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院2001~2006年96例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是造成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的重要因素,也可能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作者:方磊;易明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格列卫等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肯定疗效,但因费用昂贵,许多患者无法得到很好治疗.我院应用IFN-联合HHT治疗初诊CML慢性期(CML-CP)患者17例,4例在3个月内进入加速期(CML-AP)或急变期(CML-BP),13例获得CHR.其中4例取得CCR,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秀芳;赵子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对鹿瓜多肽注射液改善骨折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71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静脉滴注鹿瓜多肽,每天1次,连续15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对照组无特殊处理,记录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鹿瓜多肽促进骨折愈合疗效确切.
作者:熊浩;赖茂松;林伟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横切口剖宫产术娩头困难时产钳助产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7年3月~2008年10月59例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娩头困难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中,使用产钳助娩31例(简称产钳组)占52.54%,强行加腹压按宫底徒手娩头28例(简称手取组)占47.45%.两组之间胎头娩出时间和母婴并发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横切口剖宫产术娩头困难时,产钳助产可降低母儿并发症,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金艳嫒;方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42 例法洛四联症患者的治疗经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42 例法洛四联症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本组近期死亡2 例,死亡率4.76%.其中并发低心输出量综合征3 例,死亡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 例死亡.40 例术后随访1 个月~5 年,无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法洛四联症应尽早施行一期根治手术,心脏畸形合理矫治及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发生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陈治国;陈宝钧;何国伟;易凡;赵轲;付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参芪复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 103例(195眼)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 ,观察组 52例(99眼)在常规应用降血糖药物治疗的同时使用维生素C联合参芪复方治疗,对照组 51例(96眼)常规应用降糖药控制血糖.通过血糖、视力、眼底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评价疗效 ,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维生素C联合参芪复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有效防止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作者:郑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肥胖和非肥胖伴 2 型糖尿病 (T2DM) 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炎症机制及其合并冠心病时肿瘤坏死因子 (TNF-α )、白介素-1 (IL-1β )、白介素-6 (IL-6) 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 140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按体质量指数 (BMI)分为肥胖组 70 例 (BMI ≥ 25 kg/m2) 和非肥胖组 70 例 (BMI 25 kg/m2);正常肥胖组 30例;正常非肥胖组 30 例.其中肥胖组中有 38 例并发冠心病,非肥胖组中有 21 例并发冠心病.用 ELISA 方法分别测定血清 TNF-α、IL-1β、IL-6 值.结果: TNF-α、IL-6 水平在 2 型糖尿病肥胖组不同程度的高于 2 型糖尿病非肥胖组,合并冠心病后升高更为显著;IL-1β水平只有在合并冠心病后才显著高于其他组.结论: 糖代谢异常与冠心病可能有共同的慢性亚临床炎症起源, 2 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合并冠心病后炎症因子表达更显著.
作者:吴风栋;郑和忠;曾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脾脏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恶性淋巴瘤,Faik[1]等认为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较为罕见,且以B细胞型为主.2007年我院收治了1例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并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进行记录,发现本例为T淋巴细胞源性,实属更为罕见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新元;袁风银;吴焕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寻求能够提高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的救治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对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研究.治疗组3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包括超早期手术,常规西医西药及中药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等综合救治方案);对照组40例,采用手术,常规西医、西药治疗.连续治疗28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15,P<0.05),患者死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χ2=8.04,P<0.05);并发症发生数治疗组少于对照组(肺部感染6:16,χ2=11.37,P=0.001;上消化道出血8:16,χ2=4.10,P=0.04).结论:超早期手术结合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不用中药组为好.
作者:程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无反应肺炎的原因与对策.方法:从感染、非感染及原因不明因素3方面入手分析无反应肺炎的原因,对其及时作出正确临床评估,重视病史及存在危险因素,积极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及放射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可进行有创检查(如支气管镜或开胸肺活检)等,总结其对策.结果:在治疗中针对原因,并采取相应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成功率.结论:临床医师应对无反应肺炎加以重视,明确其原因,合理用药.
作者:李延红;宋卫东;曾飞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NAFL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的分析.方法:对某院收治的T2DM 210例患者根据病史及肝脏B超检查结果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观察其体质指数(BMI)、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情况及其与心血管病患病率的关系.结果:126例 (60.00%)住院T2DM患者伴NAFLD,NAFLD组有较高的 BMI、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非 NAFL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心血管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非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NAFLD发生率高,并且血脂代谢紊乱、HbA1c升高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明显增加,NAFLD增加了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的风险.
