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隐裂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牙体非龋性疾病,它是一种结构性裂纹病变,早期仅涉及釉质,临床症状不明显,随着病程的发展逐渐深入贯穿釉质,侵犯牙本质,后累及牙髓并导致牙体折裂.由于它早期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患者就诊时,多已发展为牙髓或根尖病变,需行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本文对98颗隐裂牙在根管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继发性折裂情况进行了对比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燕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护士实习生(护生)对临床职业防护的知识知之甚少,由之引起的伤害频频发生.作为医学院校,我们在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同时,也应加强她们的职业防护能力.
作者:刘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院2005年收治45例脊柱骨折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5例,男32例,女13例,经保守治疗39例,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6例.平均住院50天.无1例发生椎骨移位或加大移位现象,无坠积性肺炎和泌尿系统感染及皮肤受损等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如意;余月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患者,29岁,第二胎孕足月产后4h,阴道大量出血1h,由外院转入我科.查体:心率118次,血压60/40mmHg(1mmHg=0.1333kPa),呼吸28次,瞳孔散大,左右约4mm,对光反射迟钝,阴道有少量鲜红血液流出,官底平脐.入院后立即建立3条大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加宫缩剂,通畅呼吸道,持续给氧、心电监护.12min后心搏突然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CPR)、胸外按压80~100次,大静脉给予肾上腺lmg,阿托品0.25mg,心跳恢复.
作者:廖美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0年3月至2006年5月我院收治骨盆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患者13例,现将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卢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产后出血是较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之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h内,如不及时处理,轻者影响产后身体恢复,重者可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的后遗症.
作者:梁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院2005年用巩膜瓣下纵形小梁巩膜条形切除术治疗各型青光眼,临床证实疗效可靠,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阴道分泌物检测是临床妇科疾病常见的检验方法之一.2006年我们对598例妇科阴道分泌物分别用革兰氏(G氏)染色法和盐水稀释法进行检测,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经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患者30岁,孕4月,突发腹痛经外院治疗后转入.PE:急性面容,贫血貌,被动体位,腹部隆起,满腹压痛、反跳痛,于外院检查未发现妊娠异常,此次住院医生申请检查肝、胆、胰、脾.超声所见: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却发现肝前、腹部及盆腔大片液性暗区,扫至盆腔可见前位子宫,大小6.7cm×5.8cm×5.5cm,形态轮廓欠规整,内膜线不清晰,实质回声欠均匀.
作者:魏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4~2006年,我院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患者47例,观察患者肝功能和HBV感染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大春;余超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在高眼压状态下施行青光眼手术往往会带来较多较严重的并发症.但临床上部分青光眼病人经各种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仍处于持续高眼压状态,如不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将严重损害视神经,造成视功能不可逆转的低下甚至失明.我们2000年3月至2003年2月对33例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病人施行了手术,通过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玉华;毛剑;刘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由于痔瘘手术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患者手术后伤口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长,术后镇痛不仅可减轻患者痛苦,还可提高患者自身防止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能力.我们对痔瘘手术后采用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建英;刘东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生后一个月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是一种小儿神经系统致残性疾病.高压氧(HBO)治疗小儿脑瘫在临床已得到广泛应用.笔者将2002年1月至2006年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43例CP患儿在HBO治疗前后的脑电图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桂华;周玉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发生机理涉及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摄取和结合胆红素能力低下、胆红素排泄异常以及肠肝循环增加.我院在常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基础上辅以妈咪爱联合腹部抚触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洪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科2002~2006年收治6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经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2年10月至2006年5月我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配合低压冲洗治疗前列腺增生9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学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患者,34岁,体重80kg,孕3产2,孕36+5周,双胎,在外院诊断为:①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②先兆子痫.1小时前准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于L2~3穿刺,硬膜外置管后,予以2%利多卡因3ml.突发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急送我院.人院后行给氧、强心(西地兰)、利尿(速尿)、解痉(硫酸美)、降压(酚妥拉明)、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作者:任贤俊;杨丽;黄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1~2005年,我院共收治中毒型菌痢患者12例,通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全部痊愈出院.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先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科2001~2006年通过对1216例新生儿脐带处理及脐部护理的观察和总结,发现正确处理脐带及脐部护理,可加快脐带脱落和减少脐带感染,提高新生儿的存活质量.
