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辅助生育技术结合经期活血化瘀及取卵后补肾培脾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8倒不孕症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辅助生育技术,试验组在辅助生育技术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经期使用活血化瘀中药(当归,川芎,赤芍等)取卵后加用补肾培脾中药(川续断,盐炙杜仲,菟丝子等)].比较两组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流产率.结果:试验组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显著高于时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采取辅助生育技术的同时,运用中药经期活血化瘀及取卵后补肾培脾能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胚胎种植率,降低流产率.
作者:王慧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97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48耳)和治疗组48例(49耳),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结果:对照组耳聋痊愈4例,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68.75%,治疗组耳聋痊愈9例,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3.67%;对照组耳鸣治愈6例,有效17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62.16%.治疗组耳呜治愈12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2.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满意.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足浴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温胃舒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足浴配合食疗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足浴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疗效满意.
作者:吕淑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托毒消疽汤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确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9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19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托毒消疽汤口服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9.5%,治疗组有效率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毒消疽汤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继健;董建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臭氧注射配合隔姜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臭氧注射配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及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63.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臭氧注射配合隔姜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炙疗效显著.
作者:李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加复方辣椒碱贴,观察组采用中药汤剂内服加中药熏洗治疗,观察两组治行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90%和78.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段志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95倒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血糖、血压、BUN、Scr的改变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肾功能.
作者:冯海灵;李鹏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硫糖铝,1 g/次,3次/d,吗丁啉片,10 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汤,日1剂,水煎服.两组均4周为1疗程,2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①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对照组平均秩次为37.08,治疗组平均秩次为53.92.Mann-Whitney U统计量为633.50,Wilcoxon W为1668.50,Z检验统计量为Z=-3.247,P=0.001(双侧),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91.11%,对照组为71.11%,经比较:x2=5.874,v=1,P=0.01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满意.
作者:梅世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方芪麻胶囊对气虚痰浊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痛(ISH)动态血压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IS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复方芪麻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行24 h动态血压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结果:①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比治疗组稍好,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降低收缩压的同时也降低舒张压,效果较治疗组明显(P<0.01).②治疗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明显(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芪麻胶囊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能使血压平稳下降,与硝苯地平缓释片疗效无明显差异,且能改善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对ISH患者的远期疗效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黄培红;靳利利;李典鸿;袁利梅;吴永刚;王清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结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采用PD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的原则治疗,10 d为1疗程,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有效率和KPS提高方面优于对照组,在预防白细胞降低及胃肠道反应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法结合化疗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增强疗效,减轻化疗毒性.
作者:宋长明;张永杰;冯莹;朱丽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检测胃癌及胃癌前病变脾虚证患者胃黏膜上皮细胞核DNA及微量元素含量、胃黏膜SOD和血清LPO水平,探讨胃癌与胃癌前病变与胃黏膜病变的内在联系.方法:160倒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5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68例、胃癌(CA)组37例及正常组22例,胃镜下取病灶区、非病灶区胃窦及胃体3处黏膜,做胃黏膜上皮细胞核DNA及微量元素含量、胃黏膜SOD活性、血清LPO水平测定.结果:①HC组胃黏膜上皮细胞核DNA含量与CSG组、CAG组、C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HC组胃黏膜上皮细胞核 Zn和Cu含量与CSG组、CAG组、C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HC组胃黏膜SOD与CSG组、CAG组、C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HC组血LPO水平与CSG组、CAG组、C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癌与胃癌前病变脾虚证与胃黏膜病变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胃黏膜组织细胞Zn、Cu含量降低,细胞棱DNA含量异常增高是胃癌前病变信号,应高度警惕.
作者:陆喜荣;徐进康;吴坚芳;许邹华;李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急性期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急性期贝尔氏面瘫患者给予艾灸配合针刺治疗,于治疗1用和2周后进行复检,观察瞬目反射各渡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其治疗前后的差别.结果:治疗1周后,基本治愈2例,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8例,其中重度损害患者例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轻度损害患者例数较治疗前显著增加.治疗2周后,基本治愈13例,显效28例,有效6例,无效0例.经过针灸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出现显著的改善,有效率为100%.结论:针灸治疗急性期贝尔氏面瘫疗效显著.
