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2705
  • 国内刊号:35-1185/R
  • 影响因子:0.36
  • 创刊:199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福建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2001年被评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2年1期文献
  • 福州市老年公寓人群分类初探

    [目的] 为发展多种模式的老年公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福州市5区4所老年公寓的112名老年人进行分类调查.[ 结果] 依据老人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和家庭成员等因素,福州市老年公寓可分为福利型、康复型和开放型. [结论] 根据各类型老年人特点,应努力纠正现存老年公寓缺陷,完善养老制度,发展多种模式的老年公寓,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

    作者:高晨;冯元贵;潘宝骏;洪林宗;黄朝新;黄永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IgY抗体用于弓形虫感染小鼠病原学检测的研究

    [目的] 将抗弓形虫鸡卵黄抗体(IgY)应用于免疫酶染色,探索弓形虫感染的病原学诊断途径.[方法] 取急性感染弓形虫小鼠的肝、脾和肾组织切片,用IgY作为第1抗体,间接酶免疫染色,检查细胞内弓形虫速殖子. [结果] 在细胞内可见呈弧形、半月形紫红色半透明的弓形虫速殖子,虫体完整,一般1~4个虫体/细胞,以2~3个多见. [结论] IgY抗体的间接酶免疫染色试验用于诊断急性感染弓形虫的小鼠,具有特异性.

    作者:施强;杨婷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职业紧张与高血压关系的逐步回归分析

    [目的] 研究职业紧张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以及不同职业紧张因素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 应用职业紧张测试表(OSI) ,对职业人群中14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并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1)在控制和考虑了非职业紧张因素条件下,职业紧张与高血压关系密切,并随着职业紧张程度的增加,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显著增加;(2)该职业人群引起高血压发病的主要职业紧张因素是人际关系.[结论] 职业紧张是职业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不同职业人群引起高血压发病的主要职业紧张因素不同.

    作者:刘宝英;任南;杨华;徐凤;陈晋;郭志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汕头市疾病监测点1990-2000年居民死因分析

    [目的] 研究汕头市国家疾病监测点居民死亡模式及其动态变化. [方法] 对监测点常住居民1990-2000年的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因分析.[结果] 11年间监测点年均报告死亡率为212.33/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为肿瘤(83.22/10万)、心血管疾病(52.75/10万)和呼吸系统疾病(26.91/10万).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年均报告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分别由1991年的91.33/10万和55.44/10万,上升至2000年的117.50/10万和68.04/10万 .三大类疾病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总死亡总数87.8%,感染性疾病和产科及围产期疾病占8.6%,意外伤害仅占3.7% .[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监测点居民健康的疾病,对此应采取综合预防和控制措施.

    作者:文衍斌;佘唤昭;黄建云;张旭彬;黄时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螺旋藻中胡萝卜素半衰期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螺旋藻主要成分胡萝卜素的半衰期与预测方法. [方法] 应用加速储存实验,观测不同温度下胡萝卜素含量变化的规律. [结果] 采用线性回归拟合方程lny=6.2674-0.07615 x (y为半衰期,x为储存温度) 和Arrhenius 经验公式Qi=2.12575(50-ti)/10×11.70 (t i为储存温度,Qi 为半衰期) 推算任意温度下的半衰期(d),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很接近. [结论] 螺旋藻中胡萝卜素半衰期预测用线性回归方程法,比Arrhenius 经验公式推算结果,更加简单和稳定.

    作者:张镜源;廖惠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冷冻烤鳗HACCP模型的探讨

    [目的] 探讨冷冻烤鳗的HACCP模型,以保证冷冻烤鳗的安全卫生质量. [方法] 利用HACCP原理,对冷冻烤鳗生产加工过程的每道工序从生物、化学、物理三方面潜在的危害进行分析(HA). [结果] 确立原料验收(潜在药残危害),蒸煮(潜在致病菌危害),金属探测(潜在金属碎片危害)3个加工步骤为关键控制点(CCP),并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 建立冷冻烤鳗的HACC P模型是保证冷冻烤鳗安全卫生和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王进喜;王祥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内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或医院内感染.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大量的抗生素进入临床,各种侵入性检查和操作增多,医院感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医院的规模、条件不同,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有很大差异,一般约占住院患者的5%~10% [1],我国1994年提供的资料显示平均医院感染率为9.7%[2,3].医院感染给医院和患者双方均造成巨大的损失,据国内的一次调查资料显示内科约有1/4的死亡病例与医院感染有关[4],因而医院感染的问题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是清洁、消毒、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5].为此医院感染控制应以科学监测为依据,以医院管理为手段,以便达到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医疗安全的目的.

