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5-9431
  • 国内刊号:36-1192/R
  • 影响因子:0.57
  • 创刊:198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江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4-79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 中医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17年3期文献
  • 黄芪联合恩替卡韦对HepG2.2.15细胞JAK-STAT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联合恩替卡韦对转染了乙肝病毒(HBV)的HepG2.2.15细胞JAK-STAT通路mRNA的影响,探讨两者可能存在的抗HBV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未转染乙肝病毒的HepG2细胞设为空白对照组,而转染了乙肝病毒的HepG2.2.15细胞分为恩替卡韦治疗组,黄芪高、中、低剂量治疗组,黄芪高、中、低剂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组及模型对照组,每组3个复孔.检测各组JAK-STAT通路中转录活化因子1、2(STAT1、STAT2)、干扰素刺激基因因子3(ISGF3)、2′5′寡腺苷酸合成酶(2′5′OAS)、RNA依赖蛋白激酶(PKR)的mRNA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病毒对照组JAK-STAT通路的ISGF3 mRNA表达下降明显(P<0.05).较之病毒对照组,恩替卡韦组和中低剂量的联合用药组可使表达下降的ISGF3 mRNA表达增强(P<0.05),而联合用药组ISGF3mRNA的表达水平和空白对照组相当(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病毒对照组STAT2mRNA的表达没有差异(P>0.05),恩替卡韦组可上调正常表达的STAT2 mRNA(P<0.05),黄芪组STAT2mRNA的表达虽然和病毒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但是其高、中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却表现出来了差异(P<0.05或0.01).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各组STAT1、2′5′OAS、 PKR的mRNA表达没有变化(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抗HBV的机理可能和受病毒感染肝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ISGF3蛋白的表达恢复有关.同时两药物对该通路中STAT2蛋白活性调节可能存在的互补作用说明两药物联合使用在预防肝细胞癌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严景妍;林路平;艾香英;谢敏;谭行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LC-MS/MS法检测卡博替尼降解产物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卡博替尼有关物质及降解产物进行检测.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 (2.1mm×100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15mM乙酸铵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ESI源,检测模式为正离子.结果:检测到碱破坏,氧破坏各一个降解产物,根据检测数据推断其结构及裂解途径.结论:该研究对卡博替尼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鑫;彭红;张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六味地黄丸在肺癌发生早期对TNF-α和PCNA的影响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在诱发性肺癌发生早期阶段,对小鼠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乌拉坦制备小鼠诱发性肺癌模型,注射后立即以高、中、低剂量的六味地黄丸连续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肿瘤对照组则给以蒸馏水灌胃,30天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ELISA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匀浆液中TNF-α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PCNA的含量.结果:在诱发性肺癌发生早期阶段,与肿瘤对照组比较,中、低剂量六味地黄丸组小鼠肺组织中TNF-α和PCNA的含量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但高剂量六味地黄丸组小鼠肺组织中TNF-α和PCNA的含量均明显下降.结论:在肺癌发生早期阶段,中、低剂量的六味地黄丸对小鼠肺组织中TNF-α和PCN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高剂量的六味地黄丸早期干预可以降低炎症因子TNF-α的释放,下调PCNA的表达.

    作者:郭慧君;朱金华;柳招红;周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墨的药用考证

    墨为本草中记载的药物,直至现代临床上还广泛应用含墨复方制剂,而现行药典没有收载墨,对墨的药用考证尚缺.本文通过本草考证的方式,对墨的药用情况进行系统的文献查阅,指出墨入药应取松烟墨,在制墨过程中加入各种中药材,使墨的价值更加广泛.

    作者:吴志瑰;付小梅;吴蜀瑶;李洋;谢斌;谌瑞林;范崔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唐容川以痰论治咳血探微

    咳血为临床常见症候,多提示病情危重.唐容川撰《血证论》,对咳血多有独特阐发和诊疗特色.将咳血的病因病机阐述为肺气上逆,认为痰为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性产物,在痰与咳血的关系上一则生痰助咳血,二则咳血催痰生,二者相互依存.就痰咳的治疗,唐容川除将痰本身分虚实论治外,还以肾、肝、胃等脏腑论治,其中以肾为要.

