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088
  • 国内刊号:21-1501/R
  • 影响因子:2.23
  • 创刊:1985
  • 周期:旬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88
  • 全年订价:10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年13期文献
  • 桥式交叉皮瓣移植修复下肢创伤术后的护理6例

    1999年6月~2003年6月,我院对6例小腿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患者进行了双下肢桥式交叉皮瓣移植术.虽然伤情重,创伤大,但由于术后采取了积极的防治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皮瓣成活,保住了肢体,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戴莲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颈椎前路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26例

    2000年3月~2003年12月,我院利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26例,随访1~4 a,效果良好,现将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殷婷;陈水敏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伽玛刀治疗颞叶癫痫的护理138例

    伽玛刀用于治疗颞叶癫痫具有明确的疗效,1995年8月~2003年9月,我院运用伽玛刀治疗颞叶癫痫138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宁;刘霞;刘迎玫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肝癌围手术期治疗与护理

    原发性肝癌发病率目前有上升趋势,其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在国内占癌症死亡位次的第2位[1].由于肝脏外科的进展,手术切除效果有很大提高,使肝癌的治疗有了瞩目的发展.1996年7月~2001年7月我科共收治原发性肝癌50例,经围手术期治疗,有29例实施肝癌切除,现将治疗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由翠珍;吴蓉;赵荣宇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纤维支气管镜微波治疗气道肿瘤的临床应用与护理555例

    微波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气道肿瘤,近年来已经得到迅速发展[1].我科自1989年开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微波治疗中央型肺癌,以后又用于治疗气道内良性肿瘤,在解除支气管阻塞、改善症状、延长患者生命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1989~2003年我科555例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气道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茜;白冲;李强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7例

    本院于2003年7月~2004年3月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7例,取得良好效果,7例病人均痊愈出院.为了提高病房护士对呼吸机的应用及护理水平,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许金美;张耀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神经内科的效果评价

    为提高脑卒中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我院于2002年1月在神经内科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选择2002年6月~2003年6月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及常规护理,结果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能使患者更快地接受治疗及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王风云;高海荣;韩楠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应用经皮血管缝合器病人的护理23例

    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术后采用人工或机械压迫止血的方法仍存在某些不利方面[1] .国外一些新的缝合或封堵股动脉穿刺口的器械已经进入临床实验阶段,效果十分理想[2~5] .为了减少病人的并发症及不适与痛苦,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3年3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断(CAG)与治疗(PCI)术后,应用血管缝合器缝合股动脉穿刺口病人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于桂香;阳凡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病人不良反应的护理观察及对策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药物由于其较传统的抗抑郁药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尤以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应用广泛,然而这类药物并非完美,除了起效慢,仍有一些不良反应,且未被认识,通过对1998年3月~2000年6月150例使用上述3种药物住院病人的观察,我们对不良反应作了总结,并对其并发症有了正确认识,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恬茵;欧红霞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护理记录中主客观资料的区分处理及探讨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和护理记录作为客观资料归入病历之后,护理记录中主客观资料的区分处理问题已成为困惑护士的一个难点和疑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护理记录改革的不断深入,据此笔者提出以下问题与同道共同探讨.

    作者:张晓华;邱学燕;韩本权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急诊病房护理质量控制的方法与体会

    随着急救医学的迅猛发展,急救护理学也随之发展壮大起来.但急诊作为医院的窗口单位,代表着医院的整体水平,同时急诊也是矛盾的多发地带.为确保急诊病房的护理质量,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作者:杨秀瑾;徐海凌;张文燕;范静;郭鹏菊;姜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新型冰帽的制作与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常规使用冰帽或电子颅脑降温仪行头部降温,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存在许多缺点,使降温效果受到了限制.为克服上述不足,寻找一种理想的头部降温方法,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将家用凉垫高温粘合成普通冰帽形状,做成新型冰帽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其英;刘敏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静脉输液后不同拔针方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拔针是静脉输液的后一项操作,如果方法不当会使患者感到疼痛,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对无痛拔针方法的探索已在全国护理学界越来越被关注.我们除按照护理学教科书[1]和刘铭镛等介绍的方法[2]拔针外,在长期实践中又摸索出另一种拔针方法,我们有计划地对这3种拔针方法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介绍如下.

