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宁波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0800
  • 国内刊号:33-1268/R
  • 影响因子:0.65
  • 创刊:1994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121
  • 全年订价:19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基础医学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2000年10期文献
  • 静脉快速注射腺苷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腺苷(Adenosine)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药物[1].用药后心动过速终止,但又常出现短暂的心动过缓.如剂量过大或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心动过缓会更严重或持续时间更长.本文探讨终止PSVT所需的腺苷低有效剂量及其安全性.

    作者:岑镇波;郑良荣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老年手术病人的静吸复合麻醉(附30例分析)

    老年病人的全身麻醉,要求有足够的麻醉深度、可调性强、脏器功能影响小和术后苏醒快,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复合麻醉极为重要.现就30例老年病人手术应用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老年病人全麻的用药方法.

    作者:陈益君;凌美霞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米菲司酮配伍篦麻油在足月引产中的应用

    计划分娩已成为产科常用的治疗措施,而宫颈条件成熟与否则是计划分娩成功的关键.1991年法国Frydman等[1]首次报道米菲司酮用于晚期妊娠,而篦麻油炒蛋在晚期足月引产中对宫颈条件成熟者效果是肯定的.本文总结米菲司酮配伍篦麻油炒蛋在晚期足月引产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逢红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128例不孕不育患者的异常染色体核型分析

    开展染色体核型分析,对于了解不孕不育的原因及指导再次生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作者回顾分析了1995~1999年在本院就诊的2 468例不孕不育患者中发现的128例染色体异常核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意振;鲁莉萍;陈铁峰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探讨(附84例临床分析)

    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1996~1999年收治极低体重出生儿(VLBWI)84例,经随访存活5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钧;孙玉凤;罗巧儿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肺炎性假瘤27例临床分析

    肺炎性假瘤是肺实质性炎性增生性瘤样改变,近年来,有逐年增多趋势.尽管医学检查技术日新月异,胸部CT、MRI广泛应用,但肺炎性假瘤的术前确诊仍较困难.现对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近10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7例肺炎性假瘤作一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以期指导诊断和治疗.

    作者:宋泓峰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艾司洛尔预防二氧化碳气腹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腹腔镜手术中由于二氧化碳(CO2)气腹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常常引起血压增高心率增快等心血管反应.艾司洛尔属超短效β-受体拮抗药,可减弱围术期有害刺激引发的肾上腺素能反应.从而减少心肌氧耗,维护心脏功能.本文应用艾司洛尔预防CO2气腹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并观察其临床效果.

    作者:葛矞雯;单闯;陈骏萍;张玉楚;王靖;彭洁;楼尉;祝建刚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血清CA125在盆腔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血清CA125作为卵巢肿瘤的标志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卵巢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疗效监测.本文探讨CA125在盆腔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俞秋波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自制螺旋形牵拉器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我院自1999年12月~2000年6月,采用自制螺旋形牵拉器行改良腹式子宫切除术共128例.该术工采用腹部横切口,用自制不锈钢螺旋形牵拉器把子宫牵引至腹壁外,不缝脏、壁二层腹膜.具有手术步骤简单、创伤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现介绍如下.

    作者:俞秋波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颅内病变伽玛刀治疗后的并发症(附13例报告)

    伽玛刀常用于治疗颅内病变,包括颅内肿瘤和脑血管畸形(AVM).随着治疗病例的增加,临床所见脑水肿、放射性坏死等并发症日益增多.本文仅就本院所收治的13例此类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作一分析.

    作者:方建江;谢国民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附60例报告)

    1~6月我院收治麻疹113例,18岁以上60例.现报道该60例成人麻疹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40例儿童麻疹相对照.