    作者:陈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位肛瘘弹力挂线局部压强测算的设计和应用

    目的:通过对高位单纯性肛瘘弹力挂线的拉力及对局部组织压强的测定,探讨弹力挂线数值量化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使挂线疗法的经验转化为规范化操作,提高临床疗效,防止和减少术后肛门失禁的发生.方法:测量60例高位肛瘘弹力挂线橡皮筋的拉力和对局部组织的压强,初步估算不同弹力挂线的临床疗效,并收集每例患者挂线脱落时间和术中橡皮筋的拉力及对组织产生的压强.结果:60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治愈率为96.67%.6例患者术后第8~13天橡皮筋脱落,平均橡皮筋拉力为8.2±1.59N,挂线局部压强886.2±471.7KPa;37例患者术后第12~17天橡皮筋脱落,平均橡皮筋拉力为6.3±0.37N,挂线局部压强576.1±314.8KPa;15例患者术后第18-22天橡皮筋脱落,平均橡皮筋拉力为4.5±0.42N,挂线局部压强289.3±147.6 KPa.结论:肛瘘挂线拉力和弹力的测定科学可行,可作为量化肛瘘挂线的合理依据.

    作者:唐勇;艾丽芳;安明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正骨手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替代牵引床进行闭合复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5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术中使用中医正骨手法进行骨折闭合复位,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患者手术时间约55~70min,平均出血量150.8mL,骨折复位优良率达98.5%,骨折临床愈合时间 6~10 周,平均8.7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3.85%,所有病例获得骨性愈合.结论:行PFNA手术过程中,无牵引床下使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可以达到牵引床的复位效果,并使手术取得成功.

    作者:龚剑斌;胡赛;宋颖军;梁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穴位按摩对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术后穴位按摩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后4h开始按摩双侧足三里和三阴交穴,每2h按摩1次,20min/次,至肛门排气为止.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33.33%,观察组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显著提前、住院天数缩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后穴位按摩能有效促进患者肛门排气,恢复术后胃肠蠕动功能.

    作者:程腊花;姚欣;彭莉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推拿配服独活寄生汤治疗梨状肌综合征21例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口服独活寄生汤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12月就诊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行推拿并内服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照组行单纯推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5.7%,观察组为95.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VAS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推拿配合口服独活寄生汤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纯推拿.

    作者:唐绍基;舒新农;陈金凤;莫灼锚;张人文;张英杰;唐树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热敏灸联合骨盆牵引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目的:比较热敏灸联合骨盆牵引与单纯骨盆牵引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合格受试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热敏灸联合骨盆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骨盆牵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每周日暂停治疗1次,共计治疗24次.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结束后1年,采用改良的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表(M-JOA)和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M-JOA和VAS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更能有效缓解患者腰部症状、提高患者腰部功能,随访时复发人数相对更少,1年后随访,观察组的疗效优势依然保持.结论:热敏灸联合骨盆牵引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骨盆牵引治疗.

    作者:徐小生;马泽仁;周剑;骆松;姜杰;王佳;刘晓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锌指基因家族与乳腺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筛选与乳腺癌转移的相关基因;方法:通过外显子测序技术对1例转移性乳腺癌的原发肿瘤组织及转移组织分别进行全外显子测序.结果:发现杂合性缺失涉及的基因多的是19号染色体,统计发现位于该区域的锌指基因家族的杂合性缺失发生率高,涉及基因26个,主要集中在19p13及19q13上.结论:19号染色体上锌指基因家族的的杂合性缺失可能与乳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袁南贵;罗雪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电流感觉阈值检测仪的临床应用

    对于神经功能的检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了各种不同的方法,使用相对较成熟的是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查,但是对于感觉神经的检测方法不多,而且阳性率也不高.感觉阈值的测定作为一种通过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对感觉神经功能可做出一定的评价,但是影响因素较多是主要缺点.电流感觉阈值测定作为一种可定量的感觉神经检查方法在临床应用的地位逐渐提升.

    作者:王志平;熊英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刺激时间的研究概况

    穴位贴敷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的外治疗法之一,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文献对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刺激时间的临床报道的研究,从药物贴敷时机的选择、药物贴敷时间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等角度归纳时间因素对于穴位贴敷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吴凌韬;金禹彤;宣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试述羌活胜湿汤的临床应用现状

    羌活胜湿汤载于金元四大名医李东垣之《内外伤辨惑论》,具有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效,主治风湿在表之痹证,症见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等.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现代医家临床应用羌活胜湿汤治疗风湿相搏,侵犯肌表,营卫不和所致的内科、骨科等多种疾病现状.

    作者:李影;刘红宁;邓晓霞;丁舸;林色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中医治疗进展

    黄斑囊样水肿是白内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中医认为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是由于术后人体气血亏虚、水湿内停所致,归于肝、脾、肾功能的失调,西医多数认为是白内障术后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治疗上中医医家各有心得,现将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以飨同道.

