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应用SOC模型探索科学、有效的人群行为干预方法,评估其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0人,按SOC模型对其健康行为的接受程度划分为5个阶段,对干预组不同阶段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在干预末期评估2组行为改变及血压及生化指标改变.结果 干预后干预社区前后及与对照社区比较,干预社区农民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程度明显改善;吸烟率、饮酒率分别由33.6%、50.2%下降到21.3%、33.6%(P<0.05);平均每天锻炼时间、膳食结构明显改善;干预社区农民BMI收缩压、舒张压、血中总胆固醇分别由(24.07±4.16)、(124.90±20.66)、(81.47±13.53)mm Hg(1mm Hg=0.133 kPa)和(5.43±1.12)mmol/L下降到(23.69±3.15)、(122.89±15.36)、(79.37±9.39)mm Hg和(4.87±0.82)mmol/L(P<0.05).结论 SOC模型对农民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效果明显.
作者:常改;潘怡;李静;刘昊;江国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虐待经历与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广州某大学大一和大二的学生800名,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进行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757份,有效率为97.2%.有虐待经历大学生占被调查大学生的30.9%;男生及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更易受到虐待(P<0.05),虐待经历与年龄、是否独生子女、户籍所在地、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及是否单亲家庭无明显关联;遭受虐待的大学生PTSD总分及5个因子分均高于未遭受虐待者(P<0.01),其中,>90%受虐者认为创伤事件对精神有不同程度的打击,近80%的大学生表现出学习或工作受到影响、注意力不集中、看到或听到与事件有关的事情担心事件再度发生.结论 有虐待经历的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更明显.
作者:赵静波;侯艳飞;杨雪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辽宁省城乡居民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分布特点和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CIDI 1.0)对辽宁省3个市3个县13 358名18~65岁城乡居民进行入户面访.结果 全部调查者和饮酒者的酒精使用障碍终生患病率分别为4.24%和16.17%,12月患病率为3.45%和13.59%,2周患病率为2.70%和10.93%;酒精使用障碍终生患病率与饮酒频率和饮酒量呈剂量-效应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01,95%CI=1.28~3.15)、离婚(OR=2.09,95%CI=1.30~3.36)、吸烟(OR=1.35,95%CI=1.08~1.68);饮酒量、饮酒频度是辽宁省城乡居民酒精使用障碍终生患病率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55岁(OR=0.63,95%CI=0.45~0.86)危险性较低.结论 男性、25~54岁、吸烟者及离婚者为酒精使用障碍高发人群和防治重点.
作者:杨晓丽;姜潮;富增国;于泉福;于传友;颜廷梅;于丽娅;刘莉;于连政;潘国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城乡及不同地域居民的膳食纤维摄入现状、食物来源等情况.方法 采用连续3 d24 h回顾法和称重法对9 798名≥2岁居民进行个人食物摄入量调查及调味品消费量调查.结果 浙江省每日人均膳食纤维摄入量为10.12 g,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1.23、9.00g,总体上呈现男性>女性,城市>农村;18岁以前摄入量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老年组略有下降;平原、山区、海岛每日人均摄入量分别为10.58、9.64、8.94g,且中、青年组均呈现平原>山区>海岛的分布趋势(P<0.05);膳食纤维主要食物来源为蔬菜、谷类、干豆、菌藻和调味品,总摄入量分别为36 624.31、27 616.97、15 024.92、8 835.47、8 175.03g,分别占33.89%、25.56%、13.90%、8.18%、7.57%.结论 浙江省城乡居民膳食纤维摄入量普遍不足,农村和海岛地区更为缺乏,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有待提高.
作者:吴文倩;丁钢强;章荣华;黄李春;黄恩善;陈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家族基因型的分布、流行特点、与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6月-2010年11月在河南省尉氏县结核病防治机构实验室分离培养的165株结核分枝杆菌,采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应用RD 105缺失基因检测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进行北京家族基因型鉴定.结果 164株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 H)、利福平(RFP)、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药敏情况:全部敏感的菌株为126株(76.8%);任意耐药菌株38株(23.2%),其中,单耐药菌株14株(8.5%),多耐药菌株24株(14.6%);结核分支杆菌对4种一线药的耐药率依次为:INH 16.5%(27/164)、SM 15.9%(26/164)、RFP9.1%(15/164)、EMB 7.3%(12/164).164株结核分枝杆菌中,北京家族基因型(Beijing family)占89.6%(147/164),17株为非北京家族基因型,占10.4%;147株北京家族基因型菌株中,全部敏感的菌株为111株(75.5%);耐任一种药菌株36株(24.5%),其中耐多药(MDR)菌株13株(8.8%);而17株非北京家族基因型菌株中耐药菌株2株(11.76%),敏感菌株为15株(88.23%),无MDR菌株,经x2检验,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5,P>0.05).结论 河南省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以北京家族基因型流行为主,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家族基因型与耐药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赵玉玲;李辉;徐吉英;赵东阳;杨洪毅;马晓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对江苏省病毒性肝炎流行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江苏省2003-2009年所有县(市)病毒性肝炎发病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趋势面分析和空间回归分析,确定江苏省病毒性肝炎发病聚集区域、流行特点和未来趋势.结果 建立江苏省病毒性肝炎疫情分布图,得到南京市城区、武进区、无锡市城区、常州市城区、苏州市城区5个发病地区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其局部Moran I值分别为-0.000 145、0.000 253、0.000 284、0.000 357、0.000 184,南京市城区表现为负自相关性,武进市、常州市城区、无锡市城区、苏州市城区4个地区表现为正自相关性;建立江苏省病毒性肝炎疫情趋势面分析及空间回归分析模型:Y=-227.29531×LON-439.43 745×LAT+443 52.8 914,江苏省病毒性肝炎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局部的空间集聚现象,确定出南京市城区、无锡市城区、苏州市城区、淮安市城区和徐州市城区5个高发病区域.结论 江苏省毒性肝炎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相关部门应根据其病毒性肝炎发病空间分布相关特点及未来分布趋势,制定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传播的措施.