    作者:王传敏;叶香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以改革促进铁路卫生防疫事业的健康发展

    铁路卫生防疫机构的改革,是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需要,是适应当前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福州铁路卫生防疫站针对目前的管理状况,出台了若干改革管理措施,目的在于进一步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推进铁路卫生防疫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陈加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福建省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制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福建省计划免疫保偿现况,促进保偿工作. [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结果] 计划免疫保偿全省覆盖率为79.2%,儿童投保率为70.2%,91.6%的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保偿制表示满意,65.3%的接种点的保偿金由县或县以上机构管理,45.3%的接种服务提供者表示保偿金有助于解决乡村医生的报酬. [结论] 福建省计划免疫保偿制已取得明显成绩.但经济状况、宣传不力、管理不善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继续深入宣传 ,加强管理,健全、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以促使计划免疫保偿制日臻完善.

    作者:杨莹;郑金凤;周勇;林光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闽北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监测与分析

    [目的] 了解闽北嗜人按蚊的分布特征. [方法 ] 1998-2000年对建阳市9个村的嗜人按蚊调查点和童游镇回瑶村的病原和媒介监测点进行调查. [结果] 童游镇3年血检发热病人 7 705 例,年血检率 5.5%,未查到疟原虫阳性者,学龄儿童间接荧光抗体检测804例,仅发现阳性5例.回瑶村媒介监测均未捕获嗜人按蚊,仅捕获中华按蚊. [结论] 嗜人按蚊分布区经几次灭蚊,在基本消灭后,疟疾疫情稳定.

    作者:郑粹荣;罗张华;陈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1995-2000年新入园儿童HBsAg和抗-HBs调查

    [目的] 为了解新入园儿童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体的情况.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ELISA)进行检测. [结果] 新入园儿童HBsAg阳性率从1995年的2.6%降到2000年的0.9%,抗-HBs阳性率从1995 年的42.5%上升到2000年的53.7%. [结论] 幼儿园儿童根据抗-HBs检测结果,应及时给予乙肝疫苗补种和加强.

    作者:陈宝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福建省14岁以下儿童麻疹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福建省3年来的麻疹强化免疫效果. [方法] 据流行病学、血清学和经济成本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强化免疫后麻疹平均发病率为2.39/10万,比强化免疫前的6.52/10万下降了63.3 %,5 岁以下儿童麻疹的发病率从1997年的33.47/10万下降到2000年的5.74/10万;强化免疫后人群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均有显著的上升;3年强化免疫费用-效益比值为1∶2.38.[结论] 通过麻疹强化免疫后,福建省的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人群免疫水平明显上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作者:郑金凤;周勇;蔡志坤;方志林;何家鑫;许龙善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鼓浪屿区慢性病调查与防制对策

    [目的] 鼓浪屿区慢性病患病情况,探讨社区慢性病防制对策. [方法] 根据慢性病调查统计结果和社区卫生服务内容进行分析. [结果] 2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29.6%,糖尿病患病率3.6%,平均体质指数23.3 kg/m2.[结论] 慢性病防制是一个全社会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作,需要各级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把控制慢性病的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

    作者:王清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绍兴县1980-2000年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情况分析

    为了解绍兴县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的流行情况,我们对收治结脑病人的市、县各两家医院结脑病人的病历档案进行回顾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

    作者:王成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厦门市儿童与外来流动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厦门市儿童与外来流动儿童体格发育状况的差别.[方法] 每名儿童按统一方法和有关要求填写卡片,评价标准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荐的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和身高别体重诊断肥胖、低体重、发育迟缓和消瘦. [结果] 我市儿童与外来流动儿童体格发育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 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是降低我市儿童肥胖和外来流动儿童低体重、发育迟缓和消瘦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郑丽环;罗怀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东山口岸鼠形动物及其寄生蚤调查