    作者:钟守明;陈小娟;陈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信息熵原理的香附炮制品药效分析

    目的:通过熵权法探讨香附不同炮制品对不同药理试验的权重系数,判断不同炮制品优药理效应.方法:以香附不同炮制品为方案,不同药理效应为评价指标,运用信息熵理论,通过熵权法进行不同炮制品对不同药理效应的权重系数计算.结果:利用熵权法的数据处理得到香附不同炮制品的各药理试验的优目标权重,酒香附优权重系数为小鼠抗痛经模型:0.4614;醋香附优权重系数为小鼠抗痛经模型:0.8452;建昌帮四制香附优权重系数为小鼠离体子宫肌张力模型:0.9030.结论:基于信息熵理论的数据处理方法可应用于中药学中多属性问题决策.

    作者:郭慧玲;王进诚;胡律江;赵晓娟;高文军;胡志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正交试验优选天花粉中瓜氨酸提取工艺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天花粉中瓜氨酸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瓜氨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HPLC进行定量分析,选取液固比、pH、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法L9(34)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是加8倍量的pH为4的盐酸溶液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40 min.结论:该优选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提取率较高,可以用于天花粉中瓜氨酸的提取.

    作者:孙承韬;张玉琴;李煌;褚克丹;徐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正交设计优选微波辐射下姜黄素的合成条件

    目的:利用微波辐射法合成姜黄素,并采用正交设计优选出微波辐射法合成姜黄素佳反应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的4因素3水平L9(34)实验方案.选择原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有机碱性催化剂为考擦因素.通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来确定微波辐射法合成姜黄素的佳反应条件.结果:优选出的合成条件为乙酰丙酮:香兰素1∶1.8,微波辐射反应40min,反应温度为80℃,选用三乙胺为有机碱性催化剂,按照上述条件,我们将传统的反应时间由9h缩小到40min,且产率达到69.57%以上.结论:该反应条件不仅保证了原有传统反应的产率,还极大地缩短了反应时间,使反应条件变得更清洁、温和和有效.

    作者:田太平;许军;刘燕华;王晨;易梦娟;李豫园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番石榴果实中黄酮类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番石榴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凝胶、微孔树脂柱色谱,薄层色谱等手段分离,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番石榴果实中分离得到12个黄酮化合物:山萘酚(1)、槲皮素(2)、杨梅素(3)、槲皮苷(4)、异槲皮苷(5)、番石榴苷(6)、篇蓄苷(7)、金丝桃苷 (8)、瑞诺苷(9)、槲皮素-3-O-β-D-葡萄醛酸(10)、杨梅素-3-O-β-D-半乳糖(11)、棉黄次苷(12).结论:化合物3,4,7,8,9,10,11,12首次从番石榴果实部位中分离得到,而化合物7,11,12为在此植物中首分离得到.

    作者:彭财英;陈祥云;崔航青;黄应正;高映;舒积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深度学习与偏小二乘的分析方法及其医学应用

    针对中医药数据进行量效关系分析时,往往量效关系呈现为非线性的特征,而偏小二乘在建立量效关系模型时是线性关系模型.提出一种融合深度学习与偏小二乘的分析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深度学习的多层网络对特征空间进行非线性映射,将映射而成新特征用于偏小二乘回归中,从而形成能适应非线性的量效关系模型.分别采用大承气汤、葛根芩连汤和UCI数据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融合深度学习与偏小二乘的分析预测方法能很好反映中医药数据的非线性特征.

    作者:朱志鹏;喻芳;曾青霞;杜建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发现法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发现法教学方法用于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思新医药学院2013级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按班级将一大班定为观察组,二大班定为对照组,观察组用发现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对照组按中西医妇产科学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果:观察组在病例分析能力、临床技能考核及总成绩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现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值得进一步实践推广.

    作者:欧阳霞;李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修园班《方剂学》教学模式实践

    修园班是为培养现代中医学优秀拔尖人才而设,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方剂学》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实践:一是以传统教授方式为主,重视方歌背默,夯实学生的方剂学基础;二是采用案例式教学,同时让学生自己寻找名医医案,加深学生对方剂的理解;三是对教材中有争议的代表方,让学生查找资料,撰写论文,发表自己的观点,深化学生对方剂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四是让学生进行课堂讲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及感恩精神.

