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南药学杂志

中南药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2981
  • 国内刊号:43-1408/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2003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290
  • 全年订价:379.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药学
中南药学杂志   2017年02期文献
  • 姜黄素通过激活ATRAP信号通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肥大

    目的 探究姜黄素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厚相关病理机制.方法 MTT法和乳酸脱氢酶试剂盒检测姜黄素的心肌细胞毒性;200 nmol·L-1 AngⅡ孵育心肌细胞24 h诱导心肌肥厚;α-actinin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大小;qPCR检测心肌肥大标记物ANF、BNP、β-MHC的mRN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AngⅡ受体的抑制蛋白ATRAP的表达情况.结果 姜黄素对心肌细胞无明显毒性;200 nmol·L-的AngⅡ刺激心肌细胞24 h显著诱导心肌细胞肥大;ANP、BNP、β-MHC的mRNA水平显著增高;AngⅡ受体的抑制蛋白ATRAP表达明显降低;姜黄素预作用细胞1h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逆转AngⅡ降低的ATRAP表达.结论 姜黄素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可能与其激活ATRAP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贾晓;杨晓庆;古同男;鄢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大鼠原代肝细胞与枯否细胞同步分离的优化研究

    目的 优化分离培养高纯度的大鼠肝细胞与枯否细胞,为肝细胞与枯否细胞的共同培养提供实验细胞.方法 ①原位胶原酶灌注法分离细胞;②Percoll液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枯否细胞;③选择性贴壁纯化枯否细胞;④台盼蓝拒染法判定细胞活力,PAS染色法鉴定肝细胞,墨汁吞噬及CD68免疫染色法鉴定枯否细胞.结果 通过改良的原位胶原酶灌注法,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以及选择性贴壁法等手段,成功实现了肝细胞与枯否细胞的同时分离,且所分离出的2种细胞的得率与纯度均达到后续实验所需细胞的要求.结论 通过该创新方法同时分离肝细胞与枯否细胞是有效可行的.

    作者:叶茜;朱瑞;何瑞曦;陈鑫;李鑫;陈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甲磺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在健康志愿者中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 研究甲磺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在健康志愿者中单次给药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12名健康志愿者分别静脉滴注甲磺酸桂哌齐特62.5、125、250和375 mg,血浆及尿液中桂哌齐特浓度以新建立的HPLC-UV法测定.结果 62.5、125、250和375 mg剂量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148±0.149)、(2.614±0.410)、(5.625±0.940)、(8.887±1.197) μg· mL-1;AUC0~14 (3.625±0.549)、(8.553±1.733)、(19.849±3.346)、(33.925±5.377) μg·h·mL-1;t1/2z(2.49±1.14)、(2.39±0.41)、(2.43±0.51)、(2.22±0.27)h;24h内桂哌齐特尿累积排泄率分别为(54.15±4.24)%、(56.09±5.90)%、(55.32±5.02)%和(56.15±5.32)%.结论 甲磺酸桂哌齐特在62.5~375mg内单次给药符合线性动力学过程,24h内约有55%以原型经肾脏排除.

    作者:罗芳梅;何周康;王婷;王方杰;田娟;丁劲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盐酸米诺环素单向释放膜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优选盐酸米诺环素单向释放膜佳处方并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盐酸米诺环素单向释放膜的佳处方,采用HPLC进行含量测定和单向释放度试验.结果 优处方为PVA17-88∶CMC-Na∶甘油为10∶10∶1,盐酸米诺环素浓度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0~3.75mg·L-1,r=0.9990 (n=6),平均回收率为97.5%.呈现单向释放的性能,累计释放率可达62.67%.结论 该膜剂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作者:赵锐帆;潘雯;冯斌;王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水飞蓟油对脂肪肝干预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水飞蓟油对小鼠脂肪肝辅助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水飞蓟油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其他组均通过喂养高脂饲料获得小鼠脂肪肝模型,水飞蓟油组分别给予1.0、2.0、4.0 g·kg-1水飞蓟油,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3周给药后,检测小鼠血清中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丙二醛(MDA)水平,肝脏中甘油三酯(TG)、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肝组织中氧化抗氧化指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水飞蓟油组小鼠血清中TC、ALT、AST、MDA明显下降(P<0.05或P<0.01),肝脏中TG、TC、HDL-C、LDL-C明显下降(P<0.05或P<0.01),MDA明显下降(P<0.01),SOD水平明显上升(P<0.05),并且给予水飞蓟油4.0 g·kg-的小鼠各指标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水飞蓟油对脂肪肝的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作者:李爱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醋酸地塞米松脂质体滴眼液的制备

