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国际刊号:1005-4561
  • 国内刊号:33-1177/R
  • 影响因子:0.65
  • 创刊:1991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112
  • 全年订价:19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西医结合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2期文献
  • 解剖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

    2006年5月~2009年6月笔者采用解剖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2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21~60岁,平均35.5岁.受伤原因:跌倒致伤11例,车祸8例,坠落伤4例.损伤部位:右侧14例,左侧9例,均为单侧.Schatzker分类法:横行骨折10例,横行压缩型骨折3例,斜型骨折2例,粉碎性骨折5例,远侧斜行骨折1例,其中骨折伴脱位2例.

    作者:张小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复方血栓通软胶囊对脑梗塞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笔者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合复方血栓通软胶囊对脑梗塞患者血脂的影响,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26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63例,男33例,女30例,年龄42.9~76.2岁,平均 63.5 岁.中西药组63例,男31例,女32例,年龄41.8~75.5岁,平均62.7岁.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MRI证实.排除标准:①颈动脉超声显示管腔内斑块导致严重血流阻塞;②合并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④严重感染、恶性肿瘤;⑤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作者:仝树坡;史润霞;邢军;张惠玉;陆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易引起慢性盆腔痛,不孕不育等,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我院采用中药配伍克林霉素及普鲁卡因保留灌肠治疗该病7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嫣;吕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药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症30例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长期的焦虑状态可通过机体的应激反应诱发冠心病,反之,冠心病又会加重焦虑症状.笔者在中医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焦红娟;程志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科常见病,是小儿再发性腹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以4~8岁儿童较多见.2008年1月~2009年5月笔者在常规抗感染、解痉止痛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和中方,采用电超导经皮给药治疗该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益肠通秘汤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便秘60例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是指人体在排便时,盆底肌反射性或随意性异常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其临床特征是排便时盆底肌不松弛反而异常收缩,使肛门出口阻塞引起排便困难,是顽固性便秘的主要病因之一.笔者导师林爱珍教授采用经验方益肠通秘汤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引起的便秘,同时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排便的生物反馈训练,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光军;林爱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现象

    心率震荡现象(heart rate turbulence ,HRT)是自主神经对单发室早后出现动脉血压波动的反应,与压力反射的敏感性密切相关,被认为是不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测因子.窦性心率震荡可以用震荡初始(turbulenceonset ,TO) 和震荡斜率 (turbulenceslope ,TS)两个参数进行定量表达.在甲亢患者中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简称甲心病)的病例呈逐渐增多趋势.本文通过观察TO、TS在甲心病患者中的变化,评价HRT在甲心病患者中的预测价值.

    作者:卢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醒脑静合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53例

    2003年5月~2006年9月我院收治急性酒精中毒102例,其中53例采用醒脑静与纳络酮联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02例均符合急性酒精中毒(AAI)诊断标准与分期 [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男47例,女6例,年龄16~65岁,平均42±3.4岁;饮白酒量200~750ml;其中兴奋期4例,共济失调期35例,昏迷期14例.对照组49例,男41例,女8例,年龄 18~66岁,平均43±3.6岁;饮白酒量300~730ml;其中兴奋期6例,共济失调期32例,昏迷期11例.两组性别、年龄、饮酒量、病程及中毒情况均具可比性(P>0.05).

    作者:高月翠;王卫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0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多为低能量致伤,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的发生,其发病率明显增加.早期手术治疗已被人们广泛接受,能显著降低死亡率,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共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68例,其中50例资料比较完整,报道如下.

    作者:徐利明;王殷红;朱柄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综合疗法治疗冻结肩疗效观察

    冻结肩又称肩凝症、肩周炎,是中老年常见疾病.2007年12月~2009年6月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该病7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8例冻结肩患者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浙江省富阳市中医骨伤科医院门诊.随机分为三组,治疗I组31例,男11例,女20例,年龄43~69岁,平均54.3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6个月;其中左肩活动受限15例,右肩活动受限13例,双肩活动受限3例.

