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癌药 Docetaxel

陈卫

关键词:
摘要:1异名Taxotere2化学名 N-去苯酰基-N-特-丁氧羰基-10-去乙酰紫杉醇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相关文献
  • 抗癌药 Docetaxel

    1异名Taxotere2化学名 N-去苯酰基-N-特-丁氧羰基-10-去乙酰紫杉醇

    作者:陈卫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国外医药领域生物技术新动向

    DNA双螺旋结构揭开之后的二十余年,以遗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在开发研究方面都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开创了一个生物科学的新时代.几乎所有与生物学科有关的领域都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医药领域是受益明显的领域之一,也是取得成果显著的领域之一.本文拟对医药领域生物技术某些热点研究课题的发展现状及动态作一分析.

    作者:戴经铨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依立替康治疗肺癌的近况

    依立替康(irinotecan,CPT-11,7-乙基-10-[4-(1-哌啶基)-1-哌啶基]-羰氧基-喜树碱盐酸盐)是由日本半合成的喜树碱衍生物.众所周知,在60~70年代,我国科学工作者曾从中国南方的喜树中分离到有效抗癌成份喜树碱,由于其纯度和毒性的关系,未能推广.其后,国内的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得到了羟基喜树碱,并在临床上进行了观察[1~3].与此同时,国外尤其是日本的一些科学家也在进行研究,半合成了一些喜树碱的衍生物,其中以依立替康尤为引人重视.国外,有关本品的文献众多,今将一些实验室及临床治疗肺癌的文献综述如下,以供国内同道参考.

    作者:徐怀玉;王国民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药用辅料在新制剂开发中的应用

    据预测,至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世界所有销售药品中约10%将以新颖释药剂型出现.到2000年,市场销售总额将接近300亿美元(表1),制剂制备离不开辅料,由此可见药用辅料在新制剂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胜炎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090 阴茎内注射前列腺素E1治疗阴茎勃起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二氯乙酸盐--开发中的新药

    二氯乙酸盐是一种处于研究阶段的候选新药,同时它亦是一些氯代有机物(如三氯乙烷、三氯乙酸)和药物(如氯霉素、水合氯醛)的代谢产物,以及自来水氯化处理的副产物之一.近年来此药受到美国、加拿大、瑞士、奥地利、加纳、英国及日本等国的关注,并对其在多种疾病中的治疗意义和毒副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与临床评价.

    作者:严子梦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076 葡萄糖-胰岛素-钾-镁-肉碱溶液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安全性、耐受性和疗效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抗高血压药 螺普利

    1 化学名(8S)-7-[(S)-1-羰基-3-苯丙基]苯胺酰基]-1,4一二硫-7-氮杂螺[4,4]一千烷-8-羧酸

    作者:杨光辉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磺酰脲类药物的若干研究进展

    二战期间偶然发现磺胺药有降低血糖的副作用,深入研究得知某些磺胺药有胰岛素(INS)释放作用,并合成了有降血糖作用而无抗菌作用的磺脲类药物(SU),广泛应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治疗.同时也发现某些磺胺药具有抑制INS分泌导致血糖升高的作用,其中作用强的是二氮嗪(DZ).现就SU若干新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振平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079 碱式水杨酸铋、四环素、甲硝唑根除幽门螺杆菌的长期随访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077 氨氯地平和地尔硫(艹卓)对24小时血压、血浆儿茶酚胺和左室量的作用比较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078 地尔硫(艹卓)对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抗前列腺癌药 Bicalutamide

    1 异名Casodex2 化学名N-[4-氰基-3-(三氟甲基)-苯基]-3-[(4-氟-苯基)]-2-羟基-2-甲基-丙酰胺

    作者:刘萍;边强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082 干扰素递减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提高持续应答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物治疗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在心肌内增殖,导致单核细胞浸润.心脏首先被天然的杀伤细胞浸润,继被激活的T细胞浸润.炎症反应,可能还有自体免疫反应,导致多发性坏死,继以纤维化病灶.临床表现可自极轻(有时测不出)到严重心脏受累(表现为末期心力衰竭).

    作者:胡琛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抗高血压药物对血脂的影响

    抗高血压药对血脂代谢可产生不良影响;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是冠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近来证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胆固醇水平往往比血压正常的人更高,说明胆固醇水平与血压密切相关.曾提出,某些抗高血压药(尤其利尿剂和β阻滞剂)对血脂的不良作用,可能会抵消血压下降的某些有益作用.

    作者:胡琛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089 甲氨蝶呤与米索前列醇合用可终止妊娠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096 高效毛细管电泳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制剂及尿中阿昔洛韦与鸟嘌呤的比较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新型抗炎药--类胰蛋白酶抑制剂

    哮喘、过敏性结膜炎、鼻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间质性膀胱炎等变应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与肥大细胞有关,特别是接触变应原后立即发生的强烈应答.类胰蛋白酶是肥大细胞主要的蛋白成分,此酶受免疫学和非免疫学的活化作用后,以活性形态从所分泌的颗粒中释出.

    作者:陈历胜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095 环糊精螯合物改善药物生物效应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主管: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主办: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