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金黄杆菌致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致病性.方法研究52例金黄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常用抗生素对该菌株的低抑菌浓度,测定金黄杆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o).结果①52例中>60岁者36例,所有病例均有基础疾病,主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恶性肿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17例.35例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史,感染前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为35.6 d.38.5%为混合感染.临床症状及X线摄片的表现缺乏特异性.②药敏试验提示该菌耐药性广,头孢哌酮/舒巴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恶唑和哌拉西林为相对敏感抗生素.③20株菌株的LD50范围为每只小鼠4.11×106~5.68×108,提示该菌属的毒力相对较弱.结论金黄杆菌毒力较弱,其所致下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的老龄患者,细菌耐药率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治疗应依据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
作者:陈吉泉;颜泽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5年来外科治疗冠心病的近期疗效.方法397例冠心病患者中,男337例,女60例,平岿年龄为(64.5±9.2)岁.行冠状动脉搭桥术366例(其中搭桥加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44例),行单纯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27例,行室壁瘤切除术3例,行室壁瘤切除加二尖瓣置换术1例.急诊手术5例.不停跳搭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9例.203例采用乳内动脉移植,46例采用桡动脉移植,2例采用胃网膜动脉移植.结果住院期间死亡10例,死亡率为2.5%(10/397例).存活者中56例(14.5%,56/387例)发生各种并发症.59例行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治疗的患者平均随访13.9个月.结论本组患者平均年龄大,高龄是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激光治疗能缓解心绞痛,应恰当地把握介入治疗的指征.
作者:肖明第;薛明;袁忠祥;吕志前;徐根兴;刘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和特异性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1例胸片正常的慢性咳嗽患者(咳嗽持续3周以上,除外吸烟及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特异性治疗有显效或咳嗽消失进行诊断.结果所有慢性咳嗽患者均诊断明确.31例(75.6%)患者为单个病因,10例(24.4%)为2个以上病因.常见的致病因素: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22例(41.5%),哮喘12例(22.6%),胃食道反流病(GERD)9例(17.0%),支气管扩张(BRO)3例(5.7%),感染后咳嗽4例(7.5%).特异性治疗咳嗽消失时间:PNDS(17.1±5.0)d,哮喘(23.9±4.3)d,GERD(59.0±10.5)d,BRO(27.3±3.1)d.结论PNDS、哮喘和GERD为慢性咳嗽常见的3种病因,占总病种数的81.2%.特异性治疗效果好,故明确病因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谭申生;沈策;容朝晖;张云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对神经导航中的导航捧、注册技术、影像学资料应用技术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对2000年8月~2002年7月间接受神经导航手术的85例颅内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中导航手术成功82例,失败3例;导航系统误差:贴标记物(Mark)法平均为0.4 mm,激光(Z-touch)法平均为1.2 mm.结论神经导航技术的定位准确,可避免不必要的创伤,保护重要结构.采用各类导航技术相互组合,是一种高效、准确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刘卫东;钱忠心;梁玉敏;俞辉;朱景伟;刘启宏;叶树铭;赵鸿;龚良;赵明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超滤技术的应用对防止和减轻体外循环后肺损伤的作用.方法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作常规体外循环,实验组在体外循环中联合采用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观察患儿的肺功能指标、血液浓缩指标和血浆中炎症介质浓度.结果实验组体外循环后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均改善,红细胞压积(HCT)和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白介素(IL)-6和血栓素B2(TXB2)血浆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内皮素(ET-1)血浆浓度降低不明显.结论体外循环联合采用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可有效地浓缩血液并排除部分炎症介质,减轻肺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性肺损伤.
作者:黄惠民;姚廷俊;王伟;朱德明;张蔚;陈虹;付维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取甲状腺手术标本,其中乳头状甲状腺癌8例、桥本甲状腺炎症7例、甲状腺腺瘤8例和正常甲状腺组织8例,扩增TGF-β1、TGF-β2、TGF-β3、TGF-β受体Ⅰ、TGF-β受体Ⅱ及TGF-β受体Ⅲ基因,比较各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TGF-β1在4种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均较高,但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丰度高于其他3组(P<0.05).TGF-β受体Ⅰ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低于其他3组,表达丰度也明显降低(P<0.05).TGF-β2、TGF-β3、TGF-β受体Ⅱ及TGF-β受体Ⅲ在4种组织中均部分表达,且表达量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GF-β1表达水平上升和TGF-β受体Ⅰ表达水平下降可能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TGF-β2、TGF-β3、TGF-β受体Ⅱ及TGF-β受体Ⅲ基因与乳头状甲状腺癌可能不存在相关性.