作者:成月佳;鲍昌俊;梁祈;胡建利;丁克琴;彭志行;喻荣彬;沈洪兵;陈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获得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Cp)南京(NJ)株的腺苷酸激酶(adenylate kinase,AK)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与其他隐孢子虫株AK基因序列的差异.方法 采用昆明种小鼠建立微小隐孢子虫NJ株感染模型,根据GenBank微小隐孢子虫IowaⅡ株AK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应用巢式PCR方法从微小隐孢子虫NJ株基因组DNA中扩增AK基因,并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对重组质粒pMD18-T-CpAK经PCR及酶切鉴定后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微小隐孢子虫NJ株AK基因与其他虫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差异.结果 巢式PCR扩增获得特异的AK基因序列,酶切及PCR鉴定为正确的pMD18-T-CpAK重组质粒,扩增序列为903bp,含隐孢子虫AK全长基因663bp;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表明,微小隐孢子虫NJ株AK基因与人隐孢子虫TU502 type 2株AK的同源性为99%,与微小隐孢子虫Iowa Ⅱ株AK序列同源性为98%;进化树分析表明,微小隐孢子虫NJ株的AK基因与人隐孢子虫TU502type 2株AK基因亲缘关系近.结论 成功克隆到微小隐孢子虫NJ株AK基因并获得GenBank基因登录号(HM067440),该AK基因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
作者:付芹芹;荆春霞;杨光;郭志云;孙小会;王穗湘;李月琴;周天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中国城市社区居民步行环境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为该量表在中国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拦截式方便抽样方法在上海市2个步行环境不同等级的小区抽取360名≥20岁社区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重测信度进行信度评价,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评价进行效度评价.结果 中国城市社区居民步行环境量表总体的Cronbach'α系数、组内相关系数(ICC)和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807、0.945和0.721;量表中配套生活设施便利情况、道路情况、美化情况、交通情况和治安情况与总量表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395~0.840,除配套生活设施便利情况外,其他4个维度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均>0.5(P<0.01),该量表的内容效度较好;因子分析结果表明,4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2.957、2.607、2.271和1.572,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7.392%、15.333%、13.357%和9.248%,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5.33%;除B4和D2 2个条目外,其他15个条目因子负荷均>0.4,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结论 中国城市社区居民步行环境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作为中国城市社区居民步行环境评价的有效工具.
作者:周热娜;傅华;罗剑锋;李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DNA修复基因(hMSH2和hMLH1基因)mRNA、蛋白表达情况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方法 选取5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其单个核细胞错配修复基因hMSH2和hMLH1的mRNA及蛋白表达,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法检测hMSH2和hMLH1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 与健康志愿者组比较,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错配修复基因hMSH2和hMLH1均明显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hMSH2和hMLH1甲基化阳性率为66.1%(37/56)和55.4%(31/56),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的10.0%(3/30)和6.7%(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hMSH2和hMLH1表达与其甲基化状态呈负相关性(rhMSH2=-0.624,P=0.000;rhMLHI=-0.589,P=0.002).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hMSH2和hMLH1基因呈低表达,其启动子呈高甲基化水平,急性白血病患者hMSH2和hMLH1基因表达低下与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有关.
作者:王彩霞;毛平;杜庆华;张玉平;周志衡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农民生活质量及不同人口统计变量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自编中国农民生活质量问卷对黑龙江省2 300名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汉族农民生活水平、精神生活满意度得分(3.73±0.62)、(3.55±0.57),高于少数民族农民(2.81±0.38)、(2.80±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宗教信仰农民精神生活质量、精神生活满意度及文化娱乐得分(3.75±0.45)、(3.79±0.62)、(3.38±0.71),高于无宗教信仰农民(3.55±0.46)、(3.50±0.56)、(3.07±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婚、已婚农民文化娱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92,P<0.05);不同文化程度农民精神生活质量、文化娱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38、3.435,P<0.01);在村、两栖农民总体生活质量、社会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71、4.350,P<0.05);在村、不在村农民物质生活质量、物质生活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04、3.101,P<0.05);在村农民与其他类型农民生活水平、社会环境及社会安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79、3.061、4.727,P<0.01).结论 黑龙江省农民生活质量总体水平较高;不同人口学特征农民生活质量存在差异.
作者:齐金玲;李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信行状况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河南省郑州大学不同专业和年级1195名大学生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信行状况的调查.结果 在校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74.63±12.27)分,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抑郁、神经衰弱、恐惧、焦虑和疑病得分分别为(0.53±0.60)、(0.49±0.56)、(0.70±0.53)、(0.32±0.49)和(0.51±0.62)分;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分别为(1.94±0.54)和(1.16±0.56)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与态度呈负相关(r=-0.408,P<0.01),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364,P<0.01),态度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812,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860,P<0.01).结论 大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晓率较低,知识与态度和行为密切相关;在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注意其态度和行为转变.
