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特重度烧伤并发应激性糖尿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对近5年来收治的特重度烧伤患者,通过连续5天以上的血糖、尿糖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结果 275例特重度烧伤患者中并发应激性糖尿病者135例.治愈116例,死亡19例.结论特重度烧伤患者在病程中随时可并发应激性糖尿病,因此,监测血糖、尿糖的变化与胰岛素的治疗应有连续性,并注重胰岛素的个体化治疗,直到创面封闭及病情好转.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为规范、统一管理各军事行动防疫保障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开发机动防疫队模块化保障信息管理系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归纳防疫保障信息管理需求,设计防疫保障模块和筛选防疫保障技术,并经专家咨询论证后确立,采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相关的防疫技术,以B/S模式与C/S模式相结合的开发方式开发软件系统.结果确立了组织部署、健康教育、饮水饮食、疾病监测、卫生设施、媒介控制、防疫保障技术咨询系统等功能模块;系统各模块的设计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安全性、可操作性、可扩展性和开放性,达到预期目标.结论该系统的应用将规范、统一各军事行动防疫保障工作和极大地提高防疫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Z型带膜与不带膜气管支架放置后气管局部的病理变化.方法 12只实验犬分为4组,放置部份带膜与部份不带膜的Z型气管支架,分别于1、2、4、8周分批处死实验犬,进行大体标本和光镜下病理分析.结果支架带膜处病理变化为炎性反应、低柱状上皮细胞鳞状化生、部份粘膜轻度肉芽增生,未突破支架覆膜;支架不带膜处病理表现为炎性反应、低柱状上皮细胞鳞状化生、肉芽增生、纤维化和气管狭窄.结论带膜气管支架生物相容性好,不易引起再狭窄.不带膜气管支架病理反应重,易引起气管狭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发病特点及手术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2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28例残胃癌患者的发病特点、手术治疗及疗效.结果残胃癌患者因胃溃疡行初次手术后至发病时间明显短于因十二指肠溃疡手术者(14.2年比20.9年,P<0.05).残胃癌好发于小弯缝合部(14/28,50%).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因初发手术不同而有差别,同时伴有较高的多脏器受累.随访23例,早期残胃癌6例,进展期残胃癌17例,其中4例剖腹探查.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3.7%和18.4%,P<0.01.根治性切除14例与非根治性切除7例比较,两者术后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5.7%和71.4%、0%.结论残胃癌患者定期胃镜检查,合理的根治手术可获得较好的生存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明确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ATB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测定临床分离的20株阴沟肠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质粒型AmpC MIR及DHA、TEM、SHV、CTX-M和OXA 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该20株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头孢吡肟敏感率为40.0%,对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80.0%~100.0%之间.MIR、DHA和TEM基因的阳性株数(%)分别为17株(85.0%)、1株(5.0%)和14株(70.0%),而SHV、CTX-M和OXA基因均阴性.结论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质粒型AmpC MIR及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率很高,在阴沟肠杆菌中检出质粒型AmpC MIR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扩大迷路进路行大型听神经瘤手术脑脊液漏的预防和治疗,分析原因,以降低其发生率.方法本组42例均经扩大迷路进路行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切除肿瘤后,分别采用缝合外耳道、封闭咽鼓管、脂肪填塞术腔、带蒂枕肌瓣转移填塞术腔等方法预防脑脊液漏.结果术后6例出现脑脊液漏,保守治疗无效后,经手术修补治愈.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结论扩大迷路进路听神经瘤手术脑脊液漏防治术中处理是关键,术后以先保守治疗后手术为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Askin瘤的临床特征.方法根据收治的2例病例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的起源和本质、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系统地阐述.结果 Askin瘤起源于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细胞小圆形,核大胞浆少,呈梁状或巢状分布.临床表现无特征性.确诊有赖于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放疗和化疗均敏感,但主张综合治疗.本病恶性程度高,转移早而广泛,预后差.结论 Askin瘤是一种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胸肺部少见的原始神经外胚叶小圆细胞肿瘤,恶性程度极高,临床上应加以重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数字X线影像与胃镜检查在反流性食管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数字胃肠造影与胃镜分别对406例反流性食管炎进行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06例反流性食管炎X线表现特征是:轻度103例为功能性改变,钡剂滞留,食管排空缓慢,出现异常收缩波;中度245例为粘膜增粗,呈条状、颗粒状,部分病例有小溃疡形成;重度58例为食管粘膜明显增粗,紊乱,有多个小溃疡,管腔狭窄,钡剂通过受阻,Barret食管形成.胃镜检查食管粘膜充血406例,靡烂融合成片310例,溃疡96例,食管腔狭窄58例.结论数字胃肠检查对食管功能性变化,形态与病变范围,胃对食管的影响较清楚.胃镜对食管炎的腔内病变显示较为理想,特别是对早期食管炎病变的观察,同时亦可做病理检查定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新的医院管理理论和医院管理手段.