作者:李慧云;李红梅;吴增常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25例,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术后无血肿发生,下肢湿疹样皮炎均明显好转.6例下肢溃疡均愈合,色素沉着明显减退.皮肤点式切口的疤痕在术后3~6个月逐渐消失.结论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操作简便、切口美观、创伤小、恢复快且疗效明确.
作者:后强;曹道成;刘毅;陶洪;蒋俊豪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在预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中的价值.方法我院6年来因输卵管妊娠行保守性手术216例,术后发生PEP 21例(PEP组)、未发生PEP 195例(非PEP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β-hCG水平及其变化.结果PEP组术前2 d内血清β-hCG水平明显高于非PEP组(P<0.05);术后第4天PEP组的血清β-hCG隔日下降率明显低于非PEP组(P<0.001).若以患者术前2 d内血清β-hCG≥3 000 mU/ml结合术后第4天的血清β-hCG隔日下降率≤20%为阈值,则预测发生PE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9和0.93.结论术前2 d内血清β-hCG水平结合术后第4天血清β-hCG隔日下降率可以较为有效地预测PEP的发生.
作者:张健;谢康云;花琪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对母鼠心肌组织的影响.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例,于怀孕第20天分别用1 ml麻油加米非司酮(11.5±1.0)mg和1 m1麻油灌胃.分娩后24 h内取材,作透射电镜及体视学观察.结果实验组心肌细胞分布均匀,核未见明显变化.部分肌细胞胞质水肿,线粒体明显肿胀,嵴断裂,呈空泡样变或破裂.间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质水肿,线粒体肿胀,基底膜完整.实验组线粒体的平均体积和体积密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线粒体数密度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大鼠足月妊娠引产,可造成母鼠心肌组织的缺氧性损伤.
作者:孟瑞琳;王自能;罗惠娟;龚华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抗生育剂量雷公藤多甙对子宫肌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雷公藤多甙40 mg/d治疗子宫肌瘤患者3~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T辅助细胞、T抑制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大小,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水平.结果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T辅助细胞、T抑制细胞和NK细胞均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与正常妇女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P<0.01),呈时间依赖关系.治疗后外周血E2、P水平明显下降(P<0.01),FSH和LH水平明显上升(P<0.01),T和PRL水平无变化.结论雷公藤多甙40 mg/d的剂量治疗子宫肌瘤有效,对性腺轴有明显的可逆性的抑制作用,且对细胞免疫功能无影响.
作者:高玉平;陈德甫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病因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3年1月~2002年12月的异位妊娠及重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重复异位妊娠占同期异位妊娠的4.16%(30/722例),年龄中位数为31.2岁.其中21例行手术治疗,对侧输卵管16例,同侧5例,病理检查示16例伴有慢性输卵管炎.2次异位妊娠间隔时间为4~140个月,平均42个月,19例间隔时间<36个月.结论慢性输卵管炎是重复异位妊娠的主要原因,积极防治盆腔炎症性疾病和性传播性疾病,做好避孕工作,可以降低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作者:崔鸿元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312 938例按巴氏分类标准诊断的宫颈脱落细胞学涂片中的阳性病例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对照情况,强调在现实条件下细胞学检查中质量控制的方法及其重要性.方法资料来源于1994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涂片,全部病例采用传统抹片方法,巴氏染色,诊断按巴氏V级分类法,登记并随访细胞学诊断的阳性病例,并与同期组织病理学诊断档案对照.结果9年中共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涂片312 938例,巴氏Ⅲ级及Ⅲ级以上病例共693例,阳性检出率为2.2‰,其中386例(55.7%)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对照.386例中,巴氏Ⅲ、Ⅳ和V级与组织病理学的实际符合率分别为61.6%、87.3%和89.2%.总体假阳性率为15.8%,巴氏Ⅲ、Ⅳ和V级的假阳性率则分别为19 8%、12.7%和4.6%,总体假阴性率为28.6%.巴氏Ⅲ级病例除有较高的假阳性率外,同时存在较高比例的过度诊断和诊断不足,分别为18.6%和36.8%.进一步分析表明,造成较高比例假阳性率和过度诊断的主要原因是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性病变的认识不足.结论传统的巴氏分类标准对于肿瘤性病变的准确性是可接受的,但对于HPV感染性病变易作出假阳性诊断或过度诊断.加强对巴氏Ⅲ级涂片的管理及随访,可大幅度地提高宫颈脱落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周先荣;王丽;丰有吉;陆建生;张惠萍;朱慧庭;曲玉清;朱勤;宁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孕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明确是否存在HBV整合.