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

刘建芬;方燕兰;吴梅先

关键词:护理人员, 人才的培养, 专业, 教育问题, 继续教育, 从业人员, 新技能, 学习, 学科, 信息, 实践
摘要: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其从业人员必须不断获得本专业以及相关专业进展的新信息,不断学习新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然而,护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护理人员的在职教育问题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是当前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缬沙坦、速尿、安体舒通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90例报告

    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病中起衙要作用.他汀类调脂药,目前认为除具有调脂外的其它作用.

    作者:金名巩;阮孟瑛;李细三;阮秋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巩膜瓣下纵形小梁巩膜条形切除术治疗青光眼23例报告

    我院2005年用巩膜瓣下纵形小梁巩膜条形切除术治疗各型青光眼,临床证实疗效可靠,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对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PDI)对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43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头颈癌患者,术前接受颈部PDI检查,选择短轴大直径<10mm的淋巴结64个,记录其PDI结果,术后标本经病理检查确定有无癌转移.结果 良性淋巴结的血流分布以中央型为主,血流强度多为Ⅰ级,恶性淋巴结则以周边型或混合型为主,血流强度多为Ⅱ级以上,收缩期血流速度(PSA)、左心室舒张期容积(EDV)、血管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在良、恶性淋巴结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DI对于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当淋巴结周边出现血流信号时多提示恶性病变.

    作者:林琪;柯朝阳;朱敏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虎杖对大鼠急性四氯化碳肝损伤保护作用的量效关系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虎杖煎剂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虎杖煎剂高、中、低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及虎杖煎剂(0.8g/ml,0.4g/ml,0.2g/ml).连续6d,每日1次.末次给药后,除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他大鼠皮下注射CCl4原液1次,复制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并取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不同剂量的虎杖煎剂均可明显降低CCl4致大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升高,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虎杖煎剂组大鼠肝组织交性、坏死的程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减轻.结论 虎杖煎剂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和量效关系.

    作者:高晚霞;罗丽丹;陈舒丽;罗德生;刘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尿毒清颗粒治疗甘露醇所致肾功能损害6例报告

    甘露醇是目前常用的降颅压药物,但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我们对6例急性脑血管病脑水肿及开颅术后采用甘露醇降颅压导致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合用尿毒清颗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泽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鼠孤束核微量注射乙酰胆碱对电针抗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影响

    目的 观察孤束核内乙酰胆碱(Ach)对电针(EA)抗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 8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应激组、EA+应激组、NS+EA+应激组、Ach+EA+应激组、阿托品+EA+应激组.采用束缚-浸水制备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观察孤束核微量注射Ach、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U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单纯应激组比较,EA+应激组胃黏膜UI、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增高.Ach+EA+应激组上述作用更明显.孤束核给予阿托品处理,可减弱电针抗胃黏膜损伤的作用.结论 孤束核内Ach参与了电针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过程.

    作者:余宙;王盼;谈小琴;徐秀良;李彩伟;黄碧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带环在隐裂牙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附49例报告)

    牙隐裂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牙体非龋性疾病,它是一种结构性裂纹病变,早期仅涉及釉质,临床症状不明显,随着病程的发展逐渐深入贯穿釉质,侵犯牙本质,后累及牙髓并导致牙体折裂.由于它早期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患者就诊时,多已发展为牙髓或根尖病变,需行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本文对98颗隐裂牙在根管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继发性折裂情况进行了对比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燕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阿昔洛韦与羟丙基-β-环糊精在水溶液中的包合作用

    目的 研究阿昔洛韦(ACV)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在水溶液中的包合作用.方法 采用相溶解度法测定ACV与HP-β-CD在水溶液中的包合作用、包合比及包合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变化.结果 ACV与HP-β-CD可形成1:1摩尔比可溶性包合物,相溶解度图呈AL-型;ACV与HP-β-CD在水溶液中的包合过程可自发进行(△G<0).结论 ACV与HP-β-CD在水溶液中可自发形成1:1摩尔比可溶性包合物.

