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黄精多糖对心脏重塑小鼠心脏组织中ICAM-1、V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连续5天建立心脏重塑模型.灌胃给予黄精多糖治疗20天,实验结束后,取小鼠心脏检测心脏重量指数、观察心肌病理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中ICAM-1、VCAM-1蛋白的表达.取血分离血清,生物化学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脏重量指数增加,血清中的IL-6、TNF-α含量增加,同时血清中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心肌组织中ICAM-1、VCAM-1蛋白表达增加(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黄精多糖中、大剂量可显著降低心脏重量指数;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的含量;增加血清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下调心肌组织中ICAM-1、VCAM-1蛋白表达(P<0.01,P<0.05).结论 黄精多糖可能通过抗氧化抗炎,降低心肌组织中ICAM-1、VCAM-1的蛋白表达保护异丙肾上腺素导致的小鼠心脏重塑.
作者:马怀芬;方欢乐;师西兰;马存德;卢新义;陈衍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材黄芪-丹参提取物对脂多糖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干预)、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干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5 mg/kg)和实验组(0.59 g/mL浓度的黄芪-丹参提取物2 mL灌胃)各18只,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LPS造模.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肺组织病理学积分、肺组织湿/干比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的肺组织病理学积分、肺组织湿/干比均显著的低于模型组(P<0.05);造模72小时后,模型组大鼠的PaO2、p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PaO2、pH值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造模72小时后,模型组大鼠的肺组织中TNF-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肺组织中TNF-α、IL-1β、IL-6均显著的低于模型组(P<0.05);造模72小时后,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肺组织ICAM-1、NF-κB(p65)mRNA水平均显著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黄芪-丹参提取物对脂多糖所致ALI大鼠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减轻炎性反应程度、下调肺组织中ICAM-1、NF-κB(p65)的表达水平.
作者:卫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因子分析探讨室上性过早搏动频率与中医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室上性过早搏动>100次/24h的527例患者,筛选出发生频率排名前十位的中医症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过早搏动频率>5000次/24h组提取的公因子为活动耐量下降、津液代谢异常、心胸感觉异常、睡眠异常;501~5000次/24h组为活动耐量下降、睡眠异常、津液代谢异常、心胸感觉异常;101~500次/24h组为活动耐量下降、津液代谢异常、心胸感觉异常、情绪异常;三组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分别为66.0%、64.7%和62.2%.结论 室上性过早搏动的关键症状因子为活动耐量下降,根据室上性过早搏动的频率不同,其相应的症状因子会有一些变化,但总体包含津液代谢异常、心胸感觉异常、睡眠异常、情绪异常这几类主导因子.
作者:王超;王振涛;赵海滨;燕莎莎;侯季秋;李康;王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通脉祛浊汤的抗炎、镇痛效果.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小鼠足掌肿胀两种急性炎症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 通脉祛浊汤可减轻小鼠耳及足炎症反应的肿胀度,显著减少醋酸致痛小鼠扭体次数,可明显提高热致痛小鼠的痛阈值,延长舔足反应时间;其中通脉祛浊汤高、中剂量组的抗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其他阳性对照药物组(P<0.05).结论 通脉祛浊汤的抗炎、镇痛效果明显.
作者:杨晨霞;董秋梅;李永乐;刘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扶正抑瘤方联合替莫唑胺对C6脑胶质瘤大鼠肿瘤生长及血肿瘤屏障相关蛋白(zonula odluden,ZO-1)、P-糖蛋白(glycoprotein,gp)及细胞质膜微囊蛋白Caveolin-1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替莫唑胺组、扶正抑瘤方组和扶正抑瘤方联合替莫唑胺组.采用立体定位法建立C6大鼠脑胶质瘤模型,造模当天开始,各组大鼠每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处理,观察其体重、生存状态,第21天时,计算大鼠生存率,采用HE染色法观察胶质瘤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肿瘤浸润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半胱天冬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3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脑肿瘤浸润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ZO-1、P-gp及Caveolin-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替莫唑胺、扶正抑瘤方及联合用药组肿瘤浸润区GFAP和Caspase-3的表达显著上升(P<0.01),ZO-1和P-gp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扶正抑瘤方和联合用药组VEGF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用药组Caveolin-1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扶正抑瘤方联合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可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分化和凋亡,抑制血管新生,开放血肿瘤屏障,限制肿瘤生长.