方法选择我院分娩者中136例HBV携带孕妇及28名健康对照者,制备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以地高辛标记的HBV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结果136例中,有4例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裂期染色体上可观察到绿色荧光信号,占2.94%,均为双阳组孕妇,HBV呈低频率整合(1.00%~1.67%),整合位点呈随机分布.84例单阳组[HBsAg(+)]孕妇及28名健康对照标本中均未检出阳性信号.结论应用FISH技术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上整合型HBV.HBV携带孕妇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上存在整合型HBV,使妊娠期HBV感染的危害不仅为母婴间的垂直传播,而且可能发生基因遗传,成为一种遗传性传染性疾病和肝癌高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钱小虎;叶庆华;乔福元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6例子宫内膜癌及10例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患者(对照组)的E-cad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的E-cad表达阳性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子宫内膜癌E-cad表达水平:①与临床分期相关,临床早期表达显著高于晚期(P<0.05);②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分化越差,表达越低(P<0.05);③与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成反比,浸润肌层越深表达越低(P<0.05).结论E-cad在子宫内膜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的丢失是癌细胞发生侵袭性生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作者:狄文;方秀丽;丁传伟;朱建善;林其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环状电切术(LEEP)对宫颈疾病(包括炎症、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诊治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4月1日~2003年7月30日因宫颈疾病而行LEEP术的患者共235例.LEEP术由专人进行,病理切片由2位病理科医师检查.结果本组大部分患者的年龄为20~49岁,以30~39岁者多,占45.5%;术前诊断的宫颈赘生物、宫颈湿疣、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CIN Ⅰ~Ⅱ、CINⅡ和CINⅡ~Ⅲ的病例数较术后诊断多,但宫颈炎、CINⅢ的病例数术后诊断多于术前诊断;且术后诊断发现9例(3.8%)宫颈早期浸润癌,其中3例阴道镜下活检为湿疣伴CIN Ⅰ.LEEP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8%.结论通过三步诊断方法,可对宫颈疾病作出明确的诊断,以便给予正确的治疗.阴道镜下活检术具有部分的治疗作用,但同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LEEP技术既可用于全面估计宫颈病变的情况,同时也有较确切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孙红;徐爱娣;丰有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的生育能力及妊娠风险.方法调查143例平衡易位携带者过去生育史,统计不孕症发生情况;对确诊后仍坚持自然妊娠的携带者进行随访,并对妊娠持续至16周以上的患者行羊水染色体检查,根据过去及确诊后随访中妊娠结果统计各组生育风险.结果男性平衡易位携带者原发不孕症的发生率为33.33%(20/60例),显著高于女性携带者的13.92%(11/79例,P<0.05),男性不孕的主要原因是平衡易位导致的精子异常,女性不孕主要由其他因素引起.在被详细记录的278次妊娠中,自然流产占81.65%(227/278次),因胎儿畸形、死胎或胎儿染色体异常终止妊娠占5.40%(15/278次),出生缺陷占5.76%(16/278次),过去出生的正常表型儿及随访中产前诊断为染色体正常/平衡易位的胎儿占7.19%(20/278次).258次异常妊娠中,自然流产占87.98%(227/258次),持续至中后期的异常妊娠占12.02%(31/258次).非同源罗伯逊易位组正常/平衡易位后代概率(12.82%)显著高于相互易位组(5.56%,P<0.05),同源罗伯逊易位组无正常或平衡易位后代.结论①平衡易位严重影响男性携带者的生育能力,而对女性携带者的影响不明显.②同源罗伯逊易位无正常后代机会,非同源罗伯逊易位后代正常概率较相互易位大,两者自然妊娠后都应行羊水染色体诊断.
作者:张月萍;任德麟;徐建忠;殷民;陈美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调查上海市近10年来胎盘早期剥离(简称胎盘早剥)的发病情况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区6所医院1993~2002年间胎盘早剥的发病情况.结果113534例住院分娩孕产妇中,胎盘早剥262例,发生率为2.31‰;其中轻型175例,重型87例.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56例(21 37%),妊娠期糖尿病12例(4 58%),外伤10例(3.82%),羊水过多9例(3.44%),慢性肾炎3例(1.15%),其他原因26例(9.92%),原因不明者146例(55.73%).围产儿死亡率为15.93%(43/270例),无一例孕产妇死亡;外地流动人口占发病总人数的45.04%(118/262例).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宣教,减少发病的高危因素,对胎盘早剥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望进一步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赵欣;戴钟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的女性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为女性第二大恶性肿瘤,同时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女性恶性肿瘤,约占女性恶性肿瘤总数的25%[1].
