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今年才8岁,就患了脂肪肝.医生说小儿患上此病,均源于不良饮食结构所导致,需要调养和治疗.
作者:萧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些年来,高血压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患高血压病年龄提前.研究表明,成人的原发性高血压始于儿童期,且儿童期血压偏高是日后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据统计,儿童血压偏高约占10%.因此,专家认为,预防高血压应从儿童抓起.
作者:韩素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公告,目前,全球每年发生流感6亿~12亿例,死亡50万~100万人,其中重症流感病例300万~500万例,重症流感的病死率为8%~10%.流感这个不速之客除了每年的例行光顾之外,有时还会出现因某种变异而发生全球性大流行,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
作者:董红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颈椎是整个脊椎中体积小,但灵活、活动频率高的节段,在运动、工作、日常活动中都承担着各种负荷,因此也是容易发生劳损和退变的节段.颈椎病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一般20岁就开始有亚临床阶段,至70岁左右颈椎病发生率几乎高达100%.因此,颈椎病的预防应从年轻时开始,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作者:尚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一位美国男孩在出生前3个月,父亲就因为一场意外的事故去世了.母亲独自一人生下了他.为了维持生计,妈妈一边工作,一边读了护士学校,成为一名注册护士.她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抚养大了儿子.从小到大,孩子和妈妈的关系都非常亲密而融洽,虽然他从没有得到过父爱.
作者:崔鹤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不知道为什么,小芳看到上司就紧张.她常常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比如当上司出差时;她希望他永远不要回来,甚至希望他永远消失,因为上司不在单位时她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小芳平时不敢和上司打招呼,当他迎面向她走来时,她总是设法躲开他,当来不及躲开时,小芳就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
作者:袁浩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肌肤与心理状态有密切的关系,其原因在于人体内激素的分泌与植物神经的平衡会因心理状态而变化,并呈现在皮肤上.
作者:南方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王阿姨的丈夫已经病逝九年,在这九年中,阿姨没有一天不思念他.常回想和他携手并肩看电视,牵手散步,夫唱妇随的日子;也回想和他斗气,不离婚誓不罢休的日子.家里每一个与他有关的物品都会让她想起他,甚至在街上看见了与他背影相似的人,阿姨都要追上去看个明白.这种思念让她常常在心底里呼唤:老公,你的爱一直埋在我心里……
作者:小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服药要用温开水送服才可以下咽,可生活中有许多人不注重细节或贪图一时的方便,服药时身边正好有可乐、茶水等饮料,于是将就送服药了.事实上,危害健康的隐患就在此时埋下了种子.
作者:黄晓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当孩子在家里生病了,比如感冒,或是拉肚子,家长时常会用自己吃剩下的药,减量给孩子吃.这种情况几乎家家都有.那么,儿童可以用大人的药吗?对于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肯定,应视情况而定.
作者:忠东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太极拳是中老年人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但由于其要领难以把握,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在打太极拳时出现了腿部肌肉和关节损伤.因此,练太极拳时好有专业人士指导,或按运动处方练习,腿部已有损伤的中老年人不宜练习太极拳.
作者:肖闻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隆冬季节人们都喜欢用热水洗漱,认为这样可以增加体温,帮助驱寒.殊不知不同温度洗漱: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洗脚,对健康更有利.
作者:麦嘉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骨刺的发生是一种人体生理上的代偿功能,是骨关节为适应应力变化而产生的防御反应,它可以使失稳的关节、脊柱趋于稳定,对恢复机体的运动功能是有利的.但如果增生的骨质造成对周围神经、血管及其它结构的压迫时,则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作者:周止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法国:老人越老越浪漫法国人的浪漫并不仅仅表现在青年时期,到了老年同样很会生活.在法国,老人俱乐部的会员人数近年增加了两三倍.聚会、出游、参观、会餐、收藏,阅读……都是老人喜欢的活动.78岁的希朗太太声称不习惯坐飞机,可她仍然每年坐一次.每当她随老年人协会的伙伴们旅游归来,总是容光焕发,兴致勃勃.她的朋友爱尔太太同样78岁,更喜欢航海旅游或参加假日俱乐部活动.她的小本本上记满各种旅行社的价格、折扣.