作者:朱迎君;赵培源;翟鹏云;刘喜红;赵晖;高伟;樊永平;周莉;王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精制清开灵(JZQKL)是干预缺血性中风的有效药物组合.本研究旨在阐述胆酸类成分与栀子苷在神经保护方面的药物相互作用效果及机制,以优化JZQKL配方,筛选佳组合.方法 本文研究了栀子苷与胆酸类成分组合在OGD-Rep模型下的SH-SY5Y细胞的影响,通过CCK-8测定细胞活性.结果 低剂量0.5μg/mL HDCA与栀子苷合用后,基本未影响细胞活性,而5、50μg/mL与栀子苷合用后则表现细胞活性下降趋势;CA与HDCA的表现类似.而TUDCA 0.5、5μg/mL与栀子苷合用时细胞活力较高,Gen+TUDCA组合较单纯Gen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TUDCA剂量增大时,达到50μg/mL时,会减弱Gen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增加对细胞的损伤.结论栀子苷与TUDCA合用能够发挥佳的神经保护作用,栀子苷与TUDCA组合初步订为20:1.
作者:马重阳;孙良明;张晓瑜;张双;吕凯;程发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从炎症水平动态变化特点的角度,阐释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患者肠腑及肺、泌尿系之间的可能关系,进而探讨化痰通腑法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的临床试验设计,纳入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患者60例,其中治疗组(40例)服用星蒌承气汤,对照组(20例)口服杜密克和(或)开塞露灌肠,根据合并卒中相关性感染(stroke-associated infection,SAI)与否进行亚组比较,探究腑实点、感染点及腑通点的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浓度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合并SAI患者治疗后IL-6水平下降,未合并SAI患者的IL-6浓度水平上升,但二者有共同靠近某值的趋势.结论 化痰通腑法在改善感染人群与非感染人群的炎症反应上可能有着双向调节作用,促使炎症反应趋于平稳.
作者:江澜;陈沛;吴爽;耿花蕾;王珊;王雅惠;闫如玉;任毅;邹忆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抑郁(depress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dPD)的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方法 将纳入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254例)按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数标准分为抑郁组(HAMD≥8分,135例)和非抑郁组(HAMD<8分,119例),采用帕金森病证候要素量表(PD-PES-13)进行证候要素辨别,比较2组中医证候要素积分和比率的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法计算出中医证候要素对dPD发病的危险度.结果 抑郁组中阴虚证、内热证、气滞证的比率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5),阴虚证、内热证、气滞证及髓减证积分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5).中医证候要素对dPD的危险度显示,dPD的发生与阴虚证(r=0.518,P=0.043)、内热证(r=0.712,P=0.007)和气滞证(r=0.716,P=0.014)呈正相关性,OR值分别为1.679、2.038和2.016.结论 dPD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以阴虚、内热、气滞和髓减为主,且前三者均会增加dPD发病的危险度.
作者:李雨濛;时晶;李婷;秦斌;樊东升;刘娜;张天清;周沪方;纪显玥;田金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紫草素(Shikonin,SK)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宫颈癌SiHa细胞,不同浓度SK作用于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指数和周期分布;细胞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SiHa细胞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结果 作用48小时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雌二醇组SiHa细胞增殖指数升高,1×10-5、1×10-6、1×10-7、1×10-8mol/L SK各组SiHa细胞增殖指数下降(P<0.05),同时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雌二醇组GPER、Cyclin D1蛋白表达增加,1×10-5、1×10-6、1×10-7、1×10-8mol/L SK各组GPER、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 紫草素能够抑制人宫颈癌鳞癌SiHa细胞增殖,其诱导G0/G1期阻滞的分子机制可能与GPER、Cyclin D1蛋白相关.
作者:杨阳;陶仕英;牛建昭;赵丕文;王燕霞;卢迪;饶晨晨;穆玉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解毒化湿健脾法对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 solution,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及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2只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以TNBs/乙醇法诱导获得UC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及IL-17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结肠黏膜损伤指数、结肠黏膜IL-17的表达及血清IL-17、IL-23等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大鼠各指标均低于模型组(P<0.05),其中中药组各指标的下降较西药组更为明显,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结肠Th17细胞表达水平较正常组高(P<0.05),而中药组、西药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表达水平降低(P<0.05),其中中药组大鼠降低尤为明显.结论 解毒化湿健脾法通过抑制结肠IL-17、IL-23等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下调了Th17细胞表达,从而抑制肠道炎症,对溃疡性结肠炎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申青艳;谭海成;周滔;牛柯敏;赵俊波;危北海;陈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野生北柴胡根与根茎中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为进一步明确柴胡药用部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实地考察北京百花山与灵山的北柴胡野生资源,采挖地下部分,区分根与根茎;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及总皂苷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皂苷a、c、d的含量,利用SAS 8.2软件对根与根茎中各化学成分进行配对t检验与主成分分析,并以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 野生北柴胡根与根茎中总黄酮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根中总皂苷与柴胡皂苷a、c、d含量显著高于根茎含量,其中根茎中柴胡皂苷a+d含量未达到药典规定标准;主成分分析提取三个特征值:综合型(Z1)、黄酮型(Z2)、皂苷型(Z3),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7.90%,特征向量构建主成分线性关系为:Y=0.6638Z1+0.1851Z2+0.1301Z3,根与根茎主成分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22),且根中平均值高于根茎.结论 野生北柴胡根茎中皂苷类成分远低于根,根茎不能药用,只有根才可药用.
