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是治疗急危重症患者呼吸衰竭的重要抢救措施,具有易耐受、留置时间较长、容易固定、便于口腔护理、可经口进食等优点,但也具有易发生鼻出血、鼻窦炎,甚至继发颅内感染,以及加重肺部感染等缺点.为了降低经鼻气管插管的并发症,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对58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复方薄荷醇滴鼻液的方法进行护理,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陈冬;张宏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术前备皮是外科护理常规之一,要求用物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但有的医院仅仅使用滑石粉包,有的甚至不使用滑石粉直接备皮,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浪费原材料,而且还增加护士的工作量.鉴此.2007年笔名自制一种简易滑石粉瓶,经临床使用2年余,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白志芳;褚静茹;杨晓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肝移植术中,因其供肝内有大量UW液及代谢产物,在开放前需将其冲洗干净,以免高钾及其代谢产物进入循环而引起心脏骤停.要快速灌注冲洗液,必须选择管径粗的灌注管.临床实践中,我科采用气囊导尿管、引流袋、输血器制成灌注管,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唐莉;曾俊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产妇由于产后子宫收缩不良,导致产后出血,妊娠期、分娩以及产后照顾婴儿造成的腰背部疼痛,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笔者结合产妇生理特点,于2005年研制出多功能按摩床,结合中医的穴位和按摩手法,对产妇进行康复按摩,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聂芹 刊期: 2009年第16期
静脉输液是住院患者必不可少的护理操作,以往的输液程序是由医生开出医嘱单后,由护士转抄成单层输液卡并与其他护士核对后执行输液,这易导致转抄时错误.鉴此,我院于2005年设计双层输液卡,经过3年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柯月英;田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低位直肠癌腹部会阴联合切除术后,患者往往因为切口疼痛不能平卧或直接坐于椅上.为此,2008年笔者设计了一种坐垫,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汪花兰;聂腊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的护理措施,可望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柯琦;罗鸿萍;孙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限.结论 内外交叉固定棉球应用于PICC加压止血效果佳,更换敷贴的次数减少,节约了护理人力资源,且不易出现手臂肿胀,患者活动不受限.
作者:吴玉芬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康惠尔清创胶加银离子抗茵敷料治疗压疮、糖尿病足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压疮感染20例、糖尿病足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用药加纱布换药,观察组采用康惠尔清创胶加银离子敷料换药.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机械性损伤、疼痛及伤口周围皮肤浸渍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康惠尔清创胶加银离子抗茵敷料治疗压疮、糖尿病足感染效果好,伤口愈合时间短,并发症或不适发生率低.
作者:张伟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愿意使用镇痛棉.结论 外敷镇痛棉再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其镇痛效果肯定,维持时间更长,有安全、操作简单的特点.
作者:阎位明;旷鹰;韦群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制定并采用追踪护理教学管理体系强化了临床带教过程中的细节管理,使不利于实习质量的因素趋于零,特别适用缺乏自制力、缺乏自学能力的中专护生的管理.
作者:焦柳英;叶彩云;焦克文;刘庆敏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带教教师对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培训结果差的2项为护生发生职业伤害后上报记录的完整性和发现护生发生职业伤害的及时性.结论 护生对职业危害有一定的认识,但重视程度不够,实习中带教教师应不断强化对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
作者:刘金妹;栾伟;陆洁;陈琦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综述国内外循证实践教育培训模式在硕士、本科以及在职医疗护理人员继续教育中的教学现状.发现各大院校在开展循证实践教育培训对象、开课时间、课程持续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未形成一致意见,缺乏深入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矫海莲;胡雁;曹育玲;徐建鸣;张博恒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对6起重大车祸伤员164例,采用快速反应、快速初诊及快速转运的快速检诊程序,结果 患者均得到及时救治,抢救成功率95.1%.提示在重大车祸伤救治中采用快速检诊程序能缩短抢救时间,从而有效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舒永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离短,对正常脑组织损伤小;术后严密的监测和高质量的护理是提高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晓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注,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构成潜在性威胁,发病有上升趋势,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作者:高秀珍;崔立津;袁烽;胡永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气管断裂伤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5例气管断裂伤患者术前积极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初期加强呼吸道管理与吸痰护理,恢复期加强鼻饲护理、心理护理与肺功能训练.结果 15例患者中8例呼吸机辅助呼吸3 d,7例呼吸机辅助呼吸2 d.平均住院16.2 d,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均无吻合口瘘发生,胸部X线摄片示肺扩张良好.结论 对气管断裂伤患者,术前以抢救生命为主,术后应强调气道管理和肺功能训练.