    目的 制备醋酸地塞米松脂质体滴眼液,考察包封率及粒径的影响因素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以葡聚糖凝胶分离脂质体和游离醋酸地塞米松;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醋酸地塞米松脂质体滴眼液的包封率.考察制备工艺和处方因素对醋酸地塞米松脂质体滴眼液的包封率及粒径的影响.评价醋酸地塞米松脂质体滴眼液的质量.与醋酸地塞米松滴眼液相比,考察醋酸地塞米松脂质体滴眼液的眼部滞留时间.结果 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和处方,醋酸地塞米松脂质体滴眼液的包封率达88.70%,粒径为133.8nm,醋酸地塞米松脂质体滴眼液的眼部滞留时间是普通滴眼液的4倍.结论 制备的醋酸地塞米松脂质体滴眼液包封率较高,粒径小,显著延长了药物的滞留时间,方法可行.

    作者:李哲;马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番荔枝种子化学成分研究(Ⅰ)

    目的 研究番荔枝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番荔枝种子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其中9个为番荔枝内酯化合物,分别为番荔枝塔宁乙、刺番荔枝素、annoglaxin、泡番荔枝辛、expoxyrolin B、squamocin、去乙酰紫玉盘素、去乙酰异紫玉盘素和大花紫玉盘素A.结论 番荔枝塔宁乙为新抗肿瘤活性番荔枝内酯化合物,expoxyrolin B和去乙酰异紫玉盘素首次从番荔枝种子中分离得到,体外细胞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9个番荔枝内酯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作者:杨海军;张宁;曾庆琪;刘嘉;李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苦杏仁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条件的研究

    目的 建立苦杏仁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的优条件,为进一步阐明苦杏仁炮制原理及储藏养护条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比色法,以对硝基苯-β-D-葡萄糖苷为底物,考察苦杏仁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的佳条件.结果 苦杏仁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的佳条件为pH=5.0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反应温度50℃,底物浓度50 mmol·L-1,反应时间30 min,于400 nm波长条件下检测β-葡萄糖苷酶活性.结论 确定了测定苦杏仁中-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佳条件,为进一步研究苦杏仁“杀酶保苷”炮制原理、储藏养护条件及储藏期奠定基础.

    作者:赵丽莹;拱健婷;米文娟;李阳;徐东;赵婷;闫永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替米沙坦对脂多糖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行为、脑内炎症反应及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对AT1受体阻断剂替米沙坦(TLM)的抗炎作用进行考察,并探究其潜在的抗抑郁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脂多糖十替米沙坦(LPS+TLM)组.LPS+ TLM组连续5d预先腹腔注射1 mg/(kg·d)的TLM,末次给药1h后,LPS和LPS+TLM组均腹腔注射给予1次0.5 mg·kg-1的LPS,而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对大鼠的行为学进行考察,并对海马内炎症反应及BDNF-TrkB信号通路进行分析.结果 TLM改善了应激对大鼠行为学的改变,同时也抑制了LPS所导致的神经免疫激活,诱导了BDNF-TrkB信号通路.结论 TLM有潜在的抗炎及抗抑郁作用,并可以对BDNF-TrkB信号通路产生调控作用.