    作者:韩翔;杨华华;王建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一次性1 ml注射器死腔容量对剂量准确性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不同品牌一次性1 ml注射器死腔容量及残余药量的测定,探讨其在使用中如何保证药物剂量的准确性.方法收集5种品牌6种批号的一次性1 ml注射器,分成6组,每组随机抽取注射器各30支,测定其死腔容量及残余药量并进行比较,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组注射器的死腔容量之间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以针头型号为4号半的洪达牌和死腔容量及残余药量大的海新牌一次性1 ml注射器为例,配制青霉素皮试液,其实际注入皮内剂量分别为58.3 U和75.5 U.结论不同品牌及针头型号的注射器死腔容量及残余药量不同,死腔容量及残余药量导致一次性1 ml注射器使用中药物剂量的严重偏差.因此,在使用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保证其在使用中药物剂量的准确性.

    作者:罗海燕;王冬梅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高血压病人血压记录表的设计与应用

    以前,我院对血压数据缺乏规范性记录管理,只是记录在特护记录单上,病人用药前及用药后血压记录不直观、不明了,不能给医生评价治疗效果提供完整、系统的客观依据,造成资源浪费.2002年9月~2003年10月,我院高血压科自行设计了血压记录表,特别是5月14日美国JNC7标准发表后,又做了修改,应用于临床,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松焕;张月兰;张莉霞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儿童浅静脉留置时间与效果分析

    随着浅静脉留置在临床运用的普及,我们发现不同的留置部位其留置效果有明显差别,现对我院1个月~10岁儿童手背、颞浅、正中、大隐、足背静脉留置效果作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汤文决;张旦红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小儿头皮式套管针负压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

    由于静脉套管针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减轻痛苦,方便使用,而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各科,尤其是在危重患者抢救及小儿手术前后护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小儿用的静脉套管针细小、柔软,加之患儿病情急危,循环功能差等原因,使置管成功率低.临床上我们采取施以负压的方法穿刺置管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卢素宏;卢林正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医嘱口服药品佳服用时间探讨

    医嘱药品何时服用?餐前、餐中、餐后还是两餐之间?对于每日1次给药的药品,何时服用?医嘱单上明确注明服药时间的不多,而护士又是医嘱的执行者.在这种情况下,住院病人口服药品服用时间完全取决于护士的合理用药意识和用药教育是否到位.国内有这方面的呼吁[1~3],但尚无详尽的阐述.为避免或减少治疗失败和药物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笔者就此问题作一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叶月娥;朱玲玲;周权;张仲苗;郑敏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进食对提高肠镜检查的耐受性及清洁度评价

    1995年以来,我院均采用检查前2 h口服硫酸镁溶液导泻法,发现检查前进餐对检查不但没有影响,反而可进一步排空肠道,提高清洁度及病人对结肠镜检查的耐受性.关于进食与否对肠镜检查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为进一步了解进食与否对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2003年10~12月,我们采用前瞻性研究,并对2种情况进行了对比,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衡香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非手术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的护理16例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的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小儿急性胰腺炎比较少见[1],但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复杂、合并症多等特点.2002年1月~2003年9月,我科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儿16例,均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晓英;马美丽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婴幼儿小阴唇粘连的观察与分析

    幼女小阴唇粘连是小儿妇科疾病之一.是由一层灰色略透明的薄膜将小阴唇连在一起.由于小阴唇粘连出现排尿时尿线方向异常、排尿不畅等症状,外观见不到阴道易被误诊为先天畸形.2001~2002年,我院小儿妇科专业门诊观察了60例小阴唇粘连的婴幼儿,经过治疗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婴幼儿小阴唇粘连观察与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宋鸿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注射配药操作中持安瓿注射器方法的调查与分析

    注射配药中持安瓿和持注射器方法直接影响配药速度和配药安全.护理人员能否按<基础护理学>(下称<基护>)提供的操作方法[1,2]进行配药是临床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的问题.本文对本省省会3个级别6所医院的12 个配药现场和 120名护理人员进行了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花;郭荣华;刘秀霞;李永红;郭敏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2种脐型不同清洁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渗血渗液的影响