    [目的] 为防鼠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 于2000年5月~2001年4月对外轮开放后的东山口岸外环境和居民区室内,采用ELT 10N夹夜法和笼捕法,逐月定期进行鼠形动物及寄生蚤调查. [结果] 全年共捕获鼠形动物275只,隶属2目2科4种,即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和鼠句鼠青.居民区室内平均鼠密度为10.4%,繁殖指数53.8%, 繁殖高峰在8月和9月,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65.9%.发现两种寄生蚤,蚤指数0.51,染蚤率16.5%. [结论] 东山口岸鼠患是严重的.应经常开展口岸灭鼠灭蚤 ,以褐家鼠为主要防制对象,在繁殖高峰前进行.

    作者:郑登魁;陈春城;林永贵;孙保添;张长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福建省近20年狂犬病流行及监测防制状况分析

    [目的] 总结福建省狂犬病的流行及监测防制概况,探索更为适宜的预防措施,为今后狂犬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历年全省各地狂犬病疫情报告及1990-2000年在本站门诊就诊者的实验室监测资料.[ 结果] 80年代为我省狂犬病疫情较严重的时期,90年代发病数明显减少,1993年后发病数一直在7例以下.病例主要分布于闽南及闽西地区,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男性多于女性,散居儿童、农民和中小学生为高危人群.人群疫苗免疫效果监测,从使用每安瓿为 1.3 IU的狂犬苗到2.5 IU以上的精制苗,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从60%增至85%~95% .[结论] 犬的管理、疫苗的质量是预防狂犬病发生至关重要的因素.对群众进行有关狂犬病危害性、预防知识的宣传及狂犬苗免疫后抗体的监测对预防狂犬病的发生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阳;刘建明;江爱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闽西城乡中小学健康教育课开课情况调查

    [目的] 客观评价一个地区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情况,探讨评价指标及其适用性.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与回顾性调查法.[结果] 小学和中学曾开课率分别为75.9%与63.0%;卫生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2.3%与88.5%,卫生行为形成率分别为92.5%与 91.9%,城区曾开课率、知晓率和形成率均高于乡镇. [结论] 农村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曾开课率、知晓率和形成率可作为学校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综合指标.

    作者:阎建平;倪献钦;钟路明;曾忠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2000年福建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实验室监测系统评价

    [目的] 通过对2000年福建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实验室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评价,做好无脊灰后的维持工作. [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合格脊灰网络实验室的有关评价指标对当前福建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实验室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及监测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价.[结果] 福建省AFP实验室监测系统2000年检测了294份AFP粪便标本,AFP病例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2.6%,实验室结果30 d内反馈率为92.5%,阳性标本和国家实验室一致率为100%,国家实验室职能考核成绩为100分,均达到证实要求. [结论] 福建省AFP实验室监测系统有能力及时准确发现可能存在或输入的野病毒,其结果可以作为证实消灭脊灰的可靠评价资料.无脊灰证实后要继续保持实验室系统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对野毒的反应能力.

    作者:潘伟毅;杨秀惠;蔡志坤;郑金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莆田市1993-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评价

    [目的] 评价莆田市1993-2000年7次14轮全国强化免疫日活动的开展情况,指导今后计划免疫工作. [方法] 用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全市4岁以下儿童7年累计接种2 126 359人次,平均报告接种率96.6%,有效控制了零剂次免疫儿童的持续累积,保持了人群高水平免疫,阻断了脊灰野毒株的传播,取得连续6年无脊灰野毒株病例的效果. [结论] 继续巩固消灭脊灰成果的关键是要加强常规免疫,重点加强流动人口和免疫薄弱人群的免疫接种.