    作者:郑孝谧;倪红霞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方案比较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8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223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以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胡万峰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胃息肉的组织学分型与HP感染关系

    目的探讨胃息肉的组织学分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 方法 111例胃息肉按王梅先的组织学分类法进行分类,硼酸美兰染色进行HP检测,对其中37例肿瘤性息肉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癌基因p53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111例中发现63例息肉有HP感染,阳性率为54.95%,乳头状腺瘤的HP感染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息肉(χ2=25.47,P<0.05);乳头状腺瘤伴异型上皮灶多(占38.46%).免疫组化结果HP感染组的PCNA阳性表达高于未感染组,2例重度异型增生的乳头状腺瘤p53表达阳性,且伴有HP感染及PCNA强阳性表达,随访后发现癌变. 结论 HP感染可能与肿瘤性息肉的癌变及非肿瘤性息肉的发生有关.

    作者:赵继红;黄彩儿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膝关节隐性骨折MRI诊断

    目的探讨膝关节隐性骨折的MRI表现、分型及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膝关节隐性骨折病例的损伤部位、范围及程度. 结果发现隐性骨折病灶110处,根据损伤累及的范围和程度,隐性骨折分为隐性皮质下骨折、隐性骨皮质骨折和隐性骨软骨骨折三型;根据骨皮质有无压缩,后两者又可分为A、B两个亚型. 结论磁共振检查能准确诊断膝关节隐性骨折的部位和类型,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有重要意义.

    作者:阮新忠;徐海东;蔡志琴;叶慧峰;朱雪君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强迫症患者感觉性脑诱发电位研究

    目的分析并探讨感觉性脑诱发电位在强迫症(OD)患者中的特征和应用价值. 方法用意大利百胜伽俐略电生理仪对33例OD患者进行短声、闪光、电流刺激,完成听觉诱发电位(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并与33例正常健康人(NC)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发现OD患者以AEP、VEP波形分化欠好,稳定性三项感觉性脑诱发电位均差;P3波在AEP、VEP、SEP中出现率明显下降(P<0.01~0.05);潜伏期AEP/N2、VEP/N1、P2、SEP/P2、N2、P3后移(P<0.01~0.05);波幅AEP/N1-P2、P2-N2、P2、VEP/P2-N2、P2下降(P<0.01~0.05);AEP/P2呈双峰率与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 OD患者的感觉性脑诱发电位多指标异常,反映了本病患者在听、视、触方面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均存在着异常.三项感觉性脑诱发电位可作为反映OD患者认知功能的一项客观指标.

    作者:庄丽频;冯永铭;陈毓麒;史尧胜;陈海霞;丁士炬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低周波与超短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2例疗效比较

    理疗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方法之一,笔者自1997年6月~1999年12月用低周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2例,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金洪富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肺吸虫病胸肺型16例误诊分析

    我院1994~1999年曾误诊肺吸虫病胸肺型患者16例,本文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张晓宙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幽门螺杆菌染色改良

    我院病理科在幽门螺杆菌(HP)检验实践中,借鉴文献[1~2]配制了硼砂美兰(BRMB)染液,并与传统的硝酸银(W-S)染液进行染色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月娇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98例疗效观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于1998年1月~2000年6月,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恢先;朱健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比塔派克根充糊剂治疗畸形中央尖临床观察

    在非龋性牙体疾病中,畸形中央尖较常见,发生率约为2%,由于畸形中央尖的解剖特点,常发生牙髓根尖病变,因患牙根管粗大,根管喇叭口根尖未发育完成,需用能促进根尖继续发育的根充材料进行充填,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作者于1996~1999年,用比塔派克根充糊剂对74颗畸形中央尖患牙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包丽仁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小儿急性肾炎18例误诊分析

    1984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共收治小儿急性肾炎526例,有38例以肾外症状为突出表现,其中18例曾误诊(占47.36%).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徐淳艺;应益人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彩超对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

    脐带绕颈是分娩期较常见的并发症,占总分娩数13%~20%[1].本文探讨彩超对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以期对产科分娩的处理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韩新洪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真菌培养鉴定和耐药性检测

    本文对100份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标本作真菌培养鉴定并检测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史煜波;刘为真;陈志勇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经腹子宫全切术式的改进(附54例报告)

    通过对经腹子宫切除术操作步骤的改进,如采用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不缝合腹膜等,与常规法子宫切除术相比,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而且术后恢复快.现报道如下.

