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索结直肠癌患者口服卡培他滨化疗不同时期的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服药信念特异性问卷、癌症生活质量问卷对119例口服卡培他滨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于服药初期(第1周期结束时)、服药中期(第4周期结束时)、服药末期(第8周期结束时)进行调查.结果 共15例患者放弃服药,其中12例在服药前3周期放弃服药.服药初期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7.43±1.00,服药中期为6.98±1.13,服药末期为6.83±1.30,不同时期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服药初期服药依从性的预测因子为食欲丧失、文化程度、服药信念,服药中期为疲乏、是否造口,服药末期为居住地为上海或其他省市.结论 结直肠癌口服化疗药患者在服药前3个周期易放弃服药,未放弃服药的患者总体上服药依从性较好,且在不同化疗时期服药依从性受不同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
作者:杨思雨;陆箴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利用主客观评估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教师的嗓音质量,分析其嗓音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98例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教师为嗓音障碍(VD)组,同期就诊无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102例教师为非嗓音障碍(NVD)组,利用嗓音声学分析、嗓音障碍指数量表及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教师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搜集整理,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VD组嗓音声学参数基频微扰和振幅微扰显著高于NVD组,嗓音障碍严重指数和长发音时间显著低于NVD组,嗓音障碍指数量表功能、生理和情感评分均显著高于NVD组(均P<0.05);教龄、职业层次、平均课时数、课堂学生数、吸烟量、饮酒量、辛辣刺激食物等为教师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教师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包括多个危险因素,嗓音主客观联合评估能全面评价教师患者的嗓音质量.
作者:郭文俊;何霞;于文永;郑智英;王斌全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品质链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12例胸外科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198例,观察组214例.对照组实施胸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建立“胸外科护理品质链团队”,采用护理品质链护理,包括预见性多模式镇痛、专科化气道管理、静脉治疗人文关怀护理、营养个体化管理,并将其进行有机链接.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依据护理品质链提供高品质的专科化护理服务,可促进快速康复,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作者:张琳;许子霞;王玲玲;李媛;罗江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FIC)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PI)的效果.方法 将NICU的VLBWPI根据入住时间分为对照组和FIC组各35例.对照组住院期间所有的护理均由护士承担,家长只在规定时间探视患儿或电话咨询患儿病情;FIC组病情稳定后与家长一同入住家庭参与式病房,患儿父母在护士指导下承担患儿的全部非医学性常规生活护理直至出院.结果 FIC组母乳喂养率及体质量增长显著优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出院时父母紧张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FIC能有效改善VLBEPI的早期生长发育结局,缓解患儿父母紧张焦虑情绪,有利于患儿从医院顺利过渡到家庭.
作者:侯文娅;王嘉乐;何淑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不同时间窗下床负重训练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90例ACL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31例)和C组(29例),在骨科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分别于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开始下床负重练习,在术前、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评价三组膝关节功能(HSS)、屈伸活动度(ROM)、功能分级.结果 三组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HSS、ROM和功能分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两两比较,出院时B组HSS、ROM、功能分级显著优于A组与C组(均P<0.05),出院后1个月B组HSS、ROM显著优于A组与C组,且功能分级显著优于C组(均P<0.05).结论 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后第5天开始下床负重训练有利于提高膝关节功能及屈伸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何娜娜;潘丽英;洪宗元;王婷;潘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服药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肾移植受者服药意向的影响.方法 采用针对肾移植受者移植药物依从性的计划行为理论调查问卷调查移植随访门诊就诊的197例肾移植受者的服药意向、服药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结果 肾移植受者服药意向得分9.58±1.11、服药态度得分48.77±4.96、主观规范得分13.80±2.41、知觉行为控制得分8.59±1.2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是肾移植受者服药意向的影响因素(均P<0.01),共解释服药意向变异的21.8%.结论 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影响肾移植受者的服药意向,医务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受者的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改善其服药意向,进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作者:杜春燕;吴丝丝;刘红霞;胡阅;李嘉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构建适合三甲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方法 对519例住院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并对23名专家进行2轮Delphi专家咨询,构建三甲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结果 构建含“导向”、“评估时机”、“组织架构”、“内容”、“方式”、“期限”、“效果评价标准”7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标及12个三级指标的三甲医院延续性护理模式.结论 基于患者需求及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的三甲医院延续性护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作者:纪翠红;于红静;郭慧玲;徐飞华;徐晓艳;陈秀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闭环管理模式在静脉血液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5~7月心血管内科静脉血液标本6 332例次设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标本质量控制.将8~10月静脉血液标本7 165例次设为观察组,依据闭环式管理理论从静脉血液标本医嘱核对、标本采样、标本核对配送流程、标本流程追踪、不合格标本即时回报等5个方面进行实验室前质量控制.结果 观察组由于实验室前因素导致的不合格血液标本发生率、护士原因及配送原因导致的标本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闭环式管理理论对静脉血液标本从整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有利于降低静脉血液不合格标本发生率,提高医疗及护理质量.