    腹腔镜技术在临床推广已有10余年,脐孔为腹腔镜手术入路.多年来,临床上均采用松节油清洁脐孔的方法,使病人脐孔皮肤出现红肿、刺痛、破溃等现象时有发生,增加了术后切口渗血、渗液、红肿的发生率,甚至影响切口愈合.2003年2~10月,我们对2种脐型的120例施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2种清洁方法,以对比观察其术后24 h内脐孔切口的不良反应,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俏梅;徐鑫芬;林莉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并发血管迷走反射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技术的不断开展,人们对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常见并发症已有一定的认识,并总结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症处理方法.但是对子宫动脉栓塞后临床上发生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如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大汗淋漓、血压下降、脉搏缓慢、胸闷、气短等,因发病迅速,且容易与低血糖反应、造影剂过敏反应相混淆,对其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000年11月~2003年11月,我院共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151例,现对开展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术中、术后发生VVR的相关资料做如下分析.

    作者:窦彩绘;王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气道排痰护理的研究进展

    气道护理是受到普遍关注的临床问题之一.气道护理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和保持气道通畅,维持适当的肺泡通气功能、氧合作用和气体交换功能[1],而排痰是气道护理中基本、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2,3].近年来,国内外对气道排痰护理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将有关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蓓;刘雪琴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快速过敏皮试仪常见故障分析与管理对策

    2002年10月~2003年10月,采取实地询问、临床观察、资料筛评等方法,对一年来本区8所医院12台快速过敏皮试仪(简称皮试仪)维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各医院对新一代皮试仪使用过程中存在人为或机械、仪器故障等因素,现将管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杨平;刘金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对含碘造影剂皮试方法的探讨

    随着新产品的开发,各型含碘造影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在心血管造影方面,非离子型造影剂以其不良反应小、应用安全,越来越受青睐.但就不同型造影剂(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使用前的皮试方法,按照基础护理学[1]教课书中的规定与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差距,现就此问题与同行商榷.

    作者:刘艳萍;赫金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双眼自-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护理

    双眼自-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1]是治疗角膜病盲目的有效手段,而作为供体的角膜组织多来源于异体.移植异体角膜组织存在免疫排斥反应.无血管化穿透性异体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9%~12%,伴有并发症时排斥反应发生率达40%,高度血管化发生率达70%[2].为提高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成功几率,减少排斥反应发生,挽救双眼盲目患者的视力.2000~2003年,我院共为3例适合双眼自-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患者施行手术取得成功,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周艳红;黄晓燕;赵瑞桥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种植体填塞神经孔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护理21例

    三叉神经痛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常采用外科治疗.目前,在国内外开展的有颅外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颅内感觉根切断术、血管减压术和射频热凝术[1].但由于颅内手术及射频热凝术术后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术后复发率高,不易被病人所接受[2].1995~2002年,我科在传统的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的基础上,采用种植体填塞三叉神经孔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21例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锦清;李静其;李丹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

    预防:(1)积极控制糖尿病,严格控制高血糖;(2)合理分配饮食,严格控制高血脂;(3)积极预防动脉硬化、肢端缺血、神经病变、感染及诱发因素;(4)改善肢端循环,适当运动,禁止吸烟,可服用改善微循环,活血化淤药物;(5)保持足部卫生,鞋袜要合脚,清洁,通气良好,穿软底布鞋,棉织袜,禁止赤脚行走;(6)对鸡眼、胼胝、脚癣及时治疗,防止感染化脓;(7)注意保温、洗脚水不宜超过患者体表温度,禁用热水袋、电毯、理疗、火炉取暖,以防烫伤;(8)不宜剧烈运动,避免双足过度负重,预防外伤;(9)经常检查足部有无危险因素,并妥善处理.

    作者:王淑贞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双氧水外用致过敏性休克1例

    双氧水(又名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具有抗菌、消毒作用.临床用于清创伤口,除极少数病人用后有不适感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更为少见,我科于2004年1月出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伟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软担架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现将软担架的制作及应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涛;李金学;岳涛;张桂英;黄宇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一次性静脉采血、输液两用针具的制作

    为了解决病人既需要采血化验,同时又需要输液治疗的问题,经研究探索,我们设计了一套静脉采血后,直接用于静脉输液的一次性新型采血、输液两用针具,既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护士的重复性工作,也为新入院、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现介绍如下.

