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4-9231
  • 国内刊号:31-1635/R
  • 影响因子:0.61
  • 创刊:1989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 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13年6期文献
  • 某市暗娼艾滋病知识及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

    世界各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实践证明,坚持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能有效地减少艾滋病、性病经性途径传播.暗娼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也是艾滋病经性途径向一般人群传播的重要桥梁人群.因此,做好她们的安全套推广对遏制艾滋病疫情上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浙江省某市暗娼人群的调查,了解她们的艾滋病知识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以便为今后针对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信息.

    作者:唐慧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一起由普通2型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分析

    2011年8月26日大丰市大中镇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1.1现场流行病学调查2011年8月25日22时,大丰市某餐厅11名服务员下班后,与其他2人来到另一家家常菜馆吃夜宵,8月26日上午6时,林某首先发病,其他一起就餐的人员陆续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头痛和轻微的发热等症状,至26日13时已有11人发病,罹患率达84.6%.

    作者:刘春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台州市外来婚嫁女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浙江省台州市外来婚嫁女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态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HIV筛查,2006-2012年分别对1996年以来因婚嫁入台州的婚嫁女进行HIV抗体检测,对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网络报告的外未婚嫁女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 [结果]共有8270位外来婚嫁女接受了HIV专项检测,其中有26人感染HIV;截止2012年12月底,台州地区外来婚嫁女被动监测又发现28例HIV阳性者,共54例,其中包括24例艾滋病人(AIDS);他们当中共造成23例配偶感染HIV,他们当中共有24位子女,其中6例子女感染HIV,HIV感染率为25%. [结论] 台州外来婚嫁女中存在一定比例的HIV感染者,需要对这一人群加强艾滋病的咨询检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要加强对HIV感染者的随访,防止HIV在夫妻之间或母婴之间的二代传播.

    作者:王连华;许圆圆;翁坚;吴琼海;沈伟伟;裘丹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三唑磷对大鼠神经行为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三唑磷对大鼠神经行为的影响作用. [方法] 40只体重60~80g的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4组,将受试物掺入饲料中给予染毒,共设对照、低、中、高4组,剂量分别为0、25、100、400mg/kg.给予受试物16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神经行为功能. [结果] 在定向导航试验中,在不同训练期中、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的潜伏期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性大鼠各训练期的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空间探索试验中,低、中、高剂量组雌性大鼠的平均运动速度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雌性大鼠在目标象限的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减少(P<0.05);雄性大鼠高剂量组站台周围活动时间与对照组有显著减少(P<0.05),雌性大鼠的中、高剂量组站台周围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减少(P<0.05). [结论] 三唑磷可对大鼠的神经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者:洪新宇;董竞武;杨隽;肖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7-2011年上海市闵行区流动人口出生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闵行区流动人口出生特征,为完善本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用上海市出生医学信息系统出生监测数据,分析207-2011年闵行区流动人口出生特征,并与户籍人口出生特征进行比较. [结果] 流动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17.53~123.36,剖宫产率为33.60%~37.50%,流动人口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出生缺陷报告率低于户籍人口. [结论] 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生育状况存在差异.重点加强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管理,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健康宣教力度.

    作者:陈林利;方红;孙源樵;汤军克;张李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上海市青浦区社区公共卫生标准服务成本测算

    [目的] 对上海市青浦区各社区提供的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服务状况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成本测算,以期了解现时完成公共卫生服务政府所需要的财力和人力保障. [方法] 在确定全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采用调查的方法收集全区各社区2010年有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利用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测算. [结果] 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现阶段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公共卫生服务医师数491人,在2010年物价水平下,按常住人口计算公共卫生服务人均服务成本应满足61元/人. [结论] 政府在公共卫生投入上要兼顾辖区内服务人口、服务面积、服务项目等内容,要有统一、规范的政策,在保证人力投入前提上,保证一定的经费投入,从而达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求.

    作者:田建国;赵锦江;饶斐文;彭丽霞;李俊;徐静;马凤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标准应用调查

    卫生信息标准化是实现不同信息系统之间互连互通、信息共享的基础.深化医改以来,卫生部为配合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卫生信息标准研制及试点应用工作.为了解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标准应用情况,进一步指导卫生信息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2011年8月,我们在医改示范地区范围内开展了卫生信息标准实施应用情况调查.

    作者:姜智海;夏天;张诚;刘晓侠;施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上海市长宁区孕产妇闭环式联动管理的信息平台建设

    1建设背景上海市长宁区在全区逐步完成各医院内部临床诊疗信息系统(CIS系统)、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CHSS系统)的基础上,2007年起在区域级层面建立了“区域性医疗卫生数据中心、医疗信息管理与交互平台”.对区域18家医疗卫生机构、4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实施光纤联网.实现了以3T-NET技术为支撑的区域医疗机构间异构的临床诊疗和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的交互共享[1].

