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4756
  • 国内刊号:11-5689/R
  • 影响因子:0.79
  • 创刊:1974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河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36-2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2003年20期文献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03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或生理效应低下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造成误诊.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1994年以来收治的103例甲减症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沈绚梅;王志宏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8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临床分析

    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肺炎支原体是较重要的病原微生物,且近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现就近2年来以呼吸道疾病入住我科病房的86例血清抗支原体抗体IgM阳性者,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并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高巍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清窍汤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一般人群发病率达5%.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患病率为985.2/10万,年发病率为79.7/10万,30岁以下发病者逐年增长,男女之比为1:4.该病西药治疗复发率高,且有毒副作用.相当数量的病人,尤其久治不愈者,往往求治于中医.笔者自拟清窍汤辩证加减治疗偏头痛40例,疗效理想,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信义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即感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临床上二者常同时并见,故合称为眩晕.发作时可见头晕目眩,视物旋转甚或扑倒.常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面色苍白等,多见于西医的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动脉系统血管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贫血及颅内感染性(占位性)疾病等.

    作者:史丽清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笑气吸入镇痛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孕妇希望能减轻人工流产手术的疼痛或在完全无痛的情况下完成手术.

    作者:谢静燕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牵引折顶法整复儿童尺桡骨远端背侧重叠移位骨折48例报告

    我科自1995年至今采用牵引折顶复位,前臂石膏夹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侧重叠移位骨折48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云升;王慧东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硬膜外少量多次注药阻滞法用于老年下肢手术者的临床观察

    硬膜外阻滞在我国还是较为常用的麻醉方法.本观察旨在通过硬脊膜外腔少量多次注药阻滞法用于老年下肢手术病人,并与传统注药法对比,观察麻醉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以了解硬膜外少量多次注药用于老年手术病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作者:贾黔玉;王静兰;申先涛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uoid hoemorrhage.SAH)后的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ular Spasm.CVS)发生率高,而继发于CVS的脑缺血、脑梗塞将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甚至死亡.我院近年收治的34例SAH患者中有14例并发CVS,现作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程云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干扰素联合苷必妥治疗乙肝的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8年2月~2001年5月用干扰素联合苷必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建国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中药加牵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我们利用中药加牵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取得了明显疗效.

    作者:杨拥民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酷似肺癌的支气管结核62例临床分析

    我院从1990年至2002年共收住62例支气管结核其胸部X线、CT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酷似肺癌,后经病理、细菌学和手术确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克平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体会及失误分析

    我院1998年3月~2002年8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3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平;胡仲锋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感染600例疗效观察

    随着其它急性传染病的控制,急性呼吸道感染已例居感染性疾病的首位.本文就600例急、慢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疗效进行一点探讨,总结如下:

    作者:秦正兰;朱美干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497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1997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经内镜检查5211例,男性3123例,女性1962例,其中有明确上消化道出血者497例(9.5%),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莉;梁辉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新生儿破伤风的诊治体会

    我院2000年3月~2002年12月应用大剂量安定治疗新生儿破伤风1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就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金梅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肝包虫病35例治疗分析

    肝包虫病是流行于畜牧地区的一种较为常见的人畜共患疾病,肝包虫病主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现将我院1994年以来收治的35例肝包虫病的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王怀志;次仁达娃;李仁勇;金峰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自从1972年SoKen等人报告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治疗DKA以来,国内亦多采用此法.DKA治疗得当很少死亡,原有疾病、并发症或治疗失误是DKA的主要致死原因.为减少死亡率,临床在抢救DKA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毛爱玲;贾玉芹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超声误诊盆腔肿物7例原因分析

    女性盆腔脏器肿物由于声像图极其相似,给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现就7例盆腔肿物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刘敏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人流所致子宫穿孔的诊断与治疗

    子宫穿孔是人流较严重的并发症,若穿孔后再伴有盆腔或腹腔脏器损伤、出血、感染等,则后果更为严重,甚至可危及生命.所以必须及时诊断正确处理.子宫穿孔的发生与孕周及操作技术水平有关,在妊娠7~8W时行吸宫流产,子宫穿孔的发生率低,以后渐增.子宫穿孔的主要危险是出血、腹内脏器损伤及感染.其临床表现与穿孔的部位有关.子宫侧壁穿孔损伤子宫血管严重,可发生阔韧带内血肿而无腹腔游离血;穿孔位于宫底部,可能不出血,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较轻,难以被发现.穿孔后损伤脏器包括:肠管、大网膜、输卵管、输尿管等,可伴有腹腔内出血,情况较为严重,必须及时处理.

