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
  • 国际刊号:1671-7783
  • 国内刊号:32-1669/R
  • 影响因子:0.53
  • 创刊:1991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28-192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1995年、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报2012年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 医药卫生综合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2001年06期文献
  • 快速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病人抗-HBs的研究

    为了提高检测抗-HBs的检测速度,以更方便临床诊断,根据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的反应原理,我们设计了一种快速ELISA检测法,并初步应用于乙肝病人抗-HBs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越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如遇到胆囊区粘连严重而在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胆囊困难时,临床上常采取中转进腹行胆囊切除术(MC或OC).为达到手术微创的目的,我们对此类病人采用了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洪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睡眠时由于上呼吸道发生阻塞所致的呼吸暂停,同时伴缺氧症状,重者或长期反复发作可致低氧血症,并可伴发红细胞增多、继发性高血压、肺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及睡眠期心律失常,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有潜在性致死可能,对健康危害甚大.腭咽成形术(PPP)或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是目前治疗OSAS的主要方法之一.对OSAS患者近期缺氧症状的改善,血压的控制均有较好的作用.我们于1998年5月~2001年1月对25例OSAS患者进行了 PPP手术,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黄诚;孙跃进;唐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阑尾炎17例诊治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妊娠各阶段均可发生.由于妊娠使子宫位置变高,以及盆腔的生理变化,因此,该病具有其特殊性,如果处理不当,延误诊断及治疗,会直接影响母亲、胎儿的生命安全.本人近年来收治了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17例,现作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诊治体会.

    作者:戴广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60例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B超诊断分析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在超声图像上有相似之处,两者误诊时有发生.我院自1990年10月~2000年6月,共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腺肌病260例,现回顾分析这些病例的B超图像,以提高诊断率.

    作者:宗丽君;吕平;齐金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脑梗死后抑郁患者记忆障碍的初步研究

    近年来,为提高脑梗死病人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变化尤其是情感及认知功能障碍,使越来越多的神经科及心理科医生达成共识.苏宝珍等报道[1],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率为23.08%.而脑梗死后记忆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后遗症.近年来,关于脑梗死与记忆活动关系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有关脑梗死伴或不伴抑郁患者的记忆比较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文对一组老年脑梗死后抑郁和不伴抑郁的病人进行了记忆测试,以探讨脑梗死后抑郁对记忆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使脑梗死患者预后更佳.

    作者:许著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采乐治疗脂溢性皮炎和头皮糖疹疗效观察

    我们自1998年5月~2000年12月采用采乐洗剂和小苏打硼砂粉混合物(浓度比例3:1)治疗238例头皮脂溢性皮炎和头皮糖疹患者,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文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鼻中隔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

    喉部分切除一期喉功能重建是喉癌外科的基本要求,病变切除后,可利用附近或远隔的健康组织和结构重建喉结构,以恢复喉功能.我科于1989~2000年,将鼻中隔瓣应用于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共1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高灿;肖文华;黄秋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改良酸性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提取动物组织RNA

    提取组织中的RNA是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高质量的RNA是许多分子生物学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对目前常采用的RNA酸性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提取法[1]进行了改良,从而建立起一种较为简便、高效、经济的提取组织RNA的方法,其RNA的完整性、纯度及RT-PCR结果均令人满意.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作者:狄晓东;沈红芬;杜军;朱学江;戈应滨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狼疮带试验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自1963年Burhan[1]等人发现狼疮带试验(LBT)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方面的意义以来,国内正逐步应用于临床[2,3].近年来,笔者开展了该项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小红;张菊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形岛状皮瓣重建虎口

    虎口挛缩是手部较常见的畸形,大多由严重的烧伤、外伤和电击伤所致,病变组织包括皮肤、肌肉、肌腱和关节囊等.治疗方法是松解虎口,局部皮肤缺损以往采用游离植皮、示指皮瓣、腹部带蒂皮瓣、游离皮瓣等方法修复.我科近年来应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形岛状皮瓣重建虎口,共9例,均获成功,功能及外形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昌;沈峻;孙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伴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的体会