作者:于二曼;王重建;李文杰;孙锦峰;张卫东;张梅喜;胡东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无论是身体攻击、言语攻击、还是其他形式的攻击都是一个普遍而又严重的现象.有研究表明,经常受到他人攻击的青少年容易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孤僻、厌学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自杀,而对攻击者来讲,攻击他人则往往会造成以后的暴力犯罪、人格扭曲和行为失调[1].由于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压力大、可利用的外在资源少等因素,许多青少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攻击行为.为了解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为青少年攻击行为问题的干预、咨询和治疗提供依据,于2010年4月对江西省某重点中学457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贵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初步编制高血压心身问卷,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 在查阅相关文献、专题小组讨论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形成高血压心身问卷的理论结构,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和信效度检验方法对广东省403例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及躯体症状进行分析,验证该问卷理论结构的合理性.结果 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确定高血压心身问卷由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生活习惯4个维度共36个条目组成,累积贡献率为45.568%;4个维度和总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34、0.846、0.771、0.662和0.921,分半信度均为0.904,重测信度分别为0.762、0.739、0.792、0.660和0.786;各维度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8、0.739、0.784、0.690(均P<0.01),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 初步完成高血压心身问卷的编制,验证性分析证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杨润涛;张泽鸿;黄雪薇;张卫;徐英;冯钟杰;曾小穗;肖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肥胖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引起关注,己成为影响成人健康的常见病.有研究表明,肥胖与各种代谢异常密切相关.随着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患病率均有所增高[1].本研究于2007年对辽宁省沈阳市成人进行现状调查,为预防成人肥胖的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范伟忠;鞠梁;王文熙;刘晓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不同阶段中国深圳和郑州两城市人群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两周罹患率及流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 运用分阶段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对两城市分阶段进行6次电话调查.其中深圳市调查1 217人,郑州市调查1 214人.结果 深圳市受访人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占10.1%,6次调查受访家庭成员罹患率6.1%;郑州市分别是5.6%、3.0%.深圳市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率10.9%,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率9.2%;郑州市分别是6.0%、7.5%.深圳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费接种知晓率是62.2%;郑州为67.5%.结论 急性呼吸道感染罹患率、甲型H1N1疫苗接种率深圳均高于郑州.两市人群流感相关知识掌握尚不全面,需要针对性地加强健康宣传教育.
作者:李海霞;冯录召;冯云霞;张军慧;张红飞;聂绍发;王凯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及学生对避孕知识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 126名高校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1)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方面,82.76%可以接受非婚性行为,13.36%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发生第1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9.25岁;有性行为的学生中,16.67%的男生曾使性伴侣发生意外妊娠,6.06%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2)大学生避孕知识方面,仅有58.78%每次性行为均采取避孕措施,21.85%能准确选出所列的紧急避孕方法;(3)高校学生缺乏全面、正规的性及避孕方面健康教育,但对该方面的教育有强烈的需求,89.7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并希望通过系列讲座等正规途径获取性及避孕知识.结论 高校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普遍持较宽容态度,学生避孕知识较贫乏,对该方面教育需求较大.
作者:郭静;张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医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情况,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沈阳市某医学院大一至大三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1 026名有效应答的医学生中,各种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率为2.9%~70.5%,发生率居于前5位的负性生活事件依次为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学习负担重、被人误会或错怪、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和生活习惯明显变化,发生率分别为70.5%、65.3%、64.9%、49.5%和43.8%;医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和健康适应5个维度得分分别为(7.78±2.10)、(8.76±2.91)、(8.48±2.42)、(4.29±1.99)和(5.60±1.74)分;不同特征医学生负性生活事件5个维度比较,男生受惩罚得分高于女生(t=2.189,P=0.029);不同年级学生人际关系和丧失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生源学生学习压力、丧失和健康适应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学生负性生活事件普遍存在;不同特征医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存在差异.
作者:王建平;梁多宏;史新竹;张莹;刘艳;杨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近年来,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关系到公众健康、经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安定.中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已纳入了法制轨道,在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中,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建设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辽宁省各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队伍建设情况,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队伍建设,于2010年对全省各地市,县(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应急队伍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曲国辉;刘晓楠;胡淼;张淼;吴晓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症候群.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MS呈逐年升高趋势,已成为一种新的慢性疾病和公共卫生问题[1].Chandola等[2]研究显示存在慢性工作压力者发生MS危险性是无工作压力者的2倍.警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殊职业群体,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发挥,影响到警察队伍的长远发展.为了探讨该人群MS患病现况,为采取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打下基础,本研究对某市公安民警2009年体检资料的MS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旭;张抒;史新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近年来中国艾滋病性病传播不断增加,据<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报告[1],现存7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AIDS患者中,异性性传播占40.6%,估计5万新发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44.7%,提示性传播途径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暗娼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和桥梁人群,了解暗娼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态度和行为对于掌握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制定干预措施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本研究于2007年对贵州省某市363名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蕾;王丽艳;李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检验与应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初中题库,发挥在督导与评估中的教育引导功能.方法 在上海、广东、四川共10所初中889名学生中进行题库检验;在7个省方便整群抽取14所普通中学2 098名初中学生进行题库问卷应用研究.结果 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初中题库中产生的问卷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和区分度;7个项目地区初中学生总体得分为72.17分,高于非项目校的68.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项目学校学生总分合格率为57.2%(426/744),明显高于非项目学校的34.7%(240/691)(x2=30.993,P<0.01);除青海省贵德县外,项目校学生在知识、态度和总分的合格率均明显高于非项目校(P<0.05);项目学校学生总体对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78.5%(1 104/1 407),高于非项目学校的71.8%(496/691)(P<0.01).结论 题库中产生的问卷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和区分度,可以作为测试工具用于学校艾滋病教育的督导与评估.
作者:马迎华;王雁;齐建国;张芯;王凤清;韩敬;胡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知识及态度现况,评价课堂教学方式的近期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将选修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198名学生作为选修组,未选修该门课程的293名学生作为非选修组,对2组大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非选修组学生健康知识平均得分为(63.98±15.68)分,低分数为15分,低于选修组的(81.17±12.84)分(t=13.30;P=0.000);94.7%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健康教育课程,97.5%认为学习后有所收获;98.5%的选课学生对课程满意或基本满意,1.5%不满意;84.6%的学生因为不知道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可以选修或选课系统选不上而没有选修,15.4%认为没有益处或不感兴趣而不选.结论 广州高校大学生对健康知识掌握不够充分,课堂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大学生健康知识水平,有必要在高校中广泛、有效地开设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大学生健康教育.
