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重阳;孙良明;张晓瑜;张双;吕凯;程发峰
本文认为肝失疏泄与高尿酸血症发病密切相关,肝失疏泄可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聚,郁而化热;或肝失疏泄,导致三焦气化失常,水液积聚而生痰湿;或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血行不利,生湿化痰,痰瘀互结,阻滞于骨骼、经络、关节等部位而发病.肝脏阴血不足既是高尿酸血症发病的内在因素,又是病变后期邪气损伤机体的病理结果.临床上采用疏肝行气、活血化瘀、滋补肝脏阴血等方药,能有效治疗高尿酸血症.
作者:肖遥;赵进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周平安教授认为哮病发生多责之于风邪,风邪又有外风和内风之别,外风责之于肺,内风责之于肝,外内相合,肺络挛急,气失宣降,哮病即发;同时,周平安教授指出:哮喘发作时气道的炎症反应即黏膜组织充血、水肿与中医所讲的内生痈疡有相通之处,哮病反复发作、疮疡久溃不敛,均为气虚血瘀、邪毒内陷之象.治疗方面,周平安教授将中药的传统药性与现代药理机制有机结合,自拟柴胡脱敏汤合芪银三两三化裁方,以达柔肝息风缓痉挛,宣肺平喘抗过敏,益气活血通肺络,透邪解毒托内痈之功,并在此基础上辨证酌伍药对,临床疗效显著,为当代中医治疗哮病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王宝玉;王成祥;张鹤礼;徐红日;程淼;武先奎;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花类药物多入肝经,质轻性平,既可疏肝解郁、畅达气机,又无劫阴耗液、损伤气机之弊,蔡连香教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花类药治疗多种妇科疾病.根据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和常用配伍特点,将常用花类药分为疏肝解郁、养血活血、凉血止血、清热苦泻四大类,分别阐述其药物特点及临床用药特色,并结合典型病例介绍相关经验.
作者:胥丽霞;黄欲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自拟芪藤通络饮经验方对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对肾功能、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他克莫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芪藤通络饮经验方内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监测肾功能、糖脂代谢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高达90.0%,与对照组70.0%相比,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蛋白、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血白蛋白(albu-min,ALB)含量则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其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ours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芪藤通络饮经验方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肯定,利于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量,提高肾功能,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其机制与调控PCX、TGF-β1、CysC水平以保护足细胞、修复肾脏组织损伤有一定相关性,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作者:庄克生;杨洪庆;李连朝;李英琛;韩娟;杨洪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北京地区2017年冬季流感样病例的中医证候学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2017年11月2日至12月5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潞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110例流感样病例,通过分析对比既往同期该地区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证型分布特点,总结北京地区2017年冬季流感样病例的中医证候学特征.结果 流行病学方面,该流感样病例人群年龄为(35.8±15.1)岁,男女比例为0.77:1,有基础病者较少(8%),与2015年及2016年同期相比较无明显变化.病原学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既往两年同期相比,流感阳性比例17.3%较前两年明显下降(45.5%、20.2%),其中甲型H3N2占73.7%,新型H1N1占10.5%,乙型流感15.8%.临床表现:110例流感样病例,前驱症状以发热、恶寒、咽痛为主.其中33.6%的病人发病时风寒束表的症状明显,表现为全身肌肉酸痛,甚而头痛;27.3%的病人发病初起即有乏力等不适.就诊时患者仍以发热、咽干、恶寒、咳嗽明显(百分比>50%),76.4%的病人咽干症状显著,较2015年、2016年同期上述症状(24.8%、61.7%)明显升高.消化道症状,如便秘比例较2015年、2016年同期(3.9%、10.1%)明显增加.中医证候以外寒里热证47例,占42.7%,较往年明显增加(25.3%、40.3%).而风热证占32.7%、风寒证占15.5%(2015年同期为28.5%、20.8%,2016年同期为17.5%、13.6%).结论 北京地区2017年冬季流感样病例以甲型H3N2为主,中医证候以外寒里热证为主,表现为风寒外束肌表,燥热郁闭伤津.
作者:张磊;卢幼然;吕小琴;郭玉红;王玉光;赵京霞;胡晶;刘卫红;连博;罗丹;刘清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冠心病为现代文明病之一,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且具有年轻化趋势.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医学逐渐受到高度瞩目.目前心血管领域者更积极关注冠心病的一级预防.结合中医治未病思想和时间医学,以针灸作为手段,探讨逆针灸干预冠心病一级预防的可行性,提出逆针灸在冠心病一级预防可从以下四点:结合时间医学、经络诊察、易感人群体质和艾灸防病保健的预防.后,从医学现状对逆针灸在冠心病一级预防提出难点与评析,并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上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作者:许丞莹;李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野生北柴胡根与根茎中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为进一步明确柴胡药用部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实地考察北京百花山与灵山的北柴胡野生资源,采挖地下部分,区分根与根茎;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及总皂苷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皂苷a、c、d的含量,利用SAS 8.2软件对根与根茎中各化学成分进行配对t检验与主成分分析,并以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 野生北柴胡根与根茎中总黄酮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根中总皂苷与柴胡皂苷a、c、d含量显著高于根茎含量,其中根茎中柴胡皂苷a+d含量未达到药典规定标准;主成分分析提取三个特征值:综合型(Z1)、黄酮型(Z2)、皂苷型(Z3),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7.90%,特征向量构建主成分线性关系为:Y=0.6638Z1+0.1851Z2+0.1301Z3,根与根茎主成分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22),且根中平均值高于根茎.结论 野生北柴胡根茎中皂苷类成分远低于根,根茎不能药用,只有根才可药用.
