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办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药学会,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
  • 国际刊号:1001-8255
  • 国内刊号:31-1243/R
  • 影响因子:0.48
  • 创刊:1970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205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际药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 1994年国家医药管理局信息成果一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4年12期文献
  • 硫酸沙丁胺醇脉冲释放片的研究Ⅰ.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影响因素考察

    采用动态吸附法制备硫酸沙丁胺醇药物-树脂复合物,再通过液体球形结聚技术制备缓释微球,考察了骨架材料、附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微球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并对释放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微球的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

    作者:王晓维;金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羟丙基-β-环糊精对伊曲康唑及其盐酸盐的增溶作用

    以伊曲康唑及其盐酸盐为模型药物,以相溶解度为考察指标,探讨了影响羟丙基-β-环糊精增溶作用的因素,如平均取代度、摩尔浓度、药物溶解性能、离子强度、pH和温度等.结果表明,伊曲康唑的相溶解度与环糊精中羟丙基的平均取代度成反比,与环糊精摩尔浓度成正比.

    作者:陶涛;张华晨;顾玉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漂浮型脉冲释放胶囊的人体内γ-闪烁扫描示踪研究

    制备了99mTc标记的漂浮型脉冲释放胶囊和非漂浮型胶囊,并采用γ-闪烁扫描法监测标记试剂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转运过程.结果表明,在体内漂浮型胶囊较非漂浮型胶囊具有更长的胃滞留时间,前者在体内外试验中的时滞分别为(4.3±0.3)h和(4.0±0.3)h,两者基本相符.

    作者:邹豪;孔令山;谢明萱;高申;蒋雪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盐酸小檗碱微囊的制备及溶出度测定

    以聚丙烯酸树脂Ⅳ为囊材,采用液中干燥法制备盐酸小檗碱微囊,以药物的溶出度试验评价药物在不同pH介质中的溶出情况.结果表明,盐酸小檗碱微囊在水中几乎不溶出,而在酸性介质(pH1.0~3.0)中,则快速溶出.

    作者:刘洁;吴海燕;王阿强;谷亦平;凌飒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几种药剂辅料的应用进展

    综述了壳聚糖、泊洛沙姆、海藻多糖(海藻酸钙)和其它几种药用辅料的应用进展.

    作者:门晓媛;王一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胶原蛋白的制备及用作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进展

    对动物结缔组织中重要的结构蛋白质--胶原蛋白提取、纯化的研究进展及其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新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周丽珍;陈玲;李琳;李冰;张喜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pH感应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交联水凝胶、微囊、纳米球和脂质体等pH感应型给药系统的控释机制和研究进展.

    作者:曲剑波;褚良银;陈文梅;谢锐;李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人血浆中西酞普兰的HPLC-荧光法测定

    建立了HPLC-荧光法测定人血浆中西酞普兰的浓度.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测定,用Zorbax SB C8色谱柱,磷酸二氢铵缓冲液(pH 3.5)-乙腈(65:35)为流动相,激发波长240 nm,发射波长302 nm.血浆中西酞普兰线性范围为1~100ng/ml,低定量浓度为1ng/ml,日内、日间RSD均小于4.0%,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3.2%.

    作者:张永泰;张淑慧;汪玉梅;郭文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南沙参中β-谷甾醇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南沙参中β-谷甾醇的含量.以浓硫酸为显色剂,测定波长为407nm.β-谷甾醇在5~3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8%.

    作者:刘倩;陈钧;仰榴青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多西他赛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

    建立了以二氯乙烷为内标,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多西他赛中有机溶剂甲醇、二氯甲烷、吡啶和甲苯残留量的方法.各溶剂平均回收率为97.6%~101.6%.

    作者:单鸣秋;张发成;毛志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银翘解毒片中牛蒡子苷的HPLC测定

    建立HPLC法测定银翘解毒片中牛蒡子苷的含量.采用ODS柱,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牛蒡子苷在0.236~2.59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RSD为0.55%.

    作者:张辉;王静;刘晓平;袁子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β-环糊精与白藜芦醇结合常数的亲和毛细管电泳测定

    应用亲和毛细管电泳,在β-环糊精(β-CD)、硫酸化β-环糊精(SCD)二元环糊精体系中同时测定β-CD、SCD与顺、反式白藜芦醇和顺、反式白藜芦醇糖苷的结合常数.结果表明β-CD与4种单体形成了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比较了4种单体与β-CD结合常数的大小,并对包合机理进行了讨论.

    作者:刘志杰;万谦宏;李晓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布洛芬愈创木酚酯及有关物质的HPLC测定

    建立了HPLC法测定布洛芬愈创木酚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采用Spherisorb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乙酸(79:20:1),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23nm.布洛芬愈创木酚酯在2.5~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99.1%,检测限为5ng.

