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1-7651
  • 国内刊号:42-1682/R
  • 影响因子:0.48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19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口腔科学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5期文献
  • 碧兰根充糊剂一次性根充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碧兰根充糊剂一次性根充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并与传统的氧化锌碘仿根充糊剂进行比较.方法:选择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碧兰糊剂)80例,对照组(氧化锌碘仿糊剂)80例,同时在局麻下于窦道开口处实施彻底根尖刮治术,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病变区,窦道清刮术后,视情况于窦道内置碘仿细纱条,用碧兰糊剂加牙胶尖(实验组)和氧化锌碘仿糊剂加牙胶尖(对照组)进行根管充填.结果:术后7d内,实验组87.5%患者无不适感,对照组37.5%无不适感,实验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年的连续观察评价临床疗效,实验组治疗后有效率100%,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96.3%,近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无显著性差.结论:碧兰根充加根尖刮治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治疗效果满意,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刘英霞;欧阳东;刘克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202例急诊牙外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牙外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总结202例急诊牙外伤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受伤时间,就诊时间,牙外伤的数目,位置,临床分类.结果:18岁以下牙外伤患者高峰年龄为2~4岁,成人为19~24岁;男性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女性;牙外伤的原因多为摔伤;易受伤的季节为夏季;91.08%的患者能够在发生牙外伤后24 h内到急诊就诊;外伤牙左右基本对称,上中切牙易受累;牙外伤累及两颗牙齿的病例多(33.66%);牙体硬组织损伤中冠折露髓为多见,牙周组织损伤中牙震荡为多见.结论:牙外伤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根据牙外伤的发病特点,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宣教和加强预防十分必要.

    作者:迟丹丹;徐海峰;马卫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TF与ProTaper在树脂根管中成形能力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树脂模拟根管比较TF与ProTaper的成形能力.方法:选取统一规格的透明树脂模拟根管20个,每组10个,分别采用TF和ProTaper预备.记录预备前后的形态,使用图像处理、分析软件测量各观测点去除树脂的量及计算中心定位能力,并记录和分析器械变形、折断及预备时间等参数.结果:TF较ProTaper所需预备时间短,效率较高(P<0.05);TF在预备平均5个根管后变形,ProTaper出现1例器械折断;TF基本无根管偏移,在多个测量点的中心定位能力好于ProTaper (P<0.05).结论:在预备树脂弯曲根管中,TF较ProTaper能更好地维持根管原有的形态,且相对安全、效率更高.

    作者:尼娜;彭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MMP-9在不同浸润方式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不同浸润方式的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参照Anneroth等描述的肿瘤浸润方式对65例舌鳞状细胞癌进行分型,运用免疫组化链霉卵白素-过氧化酶法观察MMP-9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在不同浸润方式的舌鳞状细胞癌,MMP-9的表达不同.在Ⅲ、Ⅳ型的舌鳞状细胞癌中,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型,而且临床易出现淋巴结转移.结论:MMP-9与舌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方式密切相关,其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高表达可能与舌癌的浸润与早期淋巴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黄喆;高志彪;冯正虎;杨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牙颌面锥形束CT与曲面体层X线检查对颌骨牙骨质瘤样病变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牙颌面专用CBCT与曲面体层对颌骨牙骨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例发生于上下颌骨中的牙骨质瘤患者,分别选用曲面体层和CBCT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相互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结果:3例上下颌骨内牙骨质瘤病变,在曲面体层上均有显示,但CBCT检查可以在矢状位、冠状位和横断面上以多个层面准确地反映病变的位置及骨质破坏的情况.结论:CBCT在对上下颌骨牙骨质瘤的诊断较曲面体层更为有价值.

    作者:龙卫平;谭跃展;翦新春;钟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3例(3侧)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对其临床表现、影像、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有关节区疼痛(3/3),2例开口受限(2/3),1例关节区肿胀(1/3).3例X线平片均见关节间隙增宽(3/3),2例关节造影发现关节内占位性改变(2/3),1例CT显示颅底骨质破坏(1/2),1例MRI发现关节腔积液和游离体(1/1),关节镜检查可早期诊断本病(3/3).3例患者均行开放性关节手术.结论: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临床上罕见,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好发于关节上腔.需结合影像学、关节镜和病理学进行诊断,游离体是重要的特征.本病需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为关节切开后行游离体和受累滑膜切除.

