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护理专业实习生在手术室的实习

万滋衡;刘静

关键词:护理专业, 实习生, 手术室实习, 实习时间, 教学大纲, 基础理论, 护师职称, 护理知识, 护理工作, 带教老师, 带教方式, 业务精, 选派, 素质, 实践, 时段, 毕业
摘要:护理专业实习生(简称护生)在手术室实习是将护理基础理论与手术护理知识相结合的实践,也是护生毕业后如何胜任手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选派素质好、业务精,主管护师职称以上的护师担任带教老师,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方式,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将实习时间分为3个时段进行教学,现介绍如下.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截肢手术病人心理障碍与调理

    截肢多为突然事件,意外改变了患者日常生活,使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绝望等心理反应.我们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常规护理的同时,针对患者心理障碍,进行了认真的临床分析和相应的心理调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序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细胞色素C与脑缺血神经元迟发性死亡

    传统观点认为,脑缺血损伤后的细胞死亡是直接坏死的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坏死和凋亡在缺血神经元中均可见,而且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有重叠.重度脑缺血损伤所致的细胞死亡是直接坏死,多位于缺血中心区,损伤不久后即出现;而轻中度暂时性脑缺血损伤所致的神经细胞迟发性死亡是一种凋亡性死亡,多位于缺血半暗区.已在局部及全部脑缺血啮齿类动物中检测到细胞凋亡的生化及形态特征如胞质皱缩,染色质固缩和DNA片段化[1].轻中度暂时性脑缺血后缺血损伤边缘区凋亡细胞的明显分布,提示凋亡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缺血损伤的扩展.

    作者:刘超;陈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套管针静脉置管在大出血患者手术输液中的应用

    大出血患者往往末稍循环不佳,给静脉输液带来一定难度,所以,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对保证手术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手术室采用套管针进行静脉穿刺置管,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群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臀位行剖宫产致新生儿股骨骨折5例报告

    1986年6月至2005年3月,我院对5例因臀位施行剖宫产所致的新生儿股骨骨折患儿,采用超髋关节竹帘样小夹板固定法或悬垂牵引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鸿;许人立;徐匹夫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微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52例体会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常见的外科疾病,一般要求尽早手术.我院2000~2005年采用微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5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杨鹏鸣;黄鹄;谈平原;冷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手术并发症8例分析

    我科自2003年9月份以来,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50例,术后随访一个月以上,疗效满意.但治疗中发现少数患者发生一些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忠亮;张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立止血预防产后出血43例临床观察

    2003年11月至2005年7月,我们对正常初产妇应用立止血,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致敏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致敏对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SEA致敏DC,流武细胞术(FACS)检测SEA致敏的DC摄取抗原的能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SEA致敏的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结果与未致敏的DC相比,SEA致敏后,DC摄取抗原的能力无明显变化,SEA致敏的DC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论体外SEA致敏DC后,不是促进DC的活化,而是抑制DC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段新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前列腺气化电切术观察

    我院2003年以来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行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RP),并观察在腰麻药中加入不同剂量芬太尼的麻醉效果.

    作者:徐斌;梁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观察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颈动脉粥样硬化(AS)中的作用.方法用颈动脉超声检测患者顼AS情况,同时测定血浆ET和NO水平.结果颈AS阳性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较阴性患者明显降低.结论AS病变可引起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NO降低,ET增高是导致或加重AS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尹青桥;夏瑗瑜;李相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8例临床分析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国内研究还不多,现将我院收治的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两组进行对比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陈元香;李远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阿尔茨海默病中雌激素的研究现状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大脑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力障碍,语言、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改变.预防和推迟AD的发生已成为生物医学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激素替代疗法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现将雌激素在AD中的研究现状作如下综述.

    作者:但建新;胡四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生儿黄疸与窒息的关系探讨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程度与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选择足月新生儿黄疸105例,包括无窒息者40例,轻度窒息者40例,重度窒息者25例,进行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测定.结果无窒息组、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47.5%、27.5%、12.0%,3组的血清胆红素平均值分别为(206.5±49.6)μmol/L、(110.3±45.8)μmol/L、(58.7±24.3)μmol/L,3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其血清胆红素水平越低.

    作者:宋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胃镜治疗胆道蛔虫病23例报告

    2003~2005年我们对临床拟诊为胆道蛔虫病的54例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并在胃镜下对发现蛔虫的23例患者进行了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雷竹笋汁对肝损伤大鼠肝功能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雷竹笋汁对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制备肝损伤大鼠模型,以两种不同剂量的雷竹笋汁(436.70mg/kg和205.50mg/kg)灌胃9周,并另取健康大鼠作正常对照.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红素(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含量,计算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结果大剂量雷竹笋汁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升高SOD活性,降低MDA和Bil含量,升高Glu、Alb含量和A/G比值,且其降低肝损伤大鼠血清ALT、MDA和升高SOD、Glu、Alb的作用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强.结论雷竹笋汁对CCl4肝损伤大鼠肝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舒慧;舒思洁;闵清;刘彤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重型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护理体会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典型病例有发热、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和恢复期5期经过.现将我科1993~2003年收住院的59例重危型HFRS病人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桂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E2、T 和SHBG的含量变化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睾酮(T)、总雌二醇(E2)及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的变化.方法选取正常男性37例,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46例,采用酶联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总T、总E2、SH-BG含量.结果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较正常对照组总T降低,总E2、SHBG升高.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总T、总E2、SHBG与空腹胰岛素、120分胰岛素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清性激素是反映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变化的较好指标之一.

    作者:徐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异氟醚对东莨菪碱致空间认知障碍大鼠胆碱能毒蕈碱受体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异氟醚对东莨菪碱致空间认知障碍大鼠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胆碱能毒蕈碱受体(M-R)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8组:对照/1d组,异氟醚/1d组,东莨菪碱/1d组,异氟醚+东莨菪碱/1d组;对照/7d组,异氟醚/7d组,东莨菪碱/7d组,异氟醚+东莨菪碱/7d组.异氟醚组、异氟醚+东莨菪碱组大鼠每天吸入1MAC(1.5%)异氟醚2h,连续4d.在末次给药后1d,对东莨菪碱/1d组、异氟醚+东莨菪碱/1d组大鼠腹腔注射东莨菪碱0.8mg/kg,连续3d;在末次给药后7d,对东莨菪碱/7d组、异氟醚+东莨菪碱/7d组大鼠给予相同处理.给药完毕后急性断头处死大鼠,分离脑皮层和海马,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M-R的活性.结果与对照/1d组和异氟醚/1d组相比,东莨菪碱/1d组、异氟醚+东莨菪碱/1d组海马M-R活性降低(P<0.01).与对照/1d组相比,异氟醚/1d组海马M-R活性增高(P<0.05).与东莨菪碱/1d组相比,异氟醚+东莨菪碱/1d组海马M-R活性增高(P<0.01).与对照/7d组和异氟醚/7d组相比,东莨菪碱/7d组、异氟醚+东莨菪碱/7d组海马M-R活性降低(P<0.05).结论大鼠持续吸入1.5%异氟醚4d(每天2h)可增加海马M-R的活性.

    作者:刘新波;张雪萍;李亚丽;瞿舜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

    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我科共收治老年骨折病人178例,针对老年骨折病人的特点,我们在护理中进行了有目的的健康教育,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丽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

    2001年8月至2003年8月,我科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39例,其中男22例,女17例,经及时的救治和针对性的护理,治愈17例,好转1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琼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