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5-0205
  • 国内刊号:42-1340/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1993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82
  • 全年订价:31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择优资助高科技期刊
  • 中医学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7年3期文献
  • 手摇牵引床牵引下复位按摩治疗腰椎病24例报告

    2002年8月~2006年8月,笔者使用手摇牵引床对24例腰椎病患者采用牵引下复位按摩疗法(以下简称牵复按疗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镇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间歇牵引和药物离子导入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1998年以来,我们在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运用微电脑程控腰椎牵引床(张家港日新医疗机械厂生产)和药物离子电泳治疗仪(石家庄医疗机械厂生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清林;詹仲锋;程慧芳;蔡红玲;万秀丽;胡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0例疗效总结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而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其在颈椎病中的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作者:高景华;朱立国;张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撬拨复位中空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中空加压螺纹钉是80年代末AO协会和Rob,Mathys公司研制的新型骨折内固定材料.因其具有骨折端加压可靠,内固定坚强,微创及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骨折创伤治疗.

    作者:吴从俊;朱建明;王志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加植骨术治疗尺桡骨骨不连

    尺桡骨骨折临床上是常见的骨折,如果治疗得当,基本是能达到愈合.但因尺桡骨特殊解剖常受到肌肉牵拉、旋转,应力作用及固定不当、复位不佳、感染等原因临床上也常出现骨不连.

    作者:黄碧玲;吴培增;蔡立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骶尾骨变异的侧位X线分析

    骶尾部疼痛患者在门诊较为多见,但是大多数患者却没有明显外伤史,X线片作为诊断骶尾骨骨折脱位的影像学手段必不可少,特别是侧位片诊断意义更为突出.

    作者:付江涛;孟向超;李引刚;杨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仙灵骨葆治疗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困扰中老年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病,我院自2003年3月~2005年3月,采用仙灵骨葆治疗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68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现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显微吻合急诊修复屈指肌腱损伤

    手部屈肌腱损伤修复后的肌腱粘连问题一直是手外科研究的重点.近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屈指肌腱损伤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黄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微创扩张松解术治疗冈上肌腱炎

    冈上肌腱炎是引起肩部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的常见病之一,临床有时误诊为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肩周其它疾病.传统医学多用针灸、按摩、外用膏剂等方法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疗程偏长,疗效不确切.

    作者:韦嵩;邱乐;陈志煌;徐木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早期闭合复位加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112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老年人常见骨折,采用保守治疗,由于死亡率及髋内翻发生率较高,国外已很少采用[1].目前在国内,大部分学者主张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和髋内翻畸形.

    作者:韩大为;王清玉;姜泳;刘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多位点撬拨复位轴位支架外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跟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致残率高达30%.随着影象检查手段和外科治疗方法的进步,虽改进了分类诊断和治疗方法,但仍有许多问题未解决,如严重的关节压缩骨折疗效仍较差;缺乏适用于各种类型跟骨骨折可靠的钢板;安全的手术入路等.

    作者:李荣;苏寅;林旺;黄聪;李杰;邢海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仰卧旋转定位法治疗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属于颈椎病范围,是以眩晕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痛、恶心欲呕、耳鸣、视觉障碍、甚至猝倒等症状.多发于中老年,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它与职业及长久坐立姿势有关.

    作者:莫亚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闭合穿针结合牵引支架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1例

    跟骨骨折多由高处坠落所致,其中约70%为关节内骨折[1],处理较为棘手,治疗方法多有争议.我院自2001年5月至今采用手法复位闭合穿针结合自身牵引固定治疗严重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3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磊;王培森;赵建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以推拿手法纠正胸椎小关节紊乱配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脊椎源性心律失常,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92例口服西药疗效不佳的胸椎小关节紊乱致心律失常患者,区组化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以手法纠正胸椎小关节紊乱为主配合口服中药汤剂(瓜萎枳壳二陈汤),对照组常规口服倍他乐可.结果: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椎小关节紊乱所致的心律失常常规口服西药疗效不佳,中医推拿手法治疗相应的脊椎配合口服中药汤剂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小砖;谢志敏;后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伤敷愈敷神阙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伤敷愈敷神阙穴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228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伤敷愈敷神阕穴外治,对照组采用七叶皂甙钠静脉滴注,分别观察两组肿胀消退、疼痛缓解程(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对肢体肿胀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P>0.05);对疼痛的缓解,伤敷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伤敷愈在用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伤敷愈敷神阕穴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给药途径独特,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谭训香;姜红江;王永华;谢波;柳淑梅;苏金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早期减压并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损伤

