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天冬氨酸蛋白酶能促使gag和gag-pol基团产物进入病毒功能性的核心蛋白和病毒酶,抑制HIV蛋白酶,使病毒复制终以未成熟的、不具有传染性的病毒颗粒析出.HIV蛋白酶抑制剂是治疗HIV感染有效的新型药物之一.
作者:李颖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在心肌内增殖,导致单核细胞浸润.心脏首先被天然的杀伤细胞浸润,继被激活的T细胞浸润.炎症反应,可能还有自体免疫反应,导致多发性坏死,继以纤维化病灶.临床表现可自极轻(有时测不出)到严重心脏受累(表现为末期心力衰竭).
作者:胡琛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1抗菌药物的现状抗菌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两大类.早发现的抗生素--青霉素至今仍是临床上抗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喹诺酮类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合成抗菌药.
作者:张艳华;丁曦;宁华;王明辉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依立替康(irinotecan,CPT-11,7-乙基-10-[4-(1-哌啶基)-1-哌啶基]-羰氧基-喜树碱盐酸盐)是由日本半合成的喜树碱衍生物.众所周知,在60~70年代,我国科学工作者曾从中国南方的喜树中分离到有效抗癌成份喜树碱,由于其纯度和毒性的关系,未能推广.其后,国内的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得到了羟基喜树碱,并在临床上进行了观察[1~3].与此同时,国外尤其是日本的一些科学家也在进行研究,半合成了一些喜树碱的衍生物,其中以依立替康尤为引人重视.国外,有关本品的文献众多,今将一些实验室及临床治疗肺癌的文献综述如下,以供国内同道参考.
作者:徐怀玉;王国民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抗高血压药对血脂代谢可产生不良影响;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是冠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近来证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胆固醇水平往往比血压正常的人更高,说明胆固醇水平与血压密切相关.曾提出,某些抗高血压药(尤其利尿剂和β阻滞剂)对血脂的不良作用,可能会抵消血压下降的某些有益作用.
作者:胡琛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二氯乙酸盐是一种处于研究阶段的候选新药,同时它亦是一些氯代有机物(如三氯乙烷、三氯乙酸)和药物(如氯霉素、水合氯醛)的代谢产物,以及自来水氯化处理的副产物之一.近年来此药受到美国、加拿大、瑞士、奥地利、加纳、英国及日本等国的关注,并对其在多种疾病中的治疗意义和毒副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与临床评价.
作者:严子梦 刊期: 1997年第04期
哮喘、过敏性结膜炎、鼻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间质性膀胱炎等变应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与肥大细胞有关,特别是接触变应原后立即发生的强烈应答.类胰蛋白酶是肥大细胞主要的蛋白成分,此酶受免疫学和非免疫学的活化作用后,以活性形态从所分泌的颗粒中释出.
作者:陈历胜 刊期: 1997年第04期
HIV感染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正发生很大变化.其基础是对疾病有更清楚的认识,并开发了新型的抗病毒药物.直接在患者血液中定量检测病毒的技术揭示了在整个感染过程中病毒迅速复制的特性.由于HIV复制缺乏保真性(fidelity),突变经常发生,致使抗病毒药物产生耐药性.随着新型药物的研究开发和药物联合疗法的应用,可通过直接监测药物对体内病毒的作用,削弱药物耐药性的产生,使AIDS患者的存活率明显上升.
作者:张军;费志勇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二战期间偶然发现磺胺药有降低血糖的副作用,深入研究得知某些磺胺药有胰岛素(INS)释放作用,并合成了有降血糖作用而无抗菌作用的磺脲类药物(SU),广泛应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治疗.同时也发现某些磺胺药具有抑制INS分泌导致血糖升高的作用,其中作用强的是二氮嗪(DZ).现就SU若干新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振平 刊期: 1997年第04期
DNA双螺旋结构揭开之后的二十余年,以遗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在开发研究方面都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开创了一个生物科学的新时代.几乎所有与生物学科有关的领域都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医药领域是受益明显的领域之一,也是取得成果显著的领域之一.本文拟对医药领域生物技术某些热点研究课题的发展现状及动态作一分析.
作者:戴经铨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本文结合新近的文献报道,对药源性心衰的发生机理、致病药物、临床特征及诊断与防治等问题进行总结.
作者:程书权;王志建 刊期: 1997年第04期
1 化学名(8S)-7-[(S)-1-羰基-3-苯丙基]苯胺酰基]-1,4一二硫-7-氮杂螺[4,4]一千烷-8-羧酸
作者:杨光辉 刊期: 1997年第04期
1 异名Casodex2 化学名N-[4-氰基-3-(三氟甲基)-苯基]-3-[(4-氟-苯基)]-2-羟基-2-甲基-丙酰胺
作者:刘萍;边强 刊期: 1997年第04期
1异名Taxotere2化学名 N-去苯酰基-N-特-丁氧羰基-10-去乙酰紫杉醇
作者:陈卫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据预测,至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世界所有销售药品中约10%将以新颖释药剂型出现.到2000年,市场销售总额将接近300亿美元(表1),制剂制备离不开辅料,由此可见药用辅料在新制剂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胜炎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紫杉醇(Taxol)是富有潜力的新抗癌药物之一.1979年Horwitz S等发现紫杉醇是通过催化微管蛋白的聚合并能使微管稳定,从而阻碍了癌细胞的有丝分裂,而发挥抗癌作用的.
作者:田晓兵 刊期: 199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