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由放环所引起的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及不规则的阴道出血等并不少见。笔者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在排除病理性阴道出血的前提下,对放环后月经异常以自拟清热化瘀宁坤汤治疗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将1996~2000年间资料完整的100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病毒性角膜炎,在祖国医学上相当于“聚星障”和“花翳白陷”的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外感风热毒邪,内因肝火炽盛,风火热毒相搏,上攻于黑睛所致,笔者以中药为主治疗本病100例,并设对照组100例,现将治疗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齐翠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复发性口疮(ROU)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病,正常人群中发病率在10%左右。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目前在治疗上尚无可根治的药物。本人1994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疮78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和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2a来,我院运用养血化瘀法治疗钳刮术后恶露不尽42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4442例患者,年龄18~35岁,妊娠10~14周,B超示为宫内孕。术前查孕妇均无心、肝、肾疾病,无青光眼、哮喘、癫痫及前列腺素类药物过敏史。用药前进行全身检查(体温、呼吸、血压、脉搏),产科检查、B超、血、尿、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用药后观察、记录腹痛时间、阴道出血情况、胚胎或胎儿排出情况。……
作者:郑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发现许多蚊虫叮咬的病例,大部分经外涂西药或加服西药很快痊愈,有少部分则迁延难愈。自1998年1月~2001年1月运用中药口服加理疗治疗顽固性虫咬皮炎,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富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肺风粉刺现代医学称之为寻常痤疮,又名青春痘,笔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肺风粉刺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4一般资料44本组38例中,男12例,女26例;年龄15~33岁;病程短15d,长6a。全部患者均在门诊确诊,其中Ⅰ度(轻度)16例;Ⅱ度(中度)11例;Ⅲ度(重度)9例;Ⅳ度(重度-集簇性)2例。……
作者:武水斗;伊书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胎儿以臀部或下肢为先露部者,称为臀位。笔者近几年应用保产无忧汤纠正臀位,收效甚佳,报告如下。4414临床资料4430例臀位患者,初产妇20例,经产妇10例;23~26岁12例,27~29岁11例,30岁以上的7例;开始服药时孕周在30~34周者16例,34~38周者11例,临近预产期3例;服药前行膝胸卧位1周的9例,2周的6例,均未能纠正;伴先兆早产3例。……
作者:侯玉华;王跃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胃肠道常见和典型的功能性疾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IBS,副作用少,耐受性好,停药后复发率低,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依据中医“不通则痛”的理论,应用活血化瘀之桃红四物汤治疗偏头痛,取得较好疗效。44治疗方法:予桃红四物汤:桃仁12g,红花10g,川芎12g,当归15g,生熟地黄各18g,白芍20g,水煎服,每日1剂,服用15剂为1疗程。……
作者:李文梅;南新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也是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出现昏迷的患者死亡率极高。2000年1月~12月我们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22例脑出血昏迷患者,另与纳络酮治疗的对照组2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照比较,结果如下。……
作者:冯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白芍木瓜汤系北京市名老中医成业田治疗颈椎病的验方,方药组成:白芍30g,木瓜13g,鸡血藤13g,葛根10g,甘草10g。方中重用白芍,与他药组方,酸甘化阴,柔润筋脉,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既滋养筋脉,又活血通经。笔者在此基础上自拟白芍木瓜汤治疗久治不愈的痹症4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康;王丽华;许群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8年3月~2001年3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4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4414临床资料4488例患儿均系门诊病人,均在外院及本院按气管炎先后用过青霉素、先锋霉素及红霉素等,疗效不显,无发热、气喘,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8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1~15岁,平均6.5岁;病程短1月,长1.5a,平均3月;有个人过敏史如过……
作者:李凤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方法,化疗存在着一定的毒副作用,其中以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为明显。1997年11月~2001年12月,应用加味生血汤治疗化疗后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患者5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韩麦鲜;张依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科1995年7月~2000年6月,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骨不连3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4414临床资料44本组35例患者中,男29例,女6例;年龄13~67岁,平均32.5岁。骨折部位:胫骨12例,股骨9例,肱骨9例,尺、桡骨及双骨折4例,舟骨1例;开放性骨折8例,闭合性骨折19例,粉碎型骨折8例。伤后曾行治疗方法包括切开复位,钢板或髓内针内固定,小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等。本组35例全部符合骨折不愈合的诊断标准,不愈合时间为6~36月。……
