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收集1985年以来将妇科疾病误诊为阑尾炎3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吸取经验教训.
作者:宋涌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加小剂量芬太尼行单纯硬膜外阻滞或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加硬膜外阻滞联合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并作对比分析.方法选择136例ASA Ⅰ~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的初产妇,随机分为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组各68例,另选择68例条件相仿但不给予镇痛的自然分娩产妇为对照组.CSEA组鞘内注入芬太尼,PCEA组硬膜外注入镇痛合剂(罗哌卡因+芬太尼),其后均行硬膜外持续背景剂量+PCA模式.记录不同时点疼痛评分(VAS评分),自动监测BP、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观察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新生儿1、5 min的Apgar评分及其他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可达到满意镇痛,CSEA组快于PCEA组,早期PCA按压次数PCEA组多于CSEA组,镇痛前后产妇BP、HR、SpO2无统计学差异(P>0.05);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使用缩宫素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产程中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以CSEA组明显.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且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快于硬膜外阻滞.
作者:王立勋;陈友利;李瑞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发生骨不连的原因,为提高手术效果提供借鉴.方法对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术后骨不连的12例股骨干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中,C型骨折6例,B型骨折4例,A型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10例,开放性骨折2例.手术方式均采用切开复位.术中未植骨8例;未及时改动力型固定7例;股骨远端1/3骨折2例;感染2例.结论切开复位的手术操作技术、术中未植骨、未及时改用动力型固定和感染是术后骨不连的重要原因.股骨远1/3骨折是顺行髓内钉的相对禁忌证.
作者:张云庆;姜雪峰;杨惠光;周正明;顾家烨;周枫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经过阴道试产,如果不能顺利地阴道分娩,产妇及家属就会后悔、抱怨、甚至吵闹,因此,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已成为护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和护士的职责[1].我科于2003年1月开始使用阴道分娩知情同意书,现将实施情况及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勤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TV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良性病变的非脱垂子宫切除患者分为新式TVH 12例与腹式子宫切除术(TAH)20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新式TVH组平均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手术相关疾病发病率、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均小于TAH组(均P<0.01).结论新式TVH手术时间短,腹腔干扰少,术后手术相关疾病发病率低,住院时间短,腹部无疤痕.
作者:祝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对行会阴侧切的产妇术后给予应用氦氖激光照射,促进切口愈合,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平;张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腹部手术774例临床资料,分析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效果.结果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43例,发生率为5.56%.肥胖与非肥胖组以及术中使用电刀与不使用电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或P<0.01);术后切口给予和未予红外线照射理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肥胖和术中使用电刀是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治疗与预防的关键.
作者:杨谋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测定了35例脑外伤患者血清TNF-α、IL-8、IL-6的含量,以探讨细胞因子在脑外伤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并就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初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长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癫痫为短暂性发作性疾病,其痫样放电亦为间歇性发放,常规脑电图(REEG)描记时间短,常记录不到痫样放电.24 h动态脑图(AEEG)因监测时间长,可大大提高痫样放电检出率.现将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3月间125例临床诊断为癫痫及可疑癫痫患者AEEG检查结果加以分析,以探讨AEEG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丽清;丁莉;申晓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自1993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心病合并自发性气胸136例,占同期自发性气胸(193例)的63.2%,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法明;张心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2002年10月至2003年12月,本院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40例,收到良好疗效,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孙禾;董旭南;祖农·斯拉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自2003年至2004年,我科采用葛根素联合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和平;郭耀伟;张玉琴;王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指屈肌腱腱鞘炎又称扳机指或弹响指,临床较为常见.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笔者采用锋勾针治疗该病45例,经1年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任平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严重烧伤后易并发急性胃肠黏膜病变以致消化道出血,常常加重病情使之复杂化,甚至是导致死亡的一个直接原因.我院烧伤科自2001年8月至2005年10月应用泮托拉唑治疗16例严重烧伤患者消化道出血,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卢才教;张鹏;杨宁;徐建军;林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腹股沟疝患者41例应用双层垫片进行无张力修补治疗.结果全组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7~10 d出院,随访未见不良反应及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佳术式.