作者:张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阴阳平衡针刺疗法配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初次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观察,针刺结合药物组60例,施以阴阳平衡针刺疗法加西药治疗.药物组60倒,予单纯西药治疗,10 d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结果:药物组痊愈34例,显效13例,好转5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6.7%;针刺结合药物组痊愈47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4%.结论:阴阳平衡针刺疗法配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琦;薛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关元、气海穴位微波照射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穴位微波照射治疗组(41例)和单纯针刺对照组(31例).结果:针刺配合穴位微波照射治疗组有效率为97.6%,明显优于单纯针刺对照组的80.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微波照射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常雪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腹部走罐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用电针配合腹部走罐的方法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结果:34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24%.结论:电针配合腹部走罐治疗单纯性肥胖效果显著.
作者:范郁山;蒋茵婕;陈明明;张婷婷;杨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艾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确诊患者采用火针配合艾灸疗法治疗.2周为1疗程,2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痊愈40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结论:火针配合艾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颖;张卫华;张培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炎并发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对照组32例中,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7%;治疗组32例中,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肺炎并发脏器功能衰竭疗效满意.
作者:郑玉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干细胞动员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是今后治疗神经疾病的方向.因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故中西药结合动员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体质动员转化后生成的神经细胞或神经胶质细胞并不一定会是由神经干细胞转化而来,骨髓基质干细胞亦可做到.如何区分神经细胞是由骨髓基质干细胞转化而采还是由颅内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转化而来,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秦勇;许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巴蛭祛瘀汤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确诊为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两组均严格按治疗性的生活方式进行,并每日早晨顿服氨氯地平5 mg,4周后降压效果不满意者,氨氯地平加量至10 mg/d.对照组在上述基础治疗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10 mg,每天睡前顿服.治疗组在上述基础治疗上,加用巴蛭祛瘀汤,日1剂,水煎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8周后统计疗效.结果:巴蛭祛瘀汤联合氨氯地平能明显降低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压、血脂(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巴蛭祛瘀汤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少,依从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素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现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米非司酮组口服米非司酮治疗,日1次;中药组给予中药汤剂治疗,日1剂;米非司酮合用中药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及中药,三组均治疗3月,观察疗效.结果:各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米非司酮组疗效优于米非司酮组、中药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
作者:林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对照组280例患者中,治愈228例,好转20例,无效32例,有效率为88.57%;治疗组280例患者中,治愈260例,好转11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96.7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学平;陈德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溶栓、抗凝、祛聚治疗,治疗组在时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3周为1疗程,1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对照组32例患者中,治愈16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38%;治疗组34例患者中,治愈26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0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肯定.
作者:刘东敏;赵明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口服半夏泻心汤加减,对照组口服吗丁啉.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胃排空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及胃排空情况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加附子治疗大输液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合剂片口服或含化治疗,日3次,成人1次4片,儿童酌减;治疗组给予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加附子口服治疗,日1剂,分3次水煎服,两组均1周为1疗程,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咳痰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每次咳嗽持续时间、胃脘胀满、纳差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加附子治疗大输液性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张中旭;李俊玲;肖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遵循<伤寒论>中桂枝汤煎服法治疗体虚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体虚感冒患者严格遵循<伤寒论>中桂枝汤的煎服法服用桂枝汤.结果:40例患者服药1-3剂,平均2剂,治愈3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重视桂枝汤煎服法治疗体虚感冒疗效显著,中医汤剂煎服用的方法非常重要.
作者:任才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茯苓杏仁甘草汤的应用,应当首先掌握其基本的主治,即饮停胸胁所导致的胸闷气塞等症,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只要病机相同,即可使用,有时就算有一个或是两个症状具备亦可使用,如仲景所说: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
作者:武艳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路志正教授善调脾胃以治疗胸痹.治疗肾心痛,宜抓住肾虚的本,兼顾心痛的标;辨治肝心痛当首辨病位、脏腑与气血.路老在胸痹临证中还善于运用调和营卫法治疗,首选桂枝汤.
