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医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2年3期文献
  • 从黏膜免疫探讨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

    黏膜免疫系统(mucosal immunology system,MIS)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场所,运用口服抗原的方法来诱导产生口服耐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及其主要动物模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已经有了大量的报道.从该系统探讨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理,可为研究RA的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赵宁;贾红伟;吴萍;鞠大宏;徐世杰;肖诚;吕爱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热点与思考

    目前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热点主要有基因研究、模型研究、激素及补钙治疗、补肾中药及有效成分的研究等.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亦产生了诸如辨证的实质、单味药研究的误区以及临床疗效难以进一步提高等诸多困惑.为此,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的新技术,加强流行病学、病机理论、证候演变规律及治疗研究.

    作者:于向东;崔军;周文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肝体阴用阳学说的理论基础探讨

    肝为五脏之一,按五行,位五行之首,论六经,为六经之末.其母为水,其子为火,故居阴阳之中,水火之间,古人谓为阴尽阳生之脏.肝之功能既贮藏有形之血,又疏泄无形之气,维系生命所赖以维持的基础--气血运动.肝体阴用阳学说即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是对肝之生理和病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作者:刘锐;朱文锋;陈孝银;谢梦洲;罗尧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糖尿病伴有黎明现象20例

    糖尿病黎明现象系指糖尿病患者虽然夜间血糖较稳定,但从5时~9时出现空腹血糖明显增高或胰岛素需要量明显增加的一种临床现象,可见于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1、2]且以阴虚型糖尿病患者多见.鉴此,本人在原治疗基础上加服滋阴补肾、养阴清火之剂,用以防治糖尿病黎明现象,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彩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健胃愈疡颗粒剂对肝郁脾虚证胃溃疡患者胃黏膜hTFF1表达的影响

    目的:重点观察健胃愈疡颗粒剂对肝郁脾虚证胃溃疡患者胃黏膜hTFF1表达的影响.方法:胃镜下确诊的30例胃溃疡患者(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证)治疗前后胃黏膜活检标本,制作石蜡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hTFF1表达的改变.结果:健胃愈疡颗粒剂明显提高肝郁脾虚证胃溃疡患者胃黏膜hTFF1表达.结论:健胃愈疡颗粒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胃黏膜hTFF1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张炜宁;李家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降脂通脉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61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降脂通脉口服液治疗组(治疗组)和西药洛伐他丁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酶法测定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的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中药降脂通脉口服液可明显改善多种脂质成分,阻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结论:降脂通脉方对高脂血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抗AS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亚红;吕唏滢;秦腊梅;赵明镜;肖龙正;唐玲;何兰英;蒋学英;郭维琴;王硕仁;鲁伟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肝纤宁颗粒对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影响

    肝纤宁颗粒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中药新药,具有舒肝活血、健脾祛湿作用,临床用于肝郁血瘀兼脾虚湿滞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本实验采用四氯化碳(CCl4)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探讨肝纤宁颗粒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

    作者:喻长远;李家邦;郭振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模型的研究

    目的:研究红细胞免疫缺陷动物模型.方法:大鼠采用低硒饲料喂养13周,观察红细胞免疫功能以及氧化抗氧化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第8周时,模型组动物红细胞免疫功能发生紊乱,以E-C3bR和E-ACCR低下为主.至第13周时更为明显,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明显下降,E-IC含量明显增高.与此同时,红细胞氧化和抗氧化功能也发生明显变化,SOD、GSH-PX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结论:13周时,该模型表现为明显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作者:杨运高;陈先明;傅江南;周登峰;江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牛蒡子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肾皮质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变化及牛蒡子提取物对其影响,探讨牛蒡子粗粉及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造成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给予牛蒡子粗粉及提取物灌胃治疗6周,检测其体重、肾重/体重、尿量、尿微量白蛋白、肾皮质PKC活性变化.结果:经牛蒡子粗粉及提取物治疗后,糖尿病大鼠尿量、肾重/体重、尿白蛋白均有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可降低胞膜PKC活性,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牛蒡子提取物降低胞膜PKC活性,可能为其对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表明:牛蒡子醇提物较其水提物和粗粉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王海颖;朱戎;邓跃毅;陈以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金泰冲剂对哮喘气道炎症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金泰冲剂对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建立豚鼠模型及大鼠被动过敏反应(PCA)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氨茶碱对照组及金泰冲剂治疗组,分别测定豚鼠哮喘潜伏期时间及大鼠PCA蓝斑反应直径,测定各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学变化及蛋白定量,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金泰冲剂可延长豚鼠哮喘潜伏期,抑制大鼠PCA反应,使豚鼠BALF中炎性细胞减少,蛋白含量下降,光镜观察发现金泰冲剂组较模型组病理损害减轻.结论:金泰冲剂能减轻气道局部炎性反应,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从而缓解哮喘发作.