作者:周金贤;胡忠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8例,疗效显著,兹总结如下。4414一般资料44本组68例,男18例,女50例;年龄小44岁,大69岁;病程短3月,长18月;有外伤史者4例,无外伤史者62例。均为单侧发病,诊断标准均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作者:古永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通痹汤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30例,效果尚满意,现总结如下。14临床资料44本组病例30例,男17例,女13例,大年龄65岁,小32岁,平均45岁;病程短者6月,长8a,平均约3a。临床症见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疼痛,并自腰髋部沿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向远端放射,入夜或劳累后痛剧,部分病例X线摄片显示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椎体前缘及腰椎相邻椎体边缘关节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
作者:仇丽伟;杨建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并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现将资料完整的63例总结报告如下。4414一般资料44本组病例参照1990年5月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63例中男41例,女22例;年龄……
作者:付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我们从1997年4月开始用内服祛痛消风汤及外擦慈星液治疗本病86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晓燕;沈卫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1995年3月~2001年10月间,我们应用“归马散”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3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4414临床资料441.14一般情况44设立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0例病人中,男104例,女196例;年龄14~75岁;职业:以经常伏案工作的文职人员、会计、电脑打字员、泥木工、家庭妇女、网球和羽毛球运动员居……
作者:吴铁男;郭宏钰;汪汉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采用清宫抗炎汤加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00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4414临床资料44在我院门诊2000年2月~2001年1月选择20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治疗组100例,年龄为25~45岁已婚妇女,其中自带增多75例;腰酸、下腹坠痛54例;宫颈Ⅱ度糜烂64例,Ⅲ度糜烂36例。对照组100例,年龄28~48岁,其中……
作者:康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胆道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病程缠绵,易反复。作者在临床实践中,以猪胆汁配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研制了胆复康胶囊,应用于临床,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学强;尤洪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肝硬化腹水(ADC)是内科常见危重病症,为四大顽疾之一,多由于肝硬化、肝癌导致的门静脉高压等因素所致。西医主要用利尿剂或放腹水或补充血清白蛋白治疗,但长期服用可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或腹膜感染,且疗效差,费用大,生活质量低。尤其是顽固性肝性腹水的治疗更为棘手。近5年来,笔者运用古方大橘皮汤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5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陆磊;管其健;黄文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们对84例足月妊娠有引产指征者口服蓖麻油引产,并与常规催产素引产50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4414对象与方法44观察对象:自1998年7月~1999年6月,共观察134例孕妇,孕周38~43周,平均40周;均为初产妇,年龄23~32岁,平均26岁。134例中均无明显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重度妊高征、前置胎盘等妊娠并发症。……
作者:杜侠;孔凡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它的治疗目前仍以早期手术切除为主,但临床上发现的原发性肝癌多数已进入中晚期,并且多合并肝硬化,以致于手术切除率低。对大多数无法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普遍使用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原发性肝癌经TACE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栓塞后综合征,主要症状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和麻痹性肠梗阻等,以及一……