作者:黄树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日前,17岁的广州女孩小隋在一家个性店穿鼻环、脐环,两周后穿环处发炎红肿还一直不退,直至感到头晕目眩去求医,才得知很可能是劣质材料导致的铅中毒.更有不少消费者在理发店洗头后头皮屑暴增,检查原来是真菌悄悄上了头.
作者:翟新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老年痴呆症是大脑高级整合过程的慢性功能障碍,是一组以智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老年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丧失及其它认知功能减退.其病因有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脑血管病变、帕金森氏病、外伤、酒精中毒、代谢性疾病、躯体性疾病等.此病现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在老年人口中发病率高达6%,护理这些老人已成为家庭不堪承受的一大负担.因此,早期对该病引起重视,早期预防、识别和治疗老年痴呆症尤为重要.
作者:黎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冬季,寒冷的气候对老年人是一种恶性刺激,容易引起各种生理功能紊乱,促使疾病发生或病情加重.那么,怎样做好老年人冬季保健工作,让他们平平安安度过一个严冬呢?
作者:陈日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冬季特别是遇到寒潮,各大医院急诊室中,脑出血、脑梗死抢救病人显著上升.脑血管意外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危重病,也是人类死亡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近几年来,中国的脑血管病发病率持续上升,每年新发病例超过200万人次,每年死于脑血管病者约150万人,已经成为中国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作者:丁美萍;包颖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大多数脑血管病发生之前并无先兆,一旦发生,不论是出血性、缺血性还是混合性的,均有较高的死亡率或致残率.预防的原则是及早检查,发现各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存在时,根据严重程度,坚持进行防治,力求防止或推迟脑血管病的发生.
作者:丁美萍;包颖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张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生活实例A:再过半年,张先生在机关工作就要退休了.近他常烦躁不安,易被激怒,与同志间的关系也紧张起来,大家对他敬而远之,而他也为自己言行失控而迷惑不解.
作者:张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西红柿西红柿的酸味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西红柿中丰富的维生素C能制造出骨胶原,强健血管.
作者:崇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柳宗元<蝜蝂传>一文,讲述的是蝜蝂这种弱小的昆虫,因为贪恋太多而好负重物,一路过去,把它所喜爱的东西都背在背上,而一经背上又再也不肯放下.可惜的是它所喜爱的东西数不胜数,于是便被自己的贪欲而活活地累死.
作者:高毅默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月经是妇女所特有的一种生理现象,是子宫内膜周期性增生与脱落的外在表现,也是女性成熟的标志.月经期不单是阴道流血,在十分复杂的神经和内分泌体液因素的调控下,还伴有全身性的生理变化,其中颜面五官也可因人而异出现多种表现.
作者:沈尔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女性失眠情况令人吃惊近,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对1000名30岁~60岁的女性做了睡眠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74%的女性在工作日晚上的睡眠时间少于8个小时,平均的睡眠时间仅为6小时41分钟.在我国也有近35%的人失眠,17%的人失眠症状严重,其中女性失眠人数是男性的1.5倍,情况着实令人吃惊,女性失眠简直可称为一种流行病.
作者:田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杜大姐已52岁,久患背痛病,这种间歇性的疼痛折磨她已将近10年.杜大姐向一位医生求治.医生给她量身高,同她25岁时的体检记录相比较,矮了将近5厘米.
作者:倪合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美国神经生物学家们近有个惊人的发现:好心情不是后天的,而是先天的.他们通过长达10年时间的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人的好心情藏在他的大脑左半球里.
作者:伊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辐照血是经放射线照射后,灭活了淋巴细胞的血液及血液制品.某些免疫缺陷症病人及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后容易发生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TA-GVHD可发生于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洗涤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甚至单采血浆后.普遍认为输注淋巴细胞大于107/kg时可引起TA-GVHD,下表列出了TA-GVHD的易感者.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因为爱,母亲毅然决定割肝救女;因为爱,浙医一院收留了生命垂危的安徽小女孩查紫彤;也因为爱,唤起了人们心底的善良与温情,医务人员和热心市民的爱心捐助如潮涌动.
作者:王其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