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1994~2004年尝试采用表面麻醉加喉上神经阻滞麻醉支撑喉镜显微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32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吕红;吴立连;曾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根据湖北省卫生厅<护理病历格式及书写说明>的要求,对护理病历进行了改进,在实施过程中,笔者就100份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
作者:周元平;万葵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鼻内窥镜手术术后由于填塞可引起头痛、伤口疼痛、呼吸不畅等症状,对病人进行全面主动护理,可使病人恢复到佳状态.
作者:方耀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96例128颗金属烤瓷冠治疗前牙邻面龋或继发龋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跟踪观察.方法凡是上下颌前牙已发生的邻面深龋或已治疗的死髓牙邻面继发龋均采用金属烤瓷冠修复治疗,并与病人建立联系,以便跟踪观察.结果3~5年后,除有5例7颗牙齿因烤瓷冠颈缘不密合而发生继发龋外,其余病例均较满意,成功率达94.53%.结论该方法对治疗前牙邻面深龋或已治疗后的邻面继发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修复治疗方法,同时建议也可用于治疗后牙死髓牙继发龋.
作者:黄岚;姚湘霞;石巧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常由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易误诊.为了提高对老年人SAH的诊断率,现将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5例老年人SAH误诊分析如下.
作者:杨文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护理专业实习生(简称护生)在手术室实习是将护理基础理论与手术护理知识相结合的实践,也是护生毕业后如何胜任手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选派素质好、业务精,主管护师职称以上的护师担任带教老师,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方式,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将实习时间分为3个时段进行教学,现介绍如下.
作者:万滋衡;刘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国内研究还不多,现将我院收治的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两组进行对比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陈元香;李远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科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颌面部外伤急诊患者142例,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清芬;操盛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999~2003年,我们对32例前牙错(牙合)畸形需作烤瓷牙修复的患者,先行正畸治疗后再作烤瓷牙修复,获得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姚湘霞;石巧云;陈秀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共有症状,我们总结经验,对癌症患者疼痛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余慧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986年6月至2005年3月,我院对5例因臀位施行剖宫产所致的新生儿股骨骨折患儿,采用超髋关节竹帘样小夹板固定法或悬垂牵引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鸿;许人立;徐匹夫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影像学检查是乳腺疾病早期诊断的关键.我院新引进的意大利产乳腺X线专用摄影机,它功能齐全,操作简便,确诊率高.现将乳腺平片摄影的技术方法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饶辉敏;万昌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镍钛记忆合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骨科内固定器材.我院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应用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16例,均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艳西;郑勇;叶茂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文回顾分析36例经临床病理诊断证实为甲状腺肿的MRI影像特点,探讨MRI对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
作者:方晓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们采用宫腔内注入碘甘油结合口服米非司酮及人工周期疗法,治疗难治性宫内组织残留1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鲜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PCA(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即患者自控镇痛,是用程序化的注射泵-微泵,通过静脉、硬膜外腔注射阿片类止痛药物,达到患者自我控制疼痛的目的.因此,对患者进行PCA的教育,有助于取得术后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旺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们根据恶性肿物较良性肿物血液供应丰富这一生物学特征,应用彩色多普勒加脉冲多普勒探测乳腺肿物,观察良、恶性肿物间血液供应及血流速度的差异,探讨彩色多普勒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大出血患者往往末稍循环不佳,给静脉输液带来一定难度,所以,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对保证手术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手术室采用套管针进行静脉穿刺置管,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群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常见的外科疾病,一般要求尽早手术.我院2000~2005年采用微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5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杨鹏鸣;黄鹄;谈平原;冷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我院手术室对病人进行了整体护理,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波;马云芳;吴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自1994年至今,我科共行副耳切除术28例,其中有5例巨大副耳,手术时利用副耳带蒂皮瓣修复副耳切除后皮肤缺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文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利用婴幼儿系统管理对来我院儿保门诊的部分儿童进行佝偻病综合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建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是手术过程中快速确定病变性质,为临床提供手术依据的一种诊断方法,有条件的医院多采用冰冻切片.我院现用超声波人体组织快速处理仪石蜡切片(简称超声波快速处理仪),效果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魏敏;占承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掌握大学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了解HBsAg感染情况和发病规律,明确学校卫生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我们对1991~2000年4506名新生进行了HBsAg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能河;袁学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2003年以来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行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RP),并观察在腰麻药中加入不同剂量芬太尼的麻醉效果.