作者:郑玉峰;姚桂林;毛丽亚;雷金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综合医院一般是当地的医疗卫生中心,口腔门诊承担所属行政区域人群口腔疾病的诊疗、卫生宣教、疾病预防等工作.因此,口腔门诊具有病人多、病种杂、诊疗时间长的特点.在目前大多数医院口腔门诊配备护理人数不足的情况下,门诊护士应有所侧重的作好护理工作.本人总结多年v的口腔门诊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红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卵巢癌是致命的妇科肿瘤,拓扑替康是当前对铂类药无效或耐药患者为有效的化疗药物,但血液学毒性为其主要的毒副反应.本文通过回顾性总结12例卵巢癌复发患者33次化疗疗程中6例严重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实践,为以后护理类似患者提供了经验.
作者:何翔;舒春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院骨科2005年8月至2006年9月共收治颈脊髓损伤16例,经手术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钱玖生;柯剑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氨甲蝶呤(MTX)单次肌肉注射是一种高效、低毒、方便、经济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方案,本文总结了单次肌肉注射MTX后血HCG变化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卢琼;邹会珍;彭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科2001~2006年间共收治老年癌症患者34例,我们在积极做好患者躯体疾病护理的同时,针对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均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熊八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甘露醇是目前常用的降颅压药物,但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我们对6例急性脑血管病脑水肿及开颅术后采用甘露醇降颅压导致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合用尿毒清颗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泽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PDI)对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43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头颈癌患者,术前接受颈部PDI检查,选择短轴大直径<10mm的淋巴结64个,记录其PDI结果,术后标本经病理检查确定有无癌转移.结果 良性淋巴结的血流分布以中央型为主,血流强度多为Ⅰ级,恶性淋巴结则以周边型或混合型为主,血流强度多为Ⅱ级以上,收缩期血流速度(PSA)、左心室舒张期容积(EDV)、血管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在良、恶性淋巴结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DI对于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当淋巴结周边出现血流信号时多提示恶性病变.
作者:林琪;柯朝阳;朱敏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病中起衙要作用.他汀类调脂药,目前认为除具有调脂外的其它作用.
作者:金名巩;阮孟瑛;李细三;阮秋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锁骨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是临床常见的内固定方法之一.本院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锁骨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失败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尚权;李坚;唐化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各种社会因素的干扰及剖宫产指征的放宽,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院2002~2004年在剖宫产术中使用钙剂预防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石兴珍;张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常见及多发病,我院采用臭氧治疗30例LDH,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群仙;张宝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变应原皮肤点刺是临床诊断EgE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一种方法.变态反应是由不同的免疫机制导致的对机体不利的生理反应.变应原有吸人性、食人性、接触性、注射性等几种类型,临床上要根据变应原的检测确诊后来进行治疗.现将500例变应原皮肤点刺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方耀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反(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它对患者的口腔功能、颜面美观和心理健康都有较严重的影响,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患者症状逐渐加重.我们对14例早期骨性反(牙合)的患者采用双期矫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祥槐;刘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4年10月至2006年8月,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70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维佳;张雄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3年2月至2006年3月我院采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57例,随访32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魏瑞林;祝敬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循环衰竭,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现对我科2001年3月至2005年4月139例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采用手术方法切除,生物羊膜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近年来在眼表重建手术治疗中取得了满意效果.我们2004年9月至2005年9月在手术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芳;黄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在输注或口服头孢菌素后饮酒出现的一系列中毒表现,临床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笔者总结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住院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患者20例,现将其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鲁应佳;冯光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产时服务模式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全,导乐陪伴分娩是产时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我院自2004年11月开展导乐陪伴分娩以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甘明霞;费喜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PRT)是指起源于腹膜后间隙的肿瘤,由于部位特殊,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难以早期发现,且手术难度大,切除率低,术后易复发.为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复发,我们回顾了我院外科1998年9月至2006年9月诊治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共53例,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46例,现将其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王代宏;郑朝新;王芳元;余后火;余刚;汪涛;张训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5年我院妇产科门诊使用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阿托品开展无痛人工流产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美荣;彭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其从业人员必须不断获得本专业以及相关专业进展的新信息,不断学习新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然而,护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护理人员的在职教育问题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是当前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作者:刘建芬;方燕兰;吴梅先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科2003年3月至2006年6月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爱明;郑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4~2006年我们对某县55280名在校学生进行全面健康体检监测,现将健康体检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卢汉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他汀类调脂药,目前认为除具有降低血脂外,还具有调脂以外的其它作用.大量证据表明它能明显地抑制ACS患者冠状动脉内的炎症反应,从而稳定斑块,减少ACS的发生、发展.本研究通过对ACS患者外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观察,从而对ACS发病机制及辛伐他汀治疗ACS的作用进行探讨.
