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医药杂志

实用医药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济南军区联勤部
  • 主办单位:济南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国际刊号:1671-4008
  • 国内刊号:37-1383/R
  • 影响因子:0.51
  • 创刊:1984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24-182
  • 全年订价:19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实用医药杂志   2016年3期文献
  • 1例婴儿心脏死亡供肾移植术后并发尿漏的护理

    随着我国器官移植来源日趋紧张,推广心脏死亡捐献(DCD)是大势所趋[1,2].婴儿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作为DCD的一种,对于扩大器官移植来源,缓解目前世界范围内移植器官极度匮乏有着积极的意义.笔者所在医院2012-09-29采用1例9月龄男婴(DCD)的双肾,为1例成人男性尿毒症患者进行了肾移植手术,术后14d发生移植肾输尿管坏死,行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史小倩;刘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淋巴瘤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其发生大多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细胞恶变有关,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淋巴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通常以实体瘤形式生长于淋巴组织丰富的组织器官中,其中以淋巴结、扁桃体、脾及骨髓等部位易受累.如同时合并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一旦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病情将十分危重,随时可能出现消化道大出血、休克、心肌梗死等导致死亡.因此进行及时有效地观察病情和救治方法,采取确实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作者:于雪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Quadrant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因椎间盘退行性变、破裂、后凸压迫脊髓或神经而出现的综合征,主要表现是腰腿疼及下肢麻木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占骨科门诊量的30%以上,是造成腰腿疼常见的原因之一,年龄呈年轻态势[1].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无效,往往需要手术治疗.随着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迅猛发展,脊柱外科微创手术使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逐渐成为常用术式之一.笔者所在医院自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采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患者全面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有效预防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娜;闫堂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皮瓣移植修复胫骨骨髓炎骨缺损的护理

    胫骨骨髓炎致骨缺损在临床中多见,因为其前内侧特别是足部软组织少,创伤导致小腿感染而使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硬化,较大面积贴骨瘢痕和窦道,死骨较长等,临床治疗十分棘手.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分期治疗,需多次手术,疾病病程长,费用高,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和经济负担.近年来,采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皮瓣移植修复胫骨骨髓炎骨缺损日益增多,并已被公认为不可替代的供体,因游离皮瓣抗感染能力强,血运丰富,临床实践表明,这种手术方法简单,就地取材,效果可靠.笔者所在科2011年11月-2012年1 1月对28例患者采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皮瓣移植修复胫骨骨髓炎骨缺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记忆合金胸骨接骨器在成人正中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经胸骨正中开胸因其进胸快、手术视野良好、术后对呼吸循环影响小等优点,已成为心脏直视手术及大血管、纵隔等手术的标准术式.术后胸骨的固定效果将影响患者预后.笔者通过对204例经正中开胸手术成人患者分别应用传统单纯钢丝固定胸骨和记忆合金环抱胸骨接骨器固定胸骨,评估这两种固定方法的固定效果的差异,评估记忆合金环抱胸骨接骨器在成人正中开胸手术中的疗效.

    作者:李青元;魏松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胎儿法洛四联症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胎儿法洛四联症的超声特征.方法 通过回顾31例经引产后尸体解剖及产后超声复查诊断为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产前超声检查资料,分析胎儿上腹部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等超声特征.结果 31例胎儿法洛四联症中,17例(54.8%)四腔心切面正常;31例左、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显示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肺动脉狭窄的特征性超声表现,但右心室室壁肥厚不明显.6例合并右位主动脉弓,2例合并永存左位上腔静脉.5例伴心外畸形.结论 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切面是检查胎儿法洛四联症主要病理特征的重要切面,产前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法洛四联症的有价值方法.

    作者:查长松;黄月红;戚丽;丁丽莉;王秀娜;石岩;梁振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相关性分析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1],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等,小儿是主要的发病人群之一[2].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许多研究都表明其受到遗传及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作者:蔡小明;黄秋月;雷栋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压氧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自主神经病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diabetic autonomic neuropathy,DAN)是以自主神经病变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一般隐袭起病,缓慢发展,表现有排汗异常、胃肠道症状、性功能减退、排尿困难、直立性低血压以及静息时心动过速等.由于小纤维受累,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时可无心前区疼痛的表现,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时猝死的风险增加[1-3].