作者:李文斌;刘长利;安立成;薛文峰;赵香妍;陈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自拟伤科活血汤对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术后肩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24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带袢纽扣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及肩关节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伤科活血汤经验方内服,连续用药4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肩功能恢复情况,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7.1%,高于对照组的67.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时间、基本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肩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其Constant肩关节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肩部肌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较对照组16.1%显著降低(P<0.05).结论自拟伤科活血汤利于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术后肩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蔡亮;吴宇峰;江静华;张会良;胡栢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动态演变.方法 以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为对象,采集患者入院时、发病第14天、发病第30天的证候要素,应用关联分析法,构建复杂网络,采用层次结构核心算法,抽取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核心关系网络,分析证候要素在不同时点的动态演变.结果 共纳入缺血性中风患者60例,患者入院时证候要素以风证、痰证、血瘀证为主;发病14天、发病30天均以痰证、血瘀证为主.在具体表现方面,入院时以病情数变、神情躁扰不宁、发病即达高峰、高黏滞血症、脉细或细数等表现为主;发病14天时以脉滑或濡、脉弦、舌紫黯为主;发病30天时以高黏滞血症、脉滑或濡、脉弦、舌紫暗为主.结论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在不同时点呈现动态演变,痰证、血瘀证贯穿了病程始终,并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步显现.
作者:黄权立;李新龙;张晗;黄仟;韩学医;刘霞;陈宝鑫;贺立娟;刘文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方剂,由半夏、大枣、柴胡、生姜、人参、龙骨、牡蛎、铅丹、桂枝、茯苓、大黄组成,其病机概括为少阳不和,三焦失畅,阳性有热,邪气弥漫,心胆不明.古代的精神神经心理病用方,传统的安神定惊解郁方,具有抗抑郁,改善焦虑、镇静、安眠、抗癫痫等作用,适用于以胸满、烦、惊、身重为特征的疾病,沿用至今.现代应用广泛,笔者根据方证对应原则临床应用本方证治疗消化合并心身系统疾病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王红霞;魏景景;康洪昌;王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名老中医有效经验方冠心爽合剂治疗肾虚阳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中医属肾虚阳阻型患者30例,给予冠心爽合剂口服,疗程4周.观察患者用药前后中医证候、血脂水平(TC、TG、HDL、LDL、ApoA1、ApoB)、CRP、Hcy、肢体动脉测定(baPWV、ABI)等指标,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减低,胸闷、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心烦不寐、口干口渴症状明显改善(P<0.05),耳鸣、舌质、脉象改善;TC水平降低(P<0.05),LDL、ApoB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Hcy水平降低(P<0.05);baPWV水平明显降低(P<0.05),ABI水平升高(P<0.05).结论 冠心爽合剂能明显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抑制斑块的炎症反应、减缓动脉硬化进程有关.
作者:汪艳丽;刘如秀;尹琳琳;刘金凤;关宣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宁德市医院收治的1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西药化学治疗,在此基础上综合组予以中药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肿瘤病灶变化、免疫学指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生存期.结果 治疗后,综合组在咳嗽、气短、纳差、自汗盗汗4项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的肿瘤病灶变化稳定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的CD3+细胞、CD4+细胞、NK细胞的含量均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的治疗后KP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肝/肾损伤,综合组上述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其中综合组骨髓抑制可耐受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年,综合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72.50%)优于对照组(5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缩小肿瘤病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程度轻,生存率更高,从而获得更好的总体近期疗效.
作者:刘丽梅;赖红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从炎症水平动态变化特点的角度,阐释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患者肠腑及肺、泌尿系之间的可能关系,进而探讨化痰通腑法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的临床试验设计,纳入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患者60例,其中治疗组(40例)服用星蒌承气汤,对照组(20例)口服杜密克和(或)开塞露灌肠,根据合并卒中相关性感染(stroke-associated infection,SAI)与否进行亚组比较,探究腑实点、感染点及腑通点的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浓度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合并SAI患者治疗后IL-6水平下降,未合并SAI患者的IL-6浓度水平上升,但二者有共同靠近某值的趋势.结论 化痰通腑法在改善感染人群与非感染人群的炎症反应上可能有着双向调节作用,促使炎症反应趋于平稳.