    作者:肖若蕾;罗兵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毒型菌痢患者的护理体会

    2001~2005年,我院共收治中毒型菌痢患者12例,通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全部痊愈出院.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先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配合低压冲洗治疗前列腺增生90例体会

    2002年10月至2006年5月我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配合低压冲洗治疗前列腺增生9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学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gp120的致病机制及针对gp120的抗HIV药物研究进展

    艾滋病(AIDS)是由HIV感染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HIV主要侵犯宿主的CD4+T细胞以及表达CD4分子的树突状细胞(DC)、单核-吞噬细胞(MPS).其致病机制是:首先HIV通过壳膜蛋白gp120与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与此同时,结合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CCR5和CXCR4,与细胞融合进而侵入细胞内;此外,HTV产生游离的gp120分子,能够发挥特殊的超抗原作用激活体内大量的T细胞,使免疫系统产生病理应答[1].因此,gp120分子在艾滋病的作用机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得其本身成为治疗艾滋病的一个重要的靶点.

    作者:廖纪元;曾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三氧化二砷和维生素C联合诱导喉癌细胞株Hep-2凋亡的作用

    目的 探讨VitC与三氧化二砷(As2O3)促喉癌细胞株Hep-2凋亡的协同效应.方法 体外培养人喉癌细胞株Hep-2,以As2O3合用VitC孵育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氪唑(MTT)法,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来观察各组的细胞凋亡情况,并通过流式软件分析细胞周期交化.结果 As,O3与VitC联用能显著降低单用As2O3的细胞存活率和升高细胞凋亡率(P<0.05),VitC能显著增强As2O3诱导细胞集中于G2/M期的作用,从而增强其促细胞凋亡作用.结论 联用VitC能增强 As2O3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增强作用可能与影响细胞周期有关.

    作者:许伟民;胡劲;叶钰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残角子宫角部异位妊娠破裂1例

    患者30岁,孕4月,突发腹痛经外院治疗后转入.PE:急性面容,贫血貌,被动体位,腹部隆起,满腹压痛、反跳痛,于外院检查未发现妊娠异常,此次住院医生申请检查肝、胆、胰、脾.超声所见: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却发现肝前、腹部及盆腔大片液性暗区,扫至盆腔可见前位子宫,大小6.7cm×5.8cm×5.5cm,形态轮廓欠规整,内膜线不清晰,实质回声欠均匀.

    作者:魏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产后出血是较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之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h内,如不及时处理,轻者影响产后身体恢复,重者可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的后遗症.

    作者:梁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常见及多发病,我院采用臭氧治疗30例LDH,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群仙;张宝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痔瘘手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80 例临床观察

    由于痔瘘手术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患者手术后伤口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长,术后镇痛不仅可减轻患者痛苦,还可提高患者自身防止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能力.我们对痔瘘手术后采用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建英;刘东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解剖型钢板治疗18例股骨粗隆部骨折疗效分析

    我科2003年3月至2006年6月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爱明;郑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004~2006年某县55280名中学生健康体检监测结果分析

    2004~2006年我们对某县55280名在校学生进行全面健康体检监测,现将健康体检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卢汉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外科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46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PRT)是指起源于腹膜后间隙的肿瘤,由于部位特殊,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难以早期发现,且手术难度大,切除率低,术后易复发.为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复发,我们回顾了我院外科1998年9月至2006年9月诊治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共53例,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46例,现将其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王代宏;郑朝新;王芳元;余后火;余刚;汪涛;张训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黄芪对大鼠急性肺损伤早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油酸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早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及黄芪对VEGF和ALI的影响.方法 将1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油酸组、黄芪组.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浆VEGF的水平,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油酸组大鼠BALF中VEGF的水平较正常组和黄芪组显著降低(P<0.01),而血浆VEGF的水平显著增加(P<0.05),BALF与血浆VEGF的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r=-0.522,P<0.05).结论 ALI早期BALF及血浆VEGF的水平可反映肺损伤的严重程度,黄芪对ALI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颖乔;赵辛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