    目的:观察与分析早期手术减压并大剂量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 MP)治疗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ASCI)的疗效.方法:收录我科1999年月7月~2005年3月急性脊髓损伤的76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术减压组32例,单独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处理组18例和早期减压并同时应用大剂量MP联合治疗组26例,比较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早期手术减压和大剂量应用MP对ASCI治疗都是有效的,联合早期减压和应用大剂量MP可以提高AS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结论:早期手术减压并大剂量应用MP对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明江华;周建林;刘世清;马永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性治疗

    目的:评价对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进行诊断性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根据拟订的诊断标准,33例高度疑似的病例入选本次研究,实施2阶段的治疗方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治疗满意度PTSS及上肢肌力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后2、4和6个月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PTSS评分高于治疗前.局封后,所有患者上肢肌力即刻改善(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可维持近2个月.结论:该治疗方案可有效缓解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症状,并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作者:李琦;曾炳芳;王金武;徐建广;倪伟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压氧辅助治疗复杂手外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辅助治疗复杂手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02年3月~2005年2月期间收治的92例复杂手外伤患者,根据伤情相同原则(P>0.05),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治疗组(对照组),参照国际常用DASH问卷表及改良四百分评分系统分别评定两组手功能的恢复状况,二组平均随访时间相同(P>0.05)平均为9.3m.结果:高压氧治疗组功能评定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t检验示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DASH问卷表评分t=-44.98 P=0.00;改良四百分评分,t=13.97 P=0.00).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复杂手外伤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手功能,值得有条件医院推广.

    作者:闫合德;高伟阳;李志杰;洪建军;陈星隆;李晓阳;历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颈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新鲜齿状突骨折

    目的:探讨颈前路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成人Ⅱ型和Ⅲ型新鲜齿状突骨折安全性、效果和佳手术治疗方案.方法:从2001年8月~2005年10月,应用经颈前路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成人齿状突骨折6例.其中Ⅱ型5例,浅Ⅲ型1例.全部采用单枚空心螺钉固定,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进行体格检查,拍摄上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X线片和CT三维成像检查.结果:随访时间4个月~2年6个月,平均11个月,6例全部获得随访.骨折复位满意,骨折全部愈合率,1例遗留颈部僵硬感,但临床检查无活动受限.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颈前路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成人Ⅱ型和部分Ⅲ型齿状突新鲜骨折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该类型骨折的佳选择;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复位和精细的手术操作以及术后适当的外固定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肖少雄;夏平;熊伟;冯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补肾类方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

    骨质疏松症的概念是Pornmer在1885年首次提出并进行叙述的,是以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静全身性骨胳疾病.

    作者:张鑫;肖鲁伟;童培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药治疗近况及展望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管内神经根管、侧隐窝或椎间孔因骨性或纤维性增生、移位导致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根或血管而产生临床症状的综合征.

    作者:涂泽松;陈志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以骨组织骨量减少、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骨脆性随之增加的,易发生低创性或无创性骨折的系统性骨骼疾病.

    作者:周兴茂;杨海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研究进展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是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病变所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作者:陈红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外治急性软组织损伤研究近况浅析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指肌肉、韧带、筋膜、腱鞘、关节软骨、关节囊、滑膜囊等部位的损伤.这类损伤在高能量运动日益增多的今天呈现着上升的趋势.

    作者:张彩丽;陈渭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辨证论治浅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侵犯以中轴关节为主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和四肢关节,其基本病理[1]是一种原发的、慢性的、血管翳破坏的炎症,主要见于滑膜、关节囊、肌腱、韧带的骨附着点,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眼、肺、心血管、肾等多个器官的的病变.

    作者:侯蕾;钟广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理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是在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在外力作用下,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腰痛、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作者:侯莉娟;郝银丽;王拥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8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随着人的寿命的延长,老年骨质疏松症日益增多,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股骨颈骨折有一些明显的特点:患者多为老年人,部分患者在伤前可能患有高血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或偏瘫等疾患.

    作者:周玉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颈椎病微创治疗的护理及康复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椎体、椎间关节退行性变、颈肌及相应椎旁韧带等软组织累积性损伤而导致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受累引起头昏、眩晕、上肢麻木、行走不稳等症状.