    作者:渠翔;胡德荣;赵雪;龚家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注射用可降解原位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介绍注射用可降解原位水凝胶的分类及其应用情况.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其中的37篇研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温敏型和pH/温敏型的注射用可降解原位水凝胶的聚合物种类,各自主要特点,并对各聚合物的应用研究加以综述.可知注射用可降解原位水凝胶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作者:陈奋;贾连群;雷博程;秦兴军;潘卫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双螺杆挤出技术在制备掩味制剂中的应用

    大多数药物在口服给药时有苦味,因此在口服制剂中掩盖其不适的口感十分必要,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双螺杆挤出,是目前在医药领域被广泛发展的一种新技术,其在掩味制剂中的应用也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趋势.双螺杆挤出技术实现苦味药物的掩味,其选择合适的载体材料和制备工艺尤为重要,本文就这两方面及其掩味原理进行了综述,为掩味技术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杨小萍;包玉胜;邵幼鹏;刘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研究现状与展望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效的药物,其在缺血性卒中防治中有广泛应用.本文就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临床证据及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进行了综述.

    作者:石靖晴;赵旺;赵水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磷霉素的药动学、药效学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近年磷霉素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磷霉素PK/PD理论的研究以及在预防感染、多重耐药菌严重感染等方面都有了许多新的成果,本文对磷霉素的药动学、药效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凡;刘杨从;张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骨折合剂中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目的 建立骨折合剂中没食子酸、紫丁香苷、绿原酸、咖啡酸、芍药苷和丹皮酚6种化学成分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0.4%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5 μL.结果 没食子酸、紫丁香苷、绿原酸、咖啡酸、芍药苷和丹皮酚线性范围分别在1.691~270μg·mL-1(r=0.9995)、0.164~26.2 μg· mL-1 (r=0.9995)、1.204~192 μg· mL-1(r=0.9995)、0.314~50.2 μg·mL-1 (r=0.9995)、1.847~295 μg· mL-1(r=0.9995)、0.181~29.0 μg·mL-1 (r=0.9995)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3)均大于97.7%.结论 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为骨折合剂的综合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顾伟伟;许恒;江国荣;张露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HILIC-HPLC法测定吉非替尼原料药的酸降解杂质X的含量

    目的 建立亲水柱-高效液相色谱法(HILIC-HPLC)测定吉非替尼原料药中的酸降解杂质X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Waters Xbridge HILIC柱(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05mol·L-1的甲酸铵缓冲液(用甲酸调节pH至4.0)(85∶15,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40 nm.结果 杂质X在9.8 min左右出峰.吉非替尼与杂质X之间的分离度大于2.0.杂质X在0.10~1.0 μ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n=6),相对校正因子为0.4,定量限和检测限分别为0.08 ng和0.02 ng,回收率在99.7%~100.5%内,RSD均<1.5%(n=3).结论 经方法学验证表明,该方法的专属性、线性关系等良好,可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对本品的杂质X进行控制.

    作者:孙春艳;齐敬敬;石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测定六神曲中青蒿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六神曲中的青蒿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2%乙酸(62∶38)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50℃,载气压力30 psi,增益值为50;进样量10 μL.结果 青蒿素在0.5~10.0μg线性关系良好,R2=0.9992.方法回收率为96.7%,RSD=3.8% (n=6).结论 本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六神曲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为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刘冲;刘荫贞;乐智勇;林伟雄;梁生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蒲地灌肠液定性定量方法的研究

    目的 为保证蒲地灌肠液质量,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紫花地丁、当归、香附、白芍进行鉴别;RP-HPLC法测定蒲地灌肠液中秦皮乙素与芍药苷的含量.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18 min,88%A;18~25min,88%~80%A;25~35min,80%A;35~40min,80%~88%A;40~45min,88%A;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进样量5μL.结果 紫花地丁、当归、香附和白芍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秦皮乙素和芍药苷线性范围分别为4.24~67.84μg·mL-1(r=0.9995)和8~320μg·mL-1(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9%(RSD=1.9%)和100.9%(RSD=1.9%).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李杰;曹毅祥;曾棋平;陈锦珊;张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净石灵胶囊中5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净石灵胶囊中新西兰牡荆苷Ⅱ、异夏佛塔苷、淫羊藿苷、淫羊藿苷次苷Ⅱ和迷迭香酸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系统为甲醇(A)-0.2%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为切变波长(0~40 min,270 nm;40~50 min,329 nm).结果 净石灵胶囊中新西兰牡荆苷Ⅱ、异夏佛塔苷、淫羊藿苷和淫羊藿苷次苷Ⅱ的进样量分别在0.099~1.238、0.132~1.650、0.081~1.012、0.038~0.475、0.062~0.775μg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6%、99.1%、97.1%、101.0%、98.6%,RSD分别为1.2%、0.97%、1.4%、1.6%、1.9%.结论 该方法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简便、快捷,可用于净石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卢琴;李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来那度胺含量