    作者:韩前超;向国林;蔡恒星;邓末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后唾液腺损伤评价及预防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的患者经131I治疗后,唾液腺损伤的影响因素、评价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7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经手术切除后行大剂量的131I治疗,在131I治疗前和治疗后的6个月~3年随访唾液腺功能显像.并进行治疗后传统的唾液腺损伤防护和唾液腺损伤综合预防.结果:78例DTC患者中有23例57次出现急性唾液腺损伤;共有22例(28.2%)出现慢性唾液腺损伤;131I治疗累积131I剂量、131I治疗次数、甲状腺癌转移类型与慢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率明显相关.唾液腺损伤的综合预防较传统的预防措施可使急性损伤发生率减少31.1%,慢性唾液腺损伤发生率减少17.7%.结论:甲状腺癌131 I治疗后唾液腺损伤与131I治疗累积剂量、131I治疗次数、甲状腺癌转移类型有关,唾液腺损伤的综合预防明显优于传统的预防措施.

    作者:张行涛;苏莉;黄诚刚;柳峰;宓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上颌阻生尖牙闭合式助萌与开窗式助萌后牙周指数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上颌阻生尖牙闭合式助萌与开窗式助萌后牙周指数差异.方法:选择30例上颌阻生尖牙成功助萌患者(闭合式助萌与开窗式助萌各15例),分别测量尖牙矫治入列后6、12个月时的牙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BI)、牙龈指数(GI)及边缘骨吸收量.结果:所选取的病例的阻生尖牙均被成功矫治排入牙列,开窗组的PLI、BI、GI均值及边缘骨吸收的量在矫治结束后6个月时均高于闭合组,差异有显著性;开窗组的PLI、BI、GI均值及边缘骨吸收的量在矫治结束12个月时略高于闭合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上颌阻生尖牙闭合式助萌后尖牙牙周状况明显好于开窗式助萌.

    作者:邵菊萍;马立欧;白雪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腭咽闭合不全患者异常声学特点的分析研究

    目的:应用VS99-CSL计算机语音声学频谱分析评估系统对病理性语音中的部分元音、辅音音频语图特点进一步分析研究,给予先天性腭咽闭合不全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及临床支持.方法:采集单纯性先天腭咽闭合不全患者22例.评估咽成形术后及腭裂术后26例,上述患者针对咽腔情况视诊、blowing test测验及雾镜实验测试综合分析,对较难判断的病例可结合CT进行诊断,单元音:[a、o、e、i、、ü]辅音;擦音[s、x]、塞擦[z、j、c、q]实施语音评估对其单元音共振峰和额外共振峰及辅音和元音节的频谱特点进行分析、同时比较各组空白间隙、冲直条、噪音乱纹的出现率,并设定正常对照组.结果:比较发现[a]的共振峰普遍残缺,而[iü]会出现额外附加共振峰,其共振峰均值F1咽成形术后较高,先天性腭咽闭合不全则低.擦音[s、x]、塞擦音[z、j、c、q]实施语图对频谱特点进行分析、同时比较各组空白间隙、冲直条、噪音乱纹的出现频率,嗓音起始时间( voice onsettime,VOT)以及语音清晰度,P<0.01说明正常对照组与病例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SAS能客观评价腭咽闭合不全,其获得的语图及相关物理声学参量对腭咽闭合不全临床治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周海燕;徐旭光;王国民;姒壮;吕智勇;徐东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3种机用镍钛锉对弯曲根管成形能力的比较

    目的:比较Twisted File(TF)、ProTaper和Mtwo这3种机用镍钛锉对弯曲根管的成形效果.方法:树脂模拟弯曲根管,分别用TF锉、ProTaper锉、Mtwo锉进行预备,测量预备前后工作长度、根管中轴线和根管弯曲度的变化量.结果:根备后工作长度丧失量:TF组少于Mtwo组(P<0.05);根管中轴线的变化量:根尖部TF组少于Mtwo和ProTaper组(P<0.05),弯曲部TF组与ProTaper组少于Mtwo组(P<0.05);根管弯曲度改变量:TF组与ProTaper组少于Mtwo组(P<0.05).结论:TF锉在预备弯曲根管时,能够较好地维持根管原始走向,防止根尖偏移,是较理想的弯曲根管预备器械.