    作者:王建刚;钟芳丽;王凤成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左氧氟沙星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法研究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左氧氟沙星和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以Stern-Volmer方程、双倒数曲线及Scatchard方程等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并通过用紫外光谱、离子强度的影响、单双链DNA作用比较和Ⅰ-猝灭等条件,研究了左氧氟沙星与DNA间的相互作用模式.结果表明,小牛胸腺DNA对左氧氟沙星的荧光具有强烈的猝灭作用,作用常数为5.23×103 L·mol-1,结合位点数为2.6,两者之间可能是一种沟槽作用模式.

    作者:郑朝华;叶宝芬;杜迎翔;陈玉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氟尿嘧啶磁性丝心蛋白-壳聚糖微球体外对癌细胞的毒性作用

    采用改良的MTT比色法测定不同培育时间和浓度下,氟尿嘧啶(1)磁性丝心蛋白-壳聚糖微球(magnetic fibroinchitosan microspheres,MFCMs)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 MFCMs对SMMC-7721的抑制表现为明显的时效和量效特征;对A549的抑制主要呈时效关系.由半数有效浓度(IC50)可知,1 MFCMs对A549比SMMC-7721更敏感.1 MFCMs与1注射剂对两种癌细胞的抑制率有显著差异(P<0.05).

    作者:刘利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2,4,5-三氟苯甲酸的合成

    用2,4-二氯-5-氟苯甲酸和氯化亚砜反应得到的酰氯,经氨水酰胺化后脱水生成2,4-二氯-5-氟苄腈,再经氟代、水解制得2,4,5-三氟苯甲酸,总收率46%.

    作者:张明泉;杨郭明;商志才;俞庆森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2-取代噻唑基苯并异硒唑-3(2H)-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

    用2-氯硒基苯甲酰氯和2-氨基-4-芳基噻唑在DMF中闭环制得了9个2-取代噻唑基苯并异硒唑-3(2H)-酮衍生物,并对8种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对常见深部致病真菌,如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申克氏孢子丝菌等有一定的体外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2和3对新生隐球菌的活性分别是对照药氟康唑的4倍和2倍,化合物3和9对裴氏着色真菌的活性均是对照药氟康唑和布替萘芬的2倍.

    作者:孙青龚;姜远英;吴秋业;张大志;赵庆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半富马酸喹硫平的合成研究

    2-氨基二苯硫醚和三光气反应得到的2-异氰酸基二苯硫醚在多聚磷酸中闭环后,经氯代、与哌嗪缩合得到11-哌嗪-1-基二苯并[b,f][1,4]硫氮杂革,由2-(2-氯乙氧基)乙醇进行哌嗪N4-位烷基化反应后与富马酸成盐,制得抗精神病药半富马酸喹硫平,总收率63.4%(以2-氨基二苯硫醚计).

    作者:梁伟周;刘涛;陈延蕾;陈新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阿立哌唑的合成

    间氨基酚和3-氯丙酰氯制得的酰胺在无水三氯化铝作用下环合得7-羟基-3,4-二氢-2(1H)-喹诺酮,与1,4-二溴丁烷成醚后与1-(2,3-二氯苯基)哌嗪进行取代反应制得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总收率25%.

    作者:王军玲;贾湘曼;鲍春和;陈子明;蒋晔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对羟基苯硼酸频哪醇酯的合成

    用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保护对溴苯酚的酚羟基,制成Grignard试剂后与硼酸三甲酯反应制得对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苯硼酸二甲酯,再与频哪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后脱去保护基得到对羟基苯硼酸频哪醇酯,总收率28.2%.

    作者:晁建平;武文琼;罗宣德;凌仰之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超滤浓缩银耳多糖的研究

    采用超滤浓缩银耳多糖,研究了超滤膜的选择、预处理方法、料液的温度、压力和pH对超滤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70kD内压式中空醋酸纤维素超滤膜,在温度25C,压力0.12~0.15MPa的中性水溶液环境下,较通常的浓缩方法产率提高22.4%.

    作者:左勇;罗惠波;吴华昌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N-烷基化壳聚糖的相转移催化制备

    采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在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低聚水溶性壳聚糖的N-烷基化修饰改性反应.研究了反应介质、催化剂种类、碱的用量、烷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壳聚糖衍生反应的影响.

    作者:汪敏;李明春;辛梅华;刘超;徐金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无菌原料药生产的无菌工艺验证

    介绍了无菌原料药无菌工艺验证的一般过程和注意事项,包括验证前准备、验证实施、终报告和再验证,以及人员培训、操作时限、模拟介质的选择和灭菌、环境监测、取样和样品培养等.

    作者:翟铁伟;韩志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