作者:王振涛;杨凤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廉玉麟教授擅长以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其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有独到见解,其将周围性面瘫分为初期、恢复期、兼变证前期、兼变证期4期,治疗时以翳风、牵正穴为主,注重计刺的角度、针刺的深度以及针刺的手法,见效快,治愈率高,后遗症少.
作者:刘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以益气养阴与涤浊化痰法并行治疗气道灼伤;以益气养阴、疏肝理气法治疗咳嗽;以涤浊法治疗长期嗜睡;以清热疏风,疏肝理气法治疗顽固性头痛,皆取良效.
作者:何延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五苓散的作用为内通三焦水道,外达皮肤腠理,通阳化气,行水散湿.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湿所致的发热头痛、烦渴饮水、小便不利;或水湿停聚所致的水肿、身重、小便不畅及心悸、吐涎沫而头眩等病症.无论何种水液代谢失常的疾病,只符合五芩散方证者,均可用五苓散治疗.
作者:连东辉;苗治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一般认为太阳伤寒的代表方是麻黄汤,而葛根汤只治疗太阳伤寒的兼证.在<伤寒论>原文中,二者皆治太阳伤寒,如仔细比较,知葛根汤专治太阳伤寒表实证,是专一治表的方剂;而麻黄汤较葛根汤发汗力弱,能发散表郁而重于解除肺气郁闭,是表里同治而重于治里的方剂,故葛根汤当属太阳伤寒的代表方.
作者:李宇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常风云教授认为神经性皮炎的发病之源是热毒伏于营血,凉血解火热之毒当为其治疗之本.治疗时应抓住火、风、虚三方面因素,且重视日常调摄,心理疏导,每获良效.
作者:宋晶晶;徐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刘金星认为肾虚冲任损伤是导致胎动不安的主要病机,指出补肾为胎元稳固之本,固冲为安胎之要.以寿胎丸治之,每获良效.
作者:魏贤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上呼吸道感染功能性低热不是单一的肺卫之表、阳明之里证,汗之、下之皆非所宜,治宜辛凉透邪,宣畅气机,清热解毒并方,柴葛解肌汤集辛凉解表、和解退热、清热解毒于一炉,量大力专直捣病所,每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作者:司元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冲为血海,月经之血主要来自冲脉,而冲脉之血又主要来自于阳明胃经,故月经量少与胃经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治疗上,胃虚气血不足者应助胃健脾以益气养血,阴虚胃燥者应以清热生津为主;他如胃寒气逆等证当随证治之.
作者:岳小鹏;吴新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肌筋膜炎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91例确诊病例以简单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TDP照射治疗,对照组口服芬必得缓释胶囊结合TDP照射治疗.观察并记录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46例,1周后痊愈8例,显效15例,有效17例,显著优于对照组(U=2.5301,P<0.05);2周后痊愈17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显著优于对照组(U=2.1750,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TDP照射治疗肌筋膜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晔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苏子降气汤加味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确诊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苏子降气汤加味煎汤内服治疗:对照组按照西医常规用抗生素和激素抗炎,同时加用氨茶碱片剂治疗.7 d为1疗程,1疗程结束休息1 d,再进行第2疗程治疗,2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有效率为75.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苏子降气汤加味治疗哮喘临床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疗效.
作者:欧之洋;银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吗丁啉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1月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金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国外研究文章通常采用不同的对照方法和试验设计评价针灸治疗哮喘的作用.部分研究结果充分肯定了针灸的临床抗哮喘效应,也有研究则认为针灸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不确切或等同于安慰剂作用.本文基于这两类不同研究结果,通过文献整理,归纳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分析.认为应该在保持针灸临床治疗精髓的基础上,结合针灸疗法的自身特点和现代临床研究的评价体系,客观地评价针灸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郭;徐玉东;王宇;杨永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眩晕之病因虽多,但究其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疼扰乱清窍.眩晕与肝木关系为密切,其病位虽主要在肝,但由于病人体质因素与病机演变的不同,可表现为肝阳上亢、虚阳上扰、血虚生风、肝郁化火等不同证候,因此,辨证时当根据不同病机选用养肝、清肝、潜肝诸法.
作者:陈存卫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病,胃运化功能的正常,有赖于脾升胃降的协调平衡;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的重要条件.故应从肝论治,临床可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两个证型,分别予柴胡疏肝散加减和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治之.
