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亚婵;黄晓晖;朱金莺
对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岗前培训、在职教育培训、专题讲座,提高职业素质;医院设立投诉信箱、投诉电话,随机抽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各病区设立意见箱,完善护理道德规范,完善护士职业化礼仪行为与人性化服务规范.结果护士职业素质得到普遍提高,护士自信心增强.并养成了敬业、爱业、乐业、勤业的良好职业道德行为,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示对护士进行护理职业道德正确引导,有助于提高护士职业素质,改善工作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潘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脱敏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门诊实施脱敏治疗的123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及跟踪随访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变态反应性疾病相关知识水平、不同时间脱敏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脱敏治疗时间较长,患者依从性差.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认知态度,增强脱敏治疗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赵琦;常海霞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有利于创面肉芽的生长,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郑雄彦;文焕琛;梁思杏;杜文敏;罗枚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的家庭支持对围术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72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分别进行家庭支持状况和围术期治疗依从性的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食管癌手术患者家庭支持状况良好,处于中度至高度家庭支持水平;食管癌患者家庭支持情况与围术期治疗依从性成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家庭支持的状况影响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治疗依从性,医护人员应重视对原发性食管癌手术患者家属的教育,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家庭支持,以提高其围术期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张娜;潘爱春;刘光英;王功朝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深入了解和探讨广东省洪灾区灾害护理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深入访问5家医疗单位的20位护理管理人员,并使用Colaizzi的分析程序,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广东省洪灾重灾区灾害护理管理对策包括灾害护理组织管理、灾害护理知识与技能管理和灾害护理教育管理3个方面.结论 广东省洪灾重灾区灾害护理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灾害护理管理的教育,使其更全面地掌握灾害护理管理的对策,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灾害护理水平.
作者:李莘;钱耀荣;晏晓颖;翟丽玲;吴彤;刘大川;杨德兴;李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住院患者对护理职业的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选择护理职业意愿者56.85%.不愿意选择43.15%;112例住院患者愿意选择护理职业的主要原因是受人尊敬(66.96%)和工作稳定(29.46%).结论 住院患者正在逐步正视护理职业.护理工作者应提高职业自豪感,热爱护理工作,全心全意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为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以赢得应有的社会地位.
作者:达朝锦;曹枫林;程培霞;王玲;赵利群;李晓明;蒋陈君;周璐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产妇由于产后子宫收缩不良,导致产后出血,妊娠期、分娩以及产后照顾婴儿造成的腰背部疼痛,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笔者结合产妇生理特点,于2005年研制出多功能按摩床,结合中医的穴位和按摩手法,对产妇进行康复按摩,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聂芹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合同制护士应区别对待.
作者:肖宁宁;周博;赵玲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的护理措施,可望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柯琦;罗鸿萍;孙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开展特色护理服务的方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率.方法 对2003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21 100例患者及家属开展创新特色护理服务,并每月随机抽取部分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率进行问卷测评.结果 开展特色护理服务前后,护理服务质量提高6.3%,患者满意率提高5.8%.结论 特色护理模式的创新,有效改善了护惠沟通及传统宣教方式,保证了良好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作者:王斐;张佩雯 刊期: 2009年第16期
SSRS客观支持分呈显著相关(P<0.05,P<0.01);EPQ中的N分与客观支持评分及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而外向分仅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孕产妇的心理社会状况影响其对分娩方式的抉择,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干预.
作者:汤宇红;银燕;刘晓红;夏妮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教育路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作者:刘罗薇;樊倩红;李静;冯玲;郭亚红;黄玉湘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对182例实施后段玻璃体切割加眼内填充手术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予以体位护理、心理护理、眼部护理及并发症观察护理,结果患者术后视网膜平复、裂孔封闭,住院5~15d出院.提示加强后段玻璃体切割加眼内填充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能减少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郑雪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开始后2 h空气茵落数显著低于手术开始30min时(均P<0.05).结论 减少手术间人员随意进出及走动,可减少对术中空气的污染.
作者:周丽娟;杨玉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放置胸腔引流管是防止体外循环术后心脏压塞和便于病情观察的重要措施.只有选择管壁较硬、不易被压扁的引流管才能保证引流通畅.
作者:卢燕;曾俊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在临床乳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0例,分别采用改进后的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未改进的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和常规护理治疗乳房胀痛,观察泌乳量增加情况和乳房胀痛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治疗后乳汁排出量、产后乳房肿胀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改进后的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对缓解产后乳房胀痛及增加产妇乳汁排出量疗效显著,且能减轻护理工作强度.
作者:邵冬梅;于晓吉;陈瑞霞;张洋;齐霁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留取痰标本是护士为常见的操作之一,是协助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基层医院因没有留取痰液管而常使护士束手无策.
作者:李自芳;孙亮;胡锋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在胃肠道术后患者使用过程中的适当压力值.方法 将212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6例.术后患者回病房即常规接负压吸引器,观察组压力值调整为-7~-5 kPa,对照组为-14~-8kPa.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胃内容物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引流管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道术后患者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压力值调整为-7~-5 kPa,不仅能有效引流胃内容物,且能避免引流管堵塞.
作者:朱开梅;曹玉刚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经泪道内镜对泪道阻塞性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护理.方法 对93例(109眼)上泪道阻塞及鼻泪管阻塞的患者于局麻下采用泪道内镜进行泪道检查,针对阻塞部位进行激光或微型电钻处理.结果 全部患者术中泪道阻塞再通率100%,术后随访治愈率83.49%.结论 泪道内镜系统能在直视下对泪道阻塞性疾病进行精确观察和针对性治疗,是诊断、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有效新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者手术、现察病情变化,术后做好用药的护理及眼部的观察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罗汉萍;王峥嵘;刘红;薛朝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术中血压、心率剧烈波动腔镜组3例、开放组10例,经处理后均转危为安;两组随诊均未见复发.两组术中血压、心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时血压、心率等波动剧烈.腔镜组与开放组各有优势,腔镜手术较开放手术术中血压、心率剧烈波动的例数少,手术平稳程度大,安全系数高.手术中医护协力配合是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桂文萍;程影;韩彦杰 刊期: 200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