作者:李文斌;刘长利;安立成;薛文峰;赵香妍;陈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动态演变.方法 以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为对象,采集患者入院时、发病第14天、发病第30天的证候要素,应用关联分析法,构建复杂网络,采用层次结构核心算法,抽取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核心关系网络,分析证候要素在不同时点的动态演变.结果 共纳入缺血性中风患者60例,患者入院时证候要素以风证、痰证、血瘀证为主;发病14天、发病30天均以痰证、血瘀证为主.在具体表现方面,入院时以病情数变、神情躁扰不宁、发病即达高峰、高黏滞血症、脉细或细数等表现为主;发病14天时以脉滑或濡、脉弦、舌紫黯为主;发病30天时以高黏滞血症、脉滑或濡、脉弦、舌紫暗为主.结论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在不同时点呈现动态演变,痰证、血瘀证贯穿了病程始终,并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步显现.
作者:黄权立;李新龙;张晗;黄仟;韩学医;刘霞;陈宝鑫;贺立娟;刘文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观察汉黄芩苷对肾脏组织中肾小球细胞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 like protein-4,ANGPTL-4)表达的影响,为黄芩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6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在适应性喂养7天后随机分成糖尿病肾病组(模型组)、空白组(正常组)以及汉黄芩苷治疗组.治疗组和模型组给予STZ 65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空白组则不给予任何干预.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注射1 mL/(kg·d)生理盐水,治疗组给予汉黄芩苷0.2 mg/(kg·d)注射,于治疗4周和8周后处死大鼠各半,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空腹血糖(FBG)等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脏组织中ANGPTL-4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大鼠一般情况良好,模型组有明显的毛发发黄、粗糙和精神萎靡,同时表现有多饮、多食和多尿症状,汉黄芩苷干预后上述症状有明显好转;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体重和肾脏重量明显降低(P<0.05),SCr、BUN和肾脏占体重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汉黄芩苷治疗4周后,SCr、BUN、体重、肾重和肾脏占体重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治疗8周后进一步降低(P<0.05);HE染色可见,正常组肾小球结构完整,系膜正常,模型组肾小球体积增大,同时伴有系膜区增宽和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治疗4周后相较于模型组上述情况明显改善,治疗8周后进一步改善;空腹血糖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汉黄芩苷治疗4周和8周后虽然有一定的降低(P<0.05),但与正常组差异依然明显;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以及RT-PCR可见,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NGPTL-4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汉黄芩苷治疗4周后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8周后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 一次性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中ANGPTL-4呈明显高表达,汉黄芩苷可明显降低其表达,进而改善大鼠肾功能.
作者:胡凤霞;徐莹;李春;王才英;田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可引起育龄期妇女月经紊乱、生育功能减退甚至不孕,进一步可发展为卵巢早衰.中医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在调经助孕、干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进程方面,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本文着重探讨中医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病因病机和用药规律的认识,以期为临床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林湫莹;刘雁峰;吴丽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本文认为肝失疏泄与高尿酸血症发病密切相关,肝失疏泄可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聚,郁而化热;或肝失疏泄,导致三焦气化失常,水液积聚而生痰湿;或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血行不利,生湿化痰,痰瘀互结,阻滞于骨骼、经络、关节等部位而发病.肝脏阴血不足既是高尿酸血症发病的内在因素,又是病变后期邪气损伤机体的病理结果.临床上采用疏肝行气、活血化瘀、滋补肝脏阴血等方药,能有效治疗高尿酸血症.