作者:李晓珍;王锋;陈青山;黄优娴;王峰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为了解农村食物中毒发生规律,找出食物中毒发病特点,更好地预防农村食物中毒的发生,降低食物中毒发病率,有效地保障农民身体健康,本研究对辽宁省农村发生的食物中毒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龙峰;王旭太;孟琳;周利媛;尤海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2年10月3日发表了有关暴力和健康的第一份报告中指出,暴力引起的死亡和残疾已成为当今世界首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世界各国造成人群暂时或永久劳动能力丧失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全球范围的伤害高发、武装冲突和暴力死亡给居民的生命和安全带来严重威胁[2],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了解甘肃省暴力事件住院患者性别、年龄及职业分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本次研究对甘肃省2所综合医院1994-2008年伤害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磊;胡晓斌;白亚娜;万学中;赵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青海省西宁市居民叶酸认知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进行叶酸知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青海省西宁市市区及所辖湟中县共492名当地居民进行叶酸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西宁市492名居民的叶酸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30.40%;其中日常烹饪法可导致叶酸损失的知晓率为11.40%;叶酸与某些疾病关联的知晓率为22.70%;叶酸在体内不能合成的知晓率为23.60%;吸烟与饮酒能影响叶酸吸收的知晓率为24.20%;膳食、水果中含有叶酸的知晓率为38.5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和已婚是西宁市居民叶酸认知水平的危险因素;初中及以上学历和在市区居住是西宁市居民叶酸认知水平的保护因素.结论 西宁市居民叶酸知识知晓率较低;性别、学历、居住地区和婚状况是西宁市居民叶酸认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郭映花;邢永华;陈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地方性氟中毒是较常见的疾病,全球目前有50多个国家存在慢性地方性氟中毒[1].地方性氟中毒可致机体出现一系列损害,氟斑牙是其早及特异性的表现,也是其流行的重要标志和多源性氟中毒的重要指征.中国农村地区公共卫生基础较为薄弱,地方性氟中毒仍是威胁农民健康的突出问题[2].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对我国农村地区学龄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分析,为判定农村地区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提供依据.
作者:郑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为了解医院感染在某一时点的发病情况,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监控意识,增加感染监测工作的透明度,依照卫生部2009年<医院感染监测规范>[1]要求,于2009年10月19日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柳晓丹;于泳;石璐;于秀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筛选中药成分干预人口腔鳞癌耐药细胞株KBV200前后差异性表达蛋白质.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5种中药对KBV200的细胞毒性,选择对细胞抑制率低于10%(IC10),即无细胞毒作用的浓度,联合200 ng/mL长春新碱(VCR)对KBV200细胞株进行干预;取干预前后的细胞总蛋白提取液,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和CM-10蛋白质芯片技术筛选差异性蛋白.结果 质荷比2 000~50000 Da范围内,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干预KBV200前后共捕获13个差异蛋白质峰(均P<0.05),对于3997、4941、4968、5971、6084 Da 5个蛋白质峰,人口腔鳞癌细胞株KB表达较低,而KBV200表达明显升高(P<0.05),EGCG干预后表达明显降低(P<0.05);大黄素干预KBV200前后共捕获到6个差异蛋白质峰(P<0.05),对于4968,5971,6084 Da 3个蛋白质峰,KB表达较低,KBV200表达明显升高(P<0.05),大黄素干预后表达明显降低(P<0.05);未检测到两面针碱、板蓝根粗提物和岩黄连粗提物干预KBV200前后细胞和KB细胞间的差异性蛋白峰.结论 EGCG和大黄素干预KBV200前后均捕获到差异性蛋白质峰,这些差异性表达蛋白质可能与逆转KBV200多药耐药性有关.
作者:欧冰凝;唐海桦;张海英;梁钢;韦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蒜油减少小鼠正己烷活性代谢产物的生成作用,为减少正己烷中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健康成年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己烷染毒组和大蒜油干预组,分别灌胃给予正己烷和大蒜油+正己烷,取血,分离血清经乙酸乙酯萃取后,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2,5-己二酮(2,5-HD)含量.结果 小鼠经正己烷单次灌胃染毒后测定血清2,5-HD含量为(0.14±0.14)μg/mL,10 h后达峰值(24.63±3.52)μg/mL,至染毒后20 h降至(0.02±0.04)μg/mL;正己烷染毒前后给予大蒜油使小鼠6h血清2,5-HD含量分别较单纯染毒组降低32.1%(P<0.01)、24.4%(P<0.05);提前给予大蒜油使小鼠4~14 h含量降低26%~54%不等,其中染毒后4、6、8、10 h与单纯染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大蒜油并未改变正己烷染毒小鼠2,5-HD含量曲线的形状和达峰时间.结论 大蒜油可抑制正己烷染毒小鼠2,5-HD的产生,降低血清2,5-HD水平,降低正己烷毒性.
作者:高绪聪;谢克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慢性苯并芘染毒大鼠对记忆及海马组织中谷氨酸盐受体基因(AMPA1)表达影响.方法 将36只雄性SD大鼠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及溶剂对照组,每组9只;染毒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基因芯片技术进行AMPA1基因表达谱分析,再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量大鼠海马组织中AMPA1基因表达状况.结果 第5 d定位航行试验中,与对照组(6.50±2.57)s比较,中、高剂量组寻找平台平均潜伏期(17.90±7.71)、(16.20±4.74)s,明显延长(P<0.05);基因芯片扫描提示AMPA1 mRNA在暴露组中表达量是对照组的2.052倍,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AMPA1mRNA上调4.257倍.结论 苯并芘影响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且明显诱导海马组织内的AMPA1基因高表达.