    作者:陆琴;何萍;徐丽玲;黄璧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社区中老年血压正常高值者的干预效果

    《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将收缩压120mmHg~139mmHg,舒张压在80mmHg~89mmHg定义为正常高值血压[1],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JNC7)将该范围血压定义为高血压前期[2].长期以来,随着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迅速上升,血压处于正常高值者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人群,且与心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有关.

    作者:江继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式管理探索

    [目的] 评价临床路径的方法在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效果. [方法] 将“临床路径”理念引入社区糖尿病管理,使2型糖尿病的防控及诊疗质量实现规范化、信息化,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糖尿病主要指标控制水平作效果评价. [结果] 空腹血糖均值和收缩压2012年比2011年平均有所降低,分别降低(0.28±2.72)mmol/L和(1.58±14.92)mmHg(P均<0.05).分层分析后发现,糖化血红蛋白高于正常者,其空腹血糖均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均值2012年与2011年比较,分别降低(1.49±3.02)%和(1.22±1.56)%(P均<0.05).而糖化血红蛋白均值正常者,空腹血糖均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均值2012年与2011年比较,分别升高(0.38±2.29)mmol/L和(0.63±1.23)%(P均<0.05). [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式管理对社区2型糖尿病的达标管理及成本控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全科医师进行糖尿病患者的日常健康管理提供重要的信息辅助.

    作者:陈黎;鹿文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某社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调脂药物依从性调查

    调脂治疗尤其是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因素可影响目标人群的调脂治疗效果及血脂达标,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社区已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及心肌梗死出院患者血脂水平及调脂药物的使用现状,分析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作者:沈德蕾;赵国云;顾文钦;张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维生素B1、B2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多种组织,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疾病,独特的病因学特点决定了其发生发展,遗传和外界因素(诸如维生素)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张培红;杜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用于肛肠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术后镇痛治疗已开展了多年,但肛肠术后疼痛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肛肠术后疼痛,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心理障碍,导致对手术的恐惧和手术治疗的困惑.对于肛肠疾病病人来说,如不及时早期治疗,病情不断进展,可造成后续治疗困难和病情反复.因此,我们就腰麻药液混合舒芬太尼鞍区麻醉,对肛肠术后镇痛时效、并发症进行了初步观察,探寻肛肠术后镇痛的方法和途径.

    作者:杨维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60例器质性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服用胺碘酮,治疗组服用小剂量胺碘酮和比索洛尔,观察治疗结果. [结果] 两组患者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6.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9%,两者疗效相近.在心室率的控制、房颤的复发次数及左室收缩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与胺碘酮常规量相当,值得临床大样本推广研究.

    作者:江艳芬;姚乐;周学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勺型形态高龄高血压患者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靶器官损伤关系

    [目的] 亚临床靶器官损伤代表着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中间阶段.本研究通过测试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在高龄高血压患者中,探讨靶器官损伤和AASI相关性. [方法] 收集本院老年科住院96例高龄(≥80岁)高血压患者资料,根据24h动态血压勺型形态分为勺型曲线组(40例)和非勺型曲线组(56例),进行AASI测定,评估AASI、平均脉压与内生肌酐清除率、颈动脉内膜厚度、左室重量、左室重量指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 通过测试AASI发现:①在所有高龄高血压患者中,24h尿蛋白定量与AASI呈独立正相关(P<0.05).②在勺型曲线高血压患者中,IMT与AASI呈独立正相关(P<0.01). [结论] 考虑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变化、勺型曲线的影响,AASI在评估靶器官损伤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郭瑞敏;李英梅;刘欣艳;杨根妹;刘宗军;金惠根;韩敏;余雪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罗哌卡因局部麻醉预防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躁动60例观察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由于可控性好,停药后苏醒迅速,被广泛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1].但术后镇痛消失较快致使麻醉苏醒期痛觉过敏,患儿易躁动、哭闹,增加苏醒期风险.目前临床上常应用镇痛剂减轻疼痛,预防术后躁动,但存在镇静过度、呼吸抑制等风险.我们将局部阻滞麻醉应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观察其对预防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作者:张波;袁昌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ECT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ECT)诊断甲状腺低回声结节良恶性的价值. [方法] 2名高年资医师分别采用双盲法独立回顾性分析同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ECT的甲状腺低回声结节影像学特征,并作出诊断.对照病理,绘制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两种方法诊断价值.[结果] 41个甲状腺结节,病理诊断恶性结节27个,良性结节14个;超声诊断恶性结节24个,良性结节17个,ECT诊断恶性结节39个,良性结节2个,两种方法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88.9%、100.0%、100.0%、82.4%、92.7%和92.6%、14.3%、67.5%、50.0%、65.9%.超声和ECT诊断甲状腺结节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和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优于ECT.