    作者:白玉龙;陈阵;王永兰;王瑛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4种纯钛专用瓷粉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4种钛瓷粉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分析Super Ti22、Duceratin、Titankermik、Ti-bond4种钛瓷粉的化学组成和瓷粉粒度,制备4种瓷粉的钛瓷试件并利用三点弯曲测试其钛瓷结合强度.利用电镜观察各组钛瓷结合界面并进行元素分析.结果:4种瓷粉粒度分布不均,化学成分差异较大.4种瓷粉钛瓷结合强度均达到ISO9693标准,其中Super Ti22、Duceratin瓷粉钛瓷结合强度明显高于另2组(P<0.05).电镜观察,SuperTi22组和Duceratin组钛瓷结合紧密,无明显孔隙出现,其余2组可见明显孔隙.结论:Super Ti22、Duceratin瓷粉更有利于钛瓷结合.

    作者:郭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10种国内期刊正畸牙移动动物模型应用研究的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国内学者对正畸牙移动动物模型的应用现状.方法:利用数据库检索和手动检索相结合方式,数据库检索以清华同方知网技术产业集团出版的CNKI数据库为主要检索工具,对国内10种口腔核心期刊进行调查,检索近10年刊登的文献中有关正畸牙移动动物模型的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文献86篇,其中69篇是关于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改建机制研究方面(80.25%);5篇是关于正畸牙移动疼痛机制研究方面(5.81%);7篇与动情周期有关(8.13%);5篇与正畸牙移动牙根吸收有关(5.81%).结论:目前对于正畸牙移动的研究主要在牙周组织改建方面,而关于正畸疼痛、正畸牙根吸收及生理周期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卢云;贵林;杨茜;张帆;吴志强;常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山东地区成人正常(牙合)后前位X线头影测量研究

    目的:建立山东地区成人正常(牙合)人群颅面宽度正常值、颅面部左、右结构生理性非对称率范围.方法:选择80例山东地区成人正常(牙合),男性44例、女性36例.由同一操作者严格定位拍摄头颅后前位X线片,确立X-Y坐标系,分析成人正常(牙合)颅颌面横向结构特征及性别差异.结果:建立山东地区成人正常(牙合)头颅后前位X线头影测量数据库.结论:正常(牙合)人群在水平向及垂直向呈较高的对称性,非对称率<10%.各项骨测量线距均值,男性均大于女性.男女组间,角度测量值及面部比率呈较高的一致性,提示正常(牙合)颅面结构关系的协调一致.

    作者:张晓艳;李梦华;王邦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成人高角骨性Ⅲ类错(牙合)颞下颌关节锥体束CT测量分析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分析成人高角骨性Ⅲ类颞下颌关节(TMJ)的骨性结构.方法:分别对30名成人高角骨性Ⅲ类患者和30名成人正常(牙合)在牙尖交错位进行CBCT扫描,使用Ez3D 2009软件对重建影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Ⅲ类高角组中,双侧TMJ形态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与正常组相比,Ⅲ类高角组TMJ骨性结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成人高角骨性Ⅲ类双侧TMJ结构基本对称;Ⅲ类高角组髁突在关节凹中的位置更为靠前;Ⅲ类高角组TMJ的骨性结构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不同.

    作者:武杰;李洪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普萘洛尔联合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小剂量普萘洛尔联合平阳霉素治疗曾接受激光治疗失败后的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7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其中6例合并局部溃疡,按1.0~1.5 mg/kg口服普萘洛尔,每日1次,2周复诊,按1 g/L局部注射平阳霉素,动态观察和记录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的变化,并随时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按4级评分法对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7例患儿平均口服普萘洛尔2.7月,6例局部溃疡均于4周内愈合,平阳霉素平均注射3.4次.疗效:Ⅰ级0例,Ⅱ级:1例,Ⅲ级:6例,Ⅳ级:10例.17例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口服小剂量普萘洛尔能促进婴幼儿血管瘤溃疡的愈合,联合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增殖期血管瘤近期疗效好,用药时间短,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司亚萌;孟箭;张兴;张爱侠;郑浩;孟庆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盖髓剂对人牙髓细胞毒性的体外研究