    晚期血吸虫性肝硬化可造成难以控制的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特别是肝功能及全身情况差的病人,常常是手术禁忌.我院自1993年以来急诊应用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简称TIPSS)成功地救治了4例晚期血吸虫性肝硬化伴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静注佩尔地平治疗术中高血压

    佩尔地平(盐酸尼卡地平)为钙通道阻滞剂,本文通过应用佩尔地平针剂治疗术中高血压41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史小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体会

    对自愿要求终止早孕的妇女,我院自2001年开展了经静脉推注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下无痛人流手术,很好地解除了这些妇女的紧张和痛苦,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文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结核病4种实验室检测方法的评价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每年呈递增趋势,因而,如何快速诊断,尽早治疗结核病,对控制疫情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各种实验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我们随机从结核门诊选了583名患者,后确诊为结核病的患者共367名,非结核肺部疾患216名.采用痰集菌、培养、快速培养、结核抗体方法进行检测,并对这4项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王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分析

    复方丹参滴丸是在复方丹参片的基础上研制成的新剂型.本品为棕色圆珠形滴丸,气香,味稍苦.

    作者:朱卫明;李守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羊水指数与羊水过少关系的研究

    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容易导致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增加围产儿病死率.目前,临床常采用B超测定羊水指数来诊断羊水过少.为探讨羊水指数测定的可靠性,本文对146例择期剖宫产孕妇进行术前B超检查,并与实际羊水量进行比较分析,以研究羊水指数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小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07例双胎分娩方式和围产儿分析

    双胎妊娠由于产力异常、胎位异常及各种并发症使难产及手术产率、围产儿死亡率均高于单胎妊娠.现将我院自1996年1月~2000年12月分娩的107例双胎的分娩方式和围产儿做一次回顾性分析.

    作者:朱筱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山莨菪硷加维生素K3治疗胆道蛔虫症的疗效

    胆道蛔虫症是内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它是由蛔虫钻入胆道,引起胆道及奥狄氏括约肌痉挛而出现的一种症候群.治疗的关键是抑制其痉挛.我院自1988年以来,收治105例胆道蛔虫症,其中69例用山莨菪硷加维生素K3解痉止痛,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圣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早中期妊娠103例临床观察

    由于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瘢痕子宫育龄妇女人数不断增多,近年来我所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早、中期妊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球蛋白改变的临床分析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给患儿带来一定痛苦,给其家庭带来一定经济负担,也是儿科医生的棘手问题之一.小儿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自1999年以来对此类患儿进行了免疫蛋白IgA、IgM、IgG及亚类测定,现分析如下.

    作者:潘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羊水过少胎儿产前监护及预后的探讨

    羊水过少为一种妊娠并发症,对母婴均有一定的危害.通过产前各项监护,动态观察判断预后并及时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承彩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老年急腹症105例临床特点分析

    我院自1990~1997年间共手术治疗老年急腹症105例,占同期急腹症手术937例的11.2%.本文就老年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何明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老年肺炎早期误诊为脑梗死23例

    老年肺炎患者由于高龄且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与青壮年肺炎患者相比,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容易漏诊或延误诊断.本文对23例老年肺炎在疾病早期误诊为脑梗死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胡纪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医源性脾撕裂伤的治疗体会

    1994~2001年我们在重大手术中出现了6例脾撕裂伤,主要由于术中解剖异常、组织粘连、视野不清、操作不当,致使脾包膜及膜下浅层实质组织撕裂,术中经及时行脾动脉结扎加脾修补术治疗,术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洪翔;祁傲;陈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同时性胃肠道多原发癌15例临床分析

    同时性胃肠道多原发癌(synchronous carcinoma,SC)是指病人在同一次诊疗过程中发现胃肠道内存在2个或2个以上不同病理类型的癌,临床罕见,常因重视一处而忽略它处肿瘤的并存而造成严重后果.作者总结了近10年来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5例胃肠道SC,并作回顾性讨论如下.