    作者:崔连智;魏双灵;西铮;于锦江;赵慧卿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一种输注浓缩红细胞的新方法

    成分输血是现代医学中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但在输注浓缩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时常因浓度过稠而导致滴注不畅,需经常挤捏管道,甚至因血液凝固而堵塞,不得不更换输血器或重新穿刺,既加重了病人的痛苦,浪费了材料,又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现介绍一种经济实用的输注浓缩红细胞的方法.

    作者:王菊玲;应伟红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应用临床路径对首次住院的糖尿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如何使健康教育达到佳的教育效果,以满足糖尿病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迄今仍没有一种公认的模式[1],鉴此,2002年5月~2003年5月,我们应用临床路径[2]对首次住院的糖尿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德霞;张俐;任琳;牛红艳;梁继敏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增加的相关因素与护理

    随着对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精神病人体重增加已成为精神科关注的热门话题.体重增加是导致许多躯体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危险因素,并且可以降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为了有效预防精神病人的体重增加,该研究对我院2002年6~12月首次发病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168例进行调查,并对导致体重增加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体重增加不仅与抗精神病药物有关,而且与病人的体重指数、主食量、睡眠时间和活动量有关.这些因素可以通过护理干预加以控制,因此,根据体重增加的相关因素,提出了相应护理措施.

    作者:刘宪荣;刘丽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体温研究的进展

    体温是临床医护人员采集病史和资料过程中重要的客观指标之一,其准确性和精确性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有关体温的测量及其与临床的研究日渐增多,现将其测量方法与临床疾病的关系等进行综述,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日本门诊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由于糖尿病的控制与病人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外,健康教育对病人尤为重要.

    作者:李欣;郑淑梅;晁华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G5呼吸系统治疗仪的临床应用评价与护理

    目的研究观察G5呼吸系统治疗仪-VIBRAMATIC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55例治疗组患者使用VIBRAMATIC进行胸部叩击振动体位引流治疗和护理,对照组指导排痰技巧或传统叩背排痰护理,2组均密切观察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VIBRAMATIC治疗对痰量减少有显著疗效(P<0.05).对痰多(约30 ml/h)、无效咳嗽、罗音明显的35例与罗音明显但患者自觉无痰的20例,罗音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G5呼吸系统治疗仪-VIBRAMATIC可促进排痰,病变部位呼吸音改善,罗音减少,胸片改善,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苏庆芬;陈秀梅;阳隽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大咯血介入治疗的护理19例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道或肺血管破裂,血液随咳嗽经口腔咯出,咯血量>300 ml可诊断为大咯血[1],大量咯血是一急危的肺部疾患,多是支气管动脉出血,致死率高[2].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使其预后大为改善[3].1998年7月~2003年10月,我院对19例大咯血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有效止血率达100%,现将19例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艳湘;李淑芬;黎绮芬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新式体温计消毒套盒的设计与应用

    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式体温计消毒专用套盒,经临床试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春雨;宋晓英;高燕飞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巧用磁性挂钩固定引流袋

    外科术后病人,为保持尿管和引流管的通畅,尿袋和引流袋的妥善固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我院一直沿用绳结、胶布、别针和S型铁丝钩悬挂等固定方法,极不方便护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设计制作了固定引流袋的磁性挂钩,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玉良;杨万芬;刘金华;李学兆;杨金华;薛娣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一次性连续宫颈扩张器的使用

    我们自行研制了一次性连续宫颈扩张器(见图1),经临床500多例患者的观察,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金子环;马树祥;陈昭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43起护理缺陷分析及对策

    为探讨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现将我院2001~2003年发生的43起护理缺陷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卢爱金;蔡玉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胰腺炎给药方法的探讨

    重症胰腺炎(SAP)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一种化学性炎症,症情危重,多伴有电解质紊乱、中毒性休克、多脏器衰竭等并发症.我院采用西医治疗配合柴芍承气汤胃管注入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阎文针 刊期: 200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