    作者:朱慧志;韩明向;李泽庚;王艳昕;孙敏;邹晓华;窦红漫;周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亚麻子油对血栓素A2、前列腺环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富含α-亚麻酸的亚麻子油对家兔血浆TXA2、PGI2及TXA2/PGI2比值的影响.方法:采用基础、高脂、高油、低油等不同饲料喂饲家兔,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喂饲前、喂饲后30d、60d、90d血浆TXB2和6-Keto-PGF1α水平.结果:高脂饲养家兔可使血浆TXA2升高,6-Keto-PGF1α降低,TXA2/PGI2比值失调.亚麻子油能明显降低血浆TXA2和6-Keto-PGF1α.维持血浆TXA2/PGI2平衡.结论:亚麻子油可能通过调节血浆TXA2/PGI2水平以抗血栓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高丽杰;胡鑫尧;施庆国;刘崇义;毛中兴;孙树秦;赖炳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肾康注射液对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IL-1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肾康注射液(SK)对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IL-1的影响.方法:以脂多糖(LPS)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IL-1,采用胸腺细胞增殖法测定IL-1活性,以3H-TdR掺入法测定胸腺细胞的增殖.结果:不同肾康注射液剂量组的IL-1水平均明显低于LPS对照组.结论:肾康注射液可抑制系膜细胞产生IL-1,该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佳抑制浓度为25μg/ml.

    作者:毛炜;叶传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人参皂甙对不同代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Cyclin D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对衰老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Cyclin D1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以进一步研究人参皂甙抗细胞衰老的机制.方法:用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为细胞衰老模型,通过细胞流式分析、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观察了人参皂甙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周期、DNA合成,Cyclin D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衰老的成纤维细胞用人参皂甙连续处理4代后,处于G1期的细胞数明显减少,进入S期的细胞由16.7%增加到33%(P<0.05);Cyclin D1 mRNA表达比对照组下降,Cyclin D1蛋白质表达由原来的77.1±2.9明显下降为52±6.3(P<0.001),DNA合成增加17%(P<0.05).人参皂甙对低代龄细胞的Cyclin D1 RNA合成有所增加,对Cyclin D1蛋白质、DNA的作用影响不大.结论:人参皂甙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具有双向作用,对高代龄细胞具有促进细胞增殖,调节Cyclin D1基因表达的作用.

    作者:宋淑霞;吕占军;张红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胶原性关节炎大鼠体征及证候特点初探

    目的:初步探讨胶原性关节炎(CIA)大鼠的体征特点与证候属性.方法:对CIA免疫侧与继发侧分别进行室温(21℃)、5℃~8℃水浴、42℃~45℃水浴下的疼痛试验,关节肿胀程度测量,肛温与膝、踝关系肤温、体重检测.结果:CIA大鼠双侧持续疼痛显著(P<0.001),免疫7d后对寒、热刺激的反应不明显,踝关节宽厚度增加(P<0.001,P<0.01),膝、踝关节肤温相继增高(P<0.05,P<0.001,P<0.01),肛温、体重无异常.结论:慢性痛、踝关节肿胀、膝踝皮肤温度增高可作为CIA的主要结局指标(endpoint),CIA证候特征不明显,但具有在不同干预措施下表现为不同证候的潜质与基础.

    作者:李梢;鞠大宏;徐世杰;王少君;吴敏;赵宁;吕爱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肾阴虚对卡那霉素耳毒易感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肾阴虚动物是否更容易遭受耳毒性药物的袭击.方法:健康豚鼠分为4组:A组利用醋酸强的松龙进行肾阴虚造模,共10d,从第6天起肌注卡那霉素,直至第10天,停药2d后处死.B、C组造模方法同A组,同时分别用肾气汤及六味地黄汤灌胃.D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强的松龙肌注,其余用药方法同A组.观察指标为动物的一般状态、耳廓反射(PR)、ABR及耳蜗毛细胞计数.结果:实验后各组高频PR阈及ABR反应阈均升高,Ⅰ、Ⅲ波潜伏期延长,耳蜗各回外毛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坏死,尤以底回为基,组间比较显示,A、B组各项指标与C、D组有显著性差异,而A与B组及C与D组之间则差异不明显.结论:在同样的致聋因子(卡那霉素)作用下,肾阴虚组动物较正常动物更容易招致耳蜗外毛细胞的损害而造成听力下降,这可能是肾虚致聋的机理之一.对于肾阴虚体质者使用滋补肾阴的中药可以改善肾阴虚状态而抵御外邪的袭击,而使用温补肾阳的中药则无此作用.

    作者:刘蓬;王培源;邱宝珊;伍艳明;王士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电针刺激神经干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神经干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7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神经干组(简称神经干组,40例)、常规针刺组(简称针刺组,34例)、中药组(33例).神经干组采用电针神经干疗法治疗,针刺组选取常规穴位电针治疗,中药组口服华佗中风方.结果:神经干组较针刺组和中药组疗效高、收效快(P<0.05).结论:电针刺激神经干可作为中风后遗症的常规疗法选用.