    作者:王维佳;骆国钢;徐海孺;王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ITP患者脾切除后血小板变化的研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 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部分慢性反复发作经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严重出血不能控制者,采用脾切除治疗有效率70%~90%[1].通常脾切除术后可导致血小板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严重者可致血栓形成.2007年1月~2009年7月我院共施行ITP脾全切术54例,有效5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丹;裘华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滋阴降火祛瘀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由多种因素诱发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而引起的视网膜血管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是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2007年5月~2009年7月我们运用滋阴降火祛瘀法治疗阴虚瘀热型视网膜静脉阻塞31例(31眼),并与复方血塞通胶囊治疗31例(31眼)对照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林文君;陈国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在应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中可出现病毒耐药、停药后反弹等.2003年10月~2008年10月我们对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YMDD(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变异的CHD患者和未经抗病毒治疗的初治CHB患者共75例,给予苦参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罡;潘尚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采用静脉应用抗生素及皮炎洗剂和喜疗妥外用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并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06年5月~2008年10月我院血管外科住院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68例,均符合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29~71岁;静脉曲张引起28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4例,输液刺激引起2例,肿瘤2例,无明显诱因2例.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7~70岁;静脉曲张引起2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3例,输液刺激引起2例,肿瘤引起2例,无明显诱因1例.两组年龄、性别、病因、发病部位均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施月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 35例

    2006年4月~2008年10月我院应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 3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18~70岁,平均4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5例,跌伤13例,坠落伤7例.骨折类型:横形骨折 23例 (其中上极5例,下极4例,中部14例),粉碎性骨折12例.手术治疗时间为伤后6小时~8天,平均 3天.

    作者:杨得海;李晶;李世海;宋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原发性小肠肿瘤18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病率低,约占胃肠道肿瘤的5%,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漏诊,延误治疗.我院湖滨院区外科2004年3月~2009年5月收治原发性小肠肿瘤18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陈筱莉;张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缝合锚加强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较常见的损伤,多由直接暴力所致且多为青壮年,其发生率约占肩部损伤脱位的12%[1].2007年8月~2009年7月我院应用缝合锚加强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2例,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建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105例

    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在我国发病率已居性传播疾病首位, 解脲支原体(ueraplasmaruealyticum,Uu)是引起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等疾病的常见病原体.部分病例久治不愈,造成患者长期身心痛苦.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红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可拉明治疗肺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联合可拉明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使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观察组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可拉明.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24小时动脉血气分析,观察治疗后48小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4小时后,两组患者pH 、PaCO2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pH 、PaCO2比同期对照组改善明显 (P<0.05),PaO2、SaO2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为80.0%;观察组神志恢复清醒时间4.52±3.7小时,对照组为7.02±4.1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可拉明治疗肺性脑病可迅速、有效地缓解高碳酸血症,缩短患者神志障碍时间,提高无创通气疗效,降低气管插管率.

    作者:张晓洁;邓晻;马伟;周可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出血与血B型脑钠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BNP与脑出血时间、出血量、出血部位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不伴有高血压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病1周内(急性期)进行BNP检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并对患者做GCS评分.其中12例在发病24小时内入院者分别在入院24小时内和1周时各检测1次.结果:脑出血组患者血BN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 );发病1周时的BNP水平低于发病24小时内(P<0.05 ),而GC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出血(LH)者、基底节、丘脑出血者及GCS评分≤8分者BNP水平分别低于中量出血(MH)者、小量出血(SH)者、脑叶出血者及GCS > 8分者(P<0.05,P<0.01).结论: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出血后BNP水平显著降低;血BNP值与出血部位、出血时间、出血量及病情严重程度(GCS评分)均有明显相关.

