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胃辨治月经量少

岳小鹏;吴新华

关键词:从胃辨治, 月经量少, 冲脉
摘要:冲为血海,月经之血主要来自冲脉,而冲脉之血又主要来自于阳明胃经,故月经量少与胃经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治疗上,胃虚气血不足者应助胃健脾以益气养血,阴虚胃燥者应以清热生津为主;他如胃寒气逆等证当随证治之.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配合腹部走罐治疗单纯性肥胖症34例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腹部走罐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用电针配合腹部走罐的方法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结果:34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24%.结论:电针配合腹部走罐治疗单纯性肥胖效果显著.

    作者:范郁山;蒋茵婕;陈明明;张婷婷;杨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常风云治疗神经性皮炎医案举隅

    常风云教授认为神经性皮炎的发病之源是热毒伏于营血,凉血解火热之毒当为其治疗之本.治疗时应抓住火、风、虚三方面因素,且重视日常调摄,心理疏导,每获良效.

    作者:宋晶晶;徐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臭氧注射配合隔姜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0例

    目的:观察臭氧注射配合隔姜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臭氧注射配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及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63.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臭氧注射配合隔姜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炙疗效显著.

    作者:李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五苓散辨

    五苓散的作用为内通三焦水道,外达皮肤腠理,通阳化气,行水散湿.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湿所致的发热头痛、烦渴饮水、小便不利;或水湿停聚所致的水肿、身重、小便不畅及心悸、吐涎沫而头眩等病症.无论何种水液代谢失常的疾病,只符合五芩散方证者,均可用五苓散治疗.

    作者:连东辉;苗治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生大黄治疗新生儿呕吐20例

    目的:观察生大黄治疗新生儿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倒非嚣质性原因的新生儿呕吐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并予生大黄水口服治疗.结果:20例患儿中,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结论:生大黄水治疗新生儿呕吐操作方便,疗效明确.

    作者:王宏霞;刘爱娟;陈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刘金星治疗胎动不安经验

    刘金星认为肾虚冲任损伤是导致胎动不安的主要病机,指出补肾为胎元稳固之本,固冲为安胎之要.以寿胎丸治之,每获良效.

    作者:魏贤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巴蛭祛瘀汤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55例

    目的:观察巴蛭祛瘀汤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确诊为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两组均严格按治疗性的生活方式进行,并每日早晨顿服氨氯地平5 mg,4周后降压效果不满意者,氨氯地平加量至10 mg/d.对照组在上述基础治疗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10 mg,每天睡前顿服.治疗组在上述基础治疗上,加用巴蛭祛瘀汤,日1剂,水煎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8周后统计疗效.结果:巴蛭祛瘀汤联合氨氯地平能明显降低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压、血脂(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巴蛭祛瘀汤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少,依从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素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健脾软肝汤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64例

    目的:观察健脾软肝汤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健脾软肝汤治疗,疗程为1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肝功能、缩小脾脏及逆转早期肝纤维化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软肝汤能明显提高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运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火针配合艾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50例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艾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确诊患者采用火针配合艾灸疗法治疗.2周为1疗程,2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痊愈40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结论:火针配合艾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颖;张卫华;张培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强力定眩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30例

    目的:观察强力定眩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组予强力定眩片、尼莫地平片治疗,2用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6.7%,治疗组有效率为93.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强力定眩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翟照永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胃癌及胃癌前病变脾虚证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目的:检测胃癌及胃癌前病变脾虚证患者胃黏膜上皮细胞核DNA及微量元素含量、胃黏膜SOD和血清LPO水平,探讨胃癌与胃癌前病变与胃黏膜病变的内在联系.方法:160倒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5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68例、胃癌(CA)组37例及正常组22例,胃镜下取病灶区、非病灶区胃窦及胃体3处黏膜,做胃黏膜上皮细胞核DNA及微量元素含量、胃黏膜SOD活性、血清LPO水平测定.结果:①HC组胃黏膜上皮细胞核DNA含量与CSG组、CAG组、C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HC组胃黏膜上皮细胞核 Zn和Cu含量与CSG组、CAG组、C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HC组胃黏膜SOD与CSG组、CAG组、C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HC组血LPO水平与CSG组、CAG组、C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癌与胃癌前病变脾虚证与胃黏膜病变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胃黏膜组织细胞Zn、Cu含量降低,细胞棱DNA含量异常增高是胃癌前病变信号,应高度警惕.