    作者:詹中兰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一起食用毒鼠强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毒鼠强化学名称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又名没鼠命、四二四.白色粉末,无味,不溶于水.属剧毒类毒物,哺乳动物口服LD50为100μg/kg,毒性较氰化钠高80倍[1].毒鼠强在我国早已被禁止使用,但由于其合成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一些不法商贩仍在生产、销售,尤其是在我国农村仍是禁而不止,致使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影响着社会安定.2001年我市某村庄曾发生一起毒鼠强污染食品而导致一家5口人中毒事件,现将该事件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以期对毒鼠强引起的类似中毒事件的处理和预防起到借鉴作用.

    作者:王付江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中晚期重症妊高征低位水囊引产68例

    重症妊高征是产科常见的危重病症,严重威胁孕妇生命,同时伴有不同程度心脑肝肾损害,在症状控制后选择适当方法终止妊娠是处理该病的关键.我院自1990年来选择性对孕28+~36-周的重症妊高征患者进行低位水囊引产,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爱芹;郭亚丽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重型破伤风51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0年5月~2000年5月共收治重型破伤风51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合群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肺动脉暂时阻断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

    1997年10月~2003年6月,我们在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肺动脉暂时阻断控制出血,修补或切断肺动脉,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攀峰;刘献武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老年人皮肤瘙痒症中医治疗的临床观察

    皮肤瘙痒症是老年人常见皮肤病之一,轻则皮肤瘙痒、干燥、脱屑,重则引起失眠、无力、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抓破后引起感染,甚至发生化脓、溃疡等.其治疗方法较多,但易复发,我们按中医理论给服中药治疗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程华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中药汤剂放糖内服疗效的临床观察

    中药煎成汤剂内服,是中医治疗疾病主要方法之一,治愈了多种疾病.但是汤剂内服其味甚苦,多数患者为了治病能服完,少数患者及小孩极不愿服,有人将汤内放大量的糖,使汤剂变甜,达到好服目的,是否影响疗效,文献报道较少,由此我们将放糖与不放糖的汤剂内服,作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俊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特点与治疗

    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颇高[1].老年人心衰在临床特点及治疗方面同非老年人有很多不同之处.总结我院1995年12月~2002年元月住院的老年人心衰102例,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

    作者:庞春兰;姚玉聪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罗红霉素、红霉素凝胶治疗痤疮61例疗效观察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手颜面、胸背部.可形成黑头、粉刺、丘疹、脓疮和囊肿等,挤压时有乳白色和米黄色脂栓及脓性分泌物等.笔者采用罗红霉素口服,3%红霉素凝胶外搽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潘玲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体会

    我院神经外科1999年~2002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279例,其中24例(8.6%)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我们对其作了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国弘;许红旗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甲钴胺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36例疗效观察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人中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并发症,控制不当会发展成糖尿病足,甚至截肢,而传统的治疗疗效有限,我们于1998年6月~2001年10月应用甲钴胺与丁咯地尔联合应用治疗DPN患者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德河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β-七叶皂甙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的疗效观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病,约占卒中的10~15%.我国统计发病率为4/10万[1].该病发病急骤,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往临床上常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以缓解头痛,但此药易引起肾功能不全并易于反跳.我院自2002年10月~2003年4月应用β-七叶皂甙钠联合甘露醇治疗SAH,缓解头痛作用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晓岚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川芎嗪联合盐酸培他啶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盐酸培他啶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应用川芎嗪针3支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并联合应用盐酸培他啶注射液500ml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25例,用复方丹参20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疗程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眩晕症,可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王玲;王国平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血栓通治疗高血压并皮下水肿的微循环改善临床观察