作者:唐倩;夏茵茵;程淑群;涂白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电磁辐射对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 以平均功率密度5 mW/cm2的微波辐照昆明小鼠,30 min/d,连续30 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ELISA法检测微波辐照后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量的变化,分析微波辐照对Th1/Th2平衡的影响.结果 5 mW/cm2微波累积辐照导致INF-γ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小鼠血清中INF-γ含量在微波累积辐照第8 d为(430.29+41.95)pg/mL,达到峰值,增幅为27.84%(P<0.05);微波累积辐照使IL-4的表达有降低的趋势,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均功率密度为5 mW/cm2的微波累积辐照导致昆明种小鼠Th1/Th2平衡向Th1方向偏移.
作者:王源;张广斌;储芳;余争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砷中毒对大鼠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影响.方法 清洁级SD大鼠40只,体重为120~150g,高、低剂量染砷组各15只,对照组10只.高、低剂量染砷组分别给予三氧化二砷(AS2O3)10、0.4 mg/kg水溶液自由饮用,对照组饮用蒸馏水.分笼喂养4个月,取肾脏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细胞计数和图像分析方法测定bcl-2、bax表达.结果 高、低剂量染砷组肾近端小管上皮bcl-2阳性细胞计数分别为(1.85±1.22)与(5.47±1.62)个,明显低于对照组(8.03±2.42)个,平均灰度值逐渐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染砷组肾近端小管上皮bax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4.88±3.02)与(6.89±1.86)个,明显高于对照组(2.18±1.52)个,平均灰度值随着染砷剂量的增加而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l-2、bax参与了砷中毒大鼠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过程.
作者:李远慧;金婷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价态无机砷染毒大鼠肝脏砷形态代谢产物分布,初步探讨不同价态无机砷体内代谢和毒性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成7组,于染砷3个月后,处死动物,迅速摘取肝脏,于-80℃冷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PLC-HGAFS)测定并比较各组染砷大鼠肝脏中砷形态代谢产物的水平和分布,计算一甲砷酸(MMA)加标回收率评价结果准确度;通过肝脏中总砷含量评价砷蓄积能力;分析肝脏中甲基化代谢指标一甲基化率(PMI)和二甲基化率(SMI)水平,评价各组间甲基化代谢能力或途径差异.结果 亚砷酸钠与砷酸钠高、中、低剂量组总砷水平分别为(1 142.9±50.4)、(484.6±37.4)、(323.3±20.2)和(3 695.2±345.9)、(1 833.8±229.6)、(1 170.5±77.4)ng/g,砷酸钠各剂量组总砷水平明显高于亚砷酸钠组(P<0.05);亚砷酸钠中、低剂量组iAs3+[(118.4±23.9)、(252.3±14.3)]ng/g和二甲砷酸(DMA)[(353.2±45.6)、(55.2±10.6)]ng/g含量均低于砷酸钠组(P<0.05);亚砷酸钠中、低剂量组MMA含量高于砷酸钠组(P<0.05),同时,亚砷酸钠各剂量组PMI和SMI均低于砷酸钠各剂量组(P<0.05).结论 五价砷代谢产物在肝脏蓄积能力强于三价砷,五价砷在肝脏一甲基化及二甲基化代谢能力强于三价砷,具有较大肝脏毒性.
作者:吴军;杨晓燕;姜平;张杰;郑玉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近年来,有关化学物的女(雌)性生殖毒性研究逐渐增多[1].正己烷被认为是高度危险毒物[2],人们对于正己烷的神经毒性研究较多,但对于其性腺生殖毒性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女(雌)性性腺生殖毒性方面的研究则较少.目前,正己烷对女(雌)性生殖内分泌干扰作用引起学者高度关注[3-5],而性激素受体的作用是核心问题之一.为此,本实验通过亚慢性染毒,观察正己烷对小鼠子宫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卵巢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的影响,以探讨正己烷的生殖内分泌干扰作用.
作者:刘瑾;张文昌;庞芬;林炜;黄慧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牛磺酸对锰致大鼠海马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及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染锰组、牛磺酸预防组、牛磺酸治疗组,连续染毒12周后制备海马线粒体,电镜扫描超微超微结构变化,测定线粒体活性氧簇(ROS)变化;体外制备成年健康大鼠的海马线粒体并与锰、牛磺酸孵育,观察ROS变化.结果 染锰致线粒体空泡化、嵴消失,牛磺酸可改善线粒体的超微结构损伤;体内染锰后染锰组海马线粒体ROS为(170.1±6.1),明显低于对照组(182.2±5.5)和牛磺酸预防组(207.0±6.0),高于牛磺酸治疗组(150.2±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3,t=11.61,t=6.31,P<0.05);线粒体体外染锰后染锰组ROS为(2 139.2±24.9),明显高于对照组(650.7±12.0)、牛磺酸预防组(1 734.5±20.7)和牛磺酸治疗组(1 477.3±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7.23,t=37.31,t=61.01,P<0.05).结论 牛磺酸可改善染锰损伤的大鼠海马线粒体超微结构;体外实验结果表明,用牛磺酸预防和治疗染锰大鼠均能明显降低其ROS.