作者:肖遥;赵进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冠心病为现代文明病之一,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且具有年轻化趋势.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医学逐渐受到高度瞩目.目前心血管领域者更积极关注冠心病的一级预防.结合中医治未病思想和时间医学,以针灸作为手段,探讨逆针灸干预冠心病一级预防的可行性,提出逆针灸在冠心病一级预防可从以下四点:结合时间医学、经络诊察、易感人群体质和艾灸防病保健的预防.后,从医学现状对逆针灸在冠心病一级预防提出难点与评析,并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上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作者:许丞莹;李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复杂证群在临床中普遍存在,对其认识的缺陷与辨治方法的片面是影响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根据临床实践及学习体会,笔者认为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通过麻黄升麻汤示范了临证时复杂证群的辨治方法,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这种辨治思路代表了中医辨治的高境界,唯有掌握麻黄升麻汤的辨治思路,才能灵活掌握应用方剂证候和理论推证证候来指导临床实践,克服形而上学的死板机械论,由中医辨治的必然王国走向中医辨治的自由王国,举一反三,灵活处理复杂多变的临床病例,尤其对于证候叠加的复杂证群辨治才能得心应手,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严兴海;何茁;杨宇玲;杨树成;何复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久痢范畴,本病病因繁多,但总责之于外感内伤导致脾病湿盛,中焦运化功能失调,传导功能失司,属虚实夹杂.临证应分清虚实主次、辨明标本缓急.全国名中医何永恒教授治疗本病善于化裁经方,处方用药独具特色,临床疗效显著,特将其证治经验总结供读者参考学习.
作者:曾于恒;胡响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花类药物多入肝经,质轻性平,既可疏肝解郁、畅达气机,又无劫阴耗液、损伤气机之弊,蔡连香教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花类药治疗多种妇科疾病.根据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和常用配伍特点,将常用花类药分为疏肝解郁、养血活血、凉血止血、清热苦泻四大类,分别阐述其药物特点及临床用药特色,并结合典型病例介绍相关经验.
作者:胥丽霞;黄欲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通过回顾近代医家据《内经》理论治疗耳鸣的临床经验,总结了脏腑、经络、情志三方面的治疗现状,提出在利用五脏生理特性治疗耳鸣方面仍有缺陷;在针刺的穴位选取、特殊刺法、疗效判定方面与《内经》有明显差异;在用情志生克治疗耳鸣方面有较大的探索空间.指出进一步挖掘继承《内经》的理论精髓,是中医耳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作者:宋森;谭智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本文对导师唐彦教授运用半夏厚朴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抽动症、心悸、乳蛾、瘰疬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为拓展其临床运用提供借鉴.半夏厚朴汤行气散结,降逆化痰;升降散辛凉宣透、升清降浊.根据异病同治原则,二方合用适用于病机属气机阻滞,痰气郁结,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之病证,常获良效.
作者:谢景翠;孔祥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方剂,由半夏、大枣、柴胡、生姜、人参、龙骨、牡蛎、铅丹、桂枝、茯苓、大黄组成,其病机概括为少阳不和,三焦失畅,阳性有热,邪气弥漫,心胆不明.古代的精神神经心理病用方,传统的安神定惊解郁方,具有抗抑郁,改善焦虑、镇静、安眠、抗癫痫等作用,适用于以胸满、烦、惊、身重为特征的疾病,沿用至今.现代应用广泛,笔者根据方证对应原则临床应用本方证治疗消化合并心身系统疾病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王红霞;魏景景;康洪昌;王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周平安教授认为哮病发生多责之于风邪,风邪又有外风和内风之别,外风责之于肺,内风责之于肝,外内相合,肺络挛急,气失宣降,哮病即发;同时,周平安教授指出:哮喘发作时气道的炎症反应即黏膜组织充血、水肿与中医所讲的内生痈疡有相通之处,哮病反复发作、疮疡久溃不敛,均为气虚血瘀、邪毒内陷之象.治疗方面,周平安教授将中药的传统药性与现代药理机制有机结合,自拟柴胡脱敏汤合芪银三两三化裁方,以达柔肝息风缓痉挛,宣肺平喘抗过敏,益气活血通肺络,透邪解毒托内痈之功,并在此基础上辨证酌伍药对,临床疗效显著,为当代中医治疗哮病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王宝玉;王成祥;张鹤礼;徐红日;程淼;武先奎;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自拟益气活血经验方联合达英-35治疗青春期崩漏的止血效果,探讨其对患者激素水平、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就诊于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的50例青春期崩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达英-35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活血经验方治疗,连续治疗3个周期.对比两组的止血效果,监测用药前后激素水平、凝血功能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P<0.05);观察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14.30±4.11)小时、止血时间(25.20±6.34)小时,较对照组的(20.23±5.26)小时和(38.45±9.07)小时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0%较对照组28.0%明显降低(P<0.05).结论 自拟益气活血经验方联合达英-35治疗青春期崩漏的止血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激素水平,增强凝血能力,用药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温钱杏;曾国禄;叶文亭;李少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宁德市医院收治的1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西药化学治疗,在此基础上综合组予以中药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肿瘤病灶变化、免疫学指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生存期.结果 治疗后,综合组在咳嗽、气短、纳差、自汗盗汗4项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的肿瘤病灶变化稳定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的CD3+细胞、CD4+细胞、NK细胞的含量均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的治疗后KP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肝/肾损伤,综合组上述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其中综合组骨髓抑制可耐受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年,综合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72.50%)优于对照组(5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缩小肿瘤病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程度轻,生存率更高,从而获得更好的总体近期疗效.