作者:许静;沈丽韫;陈亚文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的家庭支持对围术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72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分别进行家庭支持状况和围术期治疗依从性的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食管癌手术患者家庭支持状况良好,处于中度至高度家庭支持水平;食管癌患者家庭支持情况与围术期治疗依从性成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家庭支持的状况影响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治疗依从性,医护人员应重视对原发性食管癌手术患者家属的教育,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家庭支持,以提高其围术期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张娜;潘爱春;刘光英;王功朝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和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李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针对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对20例并存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予心理护理、控制血糖、治疗并存疾病及饮食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血糖监测及控制,加强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药物监护、基础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结果 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围术期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可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冯伟平;刘慧;廖丽容;罗伟燕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开始后2 h空气茵落数显著低于手术开始30min时(均P<0.05).结论 减少手术间人员随意进出及走动,可减少对术中空气的污染.
作者:周丽娟;杨玉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对35例骨巨细胞瘤患者采用病灶刮除术加热灌注治疗及同种骨植入术.结果 35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无感染发生,植入骨成活和患处功能恢复良好.提出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访视,完成骨科手术用物的准备,合理实施植入物的无茵技术,掌握热灌注治疗的配合技术,做好术中的无瘤技术操作,方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吴静芬;陈云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术中血压、心率剧烈波动腔镜组3例、开放组10例,经处理后均转危为安;两组随诊均未见复发.两组术中血压、心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时血压、心率等波动剧烈.腔镜组与开放组各有优势,腔镜手术较开放手术术中血压、心率剧烈波动的例数少,手术平稳程度大,安全系数高.手术中医护协力配合是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桂文萍;程影;韩彦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腹腔镜手术由于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瘢痕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得到多数患者的认可.但有时由于手术复杂,病变标本凌乱,在取出过程中,一旦标本破裂,将会造成腹腔内污染,引起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奇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留取痰标本是护士为常见的操作之一,是协助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基层医院因没有留取痰液管而常使护士束手无策.
作者:李自芳;孙亮;胡锋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放置胸腔引流管是防止体外循环术后心脏压塞和便于病情观察的重要措施.只有选择管壁较硬、不易被压扁的引流管才能保证引流通畅.
作者:卢燕;曾俊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输血感染的控制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内容,输血是救治伤员的关键步骤,在输血过程中反复穿刺血袋和0.9%氯化钠注射液瓶塞,可增加医院感染的机会.
作者:刘玉兰;高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的来源,探讨减轻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及保障其身心健康的方法.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室护士压力源量表,对聊城市5所手术量较大医院的10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较大的依次为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3.32±1.12)分]、工作量太大[(3.27±1.02)分]、经常加班[(3.25±1.20)分]、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3.25土1.00)分]等.结论 手术室护士的压力来源广泛,影响其身心健康.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
作者:蔡桂芬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手术配合外,其余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 0.01);2008年患者满意度较2007年显著上升.结论 在手术室实施绩效考评,可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刘晓华;李泽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对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岗前培训、在职教育培训、专题讲座,提高职业素质;医院设立投诉信箱、投诉电话,随机抽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各病区设立意见箱,完善护理道德规范,完善护士职业化礼仪行为与人性化服务规范.结果护士职业素质得到普遍提高,护士自信心增强.并养成了敬业、爱业、乐业、勤业的良好职业道德行为,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示对护士进行护理职业道德正确引导,有助于提高护士职业素质,改善工作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潘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突破.
作者:康亚婵;黄晓晖;朱金莺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对高校医院聘用护士采取强化岗前培训,注重专科技能培训,重视培训处理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抓好继续教育工作,发挥骨干作用及严格制度管理,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等办法进行培训管理.结果 聘用护士队伍稳定,思想健康.能基本掌握和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术操作,患者满意度高.聘用护士普遍存在年轻、工龄短、思想不稳定等特点,只有加强对聘用护士的追踪管理,才能保证其思想稳定,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作者:程宝宏 刊期: 2009年第16期
(P<0.05、P<0.01).结论 流程实施规范了护理行为,强化了环节质量控制,使患者得到有序、安全、有效的护理.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09年第16期
领导重视,建立保密、自愿、非惩罚性上报系统.
作者:李燕;魏誉民;丁明晖 刊期: 2009年第16期
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作者:周建萍;胡慧欣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合同制护士应区别对待.
作者:肖宁宁;周博;赵玲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深入了解和探讨广东省洪灾区灾害护理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深入访问5家医疗单位的20位护理管理人员,并使用Colaizzi的分析程序,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广东省洪灾重灾区灾害护理管理对策包括灾害护理组织管理、灾害护理知识与技能管理和灾害护理教育管理3个方面.结论 广东省洪灾重灾区灾害护理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灾害护理管理的教育,使其更全面地掌握灾害护理管理的对策,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灾害护理水平.