作者:黄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致病对大鼠脑电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6组,分别行侧脑室注射IL-1β或IL-6,及经糖皮质激素(GC)预处理后再行侧脑室注射IL-1β或IL-6,以及单独注射GC、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的改变;使用8道生理记录仪记录各组大鼠脑电的改变.结果 皮质和海马脑电结果显示:IL-1β组、IL-6组记录到棘波、尖波、棘-慢复合波等痫样波,对照组、GC+IL-1β组、GC+IL-6组则无明显痈样波,单纯GC组脑电呈不活跃状态.结论 IL-1β或IL-6致痫能使大鼠脑电产生痫样波,GC具有抑制脑电痫样波发放的效应.
作者:朱晓琴;雷水生;李正莉;卫向红;王效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虎杖煎剂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虎杖煎剂高、中、低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及虎杖煎剂(0.8g/ml,0.4g/ml,0.2g/ml).连续6d,每日1次.末次给药后,除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他大鼠皮下注射CCl4原液1次,复制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并取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不同剂量的虎杖煎剂均可明显降低CCl4致大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升高,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虎杖煎剂组大鼠肝组织交性、坏死的程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减轻.结论 虎杖煎剂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和量效关系.
作者:高晚霞;罗丽丹;陈舒丽;罗德生;刘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孤束核内乙酰胆碱(Ach)对电针(EA)抗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 8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应激组、EA+应激组、NS+EA+应激组、Ach+EA+应激组、阿托品+EA+应激组.采用束缚-浸水制备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观察孤束核微量注射Ach、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U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单纯应激组比较,EA+应激组胃黏膜UI、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增高.Ach+EA+应激组上述作用更明显.孤束核给予阿托品处理,可减弱电针抗胃黏膜损伤的作用.结论 孤束核内Ach参与了电针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过程.
作者:余宙;王盼;谈小琴;徐秀良;李彩伟;黄碧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VitC与三氧化二砷(As2O3)促喉癌细胞株Hep-2凋亡的协同效应.方法 体外培养人喉癌细胞株Hep-2,以As2O3合用VitC孵育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氪唑(MTT)法,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来观察各组的细胞凋亡情况,并通过流式软件分析细胞周期交化.结果 As,O3与VitC联用能显著降低单用As2O3的细胞存活率和升高细胞凋亡率(P<0.05),VitC能显著增强As2O3诱导细胞集中于G2/M期的作用,从而增强其促细胞凋亡作用.结论 联用VitC能增强 As2O3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增强作用可能与影响细胞周期有关.
作者:许伟民;胡劲;叶钰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将解剖教学实验后的尸体通过一系列处理后获得的骨骼标本再次运用于实验教学中,不仅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又能节省教学开支.现将本人在实际实验工作中总结的尸体骨骼标本回收方法及步骤总结如下.
作者:方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阿昔洛韦(ACV)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在水溶液中的包合作用.方法 采用相溶解度法测定ACV与HP-β-CD在水溶液中的包合作用、包合比及包合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变化.结果 ACV与HP-β-CD可形成1:1摩尔比可溶性包合物,相溶解度图呈AL-型;ACV与HP-β-CD在水溶液中的包合过程可自发进行(△G<0).结论 ACV与HP-β-CD在水溶液中可自发形成1:1摩尔比可溶性包合物.
作者:肖若蕾;罗兵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油酸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早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及黄芪对VEGF和ALI的影响.方法 将1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油酸组、黄芪组.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浆VEGF的水平,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油酸组大鼠BALF中VEGF的水平较正常组和黄芪组显著降低(P<0.01),而血浆VEGF的水平显著增加(P<0.05),BALF与血浆VEGF的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r=-0.522,P<0.05).结论 ALI早期BALF及血浆VEGF的水平可反映肺损伤的严重程度,黄芪对ALI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颖乔;赵辛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艾滋病(AIDS)是由HIV感染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HIV主要侵犯宿主的CD4+T细胞以及表达CD4分子的树突状细胞(DC)、单核-吞噬细胞(MPS).其致病机制是:首先HIV通过壳膜蛋白gp120与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与此同时,结合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CCR5和CXCR4,与细胞融合进而侵入细胞内;此外,HTV产生游离的gp120分子,能够发挥特殊的超抗原作用激活体内大量的T细胞,使免疫系统产生病理应答[1].因此,gp120分子在艾滋病的作用机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得其本身成为治疗艾滋病的一个重要的靶点.