作者:韩丽军;陆朋玮;蔡卫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结核科痰标本留取过程的质量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1~12月的72例需要留取痰标本的疑似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痰标本留取过程的管理方法;2016年6~7月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以结核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为指引的痰标本留取过程的质量管理方案.结果 观察组痰标本留取率、痰标本留取合格率、痰检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以结核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为指引的痰标本留取过程质量管理方案的实施,有利于提高痰检质量.
作者:曹雪晴;周俊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儿童疼痛管理相关临床实践指南,为构建适合我国儿童疼痛管理临床实践指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内容分析法对检索到的相关临床实践指南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相关临床实践指南14份,涉及致痛性操作、儿童疼痛表达方式、疼痛管理原则、参与人员、疼痛评估、疼痛干预、记录、培训8个方面.结论 现有的儿童疼痛管理临床实践指南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但其内容存在很大的变异性.应整合佳证据,并结合我国医院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我国儿童疼痛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
作者:沈巧;郑显兰;李霞;冷虹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PICC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导管堵塞提供参考.方法 对深圳市7所医院811例留置PICC导管的新生儿跟踪观察导管堵塞的发生情况,对影响导管堵塞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60例新生儿发生PICC导管堵塞,发生率7.4%(2.85/1 000导管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输液过程中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是导管堵塞的保护因素(OR=0.113),导管留置时间>40 d是危险因素(OR=2.780).结论 为避免新生儿PICC导管堵塞,输液过程中应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同时每天评估导管保留的必要性,尽早拔管.
作者:金丽;林真珠;熊小云;吕元红;何少玲;孙莉;方小燕;贺万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Caprini、Padua、Seeley三种评分表对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PICC置管患者216例,应用三种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连续性评估,计算各评分表的佳临界值、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和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三种评分表的佳临界值分别为4.5、3.5、5.0分;灵敏度分别为86.21%、29.31%、53.45%;特异度分别为17.09%、77.22%、84.8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7.62%、32.08%、56.3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14%、74.85%、83.23%;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16、0.529、0.713,Seeley评分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另外两种评分表(均P<0.05).结论 Capri、Padua和Seeley评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肿瘤患者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其中Seeley评分的预测力较理想,但其敏感性较低.
作者:朱薇;应燕萍;黄惠桥;凌瑛;陈国连;赵慧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标本采集模块,规范标本采集流程,提高执行率及标本采集质量.方法 在传统标本采集流程的基础上2016年1~6月对17个病区逐步采用移动护理标本采集模块,完成标本采集251 993例次,2016年7~12月全院25个病区均推广采用成熟的移动护理标本采集模块,完成标本采集265 639例次.结果 2016年7~12月护理人员标本采集执行率(99.48%)显著高于2016年1~6月(81.45%)(P<0.01).结论 应用移动护理标本采集模块有利于提高标本采集执行率.
作者:陆海燕;张鹰;高健慧;张雯;奚燕;张易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视觉艺术训练提升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临床观察能力的效果.方法 将护理专业2016级29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和19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分别作为教改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2个课时临床观察能力培训,教改组在此基础上给予4个学时视觉艺术训练,以课外研学的形式进行.在对教改组实施视觉艺术训练之后,两组分别对5张临床图片进行观察描述.结果 教改组对临床图片的描述得分为(29.40±3.90)分,对照组得分为(19.18±3.8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视觉艺术训练有利于提升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临床观察能力及护理诊断能力.
作者:秦小芬;陈嘉;郭佳;王秀华;陈彦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设计临床护士培训负荷调查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为了解临床护士的培训负荷提供工具.方法 根据认知负荷理论,参照美国国家航天局任务负荷指数,结合临床实际、专家讨论及文献查阅,设计临床护士培训负荷调查量表.经小样本测试形成正式量表后,调查重庆市17所医院的1 165名护士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正式量表包括培训形式负荷、培训内容负荷、时间/频率负荷、培训身心负荷4个维度,共21个条目.量表的总体Cronbach's a系数为0.798,分半信度为0.875,各维度Cron-bach's a系数为0.724`0.925;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2.769%;各条目的因子载荷值为0.487`0.922.结论 临床护士培训负荷调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测量临床护士培训负荷的调查工具.