    目的:研究丁香酚及Dycal对人牙髓细胞的毒性.方法:体外组织块法培养人牙髓细胞,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及台盼蓝染色活细胞计数法来评价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段丁香酚及Dycal对牙髓细胞细胞毒性,比色法测定丁香酚干预组细胞内总谷胱甘肽含量.结果:0.1 mmol/L浓度的丁香酚及0.1%浓度的Dycal对人牙髓细胞毒性明显,其对细胞毒性反应成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改变.各丁香酚组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低于对照组,第3天丁香酚低浓度组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高于高浓度组.结论:高浓度丁香酚及Dycal对牙髓细胞毒性明显,细胞毒性与浓度及作用时间有关.低浓度丁香酚可能通过谷胱甘肽的参与抵抗氧化应激,从而起到对细胞的保护作用.Dycal可能更加适合用于间接盖髓.

    作者:古丽努尔·阿吾提;古丽波斯坦·吐尔逊;阿尔孜古丽·吐尔逊;居来提·吐尔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超滑结扎橡皮圈和常规结扎橡皮圈对摩擦力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和比较超滑结扎橡皮圈和常规结扎橡皮圈在干燥和自然唾液条件下对摩擦力的影响.方法:选用超滑结扎橡皮圈和常规结扎橡皮圈、2种弓丝(0.019× 0.025英寸方丝,0.018英寸圆丝)、MBTTM直丝托槽组,模拟弓丝在后牙段在干燥和自然唾液条件下滑动,测量各组合的静、动摩擦力.结果:在干燥的条件下,无论在方丝组合还是圆丝组合,2种结扎橡皮圈静动摩擦力都无显著性差异.超滑结扎橡皮圈在自然唾液1h的条件下,与常规结扎橡皮圈结扎相比,在方丝组合,静摩擦力降低31.18%,动摩擦力降低21.66%;在圆丝组合,静摩擦力降低31.98%,动摩擦力降低28.67%.结论:超滑结扎橡皮圈在干燥条件下对静动摩擦力无显著影响.在自然唾液浸润1h的条件下,无论在方丝组合还是圆丝组合,超滑结扎橡皮圈能起到降低静动摩擦力的作用.

    作者:莫静;吴建勇;唐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新疆维吾尔族美貌女性侧貌软组织形态角度测量分析

    目的:建立新疆维吾尔族美貌女性侧貌软组织角度参考值并分析角度与侧貌特征的关系,为口腔颌面相关学科医生提供临床参考数据.方法:按标准选取31名新疆维吾尔族美貌女性,在自然头位摄取其侧面数码照片,在计算机上用photoshopCS软件选择13个软组织标志点,测量15个角度值,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Dahlberg's公式计算测量方法误差.结果:新疆维吾尔族美貌女性侧貌软组织角度测量值范围.方法误差显示了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结论:所测角度在侧貌软组织特征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美学三角”可以作为侧貌美学分析的参考平面,“种族金字塔”中的3个角度可用于分析种族的差异性.

    作者:姬晓炜;梁学萍;葛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维甲酸诱导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制作

    目的:建立维甲酸诱导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方法:20只4月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维甲酸(70 mg/kg/次)和生理盐水灌胃4周,末次给药后测量血清Ca、P、雌二醇(E2)、碱性磷酸酶( 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含量,双能X线骨密度仪活体测量腰椎、胫骨以及股骨密度,动物处死后取胫骨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停药后血清学指标测定,实验组血清C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血清E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ALP、TRA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腰椎、胫骨及股骨密度检测显示实验组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观察亦支持骨密度测量结果.结论:根据血清学指标、骨密度检测及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维甲酸诱导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制作成功.