作者:钟毅;周红;陈春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我们根据前列腺增生症的解剖学及临床特点,用前列栓对前列腺增生症进行临床观察取得较理想疗效。同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学忠;李建平;刘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患病率高达60%~90%,甚至可累及全部糖尿病患者,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的西药。自1996~2001年,我科用益气活血通络法对DPN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荣晓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自1995年6月~1998年6月,采用自拟建中活络汤治疗消化性溃疡76例,并与同期应用雷尼替丁76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冠军;金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多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临床主要以心悸、胸闷、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浮肿等为主要表现。1995年10月~2001年10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红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5年1月~2001年1月,我院应用化瘀醒脑汤佐治重症颅脑损伤4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4414临床资料44治疗组48例,对照组32例,两组病人从性别、年龄、伤后至入院时间、昏迷程度、颅脑损伤类型进行分析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见表1、表2。……
作者:胡仕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疳积是以小儿面黄肌瘦、毛发焦枯、饮食反常、腹部膨胀、精神萎靡、消化不良、营养吸收障碍、四肢消瘦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疾病。它严重损伤小儿健康和发育。由于小儿患病后服药困难,临床上采用针刺四缝穴,简便易行,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卫东;朱宏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则疼痛难忍,随着月经周期反复发作。本病是针灸临床中常见疾病,我们自1998~1999年采用针刺治疗痛经127例,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永立;刘凤娥;和瑞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1987年以来,笔者根据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方法治疗面瘫5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4414临床资料4451例均系门诊病例,按初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小16岁,大67岁。病程短半天,长半年;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小18岁,大69岁。病程短1……
作者:徐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长强穴封闭治疗肛门直肠神经能官能症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4414临床资料44本组病例符合以下条件:起病缓慢,表现为坠胀疼痛、酸沉不适、虫行奇痒、特殊臭味、异物堵塞等明显肛门直肠的异常感觉。病程均在3月以上。并且所有病例经肠镜、X线、化验以及彩超等检查,均未发现肛门直肠的器质性病变及相关疾病。口服药物治疗无效者。……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几年来,笔者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痛经3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惠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1998年11月~2002年4月,笔者以针刺中髎穴为主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37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如下。4414临床资料44全部74例前列腺液(EPS)细菌培养为阴性,少数病例EPS镜检WBC>10个/HP。无明显的反复尿路感染史。临床主要表现为盆腔、会阴部胀痛、排尿困难、滴沥不畅为主的前列腺痛。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
作者:郭之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第十一肋尖综合征属中医胁痛范畴,是指第十一肋尖周围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甚至粘连,卡压第十一肋间神经血管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季胁部疼痛,其疼痛性质为刺痛或钝痛,或仅表现患侧下背部疼痛。笔者观察了穴位注射章门穴治疗第十一肋尖综合征临床疗效,并对治疗机理作一探究。……
作者:职良喜;朱沈;冯财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有健脾利水之功,主治“心下逆满,气上冲胸”等症。笔者运用此方治疗心血管疾病,效果满意,兹举例如下。……
作者:王天明;张汉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按急症诊疗规范分为气阴两虚、心阳不振、心血亏损、痰浊闭塞、心血瘀阻、寒凝气滞6个证型。临床上痰浊闭塞为常见。现就瓜萎薤白半夏汤治痰浊闭塞型胸痹心痛36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俊峰;秦宗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老年人便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近年来,笔者用麻子仁丸加减对40例顽固性便秘患者进行治疗,经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丽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桂枝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之《伤寒论》,原为“太阳中风表虚证”而设,临床化裁运用治疗杂病,取其调和作用,验案多例,疗效颇佳,现举例报道如下。……
作者:余永远;吕继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葛根黄芩黄连汤出自伤寒论,本方主要功效是解表清里,用于邪热内陷的下痢证。其证候是:发热、口渴、喘而汗出、下痢、肛门有灼热感、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笔者用该方加味,在临床上治疗因热而下痢者甚效,临床颇验。……
作者:张长强;梁广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崔玉衡主任医师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医五十八年来,精研医理,勤于实践,擅长治疗中医内科杂病及疑难重症,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临证师古创新,注重实践,主张中西医结合,善于博采众长,汲取现代医学知识,治愈了大量疑难危重病人,在患者中享有极高声誉。笔者跟师学习数载,见其对眩晕症的治疗,收效甚佳,现将其常用治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利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郭书升先生,洛阳市人,从事肝病临床40年,在辨舌诊疗肝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郭先生认为,脉象常有真假,而舌象能及时客观地反映疾病的本质,通过望舌可以了解脏腑气血盛衰,邪气进退,胃气强弱以及疾病的转归预后,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郭先生治疗肝病强调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临床首重望舌,并精于舌诊,其谴药精当,疗效显著。今将郭先生治疗肝病辨舌用药经验简介于下。……