    目的 采用氢核磁共振定量法测定来那度胺含量.方法 以氘代DMSO为溶剂、测试温度为300 K、弛豫时间为20 s、脉冲宽度为9.54μs和扫描次数为64次的条件下采集来那度胺与马来酸混合物图谱.结果 以来那度胺化学位移在δ6.77~6.83作为定量峰和马来酸化学位移在δ 6.26的质子信号峰为内标峰,对其峰面积比与质量比进行线性回归得线性方程:y=2.778x+0.1638(r=0.9991).3批来那度胺的绝对含量分别为87.82%、86.96%和87.04%,平均绝对含量为87.27%,RSD为0.54%.测定结果与质量平衡法定值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氢核磁共振定量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快速,可用于来那度胺绝对含量的测定.

    作者:王思寰;郝海军;江茶龙;王广东;王迎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某院2015年多重耐药菌的分布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某三级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控制系统对2015年度多重耐药菌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该医院在2015年度从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多重耐药菌1716株,占医院感染病原菌总数的47.4%.多重耐药菌种类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构成比依次为26.68%、21.44%、14.8%、9.03%、7.4%和5.36%.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对美罗培兰和亚胺培南有较高敏感性,革兰阳性多重耐药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完全敏感.结论 该院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较高,临床需加强监控,控制其传播与形成,同时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积极控制病原菌的耐药性.

    作者:王时云;周建军;曹毅;彭国茳;肖程胜;罗春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饲管给药现状调查以及合理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医护人员和药师饲管给药知识现况以及评价本院饲管给药的合理性和影响因素.方法 ①对医护人员和药师进行问卷调查;②回顾性分析本院201 5年1-11月期间入住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以及急诊观察病区的130例患者饲管给药的情况,对用药合理性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本院医护人员和药师对饲管给药知识了解不够充分 被调查的130例患者全部采用鼻胃管给药,药物品种有122种,其中中成药有10种.剂型的不合理应用有98例,主要是将肠溶片以及缓控释片研磨后经鼻胃管给药,导致药物在胃内失活或缩短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结论 本院饲管给药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医护人员和药师的管饲知识需进一步提高,临床药师应充分发挥药学专业知识,以促进饲管给药规范化、合理化.

    作者:刘煜;任少琳;张秋萍;陈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临床药师运用RUCAM量表参与药物性肝损伤处理的实例分析

    目的 介绍和阐述临床药师如何运用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估法(the Roussel Uclaf CausalityAssessment Method,简称RUCAM量表)参与和处理药物性肝损伤(DILI)病例.方法 查阅近年相关研究报道及指南,临床药师结合实例,运用RUCAM量表进行DILI评价及处理.结果 临床药师将RUCAM量表运用到2例DILI病例中,及时发现并准确判断可能的DILI,积极处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临床药师在工作中运用RUCAM量表可较好地鉴别可能的DILI,并发挥积极的干预作用.

    作者:刘晓慧;张顺芝;邓紫薇;孙吉;黄丽;何鸽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临床路径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费用结构的优化与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的实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费用构成的影响,终达到降低医疗费用,合理使用医疗资源的目的.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进入临床路径的AECOPD患者共445例作路径组,2013年未进入临床路径的AECOPD患者共470例作对照组;比较2组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以及各费用构成,并抽查对照组与路径组各60份病历,分析抗菌药物、辅助用药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结果 临床路径下AECOPD患者的住院天数、检查费、总药费和辅助用药费用、中药费以及中药注射剂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的药占比、药费中的辅助用药费用占比、中药费占比、中药注射剂费用占比均比对照组下降.路径组的抗菌药物,辅助用药和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种类和使用次数均比对照组减少.结论 临床路径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减少抗菌药物、辅助用药和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优化费用结构.