作者:江澜;陈沛;吴爽;耿花蕾;王珊;王雅惠;闫如玉;任毅;邹忆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材黄芪-丹参提取物对脂多糖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干预)、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干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5 mg/kg)和实验组(0.59 g/mL浓度的黄芪-丹参提取物2 mL灌胃)各18只,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LPS造模.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肺组织病理学积分、肺组织湿/干比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的肺组织病理学积分、肺组织湿/干比均显著的低于模型组(P<0.05);造模72小时后,模型组大鼠的PaO2、p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PaO2、pH值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造模72小时后,模型组大鼠的肺组织中TNF-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肺组织中TNF-α、IL-1β、IL-6均显著的低于模型组(P<0.05);造模72小时后,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肺组织ICAM-1、NF-κB(p65)mRNA水平均显著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黄芪-丹参提取物对脂多糖所致ALI大鼠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减轻炎性反应程度、下调肺组织中ICAM-1、NF-κB(p65)的表达水平.
作者:卫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通过回顾近代医家据《内经》理论治疗耳鸣的临床经验,总结了脏腑、经络、情志三方面的治疗现状,提出在利用五脏生理特性治疗耳鸣方面仍有缺陷;在针刺的穴位选取、特殊刺法、疗效判定方面与《内经》有明显差异;在用情志生克治疗耳鸣方面有较大的探索空间.指出进一步挖掘继承《内经》的理论精髓,是中医耳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作者:宋森;谭智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观察汉黄芩苷对肾脏组织中肾小球细胞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 like protein-4,ANGPTL-4)表达的影响,为黄芩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6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在适应性喂养7天后随机分成糖尿病肾病组(模型组)、空白组(正常组)以及汉黄芩苷治疗组.治疗组和模型组给予STZ 65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空白组则不给予任何干预.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注射1 mL/(kg·d)生理盐水,治疗组给予汉黄芩苷0.2 mg/(kg·d)注射,于治疗4周和8周后处死大鼠各半,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空腹血糖(FBG)等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脏组织中ANGPTL-4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大鼠一般情况良好,模型组有明显的毛发发黄、粗糙和精神萎靡,同时表现有多饮、多食和多尿症状,汉黄芩苷干预后上述症状有明显好转;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体重和肾脏重量明显降低(P<0.05),SCr、BUN和肾脏占体重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汉黄芩苷治疗4周后,SCr、BUN、体重、肾重和肾脏占体重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治疗8周后进一步降低(P<0.05);HE染色可见,正常组肾小球结构完整,系膜正常,模型组肾小球体积增大,同时伴有系膜区增宽和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治疗4周后相较于模型组上述情况明显改善,治疗8周后进一步改善;空腹血糖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汉黄芩苷治疗4周和8周后虽然有一定的降低(P<0.05),但与正常组差异依然明显;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以及RT-PCR可见,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NGPTL-4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汉黄芩苷治疗4周后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8周后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 一次性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中ANGPTL-4呈明显高表达,汉黄芩苷可明显降低其表达,进而改善大鼠肾功能.
作者:胡凤霞;徐莹;李春;王才英;田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吴又可是温病学派的一位代表性人物,具有崇高的学术成就和地位,名著《温疫论》在温病学术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理论创新精神非常值得学习.邪伏膜原理论及达原饮对临床具有指导作用,深刻领会《温疫论》学术思想有利于临床疗效提高.
作者:肖永华;刘宁;赵进喜;贾海忠;张立山;戴雁彦;余秋平;王宣权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抑郁(depress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dPD)的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方法 将纳入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254例)按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数标准分为抑郁组(HAMD≥8分,135例)和非抑郁组(HAMD<8分,119例),采用帕金森病证候要素量表(PD-PES-13)进行证候要素辨别,比较2组中医证候要素积分和比率的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法计算出中医证候要素对dPD发病的危险度.结果 抑郁组中阴虚证、内热证、气滞证的比率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5),阴虚证、内热证、气滞证及髓减证积分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5).中医证候要素对dPD的危险度显示,dPD的发生与阴虚证(r=0.518,P=0.043)、内热证(r=0.712,P=0.007)和气滞证(r=0.716,P=0.014)呈正相关性,OR值分别为1.679、2.038和2.016.结论 dPD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以阴虚、内热、气滞和髓减为主,且前三者均会增加dPD发病的危险度.
作者:李雨濛;时晶;李婷;秦斌;樊东升;刘娜;张天清;周沪方;纪显玥;田金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益肾通淋饮经验汤剂联合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肾结石的临床效果,重点研究其对患者尿液代谢及肾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外一科收治的1056例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肾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则加用益肾通淋饮经验汤剂治之,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尿生化测定尿液代谢情况,监测用药前后肾损伤生化指标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Cys-C)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高达92.4%,与对照组的83.9%相比升高,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尿液代谢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NGAL、β2-MG、Cys-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肾通淋饮经验汤剂联合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肾结石患者疗效满意,利于调整尿液代谢,改善肾功能,其机制与调控NGAL、β2-MG、Cys-C水平以发挥肾脏保护作用密切相关,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作者:赖伟业;钟喨;黄智峰;曾晔;吴松;纪汉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在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形势下,我们告别了成果丰硕的2017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8年. 在此,我代表杂志编委会向支持和关心《环球中医药》的各位专家、编委、作者和读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祝大家新年快乐!
作者:张伯礼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