二十世纪末,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在此基础上开发形成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已在军内外全面推广使用,对现代医院的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医院成员所共有的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既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组织力的灵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针对新的历史时期军队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军队疗养院的效益的价值定位应从三个方面加以考量:即军事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现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曾作为野战医疗队成员, 于2004年8月至9月参加濒海驻训, 历时1个月, 了解了海上卫勤保障中伤病员的救治是按照四级救治阶梯原则[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院以人文关怀和现代整体护理相结合的原则,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流程再造[1],通过实施取得了好的成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5年2月收治吸入性损伤患者326例,其中实施气管切开104例,现将其痰痂堵塞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严重胸部外伤多为血气胸,伤情严重,病情多变,如何及时做好院前急救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应用自行研制的野战急救胸腔闭式引流装置[1]院前抢救58例外伤性血气胸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院从2003年1月开始,在普外科军人病房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全程管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使军人伤病员的管理工作走上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驻浙某团着眼于实战要求,从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官兵意识、突出人才队伍建设、严格制度落实、坚持督促检查、落实战备训练等方面入手,狠抓卫生战备物资规范化管理,并逐渐梳理出一套贴近基层实际,适应基层开展卫勤保障、便于机动的管理经验.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军事斗争的深入、作战样式的转变和编制体制的调整,部队教育训练发生了重大变革,对卫生战备训练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提高卫勤保障能力重要手段的卫生战备训练,沿海省军区部队如何适应军事斗争要求,迈出低层次循环轨道,按照真抓实备标准,满足应急作战需求,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训练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和看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病案摘要患者男,3岁,因间歇性腹痛半年余,近1个月来发作频繁,遂入院就诊,门诊行磁共振检查示:右腹腔巨大良性囊性占位,性质待定.查体:体温36.5℃,脉搏94次/分.心肺未发现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肠型蠕动波,腹壁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击痛,肝浊音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胃区无震水音,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5次/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病案摘要患者男,22岁,于2004年5月行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2005年7月中旬,无明显诱因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9℃),明显乏力、纳差,胸闷、气急,伴有全身大汗淋漓,阵发性咳嗽,咳黄粘液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磨牙的残冠残根长久以来多数被列为拔牙的指征.随着牙齿根管治疗技术的提高以及修复材料的更新和修复技术的发展,许多磨牙的残冠残根得以保存下来,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咀嚼功能.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病案摘要患者男,43岁,因双足及小腿下端热油烫伤1小时入院,查体:双侧足部及小腿下端约10%烫伤,其中右足背及踝部约3%Ⅲ度烫伤,全身皮肤弥漫性分布大小不等红斑,上覆银白色鳞屑,薄膜现象及Ausptiz征阳性.双足未见类似皮疹,但右小腿下端近足踝处可见类似皮疹.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病案摘要患者男,47岁,初教六飞行教员,飞行时间2 300小时.因轻度发作性胸闷、憋气、胸骨后痛2月余于2003年10月20日入我院.既往有高血压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脂肪肝、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病史.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病案摘要患者男,72岁,因经常胸闷4年余,加重1月于2003年1月9日入院.患者血压增高近30年,1999年1月体检时发现肾功能异常,2000年查血清肌酐200μmol/L,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近1个月来,患者感稍活动后即气喘、胸闷,有干咳.体检:BP 155/78mmHg,面色苍黄,眼睑、面部浮肿,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界略向左扩大,心率72次/分,心律齐,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病案摘要患者,女,32岁.因左耳被刀砍断 2小时急诊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左侧耳廓从根部完全离断,只残留部分耳垂,断耳颜色暗灰色,创口整齐,出血,无污染.即在局麻下进行清创,将断离之耳廓清洁消毒后剪除耳廓后面皮肤,保留软骨、软骨膜及前面皮肤,缝合于乳突创面上,加压包扎.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病案摘要患者男,69岁.于2005年1月4日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咳少量白粘痰,无咯血、发热、胸痛和呼吸困难,当地医院胸透发现右下肺肿块,2005年1月14日来我院住院诊治.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无畸形,右下肺呼吸音略低,未闻及口罗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病案摘要患者男,38岁,因左侧鼻腔进行性鼻塞伴涕中偶带血丝1月余于2005年1月就诊我院.查体示左中鼻道见大量淡红色、半透明呈荔枝肉样变的新生物.头颅CT平扫示:左鼻腔内见软组织影,所见副鼻窦骨质未见破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2003年至2004年,我们应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患者28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氯磷定是肟类胆碱酯酶复能剂,其水溶性较好,可以肌注,使用方便安全,起效快,疗效好,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又关键的作用.我院自2001年10月使用氯磷定代替解磷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病案摘要患者女,65岁,以左下肢渐大性肿块复现10年,皮肤破溃3个月入院.患者缘于20年前无意中发现左大腿渐大性肿块,无畏冷、发热,无搏动感或患肢麻木等不适;10年中在当地医院行2次手术治疗,病理报告示:脂肪瘤;但术后肿块复现,10年内肿块自拳头大增至额头大,于入院前3个月发现肿块中央处皮肤自行溃烂,无流脓,创面经换药等处理仍不愈合,且感患肢行走不便,伴消瘦、乏力及双下肢浮肿而来院就治.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病案摘要患者男,71岁,因胸闷、心悸反复发作半月余于2002年6月17日入院.否认有震颤史.入院时心悸明显.体检:T36.4℃,P 80次/分,R 20次/分,BP 170/85mmHg.心率 80次/分,早搏5次/分,心前区未闻及心脏杂音,神经系统:四肢肌力、肌张力及腱反射均正常.余无阳性发现.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检验:血T31.2mmol/L,T460mmol/L,生化及其它常规检查结果正常.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目的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挽救濒死的心肌,或使梗死范围缩小,预后改善.