作者:刘丽梅;赖红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北京地区2017年冬季流感样病例的中医证候学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2017年11月2日至12月5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潞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110例流感样病例,通过分析对比既往同期该地区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证型分布特点,总结北京地区2017年冬季流感样病例的中医证候学特征.结果 流行病学方面,该流感样病例人群年龄为(35.8±15.1)岁,男女比例为0.77:1,有基础病者较少(8%),与2015年及2016年同期相比较无明显变化.病原学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既往两年同期相比,流感阳性比例17.3%较前两年明显下降(45.5%、20.2%),其中甲型H3N2占73.7%,新型H1N1占10.5%,乙型流感15.8%.临床表现:110例流感样病例,前驱症状以发热、恶寒、咽痛为主.其中33.6%的病人发病时风寒束表的症状明显,表现为全身肌肉酸痛,甚而头痛;27.3%的病人发病初起即有乏力等不适.就诊时患者仍以发热、咽干、恶寒、咳嗽明显(百分比>50%),76.4%的病人咽干症状显著,较2015年、2016年同期上述症状(24.8%、61.7%)明显升高.消化道症状,如便秘比例较2015年、2016年同期(3.9%、10.1%)明显增加.中医证候以外寒里热证47例,占42.7%,较往年明显增加(25.3%、40.3%).而风热证占32.7%、风寒证占15.5%(2015年同期为28.5%、20.8%,2016年同期为17.5%、13.6%).结论 北京地区2017年冬季流感样病例以甲型H3N2为主,中医证候以外寒里热证为主,表现为风寒外束肌表,燥热郁闭伤津.
作者:张磊;卢幼然;吕小琴;郭玉红;王玉光;赵京霞;胡晶;刘卫红;连博;罗丹;刘清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名老中医有效经验方冠心爽合剂治疗肾虚阳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中医属肾虚阳阻型患者30例,给予冠心爽合剂口服,疗程4周.观察患者用药前后中医证候、血脂水平(TC、TG、HDL、LDL、ApoA1、ApoB)、CRP、Hcy、肢体动脉测定(baPWV、ABI)等指标,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减低,胸闷、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心烦不寐、口干口渴症状明显改善(P<0.05),耳鸣、舌质、脉象改善;TC水平降低(P<0.05),LDL、ApoB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Hcy水平降低(P<0.05);baPWV水平明显降低(P<0.05),ABI水平升高(P<0.05).结论 冠心爽合剂能明显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抑制斑块的炎症反应、减缓动脉硬化进程有关.
作者:汪艳丽;刘如秀;尹琳琳;刘金凤;关宣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多媒体生物反馈系统观察头针针刺病灶侧顶颞前斜线上肢运动区对Brunnstrom分级在Ⅲ级或以上、改良Ashworth分级在2级或以下、能主动配合手功能训练的脑梗死患者手功能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多媒体生物反馈系统进行训练,试验组患者在进行多媒体生物反馈训练的同时进行头针病灶侧顶颞前斜线上肢运动区的治疗,采用静留针的方法,不实施任何提插捻转手法,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30分钟.在首次治疗前和两周治疗后进行手功能评价,包括多媒体生物反馈系统及FMA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手功能评价部分FMA789评价,以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多媒体生物反馈系统评价及FMA789的结果均有提高,其中手腕及手指各关节总屈曲范围缺失值、手腕及手指各关节大运动频率下大活动度之和及FMA789均提高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腕及手指各关节总伸展范围缺失值、手腕及手指各关节大运动频率之和虽有提高,但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疗效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值的组间比较中,仅手腕及手指各关节总屈曲范围缺失值、手腕及手指各关节大运动频率下大活动度之和两指标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虽然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但未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针病灶侧顶颞前斜线上肢运动区对Brunnstrom分级在III级或以上、改良Ashworth分级在2级或以下、能主动配合手功能训练的脑梗死患者手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后续研究会延长试验周期及增加样本量,以进一步深入研究,验证当前结论.