    作者:张海鸣;周科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比较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血重要原因之一.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一.我们自1997年1月至2001年3月分别用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共33例,发现奥曲肽在疗效、控制并发症等方面都优于垂体后叶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房月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3种酶速率法测定血清尿素的方法学比较

    目前血清尿素测定,临床大多采用UV-GLDH法,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可靠等优点,基本取代了传统的二乙酰乙肟法.但UV-GLDH法应用的方法种类较多,不同方法测定的结果差异显著,易造成临床诊断错误.为选择临床合适的测定方法,本文采用实验的途径[1],分别测定了目前常用的3种UV-GLDH法测定血清尿素的误差,以评价这些方法的性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立新;郑铁生;吴志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脐尿管囊肿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膀胱自脐部沿前腹壁下降,在此下降过程中,自脐有一细管即脐尿管与膀胱相连,以后退化成一纤维索.脐尿管未退化或退化不全,两端闭锁而中间开放,管腔上皮分泌的粘液积聚形成囊肿即为脐尿管囊肿(urachal cyst)[1,2].现总结我们于1984年2月~2000年5月诊治的9例脐尿管疾病资料并进行分析.

    作者:魏文杰;张富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儿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小儿手术一般都在全麻下进行,但在适当的基础麻醉或辅助用药的配合下,一些成人适应的神经阻滞技术同样也适用于小儿.本文观察了小儿上肢手术应用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并与常用的氯胺酮全麻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靓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453例原因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PMB)是指更年期妇女月经完全停止1年以上的阴道出血.为了明确引起PMB的病因,本文对我院1997年9月至2000年9月诊治的453例PMB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

    作者:王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胆石性胰腺炎外科治疗临床体会(附35例分析)

    胆石病是胆管系统的主要疾病,国内胆石症的发病率为8%~10%,大约有5%的胆石病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胆石性胰腺炎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50~70岁发病率高,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临床上发病初期目前多用非手术治疗,待胰腺炎控制后方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金昆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红光治疗仪治疗84例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我院门诊分部皮肤科自2000年4月~2000年10月采用中国科学电子研究所生产的KDH-B型红光治疗仪收治84例带状疱疹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顾为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术前应用山莨菪硷合并哌替啶效果观察

    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术前肌注哌替啶能有效地减轻或消除冲击碎石时的疼痛.单独使用哌替啶常发生腹部不适、恶性呕吐等反应,影响ESWL术的顺利进行,恶心呕吐严重者甚至不能完成治疗.我院震波室以山莨菪硷注射液与哌替啶合并使用,既能减轻哌替啶引起的恶心呕吐,又能增强哌替啶的镇痛作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山莨菪硷合并哌替啶的应用及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赵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肝素用于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型脑卒中及急性部分缺血性脑卒中已有50多年的历史,并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另一些研究却认为肝素有增加出血的危险性,因而不宜用于治疗脑梗死.80年代由于新一代生物利用度高、引起出血等并发症少的抗凝药--低分子肝素(LMWH)的出现,选用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药又引起大家的广泛兴趣[1,2].现将我科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倪正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中IL-6测定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细胞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发病和病变进展中的作用备受重视[1].我们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CSF)中白细胞介素-6(IL-6)进行了检测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国;赵士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0例川崎病的诊治体会

    川崎病(KD)是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近来研究表明,它已成为小儿主要后天性、获得性心脏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在住院病人中,该病为风湿热的2~3倍,本地区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现将我科近5年来收治的20例患儿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方礼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经皮给药治疗仪佐治秋季腹泻54例分析

    1998~2000年间我科使用由河南先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提供的ZDH-F(Ⅱ)经皮给药治疗仪佐治秋季腹泻,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镇永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46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体会

    糖尿病(DM)神经源性膀胱(NB)是由于神经病变累及支配膀胱和尿道括约肌的植物神经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尿潴留.本文收集我院近3年(1997~1999年)收治的46例DM神经源性膀胱(以下简称尿潴留)患者临床资料并作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钱建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儿肠套叠误诊原因分析

    肠套叠是婴幼儿期常见急腹症之一,尤以3月~10月多见,因临床表现不一,内科治疗无效,往往延误病情,导致肠壁水肿,进而引起肠坏死,甚至死亡.本院自1996~2000年共收治肠套叠并行手术患儿共40例,其中误诊15例,误诊率37.5%,死亡1例.现分析误诊原因,以吸取教训.