作者:刘锐;刘新宇;李凤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IGF-1调控的宫颈癌淋巴转移的影响.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GF-1不同浓度、作用时间以及姜黄素作用下宫颈癌siha细胞中VEGF-C mRNA的表达.结果:①宫颈癌siha细胞VEGF-C mRNA的表达随IGF-1浓度的递增而变化, 10ng/ml时达峰值.0.5ng/ml、1 ng/ml、5ng/ml、10 ng/ml、50 ng/ml组VEGF-C mRNA表达量依次为对照组的1.34、1.67、3.14、5.28和3.02倍.5ng/ml(6.73± 0.25)、10 ng/ml(5.98 ± 0.18)、50 ng/ml(6.79 ± 0.12)组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宫颈癌siha细胞VEGF-C mRNA表达随IGF-1不同作用时点而变化,6h 达峰值.2h组、4h组、6h组和8h组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30、2.51、5.33和2.83倍.4h(6.80± 0.12)、6h(5.66 ± 0.24)和8h组(6.03 ± 0.10)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IGF-1、IGF-1+Cur(10μm/ml)和 IGF-1+Cur(20μm/ml)组VEGF-C mRNA的表达量依次为对照组的5.51、1.42和0.67倍.IGF-1组(7.20 ± 0.85)、IGF-1 +Cur(20μm/ml)(10.23 ±1.28)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IGF-1 +Cur(10μm/ml)(9.15± 0.47)和 IGF-1 +Cur(20μm/ml)(10.23 ±1.28)组的表达量与IGF-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GF-1 +Cur(20μm/ml)(10.23 ±1.28)的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姜黄素能有效降低VEGF-C的表达,显著抑制IGF-1调控的宫颈癌淋巴转移.
作者:汪茜;汪宏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15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 ,优于对照组的81.3% (P<0.05) .治疗组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家顺;叶非;罗松辉;李艳;李从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将120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以善宁与三腔两囊管联用治疗;B组用善宁治疗.结果显示,A组显效率58.21%,总有效率82.09%,无效率17.91%;B组显效率22.64%,总有效率52.83%,无效率47.17%.A组与B组显效率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与B 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药物与三腔两囊管联用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疗效好.
作者:郭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两种抗肿瘤中成药在中晚期胃癌化疗中的临床作用特点和经济学效果.方法:采用回溯法筛选了84例子宫肌瘤病例,分成两组分别为A组(42例,服用桂枝茯苓胶囊)和B组(42例,服用宫瘤清胶囊).运用药物的疗效比较和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总成本间差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C/E较高.结论:桂枝茯苓胶囊组具有较好的药物经济学意义.
作者:刘壬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常见致病菌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对神经内科中140例临床感染患者,根据感染部位采取痰、中段尿、血、脑脊液等标本进行菌落培养、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经培养鉴定共分离42种,258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G+)菌39.5%,革兰阴性(G-)菌45.7%,真菌14.7%.常见G+ 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5.3%,表皮葡萄球菌15.2%,粪肠球菌8.6%;常见G-菌为:肺炎克雷伯菌36.8%,大肠埃希菌25.9%,铜绿假单胞菌17.6%,鲍曼不动杆菌15.8%;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占58.9%, 其次是酵母样真菌15.8%,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念珠菌各占8.9%.药敏结果显示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强,G+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大多数G-菌对亚胺培南仍有较高敏感性.结论:神经内科临床感染致病菌多为耐药菌株,临床上应根据药敏结果及时短期选用敏感药物,减少习惯性用药和经验用药,从而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陈玉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EGb)的体内、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选取人乳腺癌细胞MCF-7、肝癌细胞HepG2、胃癌细胞SW480,不同浓度的香菇多糖分别处理3种肿瘤细胞,MTT法分别检测香菇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选取荷MCF-7肿瘤裸鼠,给予香菇多糖,通过肿瘤生长抑制率,考察香菇多糖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香菇多糖对3种肿瘤细胞均有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IC50分别为6.855、10.083、8.563μM;香菇多糖可显著降低肿瘤重量,提高肿瘤生长抑制率.结论:香菇多糖体内外实验均显示良好抗肿瘤活性.
作者:尹向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率.方法:分析30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对内镜检查及活检中漏检病例做进一步分析.结果:造成部分病例漏诊的原因除检查不仔细外,还与早期胃癌的某些病理特点有关.结论:要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率,必须综合分析临床症状、胃镜检查及活检结果.