作者:陆彩玲;杨曦;黄世文;刘楠楠;郭霏烨;郭松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芹菜素(apigenin,Api)对雌性大鼠腺垂体、卵巢颗粒细胞分泌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及孕酮(progesterone,P)的影响.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放射免疫测定法及下丘脑-腺垂体-卵巢三级培养细胞顺序灌注法.采用下列顺序灌注法,Api浓度分别为10-4mol/L、10-5mol/L、10-6mol/L,(1)H-AP-O;(2)H-AP(Api)-O;(3)H-AP-O(Api),分别测定腺垂体和卵巢颗粒细胞培养液中FSH、LH、H2及P的含量.结果 实验组(3、5、7组)分别与对照组(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i(10-4mol/L~10-6mol/L)以浓度依赖方式使培养的雌性动情前期大鼠卵巢颗粒细胞E2及P的含量也呈减少,且随着浓度的增加,E2及P的含量也呈减少趋势;Api组(10-4mol/L~10-6mol/L)动情前期雌性大鼠腺垂体细胞LH、FSH的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i在卵巢水平上发挥作用,抑制雌性动情前期大鼠卵巢颗粒细胞E2及P的分泌.对雌性动情前期大鼠腺垂体分泌FSH和LH无作用.
作者:李伟红;周丰;庄笑梅;姜恩魁;姜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和全身斑丘疹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1].近年来,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但仍然是计划免疫传染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2].为探讨山东省泰安市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本研究对1985-2008年泰安市麻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致病性弧菌广泛分布于海洋沿岸的水环境中,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其中部分弧菌也是引起海水虾、贝类爆发性细菌病常见的病原之一.为了解海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辽宁省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0年8月-11月对3类海产品(包括海产品的生存环境海水)共110份样品进行致病性弧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闫爱莉;赵白雪;刘丽;李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三氯卡班(triclocarban,TCC)又称康洁新,是一种高效、广谱抗菌剂[1],它具备持续、安全、稳定的杀菌特点,与皮肤有极好的相容性[2],并且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酵母菌、病毒都具有高效抑杀作用[3].由于其对人体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性[4],故在化妆品中的添加量受到严格限制.<化妆品卫生规范>和欧盟法规(76/768/EEC)规定三氯卡班在淋洗类护肤产品中的添加限量为1.5%,作为防腐剂添加限量为0.2%[5-6].
作者:赵华;陈志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全世界大约有1亿4千万人居住在海拔>3 000 m的高原地区,其大气压和氧分压不到海平面水平的70%.高原低氧条件下,过度通气、红细胞生成、酸碱平衡、血液学变化和血管发生等介导了高原低氧习服过程[1].反之,如果人体对外界低氧环境适应不良,就会出现高原病,包括急性轻症高原病、高原性肺水肿、高原性脑水肿以及慢性高原病等,低氧血症是主要发病因素.
作者:张春爱;李文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与婴幼儿和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健康问题不是以患病率或死亡率形式表现,而是与行为密切相关[1].为探讨监控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适宜方法,控制健康危险行为,减少其对青少年时期及其成年后的潜在身心威胁及健康危险行为给青少年后代的负面影响,避免问题行为危及周围人群或造成社会问题[1],现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状况、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等进行综述.
作者:韦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郑州市≥65岁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口卫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和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fe,ADL)量表对在河南省郑州市7个社区和11所养老院整群抽取的2 622名≥65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郑州市2009年65岁~、70岁~、75岁~、80岁~、85岁~和≥90岁老年人预期寿命分别为19.38,15.81,12.47,9.50,7.38和6.40岁,男性各年龄组的预期寿命均低于女性;健康预期寿命分别为11.31,7.71,4.71,2.51,1.31和0.73岁,男性65岁~、85岁~和≥90岁年龄组健康预期寿命均低于女性,70岁~、75岁~和80岁~年龄组健康预期寿命均高于女性;健康预期寿命与预期寿命比值分别为0.584,0.488,0.378,0.264,0.178和0.114,健康预期寿命与预期寿命比值除≥90岁年龄组为女性高于男性外,其他各年龄组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听视力障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症是郑州市≥65岁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参加体育运动和有配偶是郑州市≥65岁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保护因素.结论 郑州市≥65岁老年人生活质量男性高于女性,预期寿命男性低于女性;年龄、受教育程度、体育运动情况、配偶状况和慢性病影响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
作者:孙喜望;赵超;李琳琳;宋敏敏;冯丽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农村中老年居民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新都区选择4个乡镇,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将确诊的66例≥4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1∶2配对,随机抽取性别、年龄等匹配的132名非糖尿病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糖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中心性肥胖(OR=8.477,95%CI=3.214~22.355)、糖尿病家族史(OR=12.886,95%CI=4.885~33.885)、高血压病(OR=8.563,95%CI=4.134~17.741)是农村中老年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农村中老年居民糖尿病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亟需加强农村居民的糖尿病防治工作.
作者:王帅;岳仁宋;龚光明;陈源;员富圆;廖秋双;白富彬;喻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群的期望寿命越来越高,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备受关注.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伤害事件,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自理威胁较大[1].为了解北京市牛街地区老年人跌倒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于2004年6月对随机抽取的北京市牛街地区≥60岁非卧床、认知功能正常的1 662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步态及平衡能力测试.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晓涛;王世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银川市4个社区共20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及社会支持状况.结果 银川市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客观支持评分(7.78±2.49)分,主观支持评分(20.74±336)分,社会支持利用度(7.12±2.70)分和社会支持总分(35.63±6.27)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婚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客观支持(8.24±2.17)分、主观支持(21.26±3.45)分及社会支持总分(36.76±5.68)分均高于丧偶者(6.02±2.88)、(18.63±3.59)、(31.12±6.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利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16,P=0.036);不同居住情况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客观支持(F=12.278,P=0.000)、主观支持(F=3.229,P=0.013)及社会支持总分(F=7.68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退休前工作单位不同,其主观支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73,P=0.043);月收入不同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其客观支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64,P=0.023).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与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居住情况、月收入等因素密切相关,低收入、丧偶及独居者应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
作者:宁艳花;姚丽;夏薇;任洁琼;张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发生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以2004-2005年贵州省贵阳市参加基线调查的≥60岁并且静脉取血完成全部生化检测的对象为研究队列,筛选随访期间发生MCI患者83例,在同一队列未发生MCI人群中,按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1∶2匹配,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分析MS、MS各组分及其不同组合对MCI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 高血糖(OR=2.9,95%CI=1.4~5.9)、高血压(OR=2.5,95%CI=1.3~4.8)和脂代谢紊乱(OR=2.2,95%CI=1.1~4.1)均使MCI发生的风险提高;MS组分任意2项组合(组合Ⅰ)类型、任意3项及以上组合(组合Ⅱ)类型的患者发生MCI的风险分别是正常者的2.3倍(95%CI=1.2~4.6),是仅有MS任意1项组分者的3.5倍(95%CI=1.7~7.5).结论 高血糖、高血压和脂代谢紊乱是MCI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所含MS组分的增多,MCI发生的风险也明显增加.