    作者:谭湘萍;司徒冰;曹礼慧;梁婉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莫西沙星致QT间期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静脉滴注莫西沙星引发药物不良反应1例,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分析静脉输注莫西沙星诱发QT间期延长伴室性心律失常的具体病例,评估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因素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此次药物不良反应很可能与莫西沙星有关,该患者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用药时应加强用药安全的监督.结论 临床使用莫西沙星时,医务人员应关注莫西沙星的安全性问题,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督,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唐莉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丙戊酸钠致1例血小板减少及皮肤瘀斑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5岁,因“腹痛3d,抽搐2h”入院.患者于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中上腹疼痛,1d前大量饮酒后出现右下腹疼痛,呕吐胃内容物1次,门诊就诊过程中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双眼向一侧凝视,持续约20 s后停止,约2 min左右再次出现抽搐,发作方式同前,持续约数十秒停止,门诊以”癫痫”收入院.入院查体:脉搏100次·min-1,血压164/110 mmHg(1 mmHg=133.2 Pa),左中上腹压痛,反跳痛阳性.入院诊断:1.腹痛查因;2.症状性癫痫;3.酒精中毒性脑病;4.酒精性肝病;5.胆囊结石.既往不规律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

    作者:盛飞凤;庄另发;王铁桥;肖大立;赖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去氧孕烯炔雌醇致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急性心肌梗死1例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未出现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所致的异常的子宫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长期可导致严重的贫血.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含有孕激素——去氧孕烯(地索高诺酮)以及雌激素——炔雌醇.其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垂体-性腺轴的排卵抑制作用来实现,另外还能增加宫颈黏液的黏稠度,阻止精子的穿入以及抑制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治疗功血的首选治疗药物[1-3].但是,1961年国外首次报道因服用口服避孕药出现肺栓塞病例.

    作者:徐智宇;裴斐;高佳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卡马西平片过量致意识障碍、失语、尿失禁1例

    1 病历资料患者,女,72岁,因“血糖升高10年,血压升高5年,意识障碍,小便失禁2h”于2016年9月13日入院.入院前1日患者感右侧腰部疼痛,就诊某社区中心,接诊医师考虑“带状疱疹”,开具口服药“卡马西平片(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1g,批号:151057)、泼尼松”.患者晚餐时误将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7片(700 mg)一次顿服.

    作者:房剑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卷柏科植物化学成分多样性研究进展

    卷柏属植物隶属蕨类植物门石松纲卷柏科,全世界分布约为700余种,我国约有70余种,分布于全国各地.卷柏属植物广泛的地理分布、不同的生长环境以及在植物进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使其产生了大量结构新颖的二次代谢产物并呈现出一定的化学多样性.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已经从卷柏属植物发现并报道了296个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炔酚类、(双)黄酮类、木脂素类、生物碱、甾体、萜类、蒽醌等多种结构类型.本文重点综述卷柏属植物化学成分多样性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概况,为卷柏属植物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谢洋;徐康平;邹振兴;谭桂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黑顶卷柏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卷柏属植物黑顶卷柏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HW-40C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分离方法对黑顶卷柏7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黑顶卷柏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得到6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syringaresinol(1)、3,3',5-trimethoxy-4',7-epoxy-8,5'-neoligan-4',9,9'-triol (2)、4,9-dihydroxy-4',7-epoxy-8',9'-dinor-8,5'-neolignan-7'-oic acid(3)、(+)-isolariciresinol(4)、3-O-caffeoyl quinic acid methyl ester (5)、3,4-di-O-caffeoyl quinic acid methyl ester (6).结论 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和5为首次从卷柏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成飞;邹振兴;姚采平;张燕;徐康平;谭桂山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