    作者:蒋永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8例腹腔内术后出血的诊治体会

    腹腔内术后出血是腹腔手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病程快,后果严重.近10年,我院共计发生腹腔内术后出血18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怀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TRAb在Grave's病疗效评估与预测复发中的应用

    目前认为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ady.TRAb)系由甲状腺内B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异质性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它对GD的疗效评估、预测复发有重要意义.我们观察了 Grave's病患者在治疗前后TRAb滴度变化及停药时TRAb滴度与复发率的关系,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王济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增生性瘢痕的治疗体会(附39例报告)

    瘢痕组织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一种自然产物.任何类型的生物、化学或物理损伤均可诱发人体内连锁性的体液-细胞反应,从而导致一个以纤维蛋白起主要作用的纤维增生性炎症过程.增生性瘢痕多见于累及真皮层的损伤,如深Ⅱ度以上灼伤、切割伤、感染、切取中厚皮片后的供皮区等.增生性瘢痕的治疗一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医学难题,其治疗方法有多种,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我科自1998年5月~2000年12月共收治手术后增生性瘢痕患者39例,全部采用醋酸确炎舒松A注射液50 mg加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进行局部组织注射,均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凌霞;殷秀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晚期胃癌168例手术治疗分析

    晚期胃癌在我国仍占胃癌患者总体的多数.本文通过对168例晚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的分析,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法,旨在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常见于2岁以内的小儿,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其主要表现为突起喘憋、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是儿科常见急症,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我们对3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更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创伤性膈肌破裂在临床上并非罕见,但易被延误诊断.自1992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共收治创伤性膈肌破裂2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南青;张晓膺;高克柔;刘宁;狄冬梅;张蕾;陆一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胃镜下上消化道难取异物巧取3法(附48例报告)

    从1986年10月~1999年10月,我院胃镜室在胃镜下取上消化道异物356例,其中对难取异物应用Na-YAG激光分解法治疗10例,开窗管通过法治疗16例,穿针引线钓鱼法治疗22例,共计48例,均巧取成功,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杭荣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子宫肌瘤合并早孕32例临床分析

    我院试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子宫肌瘤合并早孕,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芸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三踝骨折62例手术治疗体会

    踝部骨折是常见损伤,三踝骨折损伤严重,常合并踝关节半脱位,处理不当可致踝穴变形致关节不稳定,治疗效果也常不如意.我们自1990~2000年治疗62例三踝骨折,随访48例,从中得出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显微手术在中老年上睑松弛整形中的应用

    中老年上睑皮肤松弛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且随年龄增加愈发明显.下垂的皮肤不但影响容貌甚至遮挡视野,因而要求手术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近2年来,我们通过显微手术治疗60例上睑皮肤松弛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赵明利;姜平;陈吉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第一跖背动脉蒂足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

    手部重要功能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常合并有肌腱、骨外露,皮瓣修复是绝对适应证.如何将手部创伤降到低限度,使手部功能和外形达到完美的恢复,是显微外科面临的新问题.我院自1995年5月以来,采用第一跖背动脉蒂的足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重要功能区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共21例,均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何双华;瞿玉兴;丁亮华;朱亚平;张志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茶色素治疗重度高凝高粘高脂血症96例

    1资料和方法1.1对象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中1项及1项以上异常;全血粘度、体外血栓长度和重量异常,除外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肾病综合征、甲状腺疾患所致,分别称为高凝血症、高粘血症、高脂血症.本组共96例.其中,高凝血症43例,高粘血症40例,高脂血症39例,高脂、高凝重叠者17例,高脂、高粘重叠者9例.男性56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53.12±6.7)岁(38~81岁).

    作者:叶伯基;吴汉民;李宝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卡氏肺孢子虫病的实验诊断研究现状

    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 carinii,PC)是一种机会致病寄生虫,可引起严重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主要发生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肿瘤化疗及器官移植术后等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是此类病人的主要并发症和重要致死病因,因此PCP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采用的诊断方法各有利弊,本文就其实验诊断现状展开综述.