作者:郭海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痰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停滞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中可产生各种痰病。中医的痰病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西周、先秦以降至晚清三千多年,代有阐发,已基本形成一个以痰为中心的辨证论治理论。
作者:柳文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司外揣内”、“司内揣外”这种古老的对自然界的观察方法与近代控制论的“白箱”、“黑箱”、“灰箱”理论有相似之处,其实质都是从整体上把握证的本质,从整体上认识和调节人体机能,达到“活人”之目的。
作者:郭小青;刘智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金匮要略方论》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该书不仅体现了仲景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思想,而且记载了应用广泛,配伍严谨,疗效显著的杂病治疗方剂,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方书之祖。兹举例浅析如下。……
作者:于桂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眩晕。《伤寒杂病论》关于眩晕的论述,辨证精当,处方灵活,用药详备,疗效确切。鉴于此方面专方尚少,本文将之归为十法,探讨如下。……
作者:刘静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高血压病是现代医学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的综合征。本病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辨证多系“肝火”、“肝阳”、“肝风”等为患。现将个人对高血压病辨治体会分述如次。……
作者:刘凤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临床胃脘疼痛、痞胀(胃、十二指肠慢性炎症、溃疡等)的患者,兼有胁痛(胆囊炎、胆石症等)者甚多。根据笔者近几年所诊治的病例不完全统计,以胃病为主者,经B超诊断兼有胆病者占35%;以胆病为主者,经纤维内镜或X线钡餐检查兼有慢性胃炎、溃疡病者占40%。由此可见,胆胃同病临床多见,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素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男性病的范围很广,包括性功能障碍、精液病、性传播疾病及其它男科杂病等。由于男科病的特定病位、病情,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患者讳疾忌医,他们往往压抑自己的心理,掩盖自己的病情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从而延误治疗时间,使身心受到很大的伤害。据有关资料统计,男性病患者自觉中度精神压抑者占58%,重度抑郁者占27.4%。作为医生,在进行检查治疗时,应配合心理治疗,才能达到全面治疗的目的。……
作者:李文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前在许多疾病中,宏观的临床征象及微观检测指标的改变,都在显示着瘀血病理过程的存在,因此,对于祖国医学几千年的瘀血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瘀血理论的指导下,活血化瘀法已广泛地运用于各医学专业,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用于治疗儿科多种疾病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亦称为Hamman-Rich综合征、隐源性致纤维化肺泡炎、特发性肺问质性肺炎等,原因不明,为局限于肺部的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急性型较少见,绝大多数是慢性型,在40~50岁发病,男性略多于女性,平均病程5~6a,长可达20a,终死于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是呼吸内科疑难疾病之一。……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创立的,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等症,临床上用于治疗脑血栓形成。本方有补气活血的功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现将其抗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作用机理综述如下。……
作者:张运克;佟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清开灵注射液,是安宫牛黄丸的改良剂型,近年来已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现综述如下。14急性传染性疾病44流行性乙型脑炎:李日向以清开灵为主治疗流行性乙脑24例,并设对照组31例,结果两组平均退热时间、近期后遗症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邹刚将66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
作者:刘敬霞;郭维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将老龄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组、尼莫地平组、血栓心脉宁组,观察大黄对老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胃肠病理组织变化及有关指标改变.结果表明: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胃肠组织损伤明显,大黄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大黄拮抗自由基损伤、调节ATP酶活性和神经肽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低肿瘤坏死因子有关。
作者:李建生;赵君玫;郭盛典;李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健胃口服液由山楂、神曲、陈皮、山药、茯苓、砂仁等组成,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饮食内停,脘腹胀满,不思饮食等症。方中陈皮有行气化积之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橙皮苷。本文采用HPLC法对健胃口服液中的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以对其质量进行控制。……