    作者:郑能慆;牟艳春;陈传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糖化血红蛋白对巨大儿发病早期评价标准的探讨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预测巨大儿发病中的评价标准,为临床对巨大儿的判别发现新的评价指标.方法 采用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12年4月-2014年8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共有378例纳入研究队列,其中病例组(分娩巨大儿孕妇)126例,对照组(分娩正常体重胎儿孕妇)252例.使用含有EDTA-K2采血管,分别采集研究对象24~28w静脉血和分娩前静脉血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中,病例组孕妇24~28 w静脉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5.63±0.33)%高于对照组(4.52±0.29)%(P<0.05);病例组孕妇分娩前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5.79±0.39)%高于对照组(4.89±0.41)%(P<0.05);24~28w (0R=4.575,95%CI=1.391~15.051)和分娩前(OR =6.971,95 %CI=2.196~22.130)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与巨大儿的发病风险相关;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研究对象24~28w时的糖化血红蛋白对巨大儿发病的评价基准水平为5.59%,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90.9%.结论 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巨大儿发病风险呈正相关,妊娠24~28w时糖化血红蛋白5.59%为基线水平可以对巨大儿发病早期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张耀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方案治疗112例老年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目前常见恶性肿瘤治疗现况,探讨原发病不同处理方式对老年患者生存时间、治疗效果的影响,为老年肿瘤患者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2012年笔者所在医院老年病科112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4例患者原发病无任何处理,其余68例选择手术、放化疗或辅助激素治疗,其中手术治疗21例,放化疗或辅助激素治疗58人次;治疗组患者常见疾病类型以直结肠癌、前列腺癌、淋巴瘤为主;始息组患者以肺癌、胃癌、肝癌和胆囊癌多见,体力状态ECOG评分治疗组显著低于姑息组;治疗组与姑息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55.9%和11.3%,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8月和15月,治疗组生存时间和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姑息组.结论 ECOG评分和原发病类型是老年肿瘤患者选择治疗方式的关键,积极处理可提高老年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

    作者:孙启鑫;温真真;曾德钊;朱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温热式低周波配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是在对腰腿痛诊治过程中逐步被发现、认识的一种疾病.是由于一个或多个椎间盘内部结构和代谢功能异常,如椎间盘退变(包括髓核的紊乱、纤维环破裂及软骨终板损伤)或释放出某些因子(炎症介质),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所引起的腰痛.椎间盘源性腰痛在慢性腰痛患者中的比例高达39%,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近年来发病情况有年轻化趋势[1],常见于L4~5和L5S1.

    作者:唐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紫杉醇渗漏致局部皮肤溃烂患者外用康复新液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治疗紫杉醇外渗所致的局部皮肤溃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紫杉醇外渗致局部皮肤溃烂6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患者接受化疗药物外渗常规处理流程后局部皮肤涂抹康复新液,对照组患者接受化疗药物外渗常规处理流程后局部皮肤涂抹生理盐水.治疗15d后,对比两组患者痊愈、好转、无效、进展例数.结果 试验组30例中,痊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其余无进展.对照组30例中,痊愈5例,好转21例,无效3例,进展1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痊愈率(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16.7%).结论 使用康复新液护理紫杉醇外渗所致的局部皮肤溃烂,可以明显加速皮肤修复速度,在短时间内达到明显治愈效果.