    作者:贾婷婷;张云涛;刘顺振;侯玉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间普氏菌特异性卵黄抗体治疗大鼠牙龈炎的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考察中间普氏菌特异性卵黄抗体( IgY)对牙龈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N组)、阴性对照组(P1组):造模、阳性对照组(P2组):造模+替硝唑溶液、IgY溶液治疗组(P3组):造模+中间普氏菌特异性IgY溶液、蛋黄粉治疗组(P4组):造模+含中间普氏菌特异性IgY的蛋黄粉.对造模大鼠采用丝线结扎下前牙牙颈部,植入中间普氏菌,辅以高糖潮湿饮食,30 d后造成大鼠牙龈炎模型,开始用药,每日给药1次,用含药溶液冲洗或含药蛋黄粉涂抹大鼠下前牙牙周,分别于给药0d、5d、10 d、15 d测定大鼠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探诊出血(BOP)、血液白细胞计数(WBC)及体重(Weight)的变化,用药后15 d对各组大鼠进行下前牙牙龈组织病理切片检查,检查局部组织炎症变化.结果:临床与血液观察指标显示治疗组(P2、P3、P4)与P1组比较,GI、PLI、BOP及WBC均有显著降低(P<0.05),体重呈增长趋势,病理组织切片显示局部组织炎症表现较P1组为轻;P3、P4组与P2组比较,GI、PLI、BOP及WBC均有显著降低(P<0.05),体重增加显著(P<0.05),病理切片显示局部组织炎症表现较P2组为轻;P3组与P4组比较,GI、PLI、BOP及WBC均有显著降低(P<0.05),体重增加明显高于P4组(P<0.05).结论:中间普氏菌特异性IgY两种制剂对牙龈炎均有治疗作用,溶液的治疗作用优于蛋黄粉.

    作者:刘赟;王丹;甄宇红;龙亚一;侯媛媛;丁超;廖瀚;金月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多效生长因子在牙周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多效生长因子( pleiotropin,PTN)在牙周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对雄性Wistar大鼠50只分为炎症组、恢复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PTN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PTN的阳性产物位于龈上皮、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细胞胞浆中,呈棕黄色颗粒偶见胞核中亦有表达.炎症组中MK的表达主要集中于棘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表达量为弱阳性和中强阳性.恢复组中PTN的表达主要集中于棘细胞层和基底细胞层,表达量为强阳性和中强阳性.对照组中PTN表达较少.Western免疫印迹显示PTN在炎症组和恢复组中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免疫印迹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基本一致(P<0.05).结论:PTN同时具有致炎和促进组织修复的功能,但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更明显.

    作者:王丽;焦晓辉;李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涎腺肿瘤组织TN-CmRNA和CD9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Tenascin-C (TN-C) mRNA和CD9mRNA在涎腺肿瘤的表达及其对涎腺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0例正常涎腺组织、25例多形性腺瘤(PA)、25例腺样囊性癌(ACC)、20例黏液表皮样癌(MEC)、10例腺泡细胞癌(ACCa)中TN-CmRNA和CD9mRNA的表达.结果:TN-CmRNA在正常涎腺组织中呈阴性表达;CD9mRNA在正常涎腺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00%;TN-CmRNA、CD9mRNA在4种涎腺肿瘤中均有表达,TN-CmRNA在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腺样囊性癌和黏液表皮样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多形性腺瘤与腺泡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9mRNA在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腺样囊性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多形性腺瘤和黏液表皮样癌、腺泡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多形性腺瘤中TN-CmRNA和CD9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在腺样囊性癌、黏液表皮样癌和腺泡细胞癌中TN-CmRNA和CD9mRNA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TN-CmRNA和CD9mRNA与涎腺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对涎腺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郭康;李文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EGCG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EGCG(0、10、20、40、80 mg/L)对Tca8113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及DAPI荧光染色法检测EGCG对Tca8113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CCK-8法检测显示EGCG对Tca8113细胞有明显增殖抑制作用并呈现时间及浓度依赖性(P<0.01);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经10mg/L EGCG处理的Tca8113细胞凋亡率还不能认为与对照组有区别,其余EGCG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呈现时间及浓度依赖性(P<0.01) ;DAPI染色在免疫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典型的细胞核皱缩及凋亡小体等.结论:EGCG对Tca8113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且呈现时间及浓度依赖性.

    作者:任啟平;方一鸣;朱形好;王靖虓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不同硒水平对氟中毒大鼠牙胚发育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硒水平对氟中毒大鼠牙胚发育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饮蒸馏水饲普通饲料,实验组饮含氟(F-)45 mg/L的蒸馏水,氟组饲普通饲料,氟硒1组饲含硒1.37 mg/kg的饲料,氟硒2组饲含硒1.6 mg/kg的饲料,氟硒3组饲含硒2.3 mg/kg的饲料,氟硒四组饲含硒4 mg/kg的饲料,饲养8周后断头处死大鼠,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技术检测smad3、shh在分泌期成釉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为对照组大鼠成釉细胞中smad3、shh为阳性表达,氟组大鼠成釉细胞中smad3、shh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减弱;氟硒组smad3、shh表达强于氟组,其中氟硒3组好.结论:硒拮抗氟中毒作用的机制可能与调控牙胚发育作用的信号转导因子Smad3和Shh的表达有一定的关联,且2.3 mg/kg硒效果好.