    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在无合并心、肝、肾功能异常时常合并皮下水肿.近年来,我们观察这类患者用血栓通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变化和水肿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俊玲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氟尿嘧啶注射液在皮肤科的应用

    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为抗肿瘤药,是临床治疗消化道癌肿、乳腺癌、膀胱癌等恶性肿瘤有良效且价廉的药物.近年来随着临床药学的发展和对5-FU的临床药理研究及临床试验观察,该药对许多非肿瘤性疾病也有满意疗效.

    作者:张义善;鞠端芬;曾红英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丹参酮的临床应用

    丹参酮系纯中药制剂,是中药丹参根的乙醚提取物,其中含有10种成分,亦称丹参酮.经药理实验及临床证明应用丹参酮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卓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荣霞;钱爱华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米索组(A组):胎头娩出后即口服米索前列醇200μg;催产素组(B组):胎儿娩出后即肌注催产素20U.两组各95例,测量产后出血的方法,采用统一的容积法.结果:记录产后2小时产妇出血量,米索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子宫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米索组用药前后血压、脉搏、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对子宫平滑肌具有较强作用,口服简便、安全、高效.有良好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

    作者:赵爱雪;尹秀英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性功能的影响

    缬沙坦是一种非肽类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I)拮抗剂(ATIR)[1],通过在ATIR水平特异阻断血管紧张素系统而起到降压作用.由于其降压机制中具有激活一氧化氮的作用.因此,我们设计了缬沙坦在降压同时对男性性功能影响的方案,以观察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前后性功能变化,旨在评价缬沙坦对男性性功能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玉亭;党瑞志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试验,入选CHF患者64例分为螺内酯组(A组),对照组(B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估、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清钾、尿素氮、血肌酐检查,并进行对照.结果:治疗24周后,A、B两组临床疗效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心功能均显著改善,与B组(P<0.05)比较,A组改善更显著(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无血清钾、尿素氮、血肌酐改变.结论:应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CHF,可明显改善心功能,疗效肯定.

    作者:杨志平;史百川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齿状突骨折的平片及螺旋CT诊断

    齿状突骨折的诊断以往主要依靠常规的X线平片检查,但是这种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病人病情严重无法摆动体位时,平片检查往往不易成功,而当齿状突呈水平骨折又无明显移位时,平片检查也往往容易漏诊.目前,随着CT机特别是螺旋CT机的普及,则有效地避免了这种现象的发生.笔者认为,两者的结合应用可以大大提高齿状突骨折的诊断率,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王长福;张金安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12导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探讨

    动态心电图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在心律失常、ST-T改变及反映起搏器功能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但因通道数少对ST段变化反映不够全面,以至其对ST段偏移的诊断率较低.近年来开展的12导动态心电图(12-DCG)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不稳定型、变异型心绞痛等有独特的定性、定量、定位作用,由于12-DCG与常规12-ECG反映的导联一致,故大大弥补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2通道或3通道DCG的不足.本文对冠心病(CHD)患者12导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蕴文;孙爱民;郑晓霞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病毒性肝炎时总胆汁酸与前白蛋白变化及意义的探讨

    血清总胆汁酸(TBA)作为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的指标,在敏感性、特异性方面与常规肝功能试验相似或更高[1],前白蛋白(PA)也可作为肝功能损害的指标,同样受到临床的重视,本文通过观察13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TBA及PA的浓度,从而探讨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BA、PA的变化规律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

    作者:谭丽芳;肖建美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36例老年晕厥患者的倾斜试验检查

    目的:探讨老年晕厥患者倾斜试验检查的安全性.方法:对36例老年晕厥患者先进行基础倾斜试验(basictilt table test,BTTT),阴性者再进行硝酸甘油倾斜试验,检查过程中严密监护患者的症状及心率血压情况.结果:36例阳性反应21例,阳性率为58.3%.血管减压型占52.4%,心脏抑制型占14.3%,混合型占33.3%.其中严重反应4例,占19.0%.结论:硝酸甘油倾斜试验安全有效,但仍有一定的危险性,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检查中严密监护以确保安全.