作者:卓礼先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化疗、放疗、中药及生物制剂综合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及生存期.方法选择确诊为肺癌且失去手术机会或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手术的病例75例,治疗组42例予VCMM或VCMB方案化疗并同时适时行放疗及中医中药、生物制剂治疗,而对照组均为不能按以上方案规律治疗者共33例.结果首次治疗后两组缓解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0.52个月和11.64个月,各年生存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均P<0.05).结论化疗同时配合放疗、中医药和生物制剂等综合治疗对延长中晚期肺癌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副作用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马永贞;韩文生;赵尚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热休克蛋白(HSP)是生命体在高温、发热、缺血、缺氧、病毒感染、炎症等不良环境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组蛋白质,它能保护机体或细胞不受或少受伤害,这一反应过程称为热休克反应.目前已发现的HSP主要可分为HSP110、HSP90、HSP70、HSP60和小HSP等五个家族,其中HSP70在正常状态水平较低,而在应激状态下可显著升高,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也为透彻.本实验拟探讨四种不同的镇痛方法对子宫切除患者血清中HSP70水平的影响,旨在进一步研究HSP70在不同应激状态下的变化规律.
作者:蒋理;韩传宝;马蔡昀;顾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变态反应性疾病在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病情反复,易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给预防和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因此,查找这类疾病的变应原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我科2003年至2004年门诊和病房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特异过敏原及总IgE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董昳莅;丁长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非淋病性尿道(宫颈)炎(NGU)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对997例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鉴定、计数、药敏检测.结果 UU检出率38.1%,MH检出率8.4%,混合(MH+UU)9.8%.本地区解脲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素素敏感的前7种依次为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结论本地区NGU患者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治疗以交沙霉素为首选,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建委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黄蜂螫刺致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和观察,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黄蜂螫刺致过敏性休克临床资料.结果黄蜂螫伤致过敏性休克5例,经及时救治无一例死亡.结论严密观察症状和体征,预防休克,及时急救,是救治黄蜂螫刺致过敏性休克的关键.
作者:周小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应用输尿管镜治疗包裹性输尿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包裹性输尿管结石应用输尿管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中6例改开放手术,2例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13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成功,并发症有出血、假道、穿孔.结论输尿管镜治疗包裹性输尿管结石技术要求高,仔细观察、清除息肉、显露结石是成功关键.及时选择开放手术是明智的抉择,可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作者:冯建华;方玉林;邝世航;莫金水;寥济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为了解本地区人型支原体(M.humenis,MH)、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和药物敏感谱的情况,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对392例发生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的患者,采用UU与MH诊断试剂盒对女性的宫颈分泌物和男性的前列腺液进行培养,并对阳性株进行了11种抗生素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作者:陈峰;丁东;童正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国外近年来大量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颈动脉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关系.颈动脉斑块堆积可使血管内膜增厚,血管管径变窄,血流受阻.我们用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并通过颈动脉超声观察该药对斑块的影响.
作者:孙惠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1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静注.结果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肤红斑及疱疹停止发展时间、表皮剥裸区干燥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1和/或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对葡萄球菌烫伤皮肤综合征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裴竹英;皮桂莲;杨悦琴;赵旭晶;王立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角膜缘功能衰竭症的远期疗效.方法 163例190眼初发性翼状胬内、外伤性角膜缘板层缺损及角膜缘碱烧伤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干细胞治疗组)82例97眼,其中60眼翼状胬肉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外伤性角膜板层损伤22眼,角膜缘碱烧伤15眼行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B组为传统单纯翼状胬肉切除,外伤性角膜缘板层损伤、碱烧伤行结膜瓣移植术(对照组)81例93眼,其中翼状胬肉60眼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外伤性角膜缘板层缺损19眼,碱烧伤14眼行结膜瓣移植术.术后随诊观察角膜缘新生血管、角膜透明度、翼状胬肉复发率.结果 A组术后角膜缘新生血管、角膜白斑、翼状胬肉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A、B两组各项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角膜缘功能衰竭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胜;饶芒前;丁田;邱树敏;李一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继发肘内翻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我院骨科自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交叉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未出现肘内翻等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贵忠;王威;王泽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5年3月应用三氧化二砷与沙利度胺(又名反应停)联合治疗复发性、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敬君;付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良好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良好的医院环境是保持患者身心舒适及接受治疗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手术室作为担负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急危重患者抢救任务的场所,对环境要求特别高,因此其环境噪音不容忽视.