    作者:陆喜荣;徐进康;吴坚芳;许邹华;李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中医命名及病因分型探讨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中医应命名为疫斑,按病因及病变性质可分为湿热疫斑和温热疫斑;按发病类型可分为新感疫斑和伏邪疫斑.温热疫斑为感受温热疫毒所致,来势急,传变快,热象较重;湿热疫斑为感受湿热疫毒之邪所致,起疫缓,变化较少;新感疫斑感而即发;伏邪疫斑非感而即发,乃邪伏入里,逾时而发.

    作者:仇付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阴阳平衡针刺疗法配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

    目的:观察阴阳平衡针刺疗法配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初次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观察,针刺结合药物组60例,施以阴阳平衡针刺疗法加西药治疗.药物组60倒,予单纯西药治疗,10 d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结果:药物组痊愈34例,显效13例,好转5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6.7%;针刺结合药物组痊愈47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4%.结论:阴阳平衡针刺疗法配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琦;薛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6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脂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脏脂肪变性情况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肝活组织检查方法对6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进行分析,并与患者的病毒载量、肝功能、血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6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合并脂肪变性者39例(62%),以中度脂肪变性为主(49%),94%的患者HBV DNA水平在106copy/mL以上,ALT水平明显高于非脂肪变性组(P<0.05);合并脂肪肝患者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较非脂肪变性组高,其中三酰甘油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胆固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易合并脂肪变性,且转氧酶普遍升高伴高病毒载量,合并肝脏脂肪变性是影响慢性丙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刘光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药动员内源性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干细胞动员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是今后治疗神经疾病的方向.因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故中西药结合动员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体质动员转化后生成的神经细胞或神经胶质细胞并不一定会是由神经干细胞转化而来,骨髓基质干细胞亦可做到.如何区分神经细胞是由骨髓基质干细胞转化而采还是由颅内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转化而来,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秦勇;许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红花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NAG、NF-κB、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红花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NAG、NF-κB、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红花治疗组、蒙诺治疗组4组,每组7只.模型组、红花治疗组、蒙诺治疗组行造模手术.造模后第2天开始灌胃,模型组予自由饮食和2 mL自来水灌胃;红花治疗组将红花颗粒剂以6 g/kg·d稀释成冲剂灌胃,日1次,1次2 mL;蒙诺治疗组将蒙诺胶囊以10 g/kg·d稀释成冲剂灌胃,日1次,1次2 mL,连续给药14 d.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检测大鼠NAG、NF-κB、TGF-β1结果.结果:①假手术组肾脏未见病理改变;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大量萎缩、变性,间质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并出现明显纤维化;蒙诺治疗组和红花治疗组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萎缩程度和间质纤维化范围比模型组轻(P<0.05),②第14天模型组NAG明显高于红花治疗组、蒙诺组治疗和假手术组(P<0.05).③术后第14天,模型组、红花治疗组和蒙诺治疗组NF-κB和TGF-β1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呈显著性增强(P<0.05).红花治疗组和蒙诺治疗组NF-κB和TGF-β1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呈显著性减弱(P<0.05);但在红花治疗组和蒙诺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红花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②红花能降低模型组尿NAG的作用,而对肾小管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蒙诺相似.③红花对大鼠NF-κB、TGF-β1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减缓肾纤维化病程进展.

    作者:李小波;边壮;兰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清湿止痛汤对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清IL-2和MDA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清湿止痛汤对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清IL-2和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肠杆菌菌液注入大鼠子宫内,制备大鼠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测定血清中IL-2和MDA水平的变化.结果: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血清中IL-2的水平明显升高,血清中MDA的水平明显降低.结论:清湿止痛汤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中异常升高的MDA,增加IL-2的含量.

    作者:谢萍;冯俭;杨张婧;孙川;王倩;余晓颖;秦银花;许宁;米培榕;唐佳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48例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97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48耳)和治疗组48例(49耳),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结果:对照组耳聋痊愈4例,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68.75%,治疗组耳聋痊愈9例,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3.67%;对照组耳鸣治愈6例,有效17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62.16%.治疗组耳呜治愈12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2.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满意.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加附子治疗大输液性咳嗽36例

    目的:观察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加附子治疗大输液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合剂片口服或含化治疗,日3次,成人1次4片,儿童酌减;治疗组给予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加附子口服治疗,日1剂,分3次水煎服,两组均1周为1疗程,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咳痰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每次咳嗽持续时间、胃脘胀满、纳差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加附子治疗大输液性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张中旭;李俊玲;肖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2例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吗丁啉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1月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金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