    作者:李晶;张高高;康瑞;范茹英;王艳;万坤;李玲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早期机械通气救治急性药物中毒并呼吸衰竭效果分析

    呼吸衰竭是急性药物中毒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常因低氧血症,脏器衰竭而死亡[1].笔者回顾性分析78例急性药物中毒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方式,发现早期机械通气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季滨龙;缪邈;房师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难治性贫血的相关性分析

    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与已被确认的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而且近年来发现它与胃肠道外疾病也有一定关系.研究表明,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相关[1,2].Annibale的统计显示,大约18%的难治性贫血与HP感染相关.对于HP阳性的难治性贫血患者,根除HP后可改善补铁治疗的效果.该研究旨在根除HP后,探讨难治性贫血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隋小妹;王娜娜;甘泉;刘依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735例四肢外伤患者现场急救与转运失误分析

    随着机械化生产、建筑工业、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四肢外伤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极大地威胁.四肢外伤发生后,迅速有效地现场急救和安全及时转运,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进一步损伤,为伤肢治愈争取时机,提高救治成功率[1].然而,现场救治和转运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会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造成不良影响.针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735例四肢外伤患者现场急救和转运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失误原因,探讨有效对策,为急救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作者:公丽萍;陈淑琴;武士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血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及其意义

    胃癌目前仍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其术后复发和转移是死亡的主要原因[1].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发生微转移的必要步骤[2],与肿瘤血液转移有密切相关性,提示在常规的影像学诊断之前可能已有肿瘤微转移灶的发生.2013年10月-2014年4月笔者利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法对60例胃癌患者术后外周血中的CTCs进行检测,并讨论CTCs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作者:狄剑士;郑桂丽;李梦岩;李锴男;王宝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飞秒激光微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微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对术后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自愿接受SMILE且常规术前检查确认为适应证的患者,共100例(200眼),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6个月进行角膜内皮检查,观察并统计分析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平均细胞面积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各时间点与手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平均角膜细胞面积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MILE手术对术后0.5年角膜内皮细胞变化无影响,远期是否有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李世洋;邢星;刘雪雁;赵爱红;马红利;肖建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预混胰岛素疗效欠佳的老年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主要指60岁以后发生糖尿病或者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患者[1],临床上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尽快控制血糖,消除高血糖对靶细胞和胰岛细胞的损伤,避免或延缓并发症,保护和恢复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为目标[2],但由于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低或同时合并多种疾病,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低血糖,其对老年患者的身体损伤可能远远超过高血糖影响.

    作者:张晓红;韩伟;林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15例原因分析及治疗策略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并不少见,表现为行为及言语异常,多数因症状轻微而自愈;少数表现为幻听、幻视等谵妄状态[1],严重者出现躁狂症,以往临床按精神病治疗,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2009年9月-2015年12月共发生15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朱延朋;陶雪梅;李伟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比较研究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指切除机体已无法自行修复的膝关节软骨面,用人工关节部件代替退变损坏的关节,矫正肢体力线,缓解疼痛,从而达到改善和恢复膝关节功能的目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是继髋关节置换术后在骨科开展为成功的手术之一.有研究表明,膝关节置换术后随访中期的优良率能达到90%以上[1].

    作者:刘四清;赵汉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婴幼儿假膜性结膜炎67例临床分析

    假膜性结膜炎是各种剧烈的急性结膜炎的一种特殊表现,可发生在各年龄阶段.婴幼儿因对点眼难以配合,治疗难度较成人大.笔者所在医院门诊2013年5月-2015年8月共接治67例该病患者,采用去除伪膜、0.5%碘附溶液及生理盐水结膜囊冲洗并行点抗生素眼液等多种治疗措施及时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洪瑞;郭倩;卢萌;蒋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肺癌患者血清IL-4、IFN-γ和IL-18水平影响的比较

    目的 比较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肺癌患者血清IL-4、IFN-γ和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随机分为局部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每组40例.局部麻醉组行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组行静吸复合全麻,分别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手术切皮(T1)和手术开始后1 h(T2)的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结果 局部麻醉组患者在T1和T2时血清中IL-4、IFN-γ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T0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患者在T2时血清中IL-4、IFN-γ和IL-18水平与T0时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局部麻醉组患者血清中IL-4、IFN-γ和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能够明显提高肺癌患者血清中IL-4、IFN-γ和IL-18水平,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免疫系统,提高肿瘤患者的抗炎能力.

    作者:王海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层部队卫生专业科目训练方法探讨

    组织基层部队卫生专业科目训练,不同于组织基础科目、共同科目训练,是依据专业科目的特点规律组织的训练形式,是训练的扩展和深入.在组训过程中,要根据专业科目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步组织实施.对此,组织训练要遵循其规律,积极创新训练方法,使训练训出好的质量、训出好的效果.