作者:彭理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某院门诊、住院业务收入的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因素分析法对某院2006年、2007年业务收入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业务收入增加812万元,受2个因素影响:门诊人次和单位费用分别导致其增加52.6万元、759.4万元;住院收入增加1149.9万元,受3个因素影响:住院人次增加使其增加410.9万元,平均住院日减少使其减少88.7万元,住院人均费用增加使其增加827.7万元.结论:单位费用上升是医院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作者:汪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调查我国PE误诊疾病的分布特点,以减少PE的误诊、漏诊.方法: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NKI-CHKD)检索2001年~2004年发表与PE误诊有关的病例研究报告,对被误诊患者一般情况、误诊疾病等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①经检索后共筛选出误诊文献110篇,累计报告PE误诊患者1540例,涉及临床、医技多个科室;②误诊疾病中,呼吸系统疾病23种(占31.5%),心血管疾病16种(占21.9%),神经系统疾病6种(占8.2%),外科系统疾病5种(占6.8%), 其他系统疾病23余种(占31.5%);③被误诊疾病多达70余种,冠心病与肺炎仍占据误诊疾病数量的前两位.结论:PE临床误诊疾病的分布涉及多个系统,以呼吸系统疾病的种类占首位,其次是心血管疾病.提示应重视肺栓塞与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间的鉴别,提高交叉学科疾病诊断能力.
作者:贾卫滨;李书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为了充分了解我院住院病人的病种来源及疾病构成,更好地加强各专科建设,探讨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参考数据,现将我院住院疾病分类报表的前10类疾病和病种构成进行分析.
作者:余仕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国家教委1989年对全国12.6万大学生抽样调查表明[1],我国大学生心理疾病率达20.23%,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需求比例较大.在马家爵事件后各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许多高校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或心理辅导室,开展对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本研究主要对桂林医学院的心理辅导现状进行描述.
作者:陈丽;李胜联;覃都娥;林常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成都市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绩效.方法: 采用秩和比法对成都市2001~2006年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统计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成都市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开展绩效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结论: 成都市着力开创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新局面,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实效.
作者:杨建南;刘勇华;杨柳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表现力丰富、信息容量大、交互性强、共享性好以及可以减轻教师工作量等特点,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也存在着盲目使用的现象,应正确把握其中的度.
作者:杨金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通过<临床血液流变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知识体系的关系,阐述课程内容对构建学生基础知识、临床技能的作用.总结归纳<临床血液流变学>课程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各方面作用,探讨并明了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从而有效地指导和实施<临床血液流变学>课堂教学.
作者:张翼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以武汉大学网络教育教学系统中的网络学习平台为基础,为解决网络学习平台课件制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利用流媒体相关技术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简要阐述流媒本技术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实现多媒体课件的技术应用.
作者:叶靓;熊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对<医药高等数学>的教学问题进行讨论,指出了为了使医药学院校学生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进行必要的调整.
作者:吕佳萍;夏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指出了在高校化学教学采用微型实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推广微型实验的思路.
作者:李移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Caveolin-1蛋白在胃癌细胞系BGC823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胃癌细胞BGC823经他莫昔芬(TAM)处理后,Caveolin-1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使用5×10-6M 和1×10-5M TAM处理胃癌细胞系BGC823 24h后,通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的方法及细胞计数,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Caveolin-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Caveolin-1在胃癌BGC-823中高表达,经不同浓度的TAM处理24h后Caveolin-1的表达均下降(P<0.05),同时均出现明显凋亡(P<0.05).Caveolin-1的表达下降与细胞凋亡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aveolin-1在胃癌细胞BGC823中发挥生物学作用且与TAM介导的BGC823细胞的凋亡相关.
作者:邓昊;易贝;曾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弓形虫抗体阳性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与正常人有无差异.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弓形虫抗体阳性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免疫球蛋白(IgG、IgM)指标,并与弓形虫抗体阴性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弓形虫抗体阳性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免疫球蛋白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结论:弓形虫感染可能是一种独立的发病因素,至少是一种诱发因素.
作者:王德刚;王高华;王惠玲;王波;许安荣;李新胜;刘晓华;雷香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毒黄素对大鼠胃底平滑肌毒性作用的超微结构影响,探讨毒黄素的中毒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18只,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9只,实验组大鼠经口灌注毒黄素,建立模型后,实验动物均脱臼致死,迅速取出胃底部,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毒黄素主要损伤线粒体、密斑和密体以及毛细血管周围有嗜酸性粒细胞等结构.结论:毒黄素可造成平滑肌亚细胞结构的损伤,为毒黄素中毒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
作者:马麦生;田凤丽;谭明;丁玉玲;楚海容;宫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IL-1β对神经元样PC12细胞IL-1RⅠ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PC12细胞传代后以一定的密度种植于培养皿后,NGF诱导其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IL-1β1ng/mL刺激组(B组)、IL-1β5ng/mL刺激组(C组)、IL-1β10ng/mL刺激组(D组).24h后分别以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神经元样PC12细胞内IL-1RⅠ蛋白表达.结果:MTT法显示,与A组相比,不同剂量组的IL-1β均可导致神经元样PC12细胞存活率的下降(P<0.01);Western Blotting方法显示,与A组相比,不同剂量组的IL-1β刺激均可引起神经元样PC12的IL-1RⅠ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IL-1β可引起神经元样PC12细胞的IL-1R Ⅰ蛋白高表达,这可能与其所致神经元样PC12细胞细胞存活率的下降相关.