    作者:马少丹;阮时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从学习特点及就业倾向探讨针推专业文理科生的专业发展趋势

    针推学科的人才培养素质与专业基础知识的构建密切相关,而本科阶段生源的文理分科背景则对其后继学习能力及就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在校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文理科背景及其学习活动特点,发现尽管在大学期间文理科分科不同对日常学习活动无明显影响(P>0.05),但理科生在就业倾向上则显得较为单一(P<0.05),而文科生则较为灵活,体现了职业选择的多向性,并且这一特点不受性别因素的影响.因此,理科生在针灸专业的发展趋势上有着更强的专业凝聚力,但其发展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文科生在专业发展的初期容易迸发出较大的热情,但在后期的方向选择上也体现出了更多的灵活性,有着更强的适应能力.

    作者:林栋;杨晓婷;郑美凤;陈采益;张学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方名解析在方剂学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通过对方剂学中方名的命名规律进行总结分析,深入探讨方名解析在方剂学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起重视;可以解疑释惑,突破难点重点;通过比较,发现特点,加深印象,提升理解层次;通过分析,找出联系,融会贯通,增强学习效果.有利于方剂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作者:张业;赵欣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浮刺法治疗风寒型面瘫30例

    目的:观察并分析浮刺法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风寒型面瘫患者进行研究与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浮刺法)和对照组(常规针刺法).结果:3个疗程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浮刺法治疗风寒型面瘫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可靠,患者面神经损伤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修复,为广大患者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与烦恼,同时也为广大临床医生的借鉴及推广应用奠定了有效的科学理论依据.

    作者:徐秀梅;曾学波;卢天翔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特定穴在针刺治疗偏头痛中的应用规律分析

    目的:通过查阅近20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相关临床文献,统计分析特定穴在针刺治疗偏头痛中的地位和选用规律.方法:检索从1996年1月-2015年12月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已经公开发表并收录的关于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型文献,对相关穴位的使用频次、归经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233篇文献中针刺治疗偏头痛一共涉及14条经脉、114个穴位,其中特定穴有83个,占据总穴的72.81%,在特定穴中又以交会穴使用多,五输穴次之.结论:特定穴在针刺治疗偏头痛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与规律,但规律性不够明确,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魏鹏飞;陈少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热敏灸合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热敏化腧穴悬灸联合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胰激肽原酶片联合维生素B12肌注;观察组热敏化腧穴悬灸联合维生素B12穴位注射,两组均以4周为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而对照组仅为60%,两组比较,P<0.05;且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血流变学比较,P<0.05.结论:热敏灸合穴位注射治疗DPN优于对照组,疗效确切.

    作者:吴敏;张慧;李征锋;贺支支;洪恩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刘健清热利湿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期辨证多为湿热型,基本病机以脾虚湿盛为本,风、湿、热邪为标,病理关键为痰瘀互结.刘健治疗上以健脾清热化湿、活血通络为主,坚持以脾胃为本的理念,并且运用中医辨证思维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董文哲;刘健;文建婷;方妍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清补结合治疗卒中相关肺炎——余崇华治疗卒中相关肺炎经验

    余崇华通过不断临床观察,采用清补结合方法治疗卒中相关肺炎,以清肺化痰、通府泄浊为主,辅以益气养阴及温补脾肾等药物扶正祛邪,同时重视患者的口咽护理,采取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道海;蒋同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程原仲医案》行补兼施妇科验案2则浅析

    笔者以《程原仲医案》中2则妇科病验案为例,结合《黄帝内经》《伤寒论》《叶氏女科证治》《名医别录》等相关论述论著,阐释程氏重视气血,善于行补兼施,行中有补、补中有行的临证特色.《程原仲医案》案论结合,精于辨证,分析程氏辨证施治特色,对中医行补兼施法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拓展临证思路,提高临床辨治能力.

    作者:陆瑶瑶;李秋慧;胡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成人急性甲状腺炎2例误诊体会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甲状腺炎的误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成人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资料、诊治过程.结果:1例患者手术切开引流后治愈,1例患者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成人急性甲状腺炎临床少见,易误诊误治,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钱守莉;陈晓雯;陈际连;张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曹勇运用缩泉丸加减治疗夜尿的临床经验

    夜尿是困扰许多老年人的痼疾,病程反复、迁延不愈.夜尿的发生主要由肾阳不足,膀胱失约所致,病位在肾与膀胱,而且与心、肺、肝、脾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夜尿不仅仅影响睡眠,长此以往会使人精神压抑而诱发他病.西医治疗夜尿疗效欠佳,吾师曹勇教授在运用缩泉丸治疗夜尿方面有着独特见解,且疗效颇佳.

    作者:汤晓娟;袁艿君;杜家津;张丽霞;黄远良;曹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