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髋钉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配合

顾月萍;石曼丽

关键词:髋钉板, 股骨粗隆, 手术配合
摘要:股骨粗隆间骨折常发生于60岁以上的病人,以女性更为多见.这可能与女性骨盆较宽并有髋内翻倾向、活动较少、发生骨折疏松较早、生命较男性为长等因素有关.股骨粗隆间闭合骨折治疗的方法较为理想,但从损伤到骨折愈合期间病人全身情况则令人担心.因为在老年病人中长期卧床死亡率很高,报告高达3.6%.近年来,对粗隆间骨折采用坚强内固定和早期活动可减少死亡率和残废率.我院骨科开展了髋钉板内固定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要点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快速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病人抗-HBs的研究

    为了提高检测抗-HBs的检测速度,以更方便临床诊断,根据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的反应原理,我们设计了一种快速ELISA检测法,并初步应用于乙肝病人抗-HBs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越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68例临床报告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疾病,以初产妇多见,多系乳汁分泌过多、细菌感染所致.如治疗不当,病情恶化,酿毒成脓则痛苦异常.寻求一种简便、经济、速效、无痛苦、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将是一个新的重要的课题.笔者自1998~200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急性乳腺炎68例,疗效满意,现分析介绍如下.

    作者:吴美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单心房分隔术的体外循环(附1例报告)

    我院于2001年5月为1例单心房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单心房分隔术、二尖瓣前叶裂缺修补术和三尖瓣成形术.现作简要报道.

    作者:宗白鹭;倪锁娣;王亚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三踝骨折62例手术治疗体会

    踝部骨折是常见损伤,三踝骨折损伤严重,常合并踝关节半脱位,处理不当可致踝穴变形致关节不稳定,治疗效果也常不如意.我们自1990~2000年治疗62例三踝骨折,随访48例,从中得出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脐尿管囊肿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膀胱自脐部沿前腹壁下降,在此下降过程中,自脐有一细管即脐尿管与膀胱相连,以后退化成一纤维索.脐尿管未退化或退化不全,两端闭锁而中间开放,管腔上皮分泌的粘液积聚形成囊肿即为脐尿管囊肿(urachal cyst)[1,2].现总结我们于1984年2月~2000年5月诊治的9例脐尿管疾病资料并进行分析.

    作者:魏文杰;张富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如遇到胆囊区粘连严重而在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胆囊困难时,临床上常采取中转进腹行胆囊切除术(MC或OC).为达到手术微创的目的,我们对此类病人采用了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洪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医源性脾撕裂伤的治疗体会

    1994~2001年我们在重大手术中出现了6例脾撕裂伤,主要由于术中解剖异常、组织粘连、视野不清、操作不当,致使脾包膜及膜下浅层实质组织撕裂,术中经及时行脾动脉结扎加脾修补术治疗,术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洪翔;祁傲;陈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分析

    复方丹参滴丸是在复方丹参片的基础上研制成的新剂型.本品为棕色圆珠形滴丸,气香,味稍苦.

    作者:朱卫明;李守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卡氏肺孢子虫病的实验诊断研究现状

    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 carinii,PC)是一种机会致病寄生虫,可引起严重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主要发生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肿瘤化疗及器官移植术后等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是此类病人的主要并发症和重要致死病因,因此PCP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采用的诊断方法各有利弊,本文就其实验诊断现状展开综述.

    作者:陈盛霞;唐学恒;仇锦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肾移植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附14例报告)

    肾移植术后由于大剂量抗排斥药物的应用,使机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容易并发各种感染,尤其是以肺部感染较为严重,是肾移植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现将我院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患者14例作如下分析.

    作者:陆亚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20例老年人牙病调查分析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总趋势.老年人的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密切,同时也影响着老年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口腔组织器官产生各种增龄性的衰变和疾病.近年作者对镇江市参加体检的22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牙病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以了解其发病情况,探讨防治措施.

    作者:陈腊凤;王海宁;吴金华;贡燕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33%硫酸镁与20%甘露醇口服作肠道准备的疗效观察

    硫酸镁属容积性泻药,口服后有导泻的作用.甘露醇注射液属脱水剂,口服后也有导泻的作用.在结肠镜检查前1天晚饭后服用33%硫酸镁200ml、5%GNS1500ml,以清除肠道粪便.此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快,副作用小.在2000年1月~2001年7月,我科采用这两种药对准备作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了导泻,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凤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胆石性胰腺炎外科治疗临床体会(附35例分析)

    胆石病是胆管系统的主要疾病,国内胆石症的发病率为8%~10%,大约有5%的胆石病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胆石性胰腺炎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50~70岁发病率高,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临床上发病初期目前多用非手术治疗,待胰腺炎控制后方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金昆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形岛状皮瓣重建虎口

    虎口挛缩是手部较常见的畸形,大多由严重的烧伤、外伤和电击伤所致,病变组织包括皮肤、肌肉、肌腱和关节囊等.治疗方法是松解虎口,局部皮肤缺损以往采用游离植皮、示指皮瓣、腹部带蒂皮瓣、游离皮瓣等方法修复.我科近年来应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形岛状皮瓣重建虎口,共9例,均获成功,功能及外形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昌;沈峻;孙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脑梗死后抑郁患者记忆障碍的初步研究

    近年来,为提高脑梗死病人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变化尤其是情感及认知功能障碍,使越来越多的神经科及心理科医生达成共识.苏宝珍等报道[1],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率为23.08%.而脑梗死后记忆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后遗症.近年来,关于脑梗死与记忆活动关系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有关脑梗死伴或不伴抑郁患者的记忆比较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文对一组老年脑梗死后抑郁和不伴抑郁的病人进行了记忆测试,以探讨脑梗死后抑郁对记忆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使脑梗死患者预后更佳.

    作者:许著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阑尾炎17例诊治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妊娠各阶段均可发生.由于妊娠使子宫位置变高,以及盆腔的生理变化,因此,该病具有其特殊性,如果处理不当,延误诊断及治疗,会直接影响母亲、胎儿的生命安全.本人近年来收治了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17例,现作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诊治体会.

    作者:戴广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碘伏用于手术室洗手消毒6年回顾性调查

    碘酊是一种传统的皮肤消毒剂,具有广谱、强力、速效的杀菌作用.但因其对组织有强烈的刺激性,在手术中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1].碘伏作为皮肤消毒剂升级换代产品,既保持了碘酊的强大杀菌能力,对皮肤的刺激也明显降低,是一种新型含碘杀菌剂.它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相结合的产物,气味小,对粘膜无刺激,储存稳定,腐蚀性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杀灭细菌芽胞,对乙型肝炎病毒有灭活作用.我院从1993年8月至今应用碘伏作为手术室洗手消毒液以来,收到了很好的消毒效果.在此作一回顾性调查.

    作者:朱秋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8例腹腔内术后出血的诊治体会

    腹腔内术后出血是腹腔手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病程快,后果严重.近10年,我院共计发生腹腔内术后出血18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怀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0例川崎病的诊治体会

    川崎病(KD)是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近来研究表明,它已成为小儿主要后天性、获得性心脏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在住院病人中,该病为风湿热的2~3倍,本地区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现将我科近5年来收治的20例患儿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方礼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老年肺炎早期误诊为脑梗死23例

    老年肺炎患者由于高龄且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与青壮年肺炎患者相比,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容易漏诊或延误诊断.本文对23例老年肺炎在疾病早期误诊为脑梗死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胡纪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江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