作者:谢炜;朱琳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声音刺激与神经元第一发放延时之间的编码关系是否可通过所示方程来更好地表现出来.方法: 在4~6周BALB/c小鼠下丘神经元上,采用在体细胞外记录方法,采用不同起始动态特征的纯音包络波对小鼠下丘神经元给予双耳声音刺激,并同时改变声刺激的3个实验控制参数:上升函数、上升时间(分别设为2, 5, 10, 20, 50, 100 millisecond,ms)和稳态声压(阈值到90 decibel,dB),并记录对应于特定上升函数、上升时间和稳态声压时的第一动作电位发放延时.然后以特定的数理模型对单位神经元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确定声音起始瞬时声压与神经元第一发放延时之间的关系.结果:共记录到70个神经元反应.通过分析发现,推导出来的方程中的时间转换常数(T)和声压指数(K)是预测神经元第一发放延时的重要参数.结论:声音包络波的瞬时声压与小鼠下丘神经元第一发放延时良好的对应关系可通过此方程的两个常数预测出来.
作者:丛文东;杨晓丽;王晓;杨尉国;肖中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RNA干扰靶向抑制PI3K p85α蛋白表达对大肠癌细胞增值的影响.方法:设计4条shRNA干扰载体及1条阴性对照载体,分别稳定转染大肠癌SW480细胞.用Western Blot筛选出一组抑制效率高的细胞进行CCK-8细胞增值实验.结果:转染shRNA/324干扰载体的SW480细胞PI3K p85 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抑制率约90%,选择该组细胞作为有效干扰组.CCK-8细胞增值实验显示,接种48h、72h及96h后,干扰组细胞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 (P<0.05).结论:PI3K p85α蛋白表达缺失可降低大肠癌SW480细胞的增值速度,PI3K p85 可能是大肠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孙嫣;田华;谢晓云;肖法嫚;宋于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构建基质金属蛋白酶-24(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4,MMP-24)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表达质粒,以研究其对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MMP-24基因表达的沉默效果,为探讨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MMP-24基因核苷酸序列,选择设计能转录小发卡RNA(small hairpin RNA, shRNA)结构的DNA序列,克隆到空载体pIU6-B中,构建重组质粒,并进行酶切和PCR鉴定以及测序分析.结果: 酶切和PCR鉴定以及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结论: 利用RNA干扰技术可成功构建siRNA表达载体,为进一步探索卵巢癌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骆亚平;孙贵芹;汪丽萍;黎静;钟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对大鼠成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颅盖骨来源的成骨细胞,观察不同浓度(10-4M~10-11 M)唑来膦酸对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矿化结节形成的影响.结果: 唑来磷酸浓度≥10-5M时抑制细胞增殖,10-6M~10-11 M则不影响细胞增殖;10-7M~10-11 M对ALP活性没有影响,10-7M对矿化小结形成有抑制作用,10-11M则促进矿化功能. 结论: 唑来磷酸在低浓度时不影响骨形成,选择恰当的剂量和给药方案可助于发挥双磷酸盐抑制破骨作用的同时促进骨形成.
作者:彭晨;王志强;李琪佳;原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制备半乳糖衍生物修饰的去甲斑蝥酸钠脂质体(GNL),探讨并比较其与去甲斑蝥酸钠脂质体(CNL)的肝靶向作用.以半乳糖为起始物,经乙酰化、溴代、缩合、置换后得化合物Galβ1-(CH2-CH2- O)2-C14-H29作为修饰靶向材料,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CNL和GNL;RP-HPLC测定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后小鼠肝脏中的药物浓度.实验表明脂质体表面经化合物Galβ1-(CH2-CH2-O)2-C14-H29修饰后,GNL肝脏靶向效率是CNL的1.8倍,是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的2.9倍.
作者:姜华;杨景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针对生物医学研究中辐射剂量存活曲线的拟合问题,给予统计软件技术上的支持. 方法: 采用SPSS软件实现辐射剂量存活曲线的拟合.结果: 分别对3种常用辐射剂量存活曲线的生物物理模型,给出曲线拟合的SPSS程序,并进行实例分析,估计相应的模型参数.结论: 给出的SPSS程序适用于辐射剂量存活曲线的拟合.