作者:刘君;孙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脱氢表雄酮(DHEA)及其磺基衍生物(DHEAS)属于C19类固醇,为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雄激素[1].两者在血液中的浓度随年龄增加而逐步降低,生理上其均可减轻衰老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体内分泌的DHEA浓度持续低水平常伴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癌症、糖尿病等,临床上已观察到SLE患者血中DHEA浓度明显低于健康者,补充DHEA可改善SLE的症状;DHEA可能也与精神性疾病的病理生理有关,如老年抑郁症患者DHEA和DHEA-S的血浓度有较大变化,因而进一步研究有助于DHEA的临床应用[2].除了某些疾病以外,某些药物也可显著影响其血浓度,因而了解这些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施安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发病率高的良性实质性肿瘤,可予药物及手术治疗,但药物治疗的疗效短暂,停药后易复发.近年来,随着内窥镜手术的发展,镜下手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开腹手术.本研究将我院1995年4月~2001年3月共34例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及23例腹腔镜协助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38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凌奋;张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胆内瘘是指胆囊、胆道内瘘,为胆道系统疾病中较少见的并发症.我院从1998年1月~2001年6月共收治13例胆内瘘患者,占同期胆道手术的1.36%(13/953例),均经手术或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智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分析我院2000~2002年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且资料完整的126例冠心病患者,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王慧君;李丽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子宫肌瘤剔除术能保留患者的子宫及生育能力,具有不影响内分泌、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1996~2001年我院共对11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肌瘤剔除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聂华;刘元姣;张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超前镇痛是通过抑制手术创伤后周围神经疼痛的敏感性,达到术后镇痛或减轻疼痛的目的.近年来,超前镇痛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完善,但临床结果报道不一.本研究观察双氯芬酸纳(诺福丁)在乳腺、颈部手术后止痛的超前镇痛效应及其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洁;曹云开;朱桂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随着妊娠进展,胎盘滋养层细胞不断成熟和分化.ki67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同样为细胞增殖的一种标记,其表达和合成与细胞周期有关,但与PCNA略有不同,在细胞凋亡中细胞周期S、G2、M期均有表达,而G0期缺如.本研究同时检测80例不同妊娠时期、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及过期妊娠、低体重儿胎盘组织中ki67的表达,以期为进一步探索人类妊娠时胎盘组织的机制提供有益的线索.
作者:郭玉娜;关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抗生素的药效性有两种,一种为时间依赖性,如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脂类等;另一种为浓度依赖性,如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等.前者的杀菌作用取决于血药浓度高于细菌小抑菌浓度(MIC)的时间,故宜长时间均匀给药;后者取决于血药峰浓度高于MIC的倍数,故宜短期大剂量给药[1].l临床医师害怕短期大剂量应用氨基糖苷类抗菌素会损伤肾功能,本研究为此探讨其安全性.
作者:王玲;朱顺和;陆晓晔;倪兆慧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NSP)是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一种特殊类型,也称为妊高征Ⅲ型[1].NSP时母婴预后均差,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均高.本研究分析10例NSP的诊治及并发症,以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申玉红;陆惠芳;杨悦旻;徐先明;江明礼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回顾性分析我区6年婚前体检结果,了解婚前体检人群的健康状况,尤其是生殖健康状况,为提高婚前体检质量及有的放矢地开展生殖保健和妇女保健工作提供指导.
作者:林放;朱琴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其母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可明显降低母儿并发症.本研究总结51例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后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瑜;秦采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治疗胸外科疾病,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其并发症不容忽视.本研究通过分析VATS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预防及处理,以期提高VATS的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杨如松;许栋生;邹卫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终止早孕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由于术前须扩宫颈,若宫颈过紧,则影响手术操作,易发生并发症.米索前列醇为前列腺素E1(PGE1)类似物,具有软化、扩张宫颈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对宫颈的扩张作用,以提高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接受性.
作者:董雁;方爱华;吴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子宫颈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是严重危害妇女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危险因素有:①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口服避孕药、吸烟、多孕多产、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营养不良、配偶性紊乱等;②生物学因素有细菌、病毒及衣原体等感染;③遗传易感性等.
作者:张惜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产科是医学领域内一门风险较大的学科,其原因为:①产科面对的是母、胎两条生命,且其本身即有不少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异位妊娠、羊水栓塞等,都是严重影响母、胎生命安全的疾病,如就诊过迟、诊断不明确或处理措施不当等均可导致母、胎死亡.②孕妇可合并某些严重的内、外科合并症,如妊娠合并心脏病、肾脏病、肝脏病、糖尿病、胶原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急性胰腺炎等,也可使孕妇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作者:戴钟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