作者:董丽;丁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基于华生关怀理论的人文关怀课堂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级护理学本科2个班各50名护生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采用以华生关怀理论为框架构建的人文关怀课堂,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 观察组实训考核成绩、人文关怀能力、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基于华生关怀理论的人文关怀课堂有利于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操作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作者:南亚星;王向荣;乔桂圆;王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综述个人-组织契合理论的起源、概念、测量及个人-组织契合理论在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主要为个人-组织理论对于护士满意度、离职倾向、行为变量和选拔任用等方面的影响作用),提出其理论及应用研究均需大力完善与发展.
作者:向御婷;熊莉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阐述经典概念分析以及演化概念分析方法的实施细则,结合已发表的应用性文献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并针对概念分析受到的质疑进行论述,旨在澄清和解释护理核心概念,推动护理学科发展.
作者:李晴歌;胡嘉乐;阮洪;郑窑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介绍远程医疗的概念、管理形式与功能,重点围绕远程医疗在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相关并发症管理中的功能,如评估与监测、预防及管理以及促进医患有效沟通,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等进行阐述,旨在为远程医疗管理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并发症提供参考.
作者:魏涛;谌永毅;李星凤;彭思意;李旭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症状管理理论和HIV感染自我症状调节理论,对HIV阳性患者症状管理的定义、内涵、影响因素、调节因素、管理结局进行阐述,并指出信息技术在促进HIV阳性患者症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的艾滋病症状管理研究和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赵蕊;胡雁;朱政;韩舒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分析同情心负荷的概念及其演变,并从放松疗法、医务人员的弹性移动应用软件、巴林特小组、综合疗法系统综述了同情心负荷的干预方法,旨在为临床护理管理者的干预提供参考,减少或预防护士同情心负荷.
作者:霍巍;尚立华;王冠云;张成帅;初紫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介绍结直肠癌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营养不良对患者放化疗的影响、对手术结局的影响及对患者生存的影响,并分别综述营养不良放疗患者及化疗患者营养干预方法,旨在为临床结直肠癌放化疗患者的营养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刘寒雪;陆箴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康复助手应用程序在眼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32例眼耳鼻喉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6例,对照组采用以口头为主的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康复助手APP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疾病健康教育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复助手APP用于眼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效果.
作者:傅瑾;席淑新;王方;沈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编制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信念及行为问卷,并检测其信效度.方法 以“知信行”理论和“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通过与老年人接触、文献查阅、2轮专家咨询、预试验形成正式施测问卷.对23名老年人间隔2周进行2次测试,检验问卷重测信度;对412名社区老年人进行正式施测,检验问卷信效度,形成终版问卷.结果 经因子分析提取10个因子,共47个条目.知信行3个层面累计解释变异量分别为53.24%、62.30%、48.72%.问卷内容效度分别为0.930、0.880、0.824,条目内容效度为0.800~1.000;Cronbach's a分别为0.827、0.816、0.856;折半信度为0.676、0.727、0.762;3个层面的重测信度0.814~0.930.结论 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信念及行为评估.
作者:叶盛;陈利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公众对肺癌患者的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汉化的癌症病耻感量表(CASS)对448名公众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结果 公众对肺癌患者的病耻感得分为(72.96±20.55)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严重性维度得分高,为(3.78±1.21)分;政策维度得分低,为(2.24±1.09)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肺癌患者的接触经历、对肺癌的认知、是否学习或从事医疗卫生行业和性别是公众对肺癌患者的病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国内公众对肺癌患者存在中等水平的病耻感.卫生管理部门应对公众做好肺癌知识科普,从而减少公众对肺癌患者的病耻感.
作者:刘晓航;Laura A.V.Marlow;钟就娣;张俊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社会心理安全氛围感知与精神幸福感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社会心理安全氛围量表、精神幸福感问卷对4所三级医院的165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社会心理安全氛围、精神幸福感得分分别为(42.27±6.54)分和(71.29±10.82)分,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及各维度与精神幸福感及各维度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急诊科护士社会心理安全氛围、精神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管理者可通过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社会心理安全氛围来提高其精神幸福感.
作者:李晓英;安晓红;郭海燕;刘洋;李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心理契约违背和工作嵌入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中文版心理契约违背量表和护士职业嵌入量表对4所综合医院的1 958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心理契约违背、工作嵌入得分分别为(57.42±6.97)分和(53.92±4.48)分,心理契约违背及其各维度得分与工作嵌入及其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临床护士的心理契约违背、工作嵌入均处于中等水平,且护士心理契约违背感知越低,其工作内嵌入水平越高.