    作者:焦丽萍;杨鹏伟;杨清波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马凡氏综合征猝死1例

    患者,男,26岁.当年12月28日7h许,在卫生间刷牙时,突然倒地死亡.死后6h尸检所见:尸长186cm,体型瘦长,四肢细长,双脚拇趾内收,其余四趾呈杵状趾、屈握状.心包外观饱满、青紫色,剪开心包腔积聚暗红色血液500ml,心脏重360g,左心室壁厚2cm,右心室壁厚0.4cm.主动脉根部内膜上有一横行破裂口,长2cm.破裂口对应的主动脉外膜上有一圆形破裂口,长1cm,与心包腔相通.升主动脉壁被分隔成大小不等的囊腔状,升主动脉腔扩张,周径10cm.肝脏1400g,在肝脏脏面、左右肝叶交界处左肝上有一个小舌状的肝叶,宽1.5cm,长3.5cm,肝右叶增大、变形.病理检验:主动脉中层纤维呈粘液样变化,弹力纤维断裂.

    作者:王萍;肖发民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的护理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除了及时合理使用解毒药,给予急救中毒护理常规外,强化相关的专业护理则是提高抢救有机磷中毒病人成功率的重要措施.现就专业护理分述如下.

    作者:穆晓红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手术室感染的监控与管理

    手术室感染的监控是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终目的是提高病人的治愈率.手术室作为外科治疗抢救的一个重要场所,控制感染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和术后康复.为了适应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全面提高医院感染控制的质量,我们从2000年开始从自我管理监控,内部监控及外部监控等不同侧面对手术室控制感染的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作者:赵瑞星;张青影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与管理的新进展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一次性无菌物品广泛应用于临床,怎样对一次性物品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是我国护理人员值得高度重视及不断探讨的新课题,我院十多年来在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方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使一次性无菌物品监测制度化、验收常规化、管理科学化,定人定岗严格把握从进货、验收、监测、使用、贮存、回收处理各个关口,在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方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面起到保证作用.

    作者:刘秀云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42例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护理分析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是指进食较多含有亚硝酸盐的食品或误服用亚硝酸盐而引起的中毒.我院自1982年10月~2002年10月,共收治急性亚硝酸盐中毒4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崇庆玲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94例痔术后排尿困难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痔术后排尿困难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94例痔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尿潴留的病人,根据不同病因采取药物、心理、物理、针灸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94例患者中21例经心理护理6h后排尿顺利,69例经综合护理8h后自行排尿.结论:痔术后应及时有效的采取护理措施,处理排尿困难,对减轻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的质量和效果及减轻病人痛苦都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王红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可控性去带盲结肠代膀胱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去带盲结肠可控膀胱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4例因膀胱癌行去带盲结肠可控膀胱术的病人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顺利,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和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及预防肠道并发症等,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永梅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消毒供应室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其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的安危.乡镇卫生院在消毒供应室的建设中存在不少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也应在<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验收评定标准>执行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确实发挥基层卫生院消毒供应室的应有作用.

    作者:常庆莲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后的护理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是一项危重状态下的特殊治疗.患者及家属都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除常规治疗外,护理尤为重要.经过临床观察现将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后的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高春霞;石慧琴;刘杰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肝硬变的护理体会

    根据笔者多年的护理实践经验,现就肝硬变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玉强;董茜;张晖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开放性骨盆骨折治疗及护理

    骨盆骨折有闭合性和开放性.开放性骨盆骨折更为严重,出血多,出血难以控制,极易受会阴部细菌污染,术后容易发生盆腔感染,死亡率较高,临床治疗、护理均比较困难.我院自1997~2003年,收治病人21例,取得较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小群;严华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0例观察及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数伴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我科自1996~2001年共收治30例,占同期心肌梗死病人的38.2%.现将有关观察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寇桂枝 刊期: 2003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