作者:贺进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红花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NAG、NF-κB、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红花治疗组、蒙诺治疗组4组,每组7只.模型组、红花治疗组、蒙诺治疗组行造模手术.造模后第2天开始灌胃,模型组予自由饮食和2 mL自来水灌胃;红花治疗组将红花颗粒剂以6 g/kg·d稀释成冲剂灌胃,日1次,1次2 mL;蒙诺治疗组将蒙诺胶囊以10 g/kg·d稀释成冲剂灌胃,日1次,1次2 mL,连续给药14 d.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检测大鼠NAG、NF-κB、TGF-β1结果.结果:①假手术组肾脏未见病理改变;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大量萎缩、变性,间质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并出现明显纤维化;蒙诺治疗组和红花治疗组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萎缩程度和间质纤维化范围比模型组轻(P<0.05),②第14天模型组NAG明显高于红花治疗组、蒙诺组治疗和假手术组(P<0.05).③术后第14天,模型组、红花治疗组和蒙诺治疗组NF-κB和TGF-β1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呈显著性增强(P<0.05).红花治疗组和蒙诺治疗组NF-κB和TGF-β1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呈显著性减弱(P<0.05);但在红花治疗组和蒙诺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红花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②红花能降低模型组尿NAG的作用,而对肾小管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蒙诺相似.③红花对大鼠NF-κB、TGF-β1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减缓肾纤维化病程进展.
作者:李小波;边壮;兰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清湿止痛汤对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清IL-2和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肠杆菌菌液注入大鼠子宫内,制备大鼠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测定血清中IL-2和MDA水平的变化.结果: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血清中IL-2的水平明显升高,血清中MDA的水平明显降低.结论:清湿止痛汤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中异常升高的MDA,增加IL-2的含量.
作者:谢萍;冯俭;杨张婧;孙川;王倩;余晓颖;秦银花;许宁;米培榕;唐佳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以健康家兔为实验对象,针刺不同穴住观察对排尿期膀胱压力峰值的影响,筛选调节膀胱压力作用较为明显的穴位.方法:在实验开始前把家兔的膀胱压力校为零,通过输液器向导尿管内滴入0.9%的生理盐水,并在输液过程中记录排尿瞬间膀胱压力的高值.然后给予电针,在施以电针时仍通过输液器向导尿管内滴入0.9%的生理盐水,记录排尿瞬间膀胱压力的高值.每只家兔针刺前后共记录3次数据,根据4只家兔针刺前后所记录的数据求出其平均值,得到的数据为一组数据;每个穴位共记录10组数据.结果:针刺第一腰椎棘下旁开约1.5 cm处、膀胱俞、第1骶椎棘突下旁开约0.5 cm处、次醪、第3骶椎棘突下旁开约0.5 cm处、第4骶椎棘突下旁开约0.5 cm处对膀胱压力峰值具有降低的作用,其中以第4骶椎棘突下旁开约0.5 cm处为明显;针刺肾俞、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约1.5 cm处对膀胱压力峰值具有升高影响;针刺前后足三里、委中、涌泉、阳陵泉对膀胱压力峰值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穴位对膀胱压力的影响作用大小与穴位距离调节膀胱功能的神经中枢远近有关,距离神经中枢越近的穴位调节作用越明显,反之则越弱;针刺作用可通过影响神经系统而引起尿动力学改变;针刺穴位不同,对神经的调节作用而异显现出不同的疗效,故当肾与膀胱的气化功能失常,表现出不同的证候时,当选择不同的穴位配伍施以治疗.
作者:胡纪可;胡卡明;蒋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生大黄治疗新生儿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倒非嚣质性原因的新生儿呕吐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并予生大黄水口服治疗.结果:20例患儿中,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结论:生大黄水治疗新生儿呕吐操作方便,疗效明确.