    作者:余明哲;杨光正;詹宽仁;范玉樱;彭美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及针灸治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好发于老年人,以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为常见.据WHO报道,白人妇女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占60岁以上人群的25%~50%.我国各地区骨矿物质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不一,存在地区差异,北方老年妇女发病率为40%~50%,而昆明地区为26.19%.骨质疏松症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也大幅度增加,50岁~60岁患病率为88.7%,61岁~70岁患病率为97.5%,71岁以上患病率高达99.5%.此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及是否运动都对本病有很明显的影响.

    作者:吴良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黄体不健病因病机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黄体不健(LPD)是卵巢黄体分泌孕酮不足而产生的临床症候群,以排卵性功血、不孕和早期自然流产为主要表现,隶属中医崩漏、不孕症和胎漏范畴.

    作者:刘昭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饮酒与血瘀证关系研究

    对有关饮酒与血瘀证关系的古代文献进行总结,并就二者与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血管腔形态诸方面关系的现代研究概况系统论述,意在探讨饮酒致血瘀形成的危险度及其内在规律,这对于正确指导饮酒以及预报、预防、治疗血栓性疾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冰;丁书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从四元素说到五行学说试探中西医理论模式的不同

    在中西医学发展的奠基时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对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医以四元素说发展而来的四体液病理学说为其理论工具,中医以阳阳五行学说为其哲学基础.由于中西方古代哲学本身的差异以及中西医对哲学采用的方式不同,使其在此后的发展道路上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理论模式.西医重局部,重解剖、实验,在医学的微观领域发展迅速,独领风骚;中医重整体,重关系,在宏观医学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中西医理论模式各具千秋,应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和完善.

    作者:马小兰;蔡松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桂枝古今名实发微

    桂枝为常用中药,收载于<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中药大辞典)等,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csl.)的干燥嫩枝.桂枝一名,始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伤寒论>中,用桂枝竟达76方之多,其中<伤寒论>中有41方,<金匮要略>中有35方,在后世医疗实践中广为流传.桂枝的原植物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1.),桂枝药材是其当年生细小嫩枝,肉桂却为树干或多年生粗枝之皮,药用部位迥然有别.

    作者:许利平;杨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试论中药药对组成的原则与方式

    中药药对,即两味中药的有机组合.它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依据,以针对一定病证所采用的相应治法为前提,结合中药本身性能及功用组合而成的.为揭示药对组成的内在规律性,作者通过对典型药对的研究与分析,拟从药对组成的原则及方式两方面加以论述,以期引起医界同仁的关注与共鸣.

    作者:徐国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镇痛中药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介绍了从药用植物的科属、疼痛的基本病理、中医治则治法、中医药文献中挖掘、从动物药中挖掘,研究开发镇痛中药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于智敏;林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以敦煌遗书<法要>探讨张仲景经方之源

    本文所要讨论的经方,是专指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中所载的方剂.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法要>)中多次提及南阳张机及其著作<伤寒杂病论>,并载方51首,其中许多方剂虽名与张仲景经方有异,但组成及主治多有相似,兹参阅遗书<法要>,对张仲景经方之源提出管窥之见,以抛砖引玉.

    作者:张永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络病机制研究

    以糖尿病肾病为例,从糖尿病形成早期肾脏结构及肾脏血流动力学已发生的改变,糖尿病肾病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时的病理生理变化,糖尿病肾病的细胞外基质异常代谢,以及糖尿病肾病形成晚期的病理改变等方面,探讨其络病的相关分子机制.

    作者:李岩;赵雁;黄启福;王永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从血瘀论治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痹证、脉痹的范畴.在借鉴前人对该病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研究进展,认为血瘀是本病发病的基点和主要病机所在,以祛瘀生新、活血化瘀治疗,用糖末宁治疗均可获良效.

    作者:吴兆利;于世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肝胃郁热证在消渴病治疗中的辨识

    消渴病除传统的三消辨证外,还存在着肝胃郁热证.消渴病中肝胃郁热证有其产主的机制和临床表现.在消渴病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辨识肝胃郁热证,恰当地运用清泻肝胃郁热法,可达到控制消渴病患者病情,预防消渴病继发症发生的作用.

    作者:柳红芳;仝小林;朴信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糖平煎治疗实验性糖尿病的机理研究

    目的:观察糖平煎的降糖机理.方法:一次性腹腔注射STZ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糖平煎治疗15d.结果:糖平煎大、小剂量组和模型组比较FBG下降(P<0.01),MDA降低(P<0.05),血清Ins水平、SOD水平升高(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糖平煎组胰岛B细胞Ins分泌颗粒丰富.结论:糖平煎可以改善B细胞功能并促进Ins分泌,可以抗自由基损伤,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

    作者:李永民;薄爱华;梁志清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