    作者:陈黎明;王颖莉;杨威;田茂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弱激光照射对实验性牙移动牙周组织血管内皮细胞中整合素αVβ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弱激光照射对兔实验性牙移动牙周组织整合素αVβ3表达的影响.方法:35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7组,每组5只,分别作为对照组,1、3、5、7、14、21 d组.左侧为对照侧,右侧为弱激光照射侧.于上颌第一磨牙与同侧切牙间置不锈钢螺簧,以80g力拉磨牙向近中.按期分批处死动物,取标本,通过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牙周组织中整合素αVβ3mRNA的表达.结果:经弱激光照射后,照射侧牙周组织血管内皮细胞中整合素αVβ3表达高于对照侧.照射侧压力区血管内皮细胞中整合素αVβ3表达在1d时明显低于对照侧,3、5、7 d时明显高于对照侧;照射侧张力区整合素αVβ3表达在1、3、5、7 d时显著高于对照侧.结论:弱激光照射促进了牙周组织血管内皮细胞中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这可能是其促进牙周组织改建,减轻正畸疼痛的机制之一.

    作者:孙秀梅;孙新华;吴国民;张晓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ox-2在舌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并探讨Cox-2在舌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ox-2在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再通过建立裸鼠荷瘤模型及应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SC236)进行干预的方法,观察SC236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活性、致瘤性和成瘤速度的影响.结果:在Tca8113细胞中存在Cox-2的表达;将Tca8113细胞接种于裸鼠颈部皮下可成功诱导出组织学形态与人舌鳞癌基本一致、且表达Cox-2的移植瘤.SC236能够显著抑制Tca8113细胞及其诱导的移植瘤的生长(P<0.01),并明显延缓Tca8113细胞的成瘤速度(P<0.05).结论:Cox-2在Tca8113细胞的增殖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可显著抑制Tca8113细胞及其诱导的移植瘤的增殖和生长.

    作者:钱永;邵益森;曹钟义;危由春;习伟宏;严俊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兔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诱导分化研究

    目的:分离培养家兔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观察体外培养生长特性,并在特定条件下诱导分化,探讨其成脂成骨分化能力.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家兔腹股沟处脂肪组织,0.25%I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原代细胞,取第3代ASCs做实验,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表面标志物;用油红O染色和茜素红染色鉴定成脂和成骨诱导分化.结果:从家兔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得的ASCs形态为长梭形,成纤维细胞样,生长活力旺盛,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CD29呈阳性表达,CD31呈阴性表达;成脂诱导的细胞油红O染色阳性,成骨诱导的细胞茜素红染色阳性.结论:本实验分离培养的细胞为ASCs,具有成脂和成骨分化潜能.

    作者:李龙;赵建辉;刘斌;令狐大科;刘彦普;谭新颖;吕成鹏;徐小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金属支架与隐形基托联合应用体会

    牙列缺损在口腔修复临床上是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和完善,目前修复牙列缺损的方法较多,可摘局部义齿是牙列缺损中普遍采用的方法[1].由于铸造金属支架坚固耐用,体积较小,患者易适应,化学稳定性好,温度传导作用好,且适应范围广[2],所以目前在临床中应用较广泛,但因其固位体(卡环)一般情况下放置在基牙的唇(颊)侧,因而影响到了美观.

    作者:苏全;胡晓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附件的临床粘结技巧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三维重建技术与工程制造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正畸矫治技术,为正畸医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正畸理念和治疗手段[1,2].在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中,附件的粘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和步骤,它直接影响到牙齿移动的效率和矫治目标的实现[3].目前无托槽矫治技术的临床研究不断丰富,但有关粘结附件的临床操作技术未见文献报道.