作者:朱燕;姚宇游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同伴教育对母乳喂养结局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17年3月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研究同伴教育对母乳喂养结局影响的文献.纳入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或类实验性研究.将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 纳入17项随机对照试验和1项类实验性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同伴教育可以提高母乳喂养启动率和产后6周、产后3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和产后3个月任何母乳喂养率(均P<0.01);但对产后6个月的任何母乳喂养状况及对纯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无明显影响(均P>0.05).结论 从孕期持续到产后的同伴教育可以提高母乳喂养启动率,促进产后3个月内的母乳喂养状况,对产后6个月或更长期的母乳喂养促进效果并不明显,但在中国延长母乳喂养时间的促进作用已逐渐凸显.
作者:聂小菲;欧阳艳琼;程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居家老年人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需求,为制订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项目及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杭州市居家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提炼出全科诊疗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健康教育服务、中医药治未病服务和个性化健康服务5个主题.结论 居家老年人的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需求迫切且多样化,亟需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推进分级诊疗.
作者:刘金玲;沈勤;李海燕;陈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编制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测评问卷,为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的评估、干预提供测评工具.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半结构质性访谈、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测评体系,经185名老年人预调查形成初始问卷,再调查571名老年人分析问卷的信、效度.结果 正式问卷包括3个一级维度、7个二级维度、45个三级条目.问卷的CVI为0.911;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5.364%;一级维度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690~0.919,二级维度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585~0.861;问卷能够区分在年龄、居住地、经济状况、生活自理功能、自觉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得分差异(均P<0.05).总问卷的同质性信度(MIIc)为0.305、Cronbach's a为0.952、分半信度为0.773.结论 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测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评估和干预的测评工具.
作者:庞书勤;梅阳阳;郑丽秀;吴异兰;陈芳;周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老年病医院工作人员对老年患者的安全态度,为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修订版患者安全态度问卷(SAQ-C)对老年病医院的445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整体安全态度均分医生为4.17±0.74,护士为4.04±0.81,辅助人员为4.14±0.74,行政管理人员3.88±0.79.老年患者安全态度的整体同意率医生为85.03%、护士为80.20%、辅助人员为82.10%、行政管理人员为78.32%.结论 老年病医院工作人员对老年患者安全态度认知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在反映患者安全问题的沟通渠道和医院各部门之间协调方面仍需完善.
作者:钱新毅;余丽娜;李小粉;张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适合老年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工具.方法 选取108例老年手术患者,采用词语描述评估工具(VDS)、数字评估工具(NRS)、视觉模拟评估工具(VAS)和五指法评估工具(FFS)作为评价工具,分别让患者选择其中喜欢的一种评估工具,向患者解释工具的使用后计算作答时间、解释次数和术后4h疼痛程度的首次应答成功率.结果 患者对FFS、VDS、VAS、NRS的首选率分别是70例(64.8%)、22例(20.4%)、8例(7.4%)和8例(7.4%),解释作答时间分别为(15.11±1.50)s、(20.55±1.90)s、(30.22±1.86)s和(34.78±1.48)s;反复解释次数分别为(1.08±0.04)次、(1.15±0.10)次、(1.44±0.18)次和(1.89±0.11)次(均P<0.01);术后4h患者首次应答成功率FFS、VDS、VAS和NRS分别为98.6%、90.9%、62.5%和75.0%(P<0.01).结论 术后老年患者对FFS首选率高,作答时间短,解释次数少,术后4h疼痛评估首次应答成功率高,可作为评估老年术后患者疼痛强度的首选评估工具.
作者:刘冬华;童莺歌;冯翠翠;杨春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提升社区老年人用药安全性.方法 对60名≥60岁的社区老年人,由药师和护士组成的健康教育团队给予60 min公开课集体指导及20~30 min个体化指导各1次,并发放社区老年人用药安全宣传手册及书面化个体化指导单1份.于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测量研究对象用药安全认知、态度及自我效能得分.结果 干预后社区老年人用药安全认知、态度及自我效能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药师和护士联合健康教育能提高社区老年人用药安全认知、态度及自我效能.
作者:姜娅;柳韦华;吴晓玉;胥小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澳大利亚的国家养老质量指标项目以压疮、物理约束和非预期体质量下降3个指标为关键照护质量指标内容,本文分别对3个质量指标的定义、所致的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等进行解析,为构建适用于我国养老机构的关键照护质量指标提供借鉴.
作者:张银华;徐依;陈杨;Colleen Dolye;陈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