我们自1999年3月至2004年12月选择70岁以上AMI患者65例,分为溶栓组(31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溶栓治疗老年人AMI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低血容量休克患者11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治疗面临的难题之一是创面覆盖.微粒植皮术[1]应用以来,比较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科自1993年1月至2004年6月应用微粒植皮术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 3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脑积水患者126例,其中小儿(年龄6个月~13岁)25例,占发病人数的20%,全部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常引起呼吸困难和胸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且易于复发,单纯应用胸腔穿刺抽液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及时有效的控制胸水,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很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科自1996年4月至2003年12月行羟基磷灰石(HA)义眼台植入术452例,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2001年3月至2004年6月我们应用北京降压0号治疗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Ⅰ期、Ⅱ期患者24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Dieulafoy病又称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本病临床特征为突发性、无痛性、间歇性大出血,常伴休克.我院自1997~2002年在胃镜下行结扎与硬化两种方法治疗Dieulafoy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前药物化疗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和肿瘤的主要手段.但化疗常导致骨髓抑制,致使血小板减少,严重的血小板降低易并发重要脏器出血而导致死亡,同时也迫使临床医生减低化疗剂量或疗程,甚至中断治疗以避免引起上述并发症.为提高临床疗效,预防患者因血小板减少所致并发症,本科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急性白血病及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患者的心理因素对实施合理用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1],本文从医患关系、迷药心理、惧药心理三个方面探讨与合理用药的关系.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高频电刀是现代医院手术室必不可少的用于电切、电凝、电灼等手术的医疗设备之一.由于具有高频大能量输出的特点,在使用时,如不按常规操作很容易发生事故.现就使用高频电刀时的一些误区及防范对策谈几点体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血小板输注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所致的出血,是临床上重要的支持疗法之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检测和病毒载量(HBV-DNA)检测是反映体内病毒感染状态主要的指标,对临床诊断HBV感染及治疗效果的判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距离医院400公里以上的医疗保障体系是医院一个弱区,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医院与部队保障的实际出发,充分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解决边远及小散部队官兵医疗保障的实际问题,把为兵服务落到实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军旅营体制是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提高我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水平的必然要求.随着军旅营体制的建立,不仅给部队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部卫生工作顺应了军旅营体制的改革需要,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各级卫勤机构必须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2003年底,我们参加了赴利比里亚维和二级医疗分队(医院),执行维和卫勤保障任务.2005年初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UNMIL)的好评,载誉回到祖国.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南京军区医院卫勤训练比武于2005年9月26、27日在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海勤疗养区举行,来自全区各医院的144名选手参加了比武.比武共设置了6大类8个专业的科目,重点突出了卫勤指挥能力和战场救护能力的考核.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2005年8月23日,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大会在南京召开,原南京军区联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卫生防疫队合并为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大会由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部长曹文献主持,联勤部副部长仇学富作了重要指示.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兰风华,男,1964年11月生,江西南康人,博士,现任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分子医学研究中心(实验科)主任、全军医学检验中心副主任、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研究所副所长、福建医科大学教授,第二军医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福州总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子医学博士后导师,兼任中华医学检验学会分子生物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军医学检验学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检验学会常委、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军区医学生物技术专业组副组长、<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特约编审、<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编委等职.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纵观历史长河,国防卫生动员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战争与和平的更迭交替中,经历了农业时代与工业时代漫长的发展历程.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型期,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和标志的军事革命浪潮已经涌入新世纪的门槛.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