作者:徐斌;梁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1995~2003年采用AF内固定系统(经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29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汤桂明;卢德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颈性眩晕以头晕、颈部酸痛为主,伴有头痛、恶心、胸闷、耳鸣等症状,常因头部偏转诱发或加重.我们采用药物治疗为对照组,观察电针配合颈椎牵引对本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西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截肢多为突然事件,意外改变了患者日常生活,使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绝望等心理反应.我们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常规护理的同时,针对患者心理障碍,进行了认真的临床分析和相应的心理调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序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们采用静脉滴注银杏叶注射液并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徐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共实施4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揭群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激励,即激发鼓励的意思,可分为口头式和文字式两种方法.1998~2004年我们将激励机制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临床上,口腔温度达到39℃即为高热.高热时呼吸和心跳加快,皮肤红而灼热,可伴头痛、头昏、肌肉酸痛,甚至出现幻觉、昏迷或惊厥.如持续高热得不到及时处理,可能对心、脑、肾等内脏器官造成损害,所以及时控制体温非常重要.对于高热患者可采用以下护理措施.
作者:李晚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3~2005年我们对临床拟诊为胆道蛔虫病的54例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并在胃镜下对发现蛔虫的23例患者进行了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程度与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选择足月新生儿黄疸105例,包括无窒息者40例,轻度窒息者40例,重度窒息者25例,进行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测定.结果无窒息组、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47.5%、27.5%、12.0%,3组的血清胆红素平均值分别为(206.5±49.6)μmol/L、(110.3±45.8)μmol/L、(58.7±24.3)μmol/L,3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其血清胆红素水平越低.
作者:宋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4年以来,我们对5例肝胆手术后胆道大出血患者采用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诊断及栓塞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正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24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葛世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1年8月至2003年8月,我科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39例,其中男22例,女17例,经及时的救治和针对性的护理,治愈17例,好转1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琼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我科共收治老年骨折病人178例,针对老年骨折病人的特点,我们在护理中进行了有目的的健康教育,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丽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失血性休克是由于血液的大量丢失,血容量严重不足,造成重要器官的微循环灌注锐减所引起的代谢障碍与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临床麻醉中要充分掌握其特性,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作者:邓显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3年11月至2005年7月,我们对正常初产妇应用立止血,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脂蛋白(a)[Lp(a)]水平是否同COPD合并冠心病的高发生率相关.方法检测90名COPD患者及与之年龄、性别、吸烟史等相近的90例健康人的血脂水平.结果同健康对照组相比,COPD患者的Lp(a)及载脂蛋白B-100(ApoB100)水平显著下降,且两者水平呈明显相关性,治疗用药及是否吸烟对ApoB100影响不大.结论COPD患者易患冠心病的原因与Lp(a)的高低关系不确切,而与患者血液粘稠度升高相关.
作者:岳新荣;何荣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3年8月至2005年8月我院妇科收治32例超声检查异常的宫腔回声患者,所有病例均行宫腔镜检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永炜;胡宗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护士因职业的特殊性,每天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中.我们根据多年来的护理经验,将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陈小永;张新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典型病例有发热、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和恢复期5期经过.现将我科1993~2003年收住院的59例重危型HFRS病人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桂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实施了2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通过术后密切的观察及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灵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我科自2003年3月至2004年6月行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出血患者共68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显红;刘志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近15年对237例恶性滋养层疾病进行了化疗,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超燕;魏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儿童肠扭转的原因有肠粘连、肠套叠及肠蛔虫症等因素,但肠系膜囊肿致儿童肠扭转少见.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6例肠系膜囊肿致肠扭转患儿,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章关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新生儿颅内出血(ICH)是新生儿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病因可分为产伤性和缺氧性,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48例危重ICH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钱佐林;徐东良;皮志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手术(TV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新方法.我院2004年4月至2005年9月共施行TVP15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要点报道如下.
作者:吴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护理工作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笔适者结合临床经验,对搞好产科护理质量管理浅谈几点看法.