    作者:黄加庆;何家鑫;郑金凤;柯朝晖;周剑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2例急性青鱼胆中毒报告

    口服鱼胆发生中毒,在我国沿海省市都有报道.近期闽西监狱医院收治鱼胆中毒2例,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

    作者:郑沛光;阮培昌;刘芸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HBV前S2抗原、抗体与其病毒标志物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Pre·S2Ag、 Pre·S2Ab与HBV M、H BV DNA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和PCR法检测。[结果]各组肝病患者的Pre·S2Ag 检出率分别为 8.3%、72.0%、77.1%;Pre·S2Ab的检出率分别为75.0%、9.3%、3.7%。Pre·S2Ag在HBVDNA、HBeAg阳性者中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re·S2A阳性者HBVDNA、HBeAg均阴性。[结论]Pre·S2A g的检出意味着病毒在复制或有传染性。Pre·S2Ab的出现,标志着病毒被清除,在慢性肝病中检出并不意味着病情稳定,同时发现该抗体可以在急性乙型肝炎急性期及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全部阴性的患者中检出。

    作者:游景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异位妊娠3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7年1月至2001年2月诊治的336例异位妊娠者的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336例中,流产史者111例,初诊即异位妊娠299例;保守性治疗58例,成功5 0例,保守性手术治疗成功率100%,输卵管再通率89.5%;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率在81%~87% .[结论] 人工流产为目前异位妊娠发病的首要因素.腹腔镜技术、超声诊断、HCG测定是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辅助手段.保守性治疗为目前异位妊娠治疗的趋势.

    作者:陈丽红;胡继芬;卢辉;韦娟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26例产妇子宫破裂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26例产妇子宫破裂死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方法] 对各市(县、区)妇幼保健所上报的产妇死亡报告卡及个案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结果] 26例中,13例使用催引产药物,均为可避免死亡;影响死亡的因素中,医疗保健系统存在的知识技能与态度问题占88.5%.[结论] 产前严格遵守催引产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密切观察产程,正确处理阴道手术产及先兆子宫破裂,可避免子宫破裂.

    作者:陈小梅;郑巧玲;陈莉娜;林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老年人医院获得性不动杆菌肺炎39例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肺部不动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提高对不动杆菌感染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老年人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 [结果] 不动杆菌感染与使用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基础疾病及其他易感因素有关.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 老年人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加强综合治疗原发病是预防不动杆菌感染的关键.

    作者:刘少滨;许能銮;郭容英;陈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221例不良妊娠分娩史者弓形体、巨细胞病毒与风疹病毒抗体检测

    [目的] 了解不良妊娠分娩史的血清弓形体、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ELISA检测三项特异性IgM、IgG抗体. [结果]IgM检出率分别为8.1%,15.8%,14.5%;Ig G为7.7%、67.9%、41.8%.[结论] 巨细胞病毒感染较为普遍,其次为风疹病毒,弓形体感染相对较少 ,但也是不良妊娠分娩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扶梅妹;刘光;张瑞霞;李英;彭淑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498例肺结核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肺结核病的病灶、空洞与咳嗽、咯血、涂阳、复治的关系.[方法] 对门诊498例肺结核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咳嗽、咯血与病灶分布范围无相关性.痰菌涂阳率35.5%,壮年组达40.0%;外来人口占21.7%,青年组占70.4%,涂阳率43.4%.双侧病灶痰菌阳性率高于单侧者;病灶占据肺野的范围越大,痰菌的阳性率也越高;有空洞的菌阳率高于无空洞;咳嗽者痰菌阳性率高于无咳嗽者;年龄越大复治率越高,复治病人双侧病灶多于单侧.复治涂阳低于初治涂阳、亦低于复治涂阴.[结论] 青年是肺结核病的好发人群 ,青壮年的痰涂阳率较高;肺结核病灶的范围、空洞和咳嗽的有无与痰菌阳性率的高低有显著差异.复治率与双侧病灶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复治涂阳率低与过诊过治有关.DOTS是降低复治率的有效方法.外来人口肺结核防治措施亟待改进.肺结核病控制的重点是痰涂阳患者,但病灶的活动性也不可忽视.