作者:李莘;钱耀荣;晏晓颖;翟丽玲;吴彤;刘大川;杨德兴;李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开展特色护理服务的方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率.方法 对2003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21 100例患者及家属开展创新特色护理服务,并每月随机抽取部分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率进行问卷测评.结果 开展特色护理服务前后,护理服务质量提高6.3%,患者满意率提高5.8%.结论 特色护理模式的创新,有效改善了护惠沟通及传统宣教方式,保证了良好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作者:王斐;张佩雯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后留置尿管对痔瘘手术患者心率、血压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择期痔瘘手术需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入手术室后于麻醉前5 min留置尿管,观察组在接受八醪穴注射后2~5 min留置尿管.结果 观察组患者留置导尿时及留置12 h后收缩压、舒张压及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穴位注射后留置尿管有利于痔瘘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效缓解患者留置尿管的疼痛,提高患者留置尿管的舒适度.
作者:茹海凤;罗晓曦;刘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有利于创面肉芽的生长,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郑雄彦;文焕琛;梁思杏;杜文敏;罗枚 刊期: 2009年第16期
项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后患者舒适度与健康知识教育有较大关系,强化体位知识教育可以提高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任洁;曾继红;林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教育路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作者:刘罗薇;樊倩红;李静;冯玲;郭亚红;黄玉湘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在胃肠道术后患者使用过程中的适当压力值.方法 将212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6例.术后患者回病房即常规接负压吸引器,观察组压力值调整为-7~-5 kPa,对照组为-14~-8kPa.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胃内容物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引流管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道术后患者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压力值调整为-7~-5 kPa,不仅能有效引流胃内容物,且能避免引流管堵塞.
作者:朱开梅;曹玉刚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理人员需为患者提供差异性、针对性、个性化服务,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万长秀;范德兰;王珊玉;刘继芬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住院患者对护理职业的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选择护理职业意愿者56.85%.不愿意选择43.15%;112例住院患者愿意选择护理职业的主要原因是受人尊敬(66.96%)和工作稳定(29.46%).结论 住院患者正在逐步正视护理职业.护理工作者应提高职业自豪感,热爱护理工作,全心全意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为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以赢得应有的社会地位.
作者:达朝锦;曹枫林;程培霞;王玲;赵利群;李晓明;蒋陈君;周璐 刊期: 2009年第16期
SSRS客观支持分呈显著相关(P<0.05,P<0.01);EPQ中的N分与客观支持评分及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而外向分仅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孕产妇的心理社会状况影响其对分娩方式的抉择,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干预.
作者:汤宇红;银燕;刘晓红;夏妮 刊期: 2009年第16期
间由于各种原因易引起睡眠障碍,通过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睡眠状况,并提高降压治疗的效果.
作者:张洪;廖少玲;邱锡坚;杨文;程兰君 刊期: 2009年第16期
鉴于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分娩活动中医疗干预难以控制的分娩服务现状,拉玛泽分娩法为现代产科服务和广大孕产妇提供了一个回归自然,重拾本能的方法和可能性.总结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让拉玛泽分娩法真正成为助产人员的技能,服务于广大孕产妇,从而实现健康、安全分娩的目标.
作者:熊永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供行之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
作者:王妙珍;林芳;王华;杜娟;黄丽云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气,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及其程度,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李玉梅;石兰萍;杨智敬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在临床乳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0例,分别采用改进后的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未改进的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和常规护理治疗乳房胀痛,观察泌乳量增加情况和乳房胀痛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治疗后乳汁排出量、产后乳房肿胀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改进后的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对缓解产后乳房胀痛及增加产妇乳汁排出量疗效显著,且能减轻护理工作强度.
作者:邵冬梅;于晓吉;陈瑞霞;张洋;齐霁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对182例实施后段玻璃体切割加眼内填充手术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予以体位护理、心理护理、眼部护理及并发症观察护理,结果患者术后视网膜平复、裂孔封闭,住院5~15d出院.提示加强后段玻璃体切割加眼内填充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能减少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郑雪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经泪道内镜对泪道阻塞性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护理.方法 对93例(109眼)上泪道阻塞及鼻泪管阻塞的患者于局麻下采用泪道内镜进行泪道检查,针对阻塞部位进行激光或微型电钻处理.结果 全部患者术中泪道阻塞再通率100%,术后随访治愈率83.49%.结论 泪道内镜系统能在直视下对泪道阻塞性疾病进行精确观察和针对性治疗,是诊断、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有效新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者手术、现察病情变化,术后做好用药的护理及眼部的观察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罗汉萍;王峥嵘;刘红;薛朝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获得很好的矫正视力;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护理干预降低了术后前房出血、后囊膜破裂、前房渗出、术后角膜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曾选昭;邓理直;陈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脱敏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门诊实施脱敏治疗的123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及跟踪随访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变态反应性疾病相关知识水平、不同时间脱敏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脱敏治疗时间较长,患者依从性差.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认知态度,增强脱敏治疗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赵琦;常海霞 刊期: 200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