作者:王清青;黄文湧;杨敬源;杨星;汪俊华;蔡毅媛;韦继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不同社会支持情况对贵州省贵阳市城区≥60岁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及其不同亚型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基线调查时认知功能正常且完整填写社会支持情况的2 156名≥60岁贵阳市城区老年人进行认知功能状态随访,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社会支持情况对随访老年人MCI及其亚型发病的影响.结果 拥有客观支持是避免MCI(ID=14.76/1 000人年,RR=0.424,95%CI:0.220~0.819)及遗忘型MCI(ID=10.22/1 000人年,RR=0.366,95%CI:0.174~0.767)发病的保护因素;遗忘型MCI中收入来源数量≥2种者发病密度(ID)较高(ID=12.29/1 000人年),而在非遗忘型MCI中发病密度较低(ID=3.35/1 000人年);靠夫妇双方收入作为家庭经济收入的老年人发生非遗忘型MCI的危险性(ID=3.05/1 000人年)低于收入仅靠他人的老年人(ID=10.39/1 000人年,RR=0.253,95%CI:0.106~0.601);未发现其他社会支持情况对不同亚型MCI发病有影响(P>0.05).结论 社会支持是MCI及其亚型的保护因素;分型研究发现影响各型MCI发生的因素有差别,说明分型研究MCI有必要,可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蔡毅媛;黄文湧;杨敬源;杨星;汪俊华;韦继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上海市嘉定区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老年人跌倒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嘉定区4镇≥55岁老年人,以面对面询问方式入户调查,对可能跌倒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的1 672名老年人中,跌倒发生率为7.12%;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女性(OR=2.150,95%CI=1.352~3.420)、75~80岁(OR=2.032,95%CI=1.245~3.314)、服用抗高血压药(OR=2.107,95%CI=1.068~4.158)、每天参加体育锻炼(OR=1.273,95%CI=1.057~1.535)、步态不稳(OR=2.149,95%CI=1.118~4.130)、使用行走辅助工具(OR=4.373,95%CI=1.740~10.989)是跌倒的危险因素,而生活自理能力差(OR=0.246,95%CI=0.097~0.622)、手提日杂用品外出无限制(OR=0.527,95%CI=0.347~0.799)是跌倒的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人跌倒与自身生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均有关,应采取针对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措施预防老年人跌倒.
作者:张玉龙;周峰;张一英;俞彦;周德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空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在安徽省全椒县抽取1街道和1行政村实足年龄≥60岁2 212人,其中空巢老年人412人,选用标准化的生活质量相关量表和社会人口特征调查问卷进行人户调查.结果 空巢老年人生活不满意率占43.7%,不满意率高于非空巢老年人的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差异与年龄、居住地、参加娱乐活动等因素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营养初筛等级、子女孝顺情况、孤独总分、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分、个人年收入是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空巢老年人存在严重的生活不满意状况,社会、家庭和子女必须重视和加强对空巢老年人的关心和照顾.
作者:吴振强;郭祖鹏;李明珠;杨兴堂;刘效峰;张秀军;孙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山西省太原市社区老年人阿尔兹海默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太原市9个社区5 964名≥65岁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用自制问卷面对面调查老年人的人口学状况和慢性病史,对于未到现场的老年人采用电话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结果 患阿尔兹海默病者共有290例,患病率为4.8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年龄(OR=1.96,95%CI=1.70~2.28),患有高血压(OR=1.86,95%CI=1.41~2.46),患有高血脂(OR=2.66,95%CI=1.60~4.42),患有糖尿病(OR=2.78,95%CI=2.02~3.82)是患阿尔兹海默病危险因素,在婚(OR=0.75,95%CI=0.75~0.99)、高学历(OR=0.75,95%CI=0.46~0.72)、脑力劳动(OR=0.50,95%CI=0.33~0.76)是患阿尔兹海默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高龄、低学历、独居、体力劳动者、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是老年人患阿尔兹海默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艳平;翟静波;朱芳;张雯雯;杨晓娟;曲成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及其亚型发病与Apo 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对贵州省贵阳市城区≥60岁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2 207名随访3年后,选择新发MCI患者和相应对照进行1∶2匹配巢式病例对照研究;Apo E等位基因分型测定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RFLP-PCR);采用COX模型拟合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MCI新发病例105例,发病密度为18.2/千人年;其中遗忘型发病密度为12.9/千人年;非遗忘型发病密度为5.4/千人年;单因素分析显示,携带Apo Eε4基因是未分型MCI和遗忘型MCI发病的共同危险因素(OR=2.463,95%CI=1.372~4.433;OR=2.824,95%CI=1.375~5.876),携带Apo Eε2基因是非遗忘型MCI发病的危险因素(OR=3.688,95%CI=1.140~11.930);而携带Apo E ε3基因可降低未分型MCI及非遗忘型MCI的发病风险(OR=0.478,95%CI=0.275~0.864;OR=0.380,95%CI=0.147~0.984);控制受教育程度及相关血脂因素后,携带Apo Eε4基因仍然是老年人发生MCI尤其是遗忘型MCI的危险因素(未分型OR=2.686,95%CI=1.407~5.127;遗忘型OR=2.743,95%CI=1.260~5.970);对非遗忘型MCI有影响的Apo E基因亚型仅为ε3型(OR=0.305,95%CI=0.103~0.899).结论 Apo E基因多态性对社区老年人群MCI及其不同亚型发病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携带Apo Eε4基因是未分型MCI和遗忘型MCI发病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po Eε3基因可能防止非遗忘型MCI的发生.