    作者:杨碰狮;叶明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产前诊断1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女,27岁,为第3次妊娠19周,自述在当地2家医院查染色体为平衡易位携带者(报告结果不一),故来我院就诊,并要求做产前诊断.患者第1 胎为足月剖宫产,婴儿双足内翻畸形,出生4 d后夭折.第2胎孕50多天自然流产.患者既往体健,孕期无接触有害因素,其夫染色体正常,家族中无同类病史. 1.2 细胞遗传学检查复查染色体,取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72 h,常规制片 ,G显带,计数6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6个核型.染色体核型为:46,XX,t(2;20)(2pter→2q37 :

    作者:彭淑华;刘光;张瑞霞;李英;扶梅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尘肺患者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尘肺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相关影响因素 . [方法] 对 1987-1999年住院的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病与尘肺的期别、年龄、并发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有关;与接尘工龄、并发肺结核无明显相关.[结论] 为有效防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王登强;冷旭媚;林丽颖;俞永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先天性结核病1例报告

    先天性结核病文献罕见报道,本所19年来仅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儿,男,3个月龄.出生后第23 d因高热、咳嗽与气促求诊于某医院.诊断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用异烟肼(H)与利福平(R)治疗后症状缓解.2个月后转厦门市结核病防治所.胸部X射线示:双肺细小斑点状阴影,密布均匀.诊断为两肺上中下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继续用HR+吡嗪酰胺(Z)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儿体重增加,发育良好,两肺病灶基本消失,停用Z,继续用HR至8个月,再行胸片复查两肺病灶消失,停止治疗.经随访 1年6个月患儿一切正常.了解到患儿母亲曾于妊娠8个月因患急性血型播散型肺结核而住院治疗,在治疗的第2天早产下该男婴,出生后即母婴隔离.

    作者:宣培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南平市婴幼儿腹泻病毒的电镜观察

    [目的] 研究南平市婴幼儿腹泻病毒病原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电子显微镜对腹泻住院的婴幼儿粪便标本进行观察.[结果] 176份标本中,检出4种病毒(轮状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小圆病毒).病毒检出率为47.7 %.[结论] 南平市婴幼儿腹泻病原存在上述4种病毒,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

    作者:何爱华;林光宇;陈国燊;袁平;薛美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炭疽攻击对人类的威胁及防御策略

    生物恐怖由来已久,近美国炭疽事件引发的恐慌已波及世界.本文主要从生物攻击的角度分析了炭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生物武器中的地位和对人类的威胁 ;简述了炭疽的感染类型及传播机制和防制措施,以及疫苗在抵御炭疽性生物恐怖活动中的作用和局限性,并宏观地指出遏制生物恐怖活动威胁的4个重要策略.

    作者:杨婷婷;李世清;陈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霍乱的分子流行病学

    分子流行病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学科.从分子乃至基因水平上研究医学事件在人群和环境生物群体中的分布及其决策因素和调控手段的学科,是由分子生物学理论、技术与现代流行病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既有流行病学宏观概念,又有分子生物学的先进手段,从根本上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分布及来源进行追踪和分析,现已广泛应用于传染病、酶学方法及核酸研究手段包括生物(群)体间遗传距离的计算、蛋白质的研究、酶学方法及核酸研究方法等.本文主要介绍核酸方法:①分析染色体外DNA多态性,如质粒酶谱分析、噬菌体酶谱分析; ②染色体DNA多态性,如染色体DNA酶谱; ③重要基因的分析与病原体有关毒力因子,抗原因子等检测,在霍乱弧菌中有CTX、tcpA ,hly,zot,ace,RS1,Omp,nanH,DNase等等,采用的技术手段有琼脂凝胶电泳,基因探针及分子杂交分析方法,PCR技术及基因序列分析等已被广泛应用于霍乱流行病学研究中 .

    作者:刘延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本文综述巨细胞病毒的感染现状、感染途径、诊断方法,先天性感染对妊娠及胎儿的影响,感染后的治疗及巨细胞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运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虫媒病毒:一个亟待开展研究的领域

    本文从病毒分离、血清学调查、发病特征及临床表现、媒介和宿主、分子生物学及分子流行病学方法等方面叙述了国内外虫媒病毒的研究近况,重点介绍了辛德毕斯病毒、环状病毒及其在福建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开展虫媒病毒研究的紧迫性.