    作者:陈盛霞;唐学恒;仇锦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利用危重病人护理查房提高护理质量的探讨

    1998~1999年,我科开展危重病例护理查房24次,培养了护士按照护理程序为病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整体护理模式的推广起到积极作用.现将我们的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曹卫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芬太尼用于痔科术后镇痛的观察及护理

    痔科手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术,以致多数患者感觉疼痛难忍,尤其是术后12 h内.而大多数口服镇痛药镇痛效果不明显.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我科专门引进新型镇痛设备Wz系列微量注射泵应用于临床.现将1999~2000年间一年多时间的使用和观察作出如下总结.

    作者:徐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单心房分隔术的体外循环(附1例报告)

    我院于2001年5月为1例单心房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单心房分隔术、二尖瓣前叶裂缺修补术和三尖瓣成形术.现作简要报道.

    作者:宗白鹭;倪锁娣;王亚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化疗药液外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化疗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如外漏于皮下组织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给病人造成巨大痛苦.我们对15例化疗药液外漏的原因予以分析,及时正确采取护理对策,起到了满意效果,无1例发生组织坏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瑾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肾移植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附14例报告)

    肾移植术后由于大剂量抗排斥药物的应用,使机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容易并发各种感染,尤其是以肺部感染较为严重,是肾移植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现将我院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患者14例作如下分析.

    作者:陆亚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33%硫酸镁与20%甘露醇口服作肠道准备的疗效观察

    硫酸镁属容积性泻药,口服后有导泻的作用.甘露醇注射液属脱水剂,口服后也有导泻的作用.在结肠镜检查前1天晚饭后服用33%硫酸镁200ml、5%GNS1500ml,以清除肠道粪便.此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快,副作用小.在2000年1月~2001年7月,我科采用这两种药对准备作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了导泻,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凤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髋钉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配合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发生于60岁以上的病人,以女性更为多见.这可能与女性骨盆较宽并有髋内翻倾向、活动较少、发生骨折疏松较早、生命较男性为长等因素有关.股骨粗隆间闭合骨折治疗的方法较为理想,但从损伤到骨折愈合期间病人全身情况则令人担心.因为在老年病人中长期卧床死亡率很高,报告高达3.6%.近年来,对粗隆间骨折采用坚强内固定和早期活动可减少死亡率和残废率.我院骨科开展了髋钉板内固定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要点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顾月萍;石曼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舌癌根治术的护理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据近年来国内外的资料统计[1],舌癌的发病率占口腔癌的首位(国内发病率占41.8%).其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我院自1990~2001年5月,共施行舌癌根治术8例.现将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丁志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高龄大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1995年至2000年间共收治高龄大肠癌64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胡汝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补肺防感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问题之一,由于患儿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不但给家庭增加了负担,也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由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机体的免疫功能损害,因此,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是治疗的根本所在.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多因肺脾两虚,邪毒留伏所致.我科自1995~1997年间,应用自拟补肺防感汤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64例,通过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顾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54例

    笔者从1998年4月~2000年12月,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54例,全部病例除具有胃脘部饱胀、不适、疼痛、食欲减退、嗳气恶心等临床症状外,皆经胃镜检查确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杞菊地黄丸、更年安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更年期是指女性卵巢、男性睾丸功能逐渐衰退直至完全消失的一个时期.由于心理及社会活动等因素,一般以女性多见且多有较突出的临床症状.此期由于性功能的衰退,同时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开始衰退和老化,可出现心烦易怒或抑郁寡欢、失眠、面赤、汗出、血压波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此时多需要治疗.我科在1996年3月~1999年12月采用杞菊地黄丸和更年安治疗此症,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健脾疏肝法治疗肠激惹综合征37例

    肠激惹综合征是以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过去称此病为结肠痉挛、粘液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笔者自1994~2000年,运用健脾疏肝法治疗该病37例,疗效较好,现小结如下.