作者:桂秀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循环功能轻度异常时采用持续吸氧疗法效果较好,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用家庭吸氧疗法也能延长生命.在病情发展中,因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导致病情加重,反复住院.我们总结了护理这类病人的经验,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余再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科自2003年9月份以来,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50例,术后随访一个月以上,疗效满意.但治疗中发现少数患者发生一些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忠亮;张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官腔造影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经阴道超声显示非分泌期子宫内膜厚度≥14mm,且CDFI血流信号非异常丰富者行宫腔造影术,并与宫腔镜检查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1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其中2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误诊),5例诊断为黏膜下肌瘤,3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宫腔造影前敏感性71%,特异性85%,准确性75%;宫腔造影后敏感性87%,特异性93%,准确性95%.结论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方法简便、易行、无创且准确性高,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可行方法.
作者:丁玲;王献平;陈良梅;黄凌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睾酮(T)、总雌二醇(E2)及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的变化.方法选取正常男性37例,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46例,采用酶联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总T、总E2、SH-BG含量.结果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较正常对照组总T降低,总E2、SHBG升高.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总T、总E2、SHBG与空腹胰岛素、120分胰岛素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清性激素是反映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变化的较好指标之一.
作者:徐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20岁,近12天无诱因出现畏寒、发热(高40.5℃),无一定规律,多汗,阵发性轻度咳嗽,少许白粘痰;近4天出现双下肢水肿;近3天出现面部水肿,晨起时尤甚,并出现胸闷、气促.病后尿量正常.血常规:WBC 14.7×109/L、RBC3.8×1012/L、Hb 88g/L、PLT 157×109/L;胸片:左下肺炎;尿常规:Pro 2+,红细胞、白细胞少许;PHA阴性;骨穿为感染性骨髓象.予先锋V5.
作者:代金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估肾通注射液对家兔急性肾衰竭(ARF)的防治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2只.禁水12h后,模型组和治疗组动物双后下肢肌注50%甘油等渗盐水(15ml/kg)以复制急性肾衰,正常组同法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造模1h后,治疗组腹腔注射肾通注射液2ml/kg,8h后重复给药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同时腹腔注射等容量5%葡萄糖.通过生化法监测肾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观察各组家兔第24、48、72h肾血流动力学变化,以放免法测定血浆和肾局部内皮素(ET-1)含量.结果治疗组肾血流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各级动脉阻力指数显著降低,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肾血管活性物质产生明显变化,血ET显著下降,肾局部ET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更为显著.结论肾通注射液可增加实验性ARF家兔的肾脏血液供应,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保护肾功能,而调节ET-1水平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吕金雷;夏明珠;吴克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雷竹笋汁对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制备肝损伤大鼠模型,以两种不同剂量的雷竹笋汁(436.70mg/kg和205.50mg/kg)灌胃9周,并另取健康大鼠作正常对照.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红素(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含量,计算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结果大剂量雷竹笋汁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升高SOD活性,降低MDA和Bil含量,升高Glu、Alb含量和A/G比值,且其降低肝损伤大鼠血清ALT、MDA和升高SOD、Glu、Alb的作用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强.结论雷竹笋汁对CCl4肝损伤大鼠肝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舒慧;舒思洁;闵清;刘彤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38蛋白激酶在脂多糖(LPS)刺激肺泡巨噬细胞激活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设正常对照组、LPS刺激组、SB203580干预组(SB203580+LPS组).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p38蛋白质及其mRNA的表达,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TNF-α、IL-8的含量.结果LPS刺激肺泡巨噬细胞p38胞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胞浆p38mRNA的表达以及培养上清TNF-α、IL-8含量显著升高,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5.75倍、1.44倍、3.57倍和3.22倍;加入SB203580预处理后,上述指标均较LPS刺激组显著下降,较正常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显著性.肺泡巨噬细胞p38蛋白质胞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及其mRNA的表达与培养上清TNF-α、IL-8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LPS刺激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可能是通过p38蛋白激酶介导的,抑制p38的活性可能成为治疗炎症反应的一条新途径.