作者:郑小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护理尿毒症患者中,与其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技巧.方法对尿毒症患者实施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结果通过多元化护理,患者满意率由90.3%提高至99.4%.结论掌握和运用好护患沟通的技巧是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医疗纠纷的保证.
作者:林晓玲;朱文丽;林佩娥;林侬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AIDS是由HI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通过性接触、输血及围生期感染等途径传播.该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与人体有CD4分子的靶细胞结合,通过逆转录、整合、转录等过程在人体上述靶细胞大量繁殖,使T4细胞不断溶解破坏,依赖T4细胞参加的细胞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使患者极易发生原虫、懦虫、真菌、细菌和病毒等感染,并可发生少见的恶性肿瘤,终导致死亡[1].随着艾滋病例的增加,妊娠合并HIV感染者也逐年上升,现结合病例就HIV感染者妊娠晚期引产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傅欢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三年来,我们采用头皮针行小儿导尿11例,均及时解除尿潴留,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24 h至5岁.2例出生后24 h不明原因的不能排尿,4例尿道外口囊肿,5例术后.
作者:樊秋云;侯钦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患者,男,23岁.斜颈20余年,出现面部偏斜畸形.查体:左侧颈肌肌张力增高,左肩高耸,而左侧胸锁乳突肌明显硬化,挛缩.头偏向左侧,如复位至正中时,发现面部已成倾斜畸形.心肺听诊正常,余神经体征未引出.头MRI枕大孔区示有Charie Ⅰ型畸形,轻度.入院后采用左侧胸锁乳突肌离断,切除明显挛缩肌条及纤维,副神经颅外干显微缩小术,使用神经肌电刺激仪(丹麦迪沙公司)比较术前后斜方肌耸肩反应度为标准切除神经干约60%.术后患者感觉良好,随诊3个月,颈部紧张不适已经明显缓解,耸肩功能正常.
作者:秦剑军;胡丹;颜强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作者在2001年至2004年从事冠脉造影过程中,诊断X综合征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学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患者,女,66岁.于2002年始出现颜面部浮肿、怕冷、反应迟钝、嗜睡,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但口服甲状腺素片不规则,也未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作者:尹佳园;李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患者,男,43岁.有频发室早病史5年余,偶感心悸胸闷,曾查心电图提示为频发室早,余无异常;3个月前自服普罗帕酮(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407011)100 mg,3次/d,自觉症状消失.入院3 d前出现头昏乏力,胸闷心悸.入院查体:神智清,血压90/55 mm Hg,心率48次/min,心律不齐;查心肌酶谱、血生化及超声心动图均正常.
作者:谈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患者,男,40岁.因左下腹疼痛,脓血便1个月就诊,B超示左下腹探及一个3 cm×4 cm×4 cm大小包块.因拟行结肠镜检查,当日清晨将硫酸镁80 g溶于400 ml水中口服,并饮温开水600 ml以清洁肠道.口服药液3 h后(其间呕吐1次,量约200 ml)出现下腹部阵发性绞痛,2 h后突感左下腹部疼痛,随后扩散至全腹,1 h后来诊.
作者:宗莉莉;盖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高氧液具有高氧分压、高浓度溶解氧,并含有一定浓度的活性氧(O3),它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立即以溶解氧的方式直接向组织细胞供氧,使组织细胞由乏氧代谢逆转为有氧代谢,进而缓解疾病、挽救生命.有关氧疗的研究在国内外有大量报道[1,2],其治疗机制与临床应用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对于使用高氧液静脉液体直接给氧方法文献报道不多,本文综合目前有关资料作如下综述.
作者:邓翠云;吴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外科久远和基本的经典手术之一.国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腹股沟疝的发病率约为0.1%~0.5%[1],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复发率为10%~1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2%[2,3].因此,外科医师对腹股沟疝的临床手术治疗一直在不懈努力,并希望能有所突破.本文就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正阳;乌尔班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21世纪的医学人才必须具备预防医学知识与技能,本文从强化预防医学教育思想,加强预防医学师资建设,调整教学时间,充实教学内容以及改革教育方式与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加强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的思路.
作者:刘国礼;佟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围绝经期是女性生理功能从性成熟逐渐进入衰退期的一段过渡时期,常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并影响生活和工作,因此应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作者:付国勤;余丽侠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