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视网膜出血、网膜前出血和玻璃体出血是糖尿病、眼科边缘学科亟待解决的一个疑难课题。中医随着现代化检测手段在眼底出血病中的应用,从整体观立论,认识了本病的生理、病理及局部与脏腑经络的有机联系,把中医的辨证内容与西医的诊断相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辨证论治。对于本病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治法,选用不同的方药,探讨出佳的治疗规律。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眼底出血已引起眼科界的重视,在临床和试验研究上逐步深入,取得进展,得到肯定。
作者:支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通过讨论王清任“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的学说,指出王氏对气血为病的病机是以“气虚”和“血瘀”为重点的;在治疗上着重于益气及活血化瘀;结合王氏组方指出益气首选黄芪,活血化瘀应辨别部位、审证求因以选方用药。
作者:马万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消渴病历代医家从上、中、下三焦论治,认为阴液亏损、燥热内生是其发病的基本病理,治疗主用养阴生津润燥为主法。但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体会到,本病因燥热阴伤而致三多一少者固然常见,而因湿热中阻胃肠热结者亦不在少数。此类病人以病程短、青壮年发病为特点。……
作者:周玉兰;王尚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程中的中医证候变化规律及其辨证施治方法。方法 根据激素使用的不同阶段、剂量及反应,运用中医理论加以辨证施治。结果 激素结合中药治疗肾综能大限度地发挥治疗作用,减少副作用,提高肾病疗效。结论 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过程中配合中医辨证施治,是肾综的有效治疗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建实;俞东蓉;王宇晖;王永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小儿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为了提高治疗本病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我们在1991~2001年的10年中,采用补肾健脾止咳的方法共治疗本病330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守恭;张巨明;杜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慢性腹泻属于中医“泄泻”、“久泻”等病症范畴。病变的中心在脾,涉及肝肾,然临证之际,使用单一法见效较慢,不能令人满意,故运用自拟扶脾益肾抑肝汤治疗此病,疗效颇佳。总结如下。……
作者:邵桂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这类患者既有湿热内蕴于胆胃的邪实,又常有肝脾不和、气机失调之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应用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治之,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之煌;白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溃疡性结肠炎全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局限于结肠的弥漫性粘膜炎症为特点的慢性疾病。临床多以大便次数增多、便脓血、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一般病程较长,多有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而反……
作者:董明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笔者于1998年2月至2000年2月,应用自拟疏肝健脾和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群80例,疗效较好,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经纤维镜、B超、X光线、化验室等相关检查排除消化性溃疡、胃肿瘤和肝……
作者:徐安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关节骨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炎或退行性关节病,是一种骨科常见疾病,也是引起中、老年人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于1999年9月~2000年9月用中药……
作者:周京华;李建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法配制成养阴活血丸,治疗气阴亏损、瘀血内阻型冠心病心绞痛8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0例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大……
作者:翟亚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前列腺增生症为老年常见病之一。我们自1996年4月开始,以滋肾通关丸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16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平;赵昶;耿世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以Lewis肺癌为模型,观察抗癌膏穴位贴敷对荷瘤小鼠脾NK细胞及外周血清中IL-2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40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荷瘤组,观察治疗前后NK、IL-2活性,并与其他组相比较。结果 抗癌膏穴贴能明显增强NK、IL-2活性。结论 抗癌膏穴贴能增强NK、IL-2活性,改善免疫功能,发挥抗癌作用。
作者:孙六合;王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贾某,女,42岁,因“胃脘隐痛3月余”于2000年10月25日初诊。患者3个月前因饮食不慎出现胃脘部隐痛,此后频繁发作,每于食后及夜间加重,伴嗳气、泛酸、纳差、口苦、大便偏稀,舌淡红苔黄腻,脉弦细滑。即行电子胃镜检查,镜下于胃角切迹正中见一约……
作者:戴霞;潘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芙蓉叶方水煎局部冲洗与湿敷,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收到良好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治疗方法 将芙蓉叶60g、薄荷15g、菟丝子30g,水煎后过滤去渣,待温度降至38℃左右……
作者:曾蕊;于奥军;焦吉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年来我们针对气虚血瘀型中风病,采用清代医家王清任所创补阳还五汤加减以治疗,观察总结了治疗前后血流变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46例患者全部为我院中医科住院病人,均具有高聚型血流变学异常改变,病……
作者:邢春清;李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脑梗塞 朱某,男,71岁,退休干部。1998年5月6日诊。发病曾一度昏厥,醒后持续头晕,指趾麻木,口角流涎,神志呈半蒙昧状态,四肢动作迟钝,腰膝痿软乏力,步履蹒跚,有时心情烦躁,夜不成寐,或低声呓语。西医……