    作者:潘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慈菇营养素成分分析与抗氧化作用机理探讨

    [目的] 初步分析慈菇中营养素成分及探讨其抗氧化机理 . [方法]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铁、锰、锌、铜微量元素含量,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硒含量,按维生素E试剂盒比色法及2, 6-二氯靛酚滴定法分别测定维生素E和维生素C含量. [结果] 慈菇中硒、铁、锰、锌、铜、维生E和维生C含量分别为0.0074、1.59、0.24、0.35、0.23、2.18和4.75 mg/100 g. [结论] 慈菇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的物质基础.

    作者:陆祖福;吴小南;汪家梨;黄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用直接分离法检测贝(甲)壳类海产品中的致病性气单胞菌

    [目的] 了解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携带状况. [方法] 对市售贝(甲)壳类海产品标本用直接分离和1%氯化钠胨水增菌后分离分别检测致病性气单胞菌. [结果] 从400份样品中,直接分离法检出致病性气单胞菌7种480株,增菌分离法检出6种452株,检出率分别为120.0%和113 .0%,两者符合率为94.2%,差异无显著性(P>0.05).检出的致病性气单胞菌以嗜水气单胞菌为主,分别为45.4%和46.9%. [结论] 直接分离法能应用于贝(甲)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检测.

    作者:徐景野;傅小红;于梅;楼丽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温度对糕点测定中过氧化值的影响

    过氧化值是评价油脂酸败的指标之一,测定糕点的过氧化值要提取油脂,挥去溶剂后测定. 当用水浴加温挥去溶剂时,温度控制不一致,对过氧化值的结果影响较大.我们用对比实验 ,对测定糕点过氧化值时的温度进行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作者:黄亚太;涂基恒;许本英;戴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3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EB病毒抗体与嗜异性抗体检出情况

    [目的] 探讨福建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EBV 抗体与嗜异性抗体的检出情况.[方法] 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M、IgG抗体,采用血凝试验法检测嗜异性抗体. [结果] 31例患者血清中EBV抗体检出率为51.6%;嗜异性抗体检出率为80.6%. [结论] EBV抗体与嗜异性抗体检出的相符率为61.3%,抗体的检出率嗜异性抗体明显高于EBV抗体.

    作者:吕双凤;汪小瑛;林志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用VITEK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

    [目的] 了解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分布情况、耐药特征,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 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以及GNS-506药敏检测卡检测.[结果] 307株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41.0%)、肺炎克雷伯菌(24.1%)和阴沟肠杆菌(11.7%)为主,产ESBLs的只有39 株大肠埃希菌和21株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对所有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对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磺胺类交叉耐药性较高,耐药性分别为53.8%~100%、85. 7%~100%和92.3%~95.2%. [结论] 该分析系统能快速地检测肠杆菌科中的产ESBLs菌,可为指导临床医生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涂海健;陈淑娟;刘信禹;林建阳;胡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影响培养基pH值稳定因素的探讨

    [目的] 研究测试方法、条件、制备工艺等因素对培养基p H值稳定的影响.[方法] 采用PHS/3C精密数显pH计测定培养基的pH值,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统计.[结果] 用Na2OH校正培养基,pH值明显下降,用Na2CO3,pH值明显上升;含胨量少的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后,pH值下降,较不稳定 ;在高于室温的条件下测出培养基的pH值低于在室温条件下的测得值.[结论] 导致成品培养基pH值不稳定的因素有校正液、温度、压力、培养基的含胨量等,只要在操作中注意,便可提高培养基的使用质量.

    作者:陈润生;刘华荣;林杰;郭维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加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鲜冻禽产品中的盐酸克伦特罗

    [目的] 检查鲜、冻禽产品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残留情况.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比对分析.[结果] 60份样品中6份含量高于1.0 ng/g,高为6.2 ng/g.[ 结论] 禽产品也受到盐酸克伦特罗残留污染的威胁,应加强监管力度,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黄宏南;付武胜;林昇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六六六DDT及三氯杀螨醇农药残留量

    [目的] 在测定茶叶样品中六六六、DDT的同时测定三氯杀螨醇. [方法] 标准系列与样品在同一条件下用浓硫酸净化,用细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 [结果] 采用 DB-1型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 0.25 mm内径)测定各组分分离效果好. [结论] 该法适用于同时测定茶叶中六六六、DDT及三氯杀螨醇.