作者:周莉;王朋;金贺;党晓川;赵明智;李宗衡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自拟芪藤通络饮经验方对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对肾功能、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他克莫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芪藤通络饮经验方内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监测肾功能、糖脂代谢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高达90.0%,与对照组70.0%相比,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蛋白、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血白蛋白(albu-min,ALB)含量则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其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ours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芪藤通络饮经验方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肯定,利于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量,提高肾功能,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其机制与调控PCX、TGF-β1、CysC水平以保护足细胞、修复肾脏组织损伤有一定相关性,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作者:庄克生;杨洪庆;李连朝;李英琛;韩娟;杨洪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自拟伤科活血汤对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术后肩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24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带袢纽扣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及肩关节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伤科活血汤经验方内服,连续用药4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肩功能恢复情况,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7.1%,高于对照组的67.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时间、基本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肩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其Constant肩关节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肩部肌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较对照组16.1%显著降低(P<0.05).结论自拟伤科活血汤利于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术后肩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蔡亮;吴宇峰;江静华;张会良;胡栢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益肾通淋饮经验汤剂联合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肾结石的临床效果,重点研究其对患者尿液代谢及肾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外一科收治的1056例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肾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则加用益肾通淋饮经验汤剂治之,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尿生化测定尿液代谢情况,监测用药前后肾损伤生化指标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Cys-C)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高达92.4%,与对照组的83.9%相比升高,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尿液代谢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NGAL、β2-MG、Cys-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肾通淋饮经验汤剂联合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肾结石患者疗效满意,利于调整尿液代谢,改善肾功能,其机制与调控NGAL、β2-MG、Cys-C水平以发挥肾脏保护作用密切相关,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作者:赖伟业;钟喨;黄智峰;曾晔;吴松;纪汉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火针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变化.方法 将5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火针治疗,1次/天;对照组给予口服氟桂利嗪胶囊,2粒/次,1次/晚.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VAS差值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刺配合火针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西药组,能显著缓解患者头痛程度.
作者:宋晓琳;赵吉平;马新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亚急性甲状腺炎属于中医瘿痛范畴,目前中医治疗多从外感温热毒邪论治,病机强调从外而内发病,但是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法治疗效果不理想.从伏气温病理论更切合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特点,病机强调从内而外发病.伏邪之生:冬季肾藏精功能受损,外邪侵入,正气不足于拒邪,邪气不至立刻发病,潜伏于少阴,并郁遏于少阳三焦化热成邪;伏邪之发病:思虑、操劳过度或房事不节,更易暗损少阴阴精,春夏之季新感外邪又引动伏邪,颈前甲状腺肿痛为少阴鼓邪外出少阳的表现,表现出阴精亏损,热毒壅滞颈部的证候.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应以清解、透达伏气温邪为主,方以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汤为主化裁出亚甲汤治疗,辅以辨证治疗新感时邪,内外同治缩短病程,后期当兼顾内伤之邪,防止疾病反复.
作者:张向伟;柳红芳;胡济源;刘怡秀;南茜;谢惠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吴又可是温病学派的一位代表性人物,具有崇高的学术成就和地位,名著《温疫论》在温病学术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理论创新精神非常值得学习.邪伏膜原理论及达原饮对临床具有指导作用,深刻领会《温疫论》学术思想有利于临床疗效提高.
作者:肖永华;刘宁;赵进喜;贾海忠;张立山;戴雁彦;余秋平;王宣权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软件,分析孟河四家治疗不寐的用药经验.方法 收集《孟河四家医集》中治疗不寐的医案,整理后录入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软件SPSS 22.0及数据挖掘软件Clementine 12.0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 通过对孟河四家治疗不寐的60例医案分析,确定药物的使用频次、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分析得到5个高频用药聚类组合.结论 孟河四家治疗不寐的经验丰富,多用滋阴益气、镇惊安神之品.通过数据挖掘所得的孟河四家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邱志凌;胡元会;狄波;杜新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在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形势下,我们告别了成果丰硕的2017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8年. 在此,我代表杂志编委会向支持和关心《环球中医药》的各位专家、编委、作者和读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祝大家新年快乐!
作者:张伯礼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