    作者:应红军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小儿麻醉前口服咪唑安定的镇静效果

    小儿麻醉前用药的目的是产生良好的术前镇静,使麻醉诱导平稳而不延长其苏醒时间.传统的术前肌注鲁米那钠和阿托品效果不满意.本文探讨口服咪唑安定和阿托品的术前镇静效果.

    作者:周慧珍;葛矞雯;彭洁;陈骏萍;王靖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宁波市1989~1999年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例逐年队列分析

    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即结核病的传染源,由于其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向周围环境排菌,被列为结核病主要的管理对象.现代国家结核病控制的战略目标是要从人群中查出这些病人,使用抗结核化学疗法对其彻底治疗,使之失去传染性,从而阻断传染.通过新发传染源的队列分析,可反映实施结核病控制规程的成效.

    作者:何蓉蓉;赵敏捷;杨薇娜;安东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是目前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法.我院自1992年1月~2000年6月己施行LC 1 86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夏可蓉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肺及部分左心房切除治疗Ⅲ期肺癌的术后护理

    目前,对肺癌侵及邻近器官的Ⅲ期肺癌,采用肺及部分左心房切除手术[1],可提高术后生存率,有报道术后5年生存率达20.6%.我院自1996年1月~1998年3月,共行肺及部分左心房切除术9例.我们认为,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科学管理输液速度,对提高手术效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君;应云珍;王雪君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老年病人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与对策

    老年病人的院内感染已为各级医院所关注.笔者对我院内科系统1998年60岁以上老年住院病人的院内感染作回顾性调查,并进行分析和探讨对策.

    作者:张黎明;杨柳;徐军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从小组长角度看整体护理

    心内科、ICU病房是我院率先开展整体护理的模式病房,其管理模式实行责任护士-小组长-护士长三级管理体制.在这一模式中,小组长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开展整体护理2年来,作者根据切身体会,从小组长角度谈谈对整体护理的认识.

    作者:王士兰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宁波市海曙区入托儿童HBsAg和HBeAg检测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HBsAg阳性携带者高达10%~15%.为了解我市儿童HBV感染情况,作者统计分析了1992~1998年宁波市海曙区儿童入托体检中HBsAg、HBeAg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丽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甲亢误漏诊4例分析

    例1.男,31岁.反复周期性低钾麻痹0.5年.半年来患者反复双下肢急性弛缓性瘫痪,长期诊断为周期性低钾麻痹,经补钾治疗,症状于1~2天内迅速好转.入院体检:血压150/80mmHg,无突眼,甲状腺不大,手指平举细颤,心率104次/min,律齐,血钾2.7mmol/L,入院后甲状腺功能检查TT3、TT4、FT3、FT4均明显升高,TSH显著下降,诊断为甲亢合并周期性低钾麻痹,按甲亢治疗及补钾治疗1周,血钾正常出院.随访0.5年,未再复发.

    作者:冯飞琴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宫腔纱条填塞治疗产后出血30例分析

    我院对用宫缩剂止血效果欠佳的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治疗,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邬雅萍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血液净化在危重症抢救中的应用

    截至1996年底,全世界已有50万尿毒症患者接受透析治疗,长已存活34年.透析治疗使急性肾衰(ARF)的死亡率渐趋下降.近十余年来,血液净化技术不断革新,衍生出一系列新技术,包括常规血液透析(IHD)、血液灌注(HP)、血浆置换(PP)、腹膜透析(PD)、血液滤过(HF)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在抢救危重症方面起了很大作用,目前主要用于对心血管疾病如心衰、低血压,多脏器衰竭(MOF),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创伤后ARF的治疗,以及用于高分解代谢需用全静脉营养者(TPN).

    作者:张祖懿 刊期: 200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