    作者:孙国琳;孙波;闫飞;高金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军队医院护士职业技能培训及管理

    护理职业技能培训是指经过学校规范化专业培训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护理学教育,是扩大护士知识面、提高技能水平的必要途径,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力保证.采取不同形式的护理职业技能培训,是医院护士进行人才培养与提高素质重要手段,值得认真加以探讨.

    作者:王春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建立科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及评价

    护理质量控制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是护理质量不断持续改进的有效方法[1].科室的一级质控与患者的安全、质量、服务密切相关,但一级质控中仍存在着质控人员管理意识不强,质控人员没有明确的职责和责任,质控流程不规范,质量检查流于形式,持续改进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自2013年1月始,笔者所在科室在一级质控的方法、流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效果明显.

    作者:胡敏;赵威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军队医院提高文职护士卫勤保障能力的方式和体会

    文职人员是指按规定编制聘用到军队工作,履行现役军官或文职干部同类岗位相应职责的非现役人员[1].随着部队联勤体制的不断深化,军人护士数量减少,文职人员充实了临床一线.笔者所在医院目前护理岗位中军人护士与文职护士人数比为1∶2,文职护士已逐渐成为医院的主要护理力量,也成为野战医疗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尽快提高文职护士的卫勤保障能力,适应当前军队医院军事斗争准备需要,是军队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作者:韩怀忠;张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宫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合并巨大子宫肌瘤1例

    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t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受精卵、滋养叶细胞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切口瘢痕处,被子宫肌纤维及瘢痕纤维组织所完全包绕,是一种罕见而危险的异位妊娠.同时合并巨大子宫肌瘤更为少见,现笔者所在医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孟凡飞;赵洪伟;范丽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临时性抗生素骨水泥假体在枪伤肢体的早期救治应用

    患者,男,19岁,空军某场站战士.主诉:被散弹枪击中右膝1h.患者入院前1h执行机场驱鸟任务被霰弹枪1m外击中左膝关节,卫生队现场止血包扎后紧急送入笔者所在医院.入院时伤员生命体征平稳,行X线检查示左股骨髁严重粉碎性骨折并大量散弹留存,经必要术前准备,急诊行左膝枪弹伤清创探查术,术中见血管神经未伤及,但股骨髁严重粉碎,并大量金属散弹留存,由于骨折严重粉碎,完全无法复位,术中共清除粉碎骨折块30余块,清除留存金属散弹40余枚.清创完毕后股骨髁部完全性缺损,遂以大量抗生素骨水泥塑形后植入股骨髁部缺损处,在清创彻底后一期关闭切口并放置引流.术后切口一期愈合,半年后,二期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术后患膝功能满意.

    作者:冯晓雷;吴俊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参加“门规鉴定”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门规鉴定”是指参加门诊规定病种单独报销结算的申请、审核及鉴定过程,是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出的一项政府惠民工程,为许多慢性病患者提供了门诊报销的服务.“门规鉴定”的申请程序包括:(1)个人申请.一般有慢性病患者或家属向所在单位或社区提出,再由单位或社区向上级社保机构提出申请;(2)社保机构安排具体鉴定时间和鉴定单位,由鉴定单位按照标准进行复查;(3)社保机构组织专家进行后审核,对符合条件者,予以批准并发证.而伴随“门规鉴定”工作的开展,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疏导也必须跟上.