    作者:辛玲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金乌骨通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纯中药复方制剂金乌骨通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标志的影响,及使用6个月的安全性观察.方法: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将确诊的14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患者分为治疗组(n=70)和安慰剂组(n=70),2组均口服等量的元素钙,同时分别服用金乌骨通胶囊和安慰剂胶囊,观察新发骨折及骨痛等临床症状,测定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及各项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比较:1.腰椎及髋部骨密度明显增加,两组比较骨密度变化的百分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2.血清骨钙素、血清碱性磷酸酶、骨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P<0.05),雌二醇/睾酮显著上升(P<0.01);尿羟脯氨酸/肌酐、尿钙/肌酐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金乌骨通胶囊可以有效治疗PMO,能明显提高绝经后妇女的腰椎及髋部骨密度,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郑文奎;刘春颖;韩翠玉;周玉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和胃接骨胶囊促进实验性骨折愈合的超微结构观察

    目的:观察实验性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探讨和胃接骨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取8月龄SD大鼠60只,体重230±20g,造成左侧尺桡骨标准骨折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麝香接骨丹组、和胃接骨胶囊组.于造模成功后1、2、4、6w各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取1 mm3骨痂组织,脱钙后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各个时期和胃接骨胶囊组在骨生成细胞的数量、活跃程度、胶原纤维的数量及分布、毛细血管的数量等方面均优于其它两组,而麝香接骨丹组又优于生理盐水组;且和胃接骨胶囊组达到骨性骨痂愈合期早于其他两组.结论:和胃接骨胶囊具有增加骨量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

    作者:张志敬;周辉;赵万军;乐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刀闭合松解术配合金葡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刀闭合松解术配合金葡液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针刀闭合松解术加金葡液注射,对照组单用针刀治疗;分别治疗2个疗程,随访3个月判定疗效;对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4.869,P<0.01),说明观察组对改善症状、体征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间总体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6923,P<0.01),说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闭合松解术配合金葡液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比单用针刀治疗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无副作用,可以获得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朱国文;王跃;傅建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电针对家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液中IL-1β、IL-6和TNF-a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膝骨关节炎家兔模型关节冲洗液中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a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手法治疗组(C组)、电针治疗组(D组).除A组外,将B、C、D组家兔左膝关节伸直位石膏固定7周制成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分别观察各组家兔造模后与治疗后关节冲洗液中IL-1β、IL-6和TNF-a含量的变化.结果:电针连续治疗3周,可以明显降低关节冲洗液中IL-1β和TNF-a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可通过降低关节冲洗液中IL-1β和TNF-a的含量发挥对骨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作者:黄剑;卓廉士;彭支莲;冯文琪;曾志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鼠脊髓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初探

    目的:建立大鼠脊髓型颈椎病的动物模型.方法:24只成年大鼠雌雄不限,随机分成3组:A组手术造模组:取自体第7颈椎棘突于C3-4或C4-5椎间隙植骨;B组假手术组:只作皮肤切开,不进行任何颈椎特殊处理;C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常规饲养.运动观察:于术前及术后1、2、4周记录动物斜板实验数据,并分析记录;神经诱发电位观察:术后2w观察各组体感诱发电位情况,并分析记录;组织学观察:术后4w处死动物,取各组脊髓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A组:术后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变,体感诱发电位显示神经传导通路异常,病理切片显示脊髓神经细胞有退化改变.B、C组:术前及术后运动及体感诱发电位观察未见明显改变,组织学观察神经细胞正常.结论:自体第7颈椎棘突椎间植骨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大鼠脊髓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制造方法,为开展脊髓型颈椎病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动物模型选择.

    作者:徐远坤;张燕;陈久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计算机显微缩时电影系统的组建与应用

    应用计算机数字视频技术与倒置相差显微镜及显微CO2培养系统,自行设计组建了计算机显微缩时电影系统.该系统资金投入低,构建简单,使用方便,能获得高分辨率全屏数字视频图像,并且记录时间长、容量大、成本低,同时能实现数据资料的快速处理、动态分析.较传统的胶片记录式显微缩时电影及磁带记录式缩时视频录像机具有更多的优点,可用于显微观察对象的连续动态跟踪记录研究.

    作者:俞索静;肖鲁伟;吴承亮;朱胜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保守治疗胫腓骨骨折56例

    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3月间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跟骨牵引同时加中药保守治疗胫腓骨骨折56例,经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格日乐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孙氏筋伤手法脉系源流追溯考究

    孙树椿主任医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他治学严谨,虚怀若谷,博采众方,汲取各家之长.他博览群书,精通经典,师古而不泥.

    作者:张军;唐东昕;李俊海;宋铁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医骨伤科教材建设结硕果

    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于1981年在全国首先创办中医骨伤专业,办学初期张安桢、王和鸣教授自编教材<中医伤科学基础>、<中医正骨学>,并于1986年由厦门大学海外学院出版,1989年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作者:张俐;李楠;高弘建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