作者:廖纪元;曾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国家价格部门多次大幅度降低许多药品品种价格,但药品费用仍然持续增长,个中原由发人深思.药品费用增长是与许多因素相关的,既有内部主观因素,也有外部客观原因,但又都是可以控制的.
作者:夏松柏;柯秋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临床检验已成为疾病诊断、危险分析、治疗效果评价和健康状况监测的重要手段.检验结果准确是防病、治病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基本需要,也一直是检验医学工作者的工作目标.目前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的手段是建立和保证检验结果的溯源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溯源性的定义如下:测量结果或标准量值的属性,它使测量结果或标准量值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与给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给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或国际标准,比较链中的每一步比较都有给定的不确定度.
作者:董爱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微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结构的空间内,正常微生物群以其宿主的组织和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为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能独立进行物质、能量及基因相互交换的统一生物系统(biosystem).人体微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口腔、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和皮肤5大生态领域.胃肠道微生态系是人体微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胃肠道生态空间包括食道、胃、小肠、大肠.
作者:余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脂糖舒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血脂代谢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9周诱导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并用不同剂量的脂糖舒(1g/kg,2g/kg)灌胃给药.9周后,测定大鼠腹内脂肪含量、BMI及血浆Tc、TG、FFA、LDL-c、HDL-c等指标,同时测定肥胖大鼠心功能指标.结果 脂耱舒能显著降低大鼠腹内脂肪含量、BMI及血清Te、TG、FFA、LDL-c,升高血清HDL-c,增强肥胖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明显降低其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增加左心室大收缩速率及增加左心室大舒张速(±dp/dtmax).结论 脂糖舒对营养性肥胖大鼠有明显的减肥降脂作用及改善心功能作用.
作者:闵清;舒思洁;舒慧;余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高氧液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缺血-再灌注心肌酶学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后切皮前(T0)至心肺转流(CPB)开始后10min静滴复方氯化钠注射液10ml/kg;观察组给予相等容量的高氧液.分别于T0、CPB开始后1h(T1)、主动脉开放后2h(T2)、24h(T3)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含量.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T1、T2、T3时心肌酶值均增高(P<0.05或<0.01).T1时,观察组CK、HBDH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 T2、T3时,观察组LDH、CK、CK-M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 高氧液预处理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酶学改变.
作者:易亚玲;王琦;李亚丽;罗月友;陈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针刺心肌打孔(TNP)心肌血运重建术(TMR)后新生血管的交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在缺血心肌的表达,探讨TNP心肌血运重建术的可能机制.方法 开胸结扎16只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单纯缺血为对照组(n=8),实验组(n=8)行针刺心肌打孔.两组动物分别于术后1、2、4、8周分批处死,利用组织切片HE染色法观察心肌血管密度,并通过免疫组化抗原染色法观察VEGF、bFGF和TGF-β的变化,于显微镜下行计算机扫描计算每高倍视野显色面积(μm2/HP).结果 实验组VEGF的表达在术后2周达高峰,bFGF和TGF-β的表达则在术后1周达高峰,而心肌血管密度在术后4周达高峰.实验组各时相VEGF、bFGF和TGF-β平均蛋白表达水平及平均心肌血管密度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血管生长相关因子(如VEGF,bFGF和TGF-β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是TNP诱导血管新生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杨光敏;曹林生;王祥;曾秋棠;聂绍平;李长运;王祥贵;张清伟;刘宏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安宫牛黄丸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安宫牛黄丸治疗组(治疗组)、脑出血组(ICH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分为6h、12h、24h、48h、72h等5个时点,每个时点5只大鼠.采用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尾状核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各组的神经功能状态、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及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12h~72h各时点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均低干ICH组(P<0.05).治疗组12h~72h各时点脑组织含水量均低于ICH组(P<0.01).结论 安宫牛黄丸能明显降低大鼠脑出血后脑含水量,同时神经功能障碍明显改善,提示安宫牛黄丸对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有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殷妮娜;孟运莲;王秋桂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AI)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SOD、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AI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尼龙线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法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碗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AI能明显降低脑组织MDA含量,增加脑组织SOD活性(P<0.01).结论 AI通过清除氧自由基而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作者:黄清萍;余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