    作者:褚斌杰;孟先志;张学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S100B蛋白相关性研究进展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麻醉及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学习记忆、认知功能下降以及行为能力的退化.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经常发生,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花费.而S100B蛋白是大量存在于神经组织的一种钙结合蛋白,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蛋白浓度变化可以反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程度,是脑损伤的特异性指标,由于其在术后血清浓度的改变,常被作为老年患者POCD的评估指标之一.敌对POCD和S100B蛋白相关性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郝裕霞;杨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Lisfranc关节损伤的诊治进展

    Lisfranc关节即跖跗关节,广义上的Lisfranc关节包括跖骨间和跗骨间关节,又称为Lisfranc关节复合体,而狭义上的Lisfranc关节仅包括第1、2跖跗关节及第1、2楔骨间关节.Lisfranc关节损伤为临床较少见的疾病,发病率较低,误诊率较高.近年来对lisfranc损伤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该病的治疗及预后转归也日渐重视.笔者就近年来lisfranc损伤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曹洪东;赵广良;何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睡眠障碍研究进展及临床护理现状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患者的睡眠质量已成为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评估方法、主要原因、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及护理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睡眠障碍的住院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以改善其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郭立君;董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国外压疮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

    综述了国外压疮(褥疮)预防及护理进展,包括保护皮肤、改善营养、新型敷料应用、负压治疗、清创、干细胞移植、外科手术等,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减少压疮的发生,缩短压疮治疗的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春兰;李秀云;时敏秀;唐静;李晓芳;曹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脑红蛋白的生物功能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自从脑红蛋白被发现以来,其基因序列、分子结构和分布特征逐渐被大家了解.作为一类新型的内源性保护分子,脑红蛋白具有供氧、抗氧化应激、抗凋亡、清除自由基等多种生物功能.通过干预其表达改善疾病的预后,将为临床许多疾病的治疗来带新的希望.拟从脑红蛋白的生物功能和临床应用方面对其阐述.

    作者:马勇;胡元威;刘志武;杨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对潜艇部队新兵训练伤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在潜艇部队新兵训练伤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以海军某潜艇训练基地1146名新兵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个性化健康教育组)和B组(传统教育模式组),对两组新兵开展军事训练伤健康教育,并比较两组新兵接受教育后的“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KABP)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健康教育后,A组军训伤KABP得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潜艇新兵军事训练伤,较传统教育模式可显著提高教育效果.

    作者:赵金柱;袁伟;王额尔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颅脑爆震伤兔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颅脑爆震伤动物模型.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5只,对照组5只,其余随机分为2组为实验组,再根据爆震源与颅脑距离分为2.0 cm组及3.0 cm组;对照组无致伤,其余操作与实验组相同;观察动物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损伤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2.0 cm组即刻死亡2只,1只发生肢体抽搐癫(癎)样发作,1只出现呼吸骤停,给予立即按压胸廓后,呼吸恢复后频率偏快,1只0.5 h后出现躁动,3只均当天死亡.对照组和3.0 cm组动物均存活,病理提示损伤区神经细胞变性水肿,血管周围渗出明显.结论 通过改良爆震伤模型可制作稳定重型颅脑爆震伤.

    作者:郭运林;刘建民;刘元钦;赵传东;张荣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野战方舱医院对高原驻训官兵的医疗保障作用分析

    目的 了解野战方舱医院在高原驻训官兵医疗保障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中短期高原驻训官兵医疗状况、发病特点、影响因素以及野战方舱医院采取的预防、救治等医疗保障措施.结果 影响赴藏驻训官兵身体大因素是低压缺氧,第1、2周是急性高原反应的好发期;第3~12周向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高原病过渡,野战方舱医院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多种具体保障措施,解决了高原驻训官兵的缺氧等问题,在预防、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 野战医疗方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军队医疗保障系统,在医疗救治、预防保健方面为高原驻训官兵发挥着重要作用,确保了部队战斗力及特殊环境驻训的顺利完成.

    作者:陈伟;王志敏;柴青芬;李巍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原发性冲击伤的研究进展

    无论在平时还是战时,冲击伤的发生率均有所增长,掌握冲击伤的发病规律及其救治策略是临床医师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原发性冲击伤的基本特征是钝挫伤与穿透伤同时发生的多系统复合伤.密闭环境中的爆炸更容易引起原发性冲击伤.将鼓膜破裂作为判断严重原发性冲击伤标准是不准确的.肺部冲击伤出现较早,应该早期实施保护性肺通气.脑部冲击伤的发病较先前的报道有所增加.

