就是要使一个病区的工作达到好的水平.今年国际护士节主题是护理创新,因此,护士长是否有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维管理方式,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和护理服务的质量.护士长不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崇高的道德水准、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术,还要思维敏捷,具有良好的自制能力和人际关系的交往能力.

    作者:戚玉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体会

    医院血源性感染已越来越引起医务人员的关注.所谓血源性感染是指含有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泌物、组织器官及被感染的各种手术器械敷料布类等所造成的感染的总称.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接触血液病原体的几率很大,手术室护士预防血源性感染则更为紧迫.现结合我院手术室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师秀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产房安全管理与护理缺陷的防范

    目的 探讨提高产房护理质量,降低风险因素发生的措施和效果.方法 针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规范操作流程,完善各项制度,强业务学习和操作培训,提高助产士的整体素质.结果 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缺陷明显降低,提高了产科质量.结论 制定和完善产房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落实到位,责任到人,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责任心,抓好每一个环节,降低风险,预防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费喜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实施护士长24 h内访视流程的临床实践

    目的 通过规范访视流程检查护士接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护士长对新入院患者在24 h内按规范流程内容进行访视.结果 提高了护理工作环节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护士长的管理水平.结论 通过实施护士长24 h内访视流程,提高了全院的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王萍;刘秀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浅谈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术治疗领域不断拓展,剖宫产率逐年上升[1],已成为解决产妇及胎儿危急情况较为安全的手段.心理护理是通过医护人员的语言及行为来完成的,有助于调动患者的积极情绪,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使机体处于有利于麻醉、手术的佳状态.为探讨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作用,通过我们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多年来的实践,体会到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起到了比较明显的积极作用.

    作者:尚鹏丽;赵荔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院的健康教育体会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院前的教育方法及体会.方法 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各60例患者.每位患者出院前均按相同的内容进行口头教育,A组仅采取口头教育,B组在以上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包括完整的整体护理计划).每月随访1次患者的临床情况及血压控制情况,随访半年.结果 A、B 2组患者血压值依次减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出院健康教育的同时,以书面的形式将教育内容交给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血压控制率.

    作者:彭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电子胃镜,与传统胃镜相比,患者做胃镜检查时基本上已无痛苦,有些国家已将其列为某些人群的普检项目.但由于胃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容易引起患者恐惧、紧张、焦虑,尤其是胃镜通过咽部时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因此,许多患者会拒绝检查而错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佳时机.

    作者:黄立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孕期常见症状的护理

    孕妇出现不适症状是怀孕期间普遍的经历,但并非每个孕妇都要经历所有的不适,而且在不同孕期所出现的症状不同.个体所感受的程度也有明显差异.当症状不严重时,可令孕妇休息,使症状得到缓解,还可以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避免症状的发生.

    作者:朱玲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研究进展

    妇科手术范围虽基本不涉及肠道,但手术部位位于盆腔.位置较深,肠道准备的优劣直接影响术中视野的暴露,肠道准备不足可直接增加手术的难度.近年来,随着腹腔镜、阴式手术技术的进步,此类手术在妇科手术中所占的比例上升,原来许多需开腹完成的手术,现在可通过腹腔镜或阴式手术等微创手术完成,这对术前的肠道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肠道准备的传统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国内外医护人员为探索出简便、经济、高效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笔者在此作一些归纳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月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青光眼的预防和护理

    青光眼是一组常见的严重致盲性眼病,通常以眼压异常升高、视神经永久性损害和视野永久性丧失为特征.在中国,大约有900多万人患有青光眼,其中,超过半数的青光眼患者一眼或双眼失明.由于青光眼造成的视功能损害是不可恢复的,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避免青光眼导致的失明非常重要.我科从2000年开始,开展青光眼的预防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丽珍;肖海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增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在新世纪里,人们日益关注工作压力.护理工作是有压力的职业,目前从事护理工作的人群已和职业经理人、学校老师并称为职业压力大的三个群体.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在医院的地位以及社会对她们提出的要求等因素,都是压力所在[1].急诊科护士所从事的工作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谁都预料不到患者的病情会怎样发展,要求护士具备很强的应变能力,随时根据变化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护理任务重.

    作者:黎晓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儿科临床工作中如何避免护患冲突

    在我院儿科,住院部兼急诊和门诊输液,患儿多,护士工作繁忙,是易发生护患冲突的部门.如何减少护患冲突,使患儿和家属在平和的心理状态下接受输液,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谢海燕;王梅;孙珠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防范脑外科护理纠纷的几点体会

    护理纠纷是医疗纠纷范畴中的一类,指护患双方对护理过程或产生的结果在认识上产生的分歧而引起的纠纷[1].近年来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逐渐增强.护理纠纷也呈不断上升趋势.脑外科患者病情重、手术创伤大、病程长、意外突发事件也相应较多,术后护理问题突出,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多、联系紧密,引发护理纠纷的范围和概率也随之增大.纠纷一旦产生 ,对医、护、患三方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正确处理护理纠纷,维护医、护、患三方的合法权益,是保障脑外科手术、诊治和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就脑外科的特点和发生纠纷的原因逐一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吴毓娣;来锦云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