作者:王宏霞;刘爱娟;陈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肾功能衰竭多由暴病及肾,损伤肾气或肾病日久所致,临床护理肾功能衰竭患者时需注意病室环境,观察患者病情,注意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和给药护理,并结合中医行水针法、中药灌肠、中药中频离子导入护理,可助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闫秋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及紫杉醇联合顺铂临床应用和科学护理在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3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经病理组织或细胞学诊断的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科学护理的基础上,均采用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方案,即在化疗第1天、第8天和第15天静脉滴注多烯紫杉醇75 mg/m2;第1-第3天静脉滴注顺铂30 mg/m2,每21 d为1个周期;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应用葛根素注射液400 mg加入0.9%NS 5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77.78%;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为59.26%.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除过敏反应外,发生率与对照组持平,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以多烯紫杉醇为核心的联合化疗配合科学护理对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有较为肯定的近期疗效,而中药葛根素具有提高化疗疗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的良好作用.
作者:郭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健脾软肝汤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健脾软肝汤治疗,疗程为1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肝功能、缩小脾脏及逆转早期肝纤维化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软肝汤能明显提高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运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脏脂肪变性情况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肝活组织检查方法对6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进行分析,并与患者的病毒载量、肝功能、血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6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合并脂肪变性者39例(62%),以中度脂肪变性为主(49%),94%的患者HBV DNA水平在106copy/mL以上,ALT水平明显高于非脂肪变性组(P<0.05);合并脂肪肝患者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较非脂肪变性组高,其中三酰甘油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胆固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易合并脂肪变性,且转氧酶普遍升高伴高病毒载量,合并肝脏脂肪变性是影响慢性丙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刘光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葛花解酲汤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1∶1)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脂必妥片,4片/次,3次/d,口服;治疗组给予葛花解酲汤,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共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治疗期间均忌酒,低脂饮食,勿食对肝功能有影响的药物,加强锻炼.30 d为1疗程,3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①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对照组平均秩次为38.62,治疗组平均秩次为53.54.Mann-Whitney U统计量为695.50,Wilcoxon W为1771.50,Z检验统计量为Z=-2.921,P=0.003(双侧),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71.11%,两组比较:x2=5.502,v=1,P=0.019,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③两组患者均按时完成了治疗,未发现该治疗方法有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葛花解酲汤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毒副作用小,依从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素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方法:39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10例和对照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连用8周.停药后每月随访1次,随访10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7.55,P<0.05).治疗组在退热、咳嗽缓解、扁桃体肿大消退、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时间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RRI有较好疗效.
作者:张春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强力定眩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组予强力定眩片、尼莫地平片治疗,2用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6.7%,治疗组有效率为93.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强力定眩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翟照永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润肠汤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确诊病例采用益气补肾润肠汤治疗,日1剂,早晚分服,1周为1疗程.结果:痊愈28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结论:益气补肾润肠汤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满意.
作者:史丽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现察四花汤加减治疗绝经前后诸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确诊病例采用四花汤加减治疗,日1剂,早晚分服,15 d为1疗程,连服1-4疗程.结果:治愈31例,有效15例,未愈2例,有效率为95.83%.结论:四花汤加减治疗绝经前后诸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熊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产后小便频数的临床疗效.方法:27例确诊患者辨证论冶,气虚证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肾虚证采用金匮肾气丸加味,日1剂,7 d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2例,好转5例,无效0例.结论:辨证治疗产后小便频数疗效显著.
作者:吴礼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三香散贴敷神阙穴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香散贴敷神阙穴治疗,3-4 d后观察疗效.结果:42例中,治愈34例,有效5例,无效3例.结论:三香散贴敷神阙穴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迅速、肯定,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黄春英;黎裕朝;廖展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茵陈茯苓汤治疗新生儿黄痘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患儿给予茵陈茯苓汤治疗.结果:65例患者中痊愈58例,有效6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5%.结论:茵陈茯苓汤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吕氏春秋>中说:现在世上崇尚占卜祈祷,所以疾病反而增加.比如射箭的人,射而不中,反而去修理箭靶,这对于射中箭靶有什么益处呢?用热水来制止水的沸腾,沸水更加不能制止,撤去那火,沸腾就停止了.使用巫医、药物驱鬼治病,所以古人轻视这些做法,因为这对人的养生来说,只是细微末节罢了.
作者:许敬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药饮片小包装具有提高配方准确性,易于复核,提高调配速度,改善调配人员的工作环境等优势,但同时也具备规格不齐全、质量不易控制、成本增加等缺点.