    作者:林国斌;赵道辉;林昇清;陈宏靖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如何开展控烟健康教育

    [目的] 为使控烟健康教育取得更好效果. [方法] 抓住要点,教育与行政干预相结合. [结果] 在3次倡议控烟活动中,接受倡议的单位达1 258个. [结论] 抓住要点,教育与行政干预相结合,是做好控烟健康教育的关键.

    作者:张松龄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2000年汕头市直医疗单位消毒质量评价

    [目的] 评价汕头市市直医疗单位消毒质量,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层次分析综合指数法.[结果] 2000年汕头市市直医疗单位消毒质量指数在81.0~99.6之间.[结论] 汕头市各市直医疗单位消毒质量不平衡,领导重视、强化专业培训、改进设备是改变现状的重要措施.

    作者:唐轶玲;何烁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黄岩区旅店业美容美发业公共用品卫生质量调查

    [目的] 了解本区旅店业、美容美发业公共用品卫生状况 ,确保使用安全,预防疾病传播.[方法] 抽取旅店、美容美发店各15家对其公共用品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结果] 旅店业卫生洁具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高检出率为19.2%.茶(漱)具大肠菌群检出率为15.7%,美容业中美容盆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检出、检出率分别为33.3%,20 .0%.[结论] 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缺乏、消毒不严格、操作不规范.应增强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采用有效的消毒物品及方法.

    作者:胡晓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分析细菌性痢疾的季节分布

    [目的] 探讨宁波市江东区1990-1999年细菌性痢疾的季节性分布情况. [方法] 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分析. [结果] 集中度法分析,细菌性痢疾有一定的季节性分布特征,圆形分布法分析,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高峰时间为 9月 25日,高峰期为6月 23 日至 12月 25日. [结论] 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可作为分析细菌性痢疾季节性分布方法.

    作者:邱伟;董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3种计算器计算几何均数的方法

    [目的] 介绍使用CASIO fx-180、CASIO fx-3600P、CAS IO fx-3500P 3种计算器计算几何均数的方法. [方法] 利用计算器统计功能,直接输入统计数据. [结果] 求出平均数、标准差. [结论] 方法步骤简便实用,能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谢锦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碘酸盐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黄文金;陈志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安溪县4个林(茶)场作业工人莱姆病感染情况

    福建省于1990年发现莱姆病,西北部林区工人感染与发病较多.为探明泉州市安溪县有无存在莱姆病感染,我们于2000年1月对白濑林场、竹园林场、茗岩茶场、半林林场4个点作业工人进行初查,8月份复查.调查对象采静脉血作间接免疫萤光抗体试验(IFA). 结果与讨论:初查的83名工人中,IFA阳性6人,阳性率7.2%.其中半林林场调查6人,阳性 3人;茗茶茶场调查32人,阳性4人,阳性率12.5%.复查中仅半林林场在58名受检者中检出 1名阳性者(1.7%),其他3个点均未发现新病例. 调查表明安溪县确有莱姆病感染者存在.

    作者:李锦阳;陈美琼;吴成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漳浦县儿童白喉免疫水平监测报告

    为了解漳浦县儿童白喉的免疫水平,预测白喉流行趋势,分别在3个乡镇对3 ~15周岁儿童进行白喉免疫水平监测. (1) 方法把全县1991年以来各乡镇计划免疫的落实情况分为好、中、差3个类,随机各抽1个乡镇,对3~5周岁、7~9周岁、13~15 周岁3个年龄段各60~70名儿童进行锡克氏试验. (2) 结果与讨论共监测609人,阴性505人,阴性率82.9%,3个乡镇阴性率分别为93.4%、82.6%、72.7%;按年龄组,3~5周岁组阴性率91.1%,7~9周岁组阴性率 85.3%,13~15周岁组阴性率73.9%.结果表明我县学龄前儿童整体白喉免疫达到保护水平 ,可控制白喉的流行.值得注意的是:计免工作落实较差的乡镇和13~15周岁年龄组,人群白喉免疫力低于保护水平(阴性率均低于80%),因此仍存在局部流行的危险,故应在扎实开展计免基础免疫的同时,不应放松对大年龄组儿童的加强免疫,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白喉免疫屏障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秀莹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