作者:韩文刚;吴中录;姬生国;王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车前子为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其性味甘,寒。归肾、肝、肺经,具有利水通淋,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淋病,暑湿泄泻,目赤、内障、视物昏暗和肺热痰多等病症。现多用布包入汤剂煎煮。……
作者:王志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怀牛膝为苋科牛膝属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干燥根,主产河南沁阳、武陟等县。本品性甘、苦、酸、平,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通血脉、降血压及镇痛等功效。对怀牛膝的全面研究始于60年代,多集中于成分分析,药理作用及栽培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利用不同器官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的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为了探索出一条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怀牛膝品质的途径,我们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现已从怀牛膝茎、叶等部位诱导出愈伤组织及芽分化。……
作者:董诚明;安丽;戴晓勇;张丽萍;刘瑶;刘杰;童蓓丽;陆庆荣;施永兴;陈耀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为治疗脾胃虚弱、气虚下陷之名方。笔者于临床据证扩大其运用范围,每收异曲同功之妙,现举验案3则。……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科于1999年10月至2001年1月应用双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风是临床中常见的危重病之一,我们自1997年以来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280例中风患者,主要观察清开灵注射液的用法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如下。4414临床资料44280例患者为住院病例,均经CT确诊。其中男196例,女84例;缺血性中风234例,出血性中风46例;年龄大74岁,小31岁,平均年龄51岁;住院时间长36d,短21h,平均22d。……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便秘,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4414临床资料44本组病人65例,均为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人,全部符合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男41例,女25例;年龄30~82岁;1型糖尿病2例,2型糖尿病63例;糖尿病病程,短1a,20a。便秘病程短3月,长11a;……
作者:马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土茯苓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土茯苓的块茎。性味甘、淡、平。本品既能治梅毒,又解汞毒,用于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导致肢体拘挛者,有解毒利关节之效。古时重用本品,配合皂荚、牵牛子煎服。近年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轩振宇;柳玉;许廷生;梁秀兰;卢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易并发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我科自1993年3月至2001年10月间,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养阴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万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服中药为何要用药引?祖国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作者:张文学;朱作峰;苏广珠;李星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血清药化学概念早是由日本学者田代真一提出的。简而言之,即是以口服中药后的血清为材料,提取分离中药有效成分的一种研究方法。它的原意是指将服用中药方后的血液用为研究对象,提取分离中药的有效成分,实则为中药的体内血清中的有效成分。……
作者:张西平;张宾;孟磊;刘鑫;赵坤珠;陈军;高彩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1972年本院药剂科生产的车前草糖浆用于临床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深受患有急慢性尿路感染或急慢性肾炎病人的欢迎。大多数病人服药后,症状能很快改善,连服7~10d,就能消除症状,有效率达95%以上。现将药物组成及配制方法等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陈士凤;滑洁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心身医学与中医学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医心身医学基础理论的发展思路,一是继承,二是创新。继承不是简单的复归,而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吸取其科学、合理的部分,抛弃荒谬、错误的内容。在继承的基础上又要有所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才能保持蓬勃的生机。
作者:李飞霞;孟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跨世纪人才,在近年来的本、专科生的教学中,我们对《针灸学》课程中毫针、三棱针刺法、灸法、火罐及电针、穴位注射、头针、耳针部分的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改革探讨,制作演示教材,在本、专科班各层次的学生中进行多次使用,收效较好,并积累了初步的经验,认为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三点优势。……
作者:王民集;朱现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通过对1763例社区人员中医体质筛查的研究,把社区人群的体质分为正常体质和病理体质两大类,病理体质人群中85.8%患有各类高血压的比例较高,痰湿型、阴虚型患脑卒中的比例较高,瘀血型、痰湿型惠冠心病的比例较高。并提出通过体质干预来控制和管理社区中的慢性病的工作模式。
作者:张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