作者:储水鑫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本文对董建华教授诊治胃肠病,从学术思想、辨证经验、治疗法则、组方用药四方面进行了论述。如提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应称之为胃痞更为恰当”的论点,认识上有通降论、气血论、湿热论、标本论四论。对肠病泻痢治疗主张①先分标本、首辨虚实,②气血两调,③温清并用,④燥润相济,⑤通涩结合等;脾胃病着眼于一个“通”字。这些经验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洪文旭;马新和;洪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房定亚老师是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业医数十载,经验丰富,疗效卓著,医名远扬。老师用药简捷灵活,吸取现代医学之长,在辨病与辨证的基础上擅用专方专药,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其间所治银屑病关节炎,疗效显著,现撷其点滴,以飨同道。……
作者:祁玉军;王佳晶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少阳的定位包括胆、胆经、三焦:少阳的生理功能是由其阳气实现的。方和谦老师认为少阳病不仅是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而是包括人体脏腑气血经络诸多方面的疾病。由于少阳在太阳阳明之间,结合《伤寒》中所及的“阳微结”证,分析出半表半里证的特点,故提出凡是有邪气侵袭、正气不足、邪正交错的状态,均可运用和解法来处方用药,而和解法绝非调和之法,而是扶正祛邪之法。“和肝汤”就是老师积多年临床经验,师小柴胡汤法所拟处方之一,此方具有扶后天之本之正气,祛郁滞之邪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范春绮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为探讨中药治疗中晚期膀胱癌临床疗效,对30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方法 以中草药配合金龙胶囊治疗,观察其临床症状、生存质量、生存期、膀胱镜及影相学检查。结果 近期临床治愈4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结论 本法能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癌灶缓解,生存质量提高,生存期明显延长。
作者:武迎梅;时水治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自2000年4月至2001年4月,我院对40例肿痛痔……
作者:宋爱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中药茵蚕二陈饮对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的影响,及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参照AABB国际通用标准技术,监测治疗前后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结果 治疗组98例孕妇中,血型抗体效价下降90例,有效率91.8%,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5例,发病率5.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应用茵蚕二陈饮治疗ABO血型不合、高滴度孕妇后,其血型抗体效价明显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率亦随之下降。
作者:邹新英;王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用中药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不育症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验证用活血生精丸和清肾解毒丸80例,另随机设对照组45例单纯用清肾解毒丸治疗。观察结果后进行总疗效、中医证型、相关疾病情况对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1.1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均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 中药益气活血清利解毒方法治疗非淋感染引起不育症疗效满意,起到扶正祛邪,增强免疫作用。
作者:尚博文;陈生;陈红;姜琳;王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非化脓性扁桃体咽炎的病毒病株,观察单纯使用中药的疗效。方法 对120例患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咽试子病毒检测,并以100名同龄儿童做正常对照。对70例用小儿咽扁冲剂治疗,50例用小儿咽扁冲剂加奥得清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病毒检出率为35.8%,其中腺病毒12.5%,呼吸道合胞病毒为6.67%,甲3型流感病毒为16.67%,未查出副流感病毒。正常对照组病毒检出率为2%,系甲3型流感病毒。小儿咽扁冲剂的总有效率为90%。小儿咽扁冲剂加奥得清组的总有效率为90.2%。结论 小儿非化脓性扁桃体咽炎的病毒病原为腺病毒、流感病毒。两组治疗非化脓性扁桃体咽炎均有较好疗效。
作者:董朝;张梓荆;刘成贵;汪伶伶;时骏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山豆根来源复杂,药典规定了两个品种,以“山豆根”和“北豆根”命名以区别之,但在山东及北方许多地区,处方中开的山豆根,实际配付的多为北豆根,并且北豆根之名在处方中亦少见,说明两者使用上并未严格区分。虽然它们的作用相近,都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能,但所含成分不同,尤其在近代研究发现有不同的新作用,有的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受到广泛关注。
作者:吴顺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为观察精宁穴对急性腰扭伤的疗效,对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方法 针刺双侧精宁穴0.5时左右,并嘱患者活动腰部。结果 痊愈27例,有效28例,无效5例。结论 表明此法对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
作者:孟怀忠;唐岩;邢宏;高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医药治疗烧伤有千年历史,近年来有所发展和创新。本文总结了当前中医治疗烧伤的新进展,说明烧伤的中医药治疗临床使用广泛,剂型丰富,在吸收了西医和现代科技之长后有飞跃的发展,但仍存在着治疗优势局限(中、小面积二度以下烧伤)、烧伤内治剂型研究不够深入和烧伤理论研究薄弱等缺憾。
作者:马小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并累及肾脏。西药如秋水仙碱、别嘌呤醇、丙磺舒、消炎痛对……
作者:解国华;周乃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医应用麦芽,自古以来就有生用和炒用之分。《药品辨义》云:“炒香开胃,以除烦闷;生用力猛,主消面食积滞。”当前所用的“炒麦芽”为麦芽经炒黄法制得的炮制品,功能行气消食回乳,临床多用于饮食积滞及产妇停乳等。……
作者:关怀;王地;陈昕;张雅楠;林艳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21世纪是社会、科技和文化迅猛发展的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包括中医教育面临着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启动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合中医药学教育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作者:王学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本文从教材内容重复、教材内容陈旧、理论与实践脱节、教材系统性不强等四个方面述评了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教材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提出今后中医药学教材的编写应遵循科学性、先进性等原则,使之既能保持中医药特色,又能反映当代中医药学的先进水平。
作者:王文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北京中医》编辑部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