    作者:袁东辉;李立国;吴彦伟;左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佳木斯地区65名朝鲜族青少年恒牙(牙合)初期McNamara分析

    McNamara分析法是美国McNamara于1983年首先提出,该分析法综合了Ricketts和Harvold测量方法的内容,包括上下牙齿、牙与颌骨、颌骨与颅骨之间以线距为主的测量项目,能直观的反应颅面水平和垂直向的变化,比角度测量更直观更容易理解[1,2].朝鲜族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本研究对佳木斯地区朝鲜族65名正常(牙合)青少年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建立正常值范围,填补佳木斯地区朝鲜族McNamara分析法正常值空白;同时初步研究佳木斯地区朝鲜族青少年颅面结构的性别差异和民族特征,为正畸临床及今后进一步研究中国朝鲜族颅面形态结构提供参考.

    作者:张晓东;唐海波;吴立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超声骨刀在口内进路水平截骨颏成形术中的应用

    口内进路水平截骨颏成形术是矫正各种颏部畸形的常规手术[1].目前颏成形术常规采用来复锯或摆动锯等电动骨切割方式进行,术中面临着电动骨切割工具损伤颏神经、损伤颏部舌侧肌血管等风险.损伤颏神经可导致患者暂时或永久性下唇麻木;损伤颏部舌侧肌血管可引发口底血肿形成,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窒息死亡.超声骨刀可以大程度地避免损伤神经、血管和黏膜等软组织,此工具的出现将骨切割技术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2].我科自2007年起将超声骨刀应用于口内进路水平截骨颏成形术中,效果理想,现将使用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孙海鹏;张国志;汤剑明;黄盛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椅旁CAD/CAM全瓷冠强度的影响因素

    全瓷修复体具有优良的生物性能和稳定的化学性能,CEREC系统独有的椅旁修复系统采用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在一次就诊时间内完成全瓷修复体,无需取模和制作临时修复体,是一种更为简便,省时省力且效果良好的修复方法.但椅旁CAD/CAM可切削陶瓷具有机械强度低,易脆的特点.目前,临床通过牙体制备,粘结技术和全瓷冠表面处理等方面来增强全瓷修复体机械强度.本文阐述影响椅旁CAD/CAM全瓷修复体冠强度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作者:张丽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牙周炎与脑卒中危险性

    牙周炎是由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感染,全世界近90%的人口受到牙周炎的影响.脑卒中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主要的疾病之一.自从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即已开展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以探求牙周病与脑卒中的关系.然而,由于实验设计和技术手段的差异,二者的确切关系在学术界仍然存在着不同观点.

    作者:张正;郑友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腭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腭部无痛性肿物缓慢生长1个月.患者1个月前无意间发现腭部长有一肉垫样肿物,无自觉症状,无明显触压痛,生长缓慢,曾到我院门诊拍片未发现骨质破坏,给予口服消炎药未见好转,来我院住院治疗.入院后口外检查无异常,口内检查:硬腭部中份中线略偏右长一外形不规则肿物,周界较清楚,呈外突扁平状,局部溃烂有乳白色假膜覆盖,约2 cm×1 cm×0.5 cm,表面颗粒结节状,触痛不明显,质地软.特殊检查:曲面全景片未发现上颌骨异常透光阴影.临床初诊:腭部肿瘤(恶性?).

    作者:苏颖颖;关宏伟;裘罡;马卫东;杜启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上颌尖牙Ⅱ型牙中牙1例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3岁,左上尖牙自发痛3日就诊.检查:23已完全萌出建(牙合),牙冠舌侧窝纵形裂沟深陷,牙冠色泽正常,无异常松动.叩诊(+),探诊(+),冷热刺激痛,刺激去除十余秒后疼痛有所缓解,唇腭侧牙龈色泽正常.

    作者:徐鑫;张耀国;姚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回族罕见左上颌第四磨牙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回族.左上后牙冷热刺激敏感伴疼痛1年,2d前出现自发性疼痛,放散至左侧耳颞区,严重影响进食和睡眠,曾自服芬必得,症状有所缓解但未完全消除.检查:全口牙列,FDI系统:下颌前牙拥挤,47(牙合)面玻璃离子充填,叩(-).第三磨牙均已萌出,18、48远中(牙合)面大部分被牙龈覆盖,38阻生,近中龋坏,28颊侧龋坏,冷(++),叩(-),探(++).全口曲面断层片检查发现:4个第三磨牙均已萌出,根尖孔也已完全形成,见图1.左侧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左上颌第三磨牙远中牙颈部有1额外牙,牙位直立,形态类似前磨牙且稍小.系统检查未见其他发育异常.诊断:1)28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2)左上颌磨牙区额外牙.

    作者:伍廷芸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