    作者:蒋达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更年期综合征的证治及探讨

    更年期为妇女卵巢功能逐渐消退至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一般发生于45~55岁之间.近年来更年期年龄有提前趋势.联合国更年期研究小组将更年期年龄定为40~65岁.部分妇女在此期间可出现一系列因性激素减少而导致的症状,则称为更年期综合征.其病因病机为妇女在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冲任脉虚少,天癸渐竭,月经将断而至绝经,生殖能力降低至消失,这是妇女正常的生理变化.但是有些妇女由于体质差异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能适应这个阶段的生理过渡,至阴阳二气不能平衡,脏腑气血不相协调,因而出现一系列症候.本病主要以肾虚为主,或偏于阴虚,或偏于阳虚,或阴阳两虚,单纯阳虚者较少见.本病常可累及心、肝、脾.更年期综合征持续时间长者可达10余年,一般2~5年左右.其早期症状主要为潮热、出汗、情绪不稳、急躁易哭等.中期后则出现外阴与阴道萎缩、阴道干燥、外阴瘙痒,心慌、头昏、头晕,腰酸乏力,失眠多梦等.

    作者:金芸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68例临床报告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疾病,以初产妇多见,多系乳汁分泌过多、细菌感染所致.如治疗不当,病情恶化,酿毒成脓则痛苦异常.寻求一种简便、经济、速效、无痛苦、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将是一个新的重要的课题.笔者自1998~200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急性乳腺炎68例,疗效满意,现分析介绍如下.

    作者:吴美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伤痛宁口服液对骨折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我院自制的伤痛宁口服液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良好效果,口服一周后肢体肿胀明显消退,腹胀减轻,疼痛缓解.药效学研究发现,伤痛宁口服液对骨质疏松有明显改善作用,可增加骨密度,提高骨钙、磷含量.根据这一发现,我们对30例骨折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洪孝民;杨海人;朱京虎;李鹏;张洪泉;孙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补肾调周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中医崩漏范畴.考诸文献,早在<内经>里便有记载,后世医家认为本病主要与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和冲任督带胞宫损伤有关,但所论皆侧重于育龄期和更年期而略于青春期.我们临床所见青春期功血约占功血病例的五分之一,又正值生长发育阶段,因此从少女健康而言,本病实有探讨之必要.

    作者:曹希和;曹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20例老年人牙病调查分析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总趋势.老年人的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密切,同时也影响着老年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口腔组织器官产生各种增龄性的衰变和疾病.近年作者对镇江市参加体检的22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牙病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以了解其发病情况,探讨防治措施.

    作者:陈腊凤;王海宁;吴金华;贡燕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镇江市1 650例献血员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方法的建立,表明≥50%的输血后肝炎由HCV引起[1].所以,采用抗HCV筛选献血员对控制输血后肝炎的发病率意义重大.我院自1996年起采用HCV筛选献血员,现将检测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陈阿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镇江市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分析

    为探讨和掌握镇江市学生常见病(视力低下、龋齿、沙眼、贫血、营养不良、肥胖和肠道寄生虫病)的发展规律和动向,并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卫生部、国家教委发出的防治方案和总体防治规划,我市于1995年建立了常见病防治监测点.现将1995与2000年监测点学校常见病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顾继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72例成人住院死亡病因构成及费用分析

    我们对1995~1999年间172例成人住院死亡病例进行了死亡病因构成及住院费用统计分析,探讨了其主要致死病因与住院费用,以求提高救治水平,减少死亡率,合理控制医药费增长,促使医疗消费趋向科学合理,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

    作者:申敖齐;王和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江苏省医药院校大学生体质状况的测试与分析

    为深入了解江苏省医药院校大学生体质的现状,培养健康、合格的医药、卫生专业人才,有针对性地改进体育教育工作,加强薄弱环节的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

    作者:赵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23例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医院感染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及处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了解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本文对1998年5月~2001年5月我院收治的123例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石芳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碘伏用于手术室洗手消毒6年回顾性调查

    碘酊是一种传统的皮肤消毒剂,具有广谱、强力、速效的杀菌作用.但因其对组织有强烈的刺激性,在手术中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1].碘伏作为皮肤消毒剂升级换代产品,既保持了碘酊的强大杀菌能力,对皮肤的刺激也明显降低,是一种新型含碘杀菌剂.它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相结合的产物,气味小,对粘膜无刺激,储存稳定,腐蚀性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杀灭细菌芽胞,对乙型肝炎病毒有灭活作用.我院从1993年8月至今应用碘伏作为手术室洗手消毒液以来,收到了很好的消毒效果.在此作一回顾性调查.

    作者:朱秋亚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