作者:黄翠萍;杨和平;张珍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异氟醚对东莨菪碱致空间认知障碍大鼠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胆碱能毒蕈碱受体(M-R)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8组:对照/1d组,异氟醚/1d组,东莨菪碱/1d组,异氟醚+东莨菪碱/1d组;对照/7d组,异氟醚/7d组,东莨菪碱/7d组,异氟醚+东莨菪碱/7d组.异氟醚组、异氟醚+东莨菪碱组大鼠每天吸入1MAC(1.5%)异氟醚2h,连续4d.在末次给药后1d,对东莨菪碱/1d组、异氟醚+东莨菪碱/1d组大鼠腹腔注射东莨菪碱0.8mg/kg,连续3d;在末次给药后7d,对东莨菪碱/7d组、异氟醚+东莨菪碱/7d组大鼠给予相同处理.给药完毕后急性断头处死大鼠,分离脑皮层和海马,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M-R的活性.结果与对照/1d组和异氟醚/1d组相比,东莨菪碱/1d组、异氟醚+东莨菪碱/1d组海马M-R活性降低(P<0.01).与对照/1d组相比,异氟醚/1d组海马M-R活性增高(P<0.05).与东莨菪碱/1d组相比,异氟醚+东莨菪碱/1d组海马M-R活性增高(P<0.01).与对照/7d组和异氟醚/7d组相比,东莨菪碱/7d组、异氟醚+东莨菪碱/7d组海马M-R活性降低(P<0.05).结论大鼠持续吸入1.5%异氟醚4d(每天2h)可增加海马M-R的活性.
作者:刘新波;张雪萍;李亚丽;瞿舜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致敏对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SEA致敏DC,流武细胞术(FACS)检测SEA致敏的DC摄取抗原的能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SEA致敏的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结果与未致敏的DC相比,SEA致敏后,DC摄取抗原的能力无明显变化,SEA致敏的DC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论体外SEA致敏DC后,不是促进DC的活化,而是抑制DC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段新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大脑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力障碍,语言、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改变.预防和推迟AD的发生已成为生物医学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激素替代疗法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现将雌激素在AD中的研究现状作如下综述.
作者:但建新;胡四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用解剖显微镜观察消化系统手术切除组织和活检标本,可以看到胃粘膜表面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小沟交织成网状,将粘膜分割成许多小区,称为胃区,在胃区内及胃区间的小沟均有很多粘膜凹陷,称为胃小凹,每个胃小凹底有3~5条胃腺共同开口于此.当胃粘膜形成溃疡或发生癌变后,这些微细形态会发生特征性的改变.作者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认为放大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应用方面有很大前景.
作者:王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传统观点认为,脑缺血损伤后的细胞死亡是直接坏死的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坏死和凋亡在缺血神经元中均可见,而且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有重叠.重度脑缺血损伤所致的细胞死亡是直接坏死,多位于缺血中心区,损伤不久后即出现;而轻中度暂时性脑缺血损伤所致的神经细胞迟发性死亡是一种凋亡性死亡,多位于缺血半暗区.已在局部及全部脑缺血啮齿类动物中检测到细胞凋亡的生化及形态特征如胞质皱缩,染色质固缩和DNA片段化[1].轻中度暂时性脑缺血后缺血损伤边缘区凋亡细胞的明显分布,提示凋亡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缺血损伤的扩展.
作者:刘超;陈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前体L-精氨酸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所有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①假手术对照组;②高血压对照组;③L-精氨酸治疗组,于术后第5周开始给予L-精氨酸200 mg·kg-1·d-1;④L-NAME处理组,于术后第5周开始同时给予L-NAME10 mg·kg-1·d-1及L-精氨酸200 mg·kg-1·d-1.采用标准尾套法间接检测清醒大鼠血压.给药8周后,大鼠处死,分离心脏及主动脉用于检测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大鼠相比,未给药2K1C高血压大鼠血压明显升高,心脏及主动脉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增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增高.应用L-精氨酸治疗则明显抑制了肾动脉狭窄术后大鼠血压的升高,降低了2K1C高血压大鼠心脏及主动脉的AngⅡ含量和ACE活性.NOS抑制剂L-NAME明显抑制了L-精氨酸的上述作用.结论长疗程L-精氨酸降压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血管组织局部RAS有关.
作者:徐金彰;刘寿先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颈动脉粥样硬化(AS)中的作用.方法用颈动脉超声检测患者顼AS情况,同时测定血浆ET和NO水平.结果颈AS阳性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较阴性患者明显降低.结论AS病变可引起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NO降低,ET增高是导致或加重AS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尹青桥;夏瑗瑜;李相友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