    作者:吴旸;智文祥;顾新刚;季筱雯;夏寅娟;杜燕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结局影响因素的回顾分析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结果与可能的影响因素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收集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8月发病72h内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NIHSS评分≥4分的109例患者资料.治疗结局按照急性期(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治疗后改善情况分为显效组(>30%)、改善组(10%~30%)、无改善组(<10%)、加重组(<0分)和死亡组5组,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可能的影响因素与治疗结果的关系. [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结果与性别、吸烟史、OCSP分型、是否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是否为复发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是否初始NIHSS评分>10分、是否合并发热及发病72h内有无使用降压药物显著相关(P=0.043,0.023,0.003,0.002),其中是否使用钙离子拮抗剂CCB降压与疗效差异显著相关(P=0.001),而是否使用ACEI或ARB降压与疗效差异无显著相关性(P=0.169).Logistic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使用降压药物是降低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效果的主要危险因素(OR=4.406,95% CI:1.84-10.53). [结论]缺血性脑卒中NIHSS> 10分预示急性期治疗结果不佳,且发病72h内应尽量避免使用各种降压药物,尤其是钙离子拮抗剂.

    作者:赵卿;毛芸瑾;沈俭;白宇;王钢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免费叶酸增补项目实施后人群知行情况分析

    为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工作,降低神经管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根据浙江省卫生厅、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我县从2010年1月开始对全县准备怀孕的妇女进行免费叶酸增补工作.为了解项目开始前、后目标人群对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知识的知晓率及服用情况,我们对项目开始前、后的目标人群的知、行情况进行调查.

    作者:陈筱云;颜育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胎儿窘迫与新生儿产时窒息的相关性分析

    我国新生儿窒息的年发生率为7.00%.~10.00%,其中出生前因素约占20.00%,出生时因素约占70.00%,出生后仅占10.00%[1].本文重点讨论产时新生儿窒息与胎儿窘迫的关系,以提高对产前、产时监测的重视程度,减少产时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7月—2012年6月活产分娩新生儿3 622例.其中早产儿185例,足月儿3 437例,无过期分娩新生儿.

    作者:章敏姬;王双燕;卞咏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丽水市2010-2012年孕妇重度高危妊娠因素分析

    重度高危妊娠的管理是围产保健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为进一步了解我市重度高危妊娠发生情况,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对丽水市2010-2012年4622例孕妇重度高危妊娠因素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资料来自丽水市各县市妇幼保健院(所)2010-2012年上报的重度高危妊娠月报表资料(若1人同时兼备2种或者2种以上的重度高危因素时,按照较重的高危因素计算).

    作者:邓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及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早是由Fujino等人于1953年从日本1例食物中毒者身上初次分离得到的一种革兰阴性嗜盐菌.该菌常呈多态性,有鞭毛,无荚膜和芽孢.pH7.5~8.5及37℃条件下生长为良好并且对酸敏感.

    作者:宋元君;陈敏;陈洪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观察

    人口老龄化在我国已成为突出社会问题,老年人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由于老年人的患病时间长,器官功能退化,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因此慢性呼吸系统的疾病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呼吸衰竭,其发病原因大多由于长期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源性心脏病所致.

    作者:杜菊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用于消化内镜清洗水槽消毒的效果分析

    消化内镜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侵入性诊疗器械,内镜清洗水槽是消化内镜使用后清洗消毒的场所,内镜清洗水槽的污染会导致内镜清洗消毒的失败,发生医院内感染[1].为确保内镜的洗消质量和患者的诊疗安全,2012年5--6月,我们对我院用于内镜清洗水槽消毒的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与原来的含氯消毒剂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赛琴;王彩芽;杨国玲;陈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水中大肠埃希菌多管发酵法测定方法探讨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是因为饮用了不安全、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大约有2 000万人死于饮用不卫生的水.饮水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成为全球健康危害之一.饮用水细菌污染是饮水安全中主要的威胁因素之一.

    作者:许琰;孙双福;崔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嘉兴市部分待产妇的婴幼儿意外伤害知识调查

    随着儿童保健工作的深入开展,危害儿童生命的各类疾病正在减少,但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却相对升高,每年以7.0%~10.0%的速度递增[1].我国学者近几年的研究显示,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影响儿童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因素,也是我国14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2].

    作者:张跃娟;林玉萍;沈红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生校内伤害知信行调查

    意外伤害逐渐成为危害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现已成为儿童、青少年的首位死因.调查显示,学生伤害发生的场所常见的是在学校,而在学校发生的伤害中,又主要以运动伤害为主[1-3].为了解闸北区中小学生校内意外伤害的知信行现状,我们于2011年5月在闸北区4所学校开展了本次研究.

    作者:王向东;徐文燕;熊建菁;顾峥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四种血清标志物在小细胞肺癌诊治中的意义

    肺癌在我国肿瘤发病率中位居首位,近年来呈现增高趋势.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肺癌的20%~25%,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转移发生早,5年总体生存率不足10%.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的早期诊断、病理分型、疗效评估及复发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单一肿瘤标志物在临床检测中存在敏感度和特异度不足的缺点,我们通过对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Pro GRP)、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的联合检测,探讨不同组合在SCL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奕萍;诸葛飞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