作者:国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医体质决定了哮喘的易罹性、病机从化和预后转归,是哮喘发病及其证候产生的内在基础,两者密切相关.临床上对哮喘患者进行分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体质类型进行相应的调养、治疗,通过后天因素来逐步改善患者体质,达到调整气血阴阳的偏颇状态,将疾病消除在萌芽或初始发病阶段.
作者:黄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系统评价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hase、EBSCO、OVID,CBM、CNKI和VIP.按照循证医学(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逐一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灯盏花注射液组vs西药组:有效率方面,2个研究结果显示灯盏花素注射液组与西药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OR=0.08,95%CI(0.02,40.50)];1个研究显示CCI指数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MD=2.12 95%CI(-2.38,6.62)];灯盏花注射液组vs针刺组:1个研究比较了临床症状的有效率,灯盏花素注射液组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有效率与针刺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RR=1.61,95%CI(1.29,2.00)];1个研究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后的第7天神经功能缺损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MD=6.54 95%CI(3.29,9.79)],第15天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MD=8.31 95%CI(4.75,11.87)],第30天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MD=4.48 95%CI(1.30,7.66)].灯盏花注射液组vs西药+中药:3个研究结果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RR=1.66,95%CI(1.43,1.94)],1个研究结果显示肌力恢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RR=8.57,95%CI(1.04,70.43)].7篇研究均未报道不良反应.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有一定的疗效,在生活能力、肢体运动、认知功能方面都有改善,但是这些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佳,降低了结论的可靠性.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证据对其疗效予以证实.
作者:纪靖;肖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首发抑郁症的脑葡萄糖代谢特点及与临床症状改善的相关性.方法:20例首发抑郁症病人与20例健康者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象(positi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抑郁症组经中医综合治疗14周后复查PE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中国修订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MS-RC)、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抑郁症组右侧额上回、右侧扣带回的脑葡萄搪代谢率(rCMRglc)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抑郁症组右侧顿上回、右侧扣带回 rCMRglc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可有效改善首发抑郁症病人右侧额上回、右侧扣带回的rCMRglc;抑郁症病人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改变有关.
作者:米健国;张伟星;曹民佑;王喜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口腔溃疡散中冰片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以聚乙二醇-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柱温为160℃,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FID)温度为210℃,载气为氮气,分流比为30∶1,进样体积为1 μL.结果:龙脑的线性范围为0.4022-2.011 μg,r值分别为0.9999;回收率分别为99.33%,RSD分别为1.7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口腔溃疡散的含量测定方法之一.
作者:黄秋妹;黄艳萍;曹智启;丁沐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中医应命名为疫斑,按病因及病变性质可分为湿热疫斑和温热疫斑;按发病类型可分为新感疫斑和伏邪疫斑.温热疫斑为感受温热疫毒所致,来势急,传变快,热象较重;湿热疫斑为感受湿热疫毒之邪所致,起疫缓,变化较少;新感疫斑感而即发;伏邪疫斑非感而即发,乃邪伏入里,逾时而发.
作者:仇付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明代针灸学家高武(十六世纪),字梅孤,四明(浙江鄞县)人,生卒年代不可考.梅孤平生喜好读书,而且涉猎广泛,精于天文、音律、兵法、射骑等多学科,青年时(嘉靖年间)中过武举,北上以策于当路,不用,遂弃归,中年后从医,晚年专心进行医学研究,尤其长于针灸.他鉴于针灸穴位在男、女、儿童身上的某些差异,设计铸造铜人三尊,即壮男、妇人、童子各一,作为定穴标准.以度针灸之穴,推之人身,灵验不爽.他的代表著作<针灸聚英>在学术界较有影响.另著有<痘疹正宗>、<发挥直指>等书,也有流传.
作者:相鲁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戴丽三为云南省著名医家,其认为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用寒用热,悉应以人体正气盛衰而定,当先着重调理机体功能及扶持阳气,使正气旺盛,抵抗力增强,然后再处以治病之方.治疗的关键在于扶持元阳,振奋全身气机,这对众多疑难杂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傅文录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