作者:陈静;黄文湧;杨敬源;杨星;汪俊华;蔡毅媛;韦继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体质指数(BMI)与血脂水平及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于2008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省成都地区40~79岁5 175名城乡居民进行身高、体重、血脂等测量,并问卷调查.结果 成都地区中老年居民肥胖患病率为11.03%,其中男性为8.66%,女性为12.6%,超重率为35.07%,其中男性为35.7%,女性为34.7%;随着BMI的增加,中老年人群甘油三酯(TG)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中老年男性人群高TG血症患病率随BMI增加呈增高趋势;中老年女性人群高TG血症、高总胆固醇(TC)血症、低HDL-C血症患病率随BMI增加呈增高趋势.结论 中老年人群TG及HDL-C水平、中老年男性高TG血症及女性高TG血症、高TC血症、低HDL-C血症患病率与BMI密切相关.
作者:郑庆昆;黄晓波;曾伟;刘雅;欧阳凌云;张延杰;徐俊波;聂晓莉;赵思勤;易延静;贾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农村老年人1 700名,其中高血压患者1110例,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自编问卷对1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PSQI平均得分为(7.65±3.91)分,474例(42.7%)睡眠质量差;新发患者组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PSQI总分均高于高血压病史组(x2=15.742,P=0.000;t=4.743,P=0.000);血压控制不良组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PSQI总分均高于血压控制良好组(x2=4.545,P=0.033;f=2.411,P=0.016);不同血压水平的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054,P=0.000),PSQ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07,P=0.000);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70岁、农民、有收入、2级血压水平、有冠心病史、胃病史、气管炎史是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 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较差,提高睡眠质量是改善生存状况的有效途径.
作者:董青;李杰;刘娟娟;董永海;张万军;辛倩倩;黄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山东省济南市独居老年人生活现状及精神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收集160名独居老人和911名非独居老人的生活现状及精神健康状况等,应用x2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独居老人中女性99人,占61.88%,男性61人,占38.12%,平均年龄为74.4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05人,占65.62%;城乡独居老人的平均月收入分别为1 816.40和274.46元,非独居老人分别为1 911.37和372.59元;城乡独居老人中从不与亲戚、朋友交往的比例分别为20.93%和25.68%;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例为60.47%和94.59%;独居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得分为45.21分,低于非独居老年人的46.81分.结论 与非独居老人相比较,独居老年人尤其是农村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较差,精神健康水平较低,需进一步改善.
作者:吴敏;李士雪;Ning Jackie Zhang;朱媛媛;宁博;Thomas Wan;Lynn Unruh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舟曲救灾官兵心理创伤情况,并探讨其与社会支持、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 采用事件冲击量表修订版(ISE-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147名救灾官兵进行测评.结果 舟曲救灾官兵的心理创伤程度较重,有75.5%(111/147)的官兵有轻度或轻度以上的心理创伤症状;主观支持、支持总分低于中国军人常模(t=-2.03,P<0.01),不同社会支持组别官兵唤醒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P<0.05);自我和谐得分高于中国军人常模(t=5.24,P<0.01),与心理创伤呈正相关(r=0.306,P<0.01).结论 舟曲救灾官兵心理创伤严重、自我和谐水平低,并受社会支持的影响.
作者:周喜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早期(灾后67h内)筛查玉树地震伤员的急性应激反应,以及时指导有效的心理干预工作.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90名玉树地震伤员,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由藏族大学生志愿者翻译,在征得伤员同意后,完成资料收集.结果 震后伤员PCL-C总分为18~74分,平均为(43.00±13.89)分;筛查PTSD阳性28例,占31.11%,阴性62人,占68.89%;常见的是再体验症状,发生率为87.78%(79/90);其次是高警觉症状,发生率为67.77%(61/90);回避麻木症状发生率为33.33%(30/90);PCL-C总分的性别、年龄、民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丧亲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玉树地震伤员早期急性应激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作者:吴学华;李小麟;陶庆兰;黄雪花;朱仕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社会支持和应付方式与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发生的关系,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四川省汶川地震5个月后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四川省都江堰市都江堰中学抽取的472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地震灾区高中生PTSD检出率为46.61%,其中男生和女生检出率分别为43.93%和48.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SD阳性与阴性症状学生比较,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决问题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客观支持与闯入、高警觉因子和事件影响量表(IES)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解决问题与高警觉因子呈负相关(P<0.05);求助与闯入因子和IES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与回避、闯入、高警觉因子和IES总分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应用成熟的应付方式和良好的社会支持可提高地震灾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PTSD的发生.
作者:杨艳杰;张媛媛;乔正学;邱晓惠;杨秀贤;王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大麻素Ⅰ型受体(cannabinoid type 1 receptor,CB1)是大麻素受体的一种,随着它的发现与克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CB1在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各种生理作用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CB1在生理调节方面作用以及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为今后CB1受体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安永超;任维;杨唐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