作者:李运明;封宗超;李小凯;许贲;孙娜;马兴;倪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比较功能矫治前后和自然生长前后颅(牙合)面的变化,排除自然生长的因素干扰,找到影响Ⅱ类错(牙合)患者功能矫治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应用数理统计原理,逐步筛查出影响功能矫治疗效的主要指标.结果:排除自然生长的因素后, U1-NA(mm)、U1-NA、APDI、Ls-EP为判断Ⅱ类错(牙合)矫治疗效的4项主要指标.
作者:崔丽娟;刘亚非;左艳萍;刘学聪;范素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以肺炎知识库为例,利用提出的约简算法,对收集到的病例资料库中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与临床表现之间建立了合理的推理关系.结合医生的临床实践,研究成果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诊断知识库,为实际的推理、解释程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程树英;曲国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结合连续LTI系统的系统函数和高阶系统的微分方程给出了如何应用MATLAB求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单位冲激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作者:邢国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该系统用VF编制解决了平时教学用机以及机房维护工作中用纸张、表格记录事件日积月累容易丢失又不便于查找的问题.
作者:郑玉竹;彭建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利用SPSS对高等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不同学院、不同教师所教班级以及不同班级之间的成绩的对比结果.分析过程表明,SPSS软件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是非常方便易用的.
作者:刘文艳;龙润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针对创新药物的研发过程,探讨了创新药物投资项目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并分析了所面临风险的特征,为中国医药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控制、风险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作者:蔡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冠脉造影是一项微创性检查,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1].冠状动脉造影术不仅可以客观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内有无病变,而且还可以明确冠状动脉的病变部位、性质、范围和严重程度,根据病变特征分别选择内科药物治疗、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治疗方法[2].
作者:高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方法:通过观察及查阅相关文献,针对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作出分析并设计相应调查问卷对手术室护士、护工和外科医生进行调查,得出他们面对危害因素的差异,后提出相应的自我防护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面对危害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和工作压力,与护工有明显的差异,与外科医生的差异仅表现在物理和生物因素.结论:手术室护士是可以通过有效的防护来减少或者避免职业危害因素给身体造成损害的.
作者:陶芸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决策树是一种主要解决实际应用中分类问题的数据挖掘方法,通过SAS Enterprise Miner软件建立决策树模型,分析目前居民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因素,采取不同的卫生政策,满足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
作者:曹伟燕;王培承;蔡伟芹;孟祥臻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癌症患者化疗健康教育流程表达实施对患者化疗期间心理适应能力、胃肠道反应、饮食知识自我护理能力、就医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1205例癌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80例与对照组42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健康宣教方式;观察组将健康教育流程表引入到健康教育中,由管床护士从入院到出院负责,有计划有组织,阶段性对患者及家属给予全程、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癌症患者化疗健康教育流程表达的实施可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获得需要的疾病基本知识,从而采取健康的行为,提高心理适应能力配合化疗顺利进行.
作者:方国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运用熵权法给医院的各指标赋予权重,然后再结合TOPSIS法分别对新疆3所医院的医疗质量及每所医院的4年情况进行优劣排序,以利于促进医院管理水平提高.
作者:刘茜;吴黎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瘢痕是皮肤损伤达到一定程度后组织修复的必然结果, 烧伤、外伤、感染等均可造成瘢痕形成与增生.皮肤瘢痕本质上是一种皮肤伤口的病理愈合过程,其显著的特征是成纤维细胞持续活化所产生的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导致真皮的纤维化.理想的伤口愈合包含一种协调的调控机制, 参与组织愈合与修复的细胞在创口中分泌一些促进伤口愈合与组织纤维化的细胞因子,对伤口愈台进行调控.在此过程中, 正向与负向两类细胞因子调控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与代谢活动,从而决定胶原等细胞外基质形成与降解之间的动态平衡.细胞因子调控机制的异常, 可导致这种平衡的破坏进而出现愈合的紊乱.因此深入研究生长因子,将为预防和治疗病理性瘢痕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邓凌;农晓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视界表面引力是相对于视界静止质点的固有加速度和红移因子的乘积在质点趋于视界时的极限.在Anti-de Sitter黑洞时空中,利用Hamilton-Jacobi方程和Klein-Gordon方程求出R-N黑洞视界表面引力,得出该黑洞视界表面引力与黑洞质量,黑洞带电荷量,以及宇宙学常数有关.两种方法所得的视界表面引力是一致的.
作者:朱彤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