    作者:吴勇飞;胡兴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碘过量与甲状腺疾病

    碘是人体内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甲状腺合成100μg T4 需要碘原料65μg,外源性100μg T4即可以重建甲状腺全部切除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合成生理需要的甲状腺激素对碘的基础需要量是1天65μg;消除碘缺乏病的全部表现,每天需要补充碘100μg[1].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呈现U字型的关系,即碘摄入量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碘缺乏可以造成胎儿和婴儿不可逆的脑损伤,及儿童精神运动发育障碍.碘过量的长期摄入或一过性(如富碘药物)摄入,则有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疾病.

    作者:楼秀文;叶真;倪海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相关因素述略

    近年来,由于腹膜透析设备投入少、操作方便、治疗费用相对较低、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小以及对大分子毒素的清除力强,已成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肾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因此学术界对腹膜透析并发症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微炎症是增加腹膜透析患者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相关因素概述如下.

    作者:王臣大;鲁盈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在美国,终末期肾病患者中40%为糖尿病(DM)患者[1].其病理改变以肾小球系膜区扩张、细胞外基质积聚及基底膜增厚为特征.近年许多研究表明,纤溶酶原/纤溶系统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之间平衡失调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陈华;叶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实验性乳腺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常发生于产后尚未满月的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多见,绝大多数发生于产后3~4周的哺乳期妇女,且初产妇的发病率比经产妇略高1倍,一般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1].临床表现为乳房局部结块,乳汁不畅,有压痛,局部皮肤表面发热,充血肿胀,伴有恶寒、发热、白血球升高等全身症状和体征.

    作者:武瑞仙;楼丽华;赵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穴位注射作用效应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穴位注射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将药液等注射到相关腧穴或特定部位,利用针刺和药物的协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通过多种治疗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而产生治疗效果.对其作用效应及机制的揭示不仅有利于指导穴位注射的临床应用,也将为研究和探索经络、腧穴的功能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康志强;陈华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MCP-1表达的实验研究进展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 rotein-1,MCP-1)是趋化因子CC亚家族成员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单核细胞的趋化主要是通过MCP-1实现[1].多种物质及细胞因子都可以诱导MCP-1表达,而MCP-1也可以在多种细胞尤其是构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3种主要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中表达,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2].因此,抑制MCP-1的表达和分泌对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十分关键.中药抑制MCP-1的表达方面有大量的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韩菊花;祝光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老年腹部外科手术的护理

    老年人因各脏器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和代偿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患病、手术的应激状态下,易发生各脏器的并发症,为防止或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必须重视手术前后全面的护理管理,以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现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232例老年腹部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作一总结.

    作者:俞华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36例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在无介入治疗的基层医院,静脉溶栓治疗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手段.良好的护理也是抢救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笔者对本院36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的护理记录进行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穴位贴敷辅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及护理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代谢性疾病,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并可发生痛风性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临床上以痛风性关节炎多见.笔者于2007年3月~2009年7月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痛风贴穴位贴敷,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治疗与护理

    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不同程度的瘙痒.未接受透析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率25%~59%,而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发生率为60%~90%[1].我科从2007年1月~2009年6月间,应用中药内服、中药药浴结合穴位针灸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3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惠霞;姜赞英;杨玉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股静脉置管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研究分析

    股静脉置管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股静脉置管成为安全输液,静脉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然而随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也日益增多.笔者对我科2000年3月~2008年10月使用股静脉置管的情况进行调查,对其相关性感染的发生菌群进行分析,并对股静脉置管引起的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佩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程志清从脏腑相关辨治心悸经验

    程志清教授系浙江省名中医,从事医疗、教学、临床研究工作几十载,经验丰富,精于心脑血管系统疑难疾病的中医治疗,尤其对诊治心悸具有独到的经验和心法.临床辨治紧扣病机,认为心悸不仅是心之疾病,而应从整体出发,分析五脏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从而采用多脏同治之法.现将其从脏腑相关辨治心悸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黄平;程志清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