    作者:范乃军;宋薇;张淼丹;张占洋;高春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某部队舰艇人员膳食营养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某部队舰艇人员的膳食摄入和营养状况,为指导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83名潜艇人员,采用称重法和询问法相结合的方法,连续调查7d的膳食及热能与营养素摄入状况.结果 舰艇人员膳食结构中人均每日谷物类和奶类为(448.75±24.87) g/d和(65.45±11.28)g/d,构成比为22.01%和3.21%,均显著低于军队标准和膳食评价标准(RNI);肉类和油脂类为(240.86±20.77) g/d和(81.26±4.68)g/d,构成比为11.81%和3.99%,均显著高于军队标准和RNI;脂肪摄入量达到(226.30±26.06) g/d,显著高于RNI规定的重体力劳动者标准.每日产热营养素供能比为蛋白质19.66%,脂肪37.97%,碳水化物42.37%,与国家推荐构成比相比,蛋白质和脂肪比例明显偏高,而碳水化物比例偏低.结论 某部队舰艇人员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摄入不够合理,蛋白质、脂肪摄入过高,碳水化合物、VitA、VitB1、VitB2摄入不足,需制定改善措施,调整膳食模式.

    作者:尚伟华;邱霞;曲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500名基层官兵战伤自救互救认知调查

    自救互救是指在战(现)场由伤员自己或相互间用制式或其他简便器材对伤势情况进行的紧急处理[1],是在战斗前沿区域由非卫生专业人员采取的紧急救治措施,目的在于降低伤死率,伤残率,为后续医疗机构救治赢取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我军一直处于军事力量储备和军事斗争准备阶段,部队日常训练以战斗力形成为主,对维持战斗力的战伤自救互救训练有所忽视.为了解基层官兵目前对自救互救训练的认知情况、知识掌握情况及基层部队开展自救互救训练情况,笔者进行此次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洋;陈俊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某区部队食品安全管理现状调查及评价

    食品安全与广大官兵身体健康直接相关,影响着部队的训练质量和战斗力.做好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防止有毒有害食品流人军营,大大降低引发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危险性[1].为此,笔者于2013年5月-12月,从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炊管人员食品安全素养、食品安全硬件设施、食品采购索证和食品留样等5个方面,对某区部队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刘勇;付留杰;赵勇;于斌;杨筱筠;张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选奇颗粒挥发油成分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选奇颗粒中有效成分之一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的优良工艺.方法 以颗粒中挥发油经包合后的包合率,包合物中的合油率以及整体的收集率为考察指标继而进行较为全面合理的综合评估,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好的包合工艺;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法和薄层色谱法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来检验经此工艺制备的包合物的包合效果.并进行挥发油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稳定性试验.结果 确定建立的好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8,包合时间为3h,挥发油和水的比例是1∶10.结论 β-环糊精的包合技术已很成熟,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

    作者:李允江;顾正卫;毕云生;王飞飞;张淑瑜;于燕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黔产莪术和种子中提取挥发油的具体成分异同比较

    目的 研究黔产莪术和莪术种子中挥发油质控成分的检定方法与含量范围.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黔产莪术与莪术种子中吉马酮和呋喃二烯含量方法:色谱柱为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20 min,60%A~95%A;20~35 min,95%A),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16 nrn,柱温35℃,进样量10 μl.结果 吉马酮和呋喃二烯的检测浓度分别在4.18~83.6μg/mL(r=0.9999),10.21~204.2 μg/ml (r=1.0000)范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吉马酮和呋喃二烯的平均回收率(n=6)分别103.2%(RSD=1.44%,102.2%(RSD=1.28%),重复性实验(n=6)RSD分别为0.90%,2.10%.结论 黔产莪术与莪术种子中提取的挥发油的质量,可以用挥发油中所含吉马酮和呋喃二烯含量进行控制.控制范围是:黔产莪术挥发油中吉马酮,呋喃二烯含量依次是85.87%~ 100.10%,59.07%~78.92%;黔产莪术种子挥发油中吉马酮,呋喃二烯含量依次是65.69%~80.47%,59.94%~68.41%.

    作者:许政旭;朱诗国;罗俊;潘年松;刘英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