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玫;任玉;周旋;祁艳斌;王鸿梅;张灏;申潇咏;赵川;苏征;姚智
目的 探讨腔镜技术在注射式隆乳术后隆乳剂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5例行注射式隆乳术2~10年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行腔镜下隆乳剂取出术.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在乳房外上边缘腋横纹处、腋后线乳头水平、乳房外下边缘腋前线处各取一小切口,经溶脂、吸脂并吸出大部分的隆乳剂后采用充气法建立操作空间,在腔镜下操作以清除残留的隆乳剂.对取出隆乳剂后导致乳房明显缩小者,则在胸大肌后间隙植入假体行乳房重建.结果 45例患者(共87侧乳房)均顺利完成腔镜隆乳剂取出术,其中仅行腔镜隆乳剂取出者25例,行腔镜隆乳剂取出加假体植入20例,其中1例同时行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87侧腔镜隆乳剂取出术的手术时间为45~180 min,平均102 min;术中出血量20~90 ml,平均43 ml.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出血、继发感染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术后1~3个月内行超声复查显示,41例(91.1%)未发现明显的隆乳剂残留.在20例腔镜隆乳剂取出加假体植入患者中,对美容效果非常满意者17例,基本满意者3例.结论 溶脂抽吸结合腔镜技术在隆乳剂取出术中效果良好,为解决注射式隆乳术后并发症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作者:范林军;姜军;杨新华;张毅;陈显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约15%~25%的乳腺癌表现为HER-2的过表达.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其复发及死亡风险较高.曲妥珠单克隆抗体(H)为一种重组DNA衍生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选择性作用于HER-2蛋白的胞外域.美国北部癌症治疗中心协作组(NCCTG) N9831试验和B-31试验表明: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可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术后治疗时间一般为12个月,放射治疗(RT)常与其同步进行.临床前期研究表明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可增加乳腺癌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敏感.目前有关RT联合H治疗的相关研究报告较少.
作者:王姝姝;范林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本院收治的1264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回顾性分析其中246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频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曲线比较用Log- Rank 检验.结果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占总患者数的19.46%(246/1264).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比较,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小于35岁的患者所占比例大[8.54%(21/246),Z=-3.58,P=0.000],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多[8.13%(20/246),χ2=5.98,P=0.014],肿瘤直径≥5 cm者多[11.79%(29/246),Z=-2.70,P=0.007],腋窝淋巴结阳性者多[58.13%(143/246),χ2=6.16,P=0.013],组织学分级较高,Ⅲ级占20.73%(51/246,χ2=13.55,P=0.000).其复发、转移发生率高,占20.33%(50/246,χ2=8.70,P=0.003).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9.67%(196/246)、89.84%(221/246),均明显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χ2=8.70,P=0.003;χ2=15.07,P=0.000),其中骨、肺、脑、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P<0.050).亚组分析中,三阴组5年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HR(+)HER-2(-)组(χ2=7.55,P=0.006),且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HR(+)HER-2(-)及HR(-)HER-2(+)组(χ2=15.31,P=0.000;χ2=5.77,P=0.016).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乳腺癌亚型,复发、转移发生率高,临床预后差.
作者:赵晓辉;郝春芳;王忱;何丽宏;史业辉;李淑芬;佟仲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观察溶瘤性单纯疱疹病毒(HSV)载体G47Δ对人类乳腺癌细胞系SK-BR-3、 MDA-MB-453和MDA-MB-231的细胞毒效应,探讨其对人乳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SK-BR-3、 MDA-MB-453和MDA-MB-231,将G47Δ按不同滴度(MOI)加入培养液中,每天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G47Δ含有LacZ基因,其在被感染细胞中的表达可用X-gal染色检测.结果 较低MOI(0.01)的G47Δ对SK-BR-3 和MDA-MB-453具有较高的毒性,但对MDA-MB-231没有杀伤作用.在MOI=0.01的实验组,感染病毒后第5天,超过90%的SK-BR-3 和MDA-MB-453细胞已被杀灭;但在MOI=0.01组及MOI=0.10组,MDA-MB-231感染G47Δ后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差异.采用X-gal染色证实了病毒在癌细胞中复制和传播.结论 近期构建的HSV载体-G47Δ可有效杀灭人乳腺癌细胞SK-BR-3和MDA-MB-453,但未显示出对MDA-MB-231的影响.G47Δ的有效性及缺陷为新型溶瘤性单纯疱疹病毒G47Δ用于乳腺癌治疗的临床试验提供有力依据,但其应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佳妮;刘仁斌;李俊杰;Mohamed Abdalwali·Thabit;Samuel D. Rabkin 刊期: 2009年第06期
MicroRNA (miRNA)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的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能通过与靶mRNA特异的碱基配对引起靶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从而对基因进行转录后的表达调控[1].目前普遍认为miRNA参与的基因调控是遗传程序中基本的一步,调控着细胞分化、生长、凋亡、代谢等功能[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多种miRNA参与了癌细胞重要的生物程序的调控,间接地起着促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功能,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本文就miRNA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毛启新;张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胸壁慢性放射性溃疡是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科于2006~2007年间收治了2例胸壁巨大放射性溃疡患者,采用溃疡邻近和远处多种皮瓣联合手术方法成功修复,随访2年以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俸瑞发;秦琴;黄玥;张珊;张显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院外携带颈内静脉插管的可行性.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收集122例资料完整且携带颈内静脉插管的乳腺癌患者,并对其插管局部情况、体温、血常规、拔除颈内静脉插管时进行导管尖端、导管血细菌培养和鉴定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携带颈内静脉插管的122例乳腺癌患者,导管携带时间短5 d,长122 d,平均46 d;导管留置期间患者体温正常,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无发冷、发热主观症状;5例患者拔管时插管处有红肿、疼痛、局部硬结0.2~0.5 cm;19例患者导管尖端细菌培养为阳性,阳性率15.60%(19/122),12例患者导管血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9.80%(12/122);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少动假单胞菌、真菌(酵母菌)、奇异变形杆菌、人葡萄球菌人亚种等.结论 乳腺癌患者院外携带颈内静脉插管,虽有一定的感染危险性,经随访3个月,患者情况良好,未造成不良后果,因此,乳腺癌患者院外携带颈内静脉插管是可行的,但对乳腺癌患者颈内静脉插管引起的相关感染问题仍不可忽略,应引起高度重视,防止不良后果发生.
作者:陈显春;伍素华;杨英;宋爽;王泽惠;王寅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以CK19 (cytokeratin-19) mRNA为基因标志检测不同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检测化疗前后外周血有核细胞CK19 mRNA表达量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比较不同化疗方案下外周血有核细胞CK19 mRNA表达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217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表达(17例导管内癌、176例浸润性导管癌和24例乳腺癌远处转移).217患者中有67例完成了化疗全过程常规取血和查血,对这些患者的化疗前后外周血CK19 mRNA拷贝数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化疗方案为CEF方案(CEF组23例)、TEC方案(TEC组28例)和TP方案(TP组16例),3组均行化疗6个周期,21 d为1个周期.由于217例患者拷贝数改变值在各组中的分布均不符合正态分布, 统计学分析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 在导管内癌组、浸润性导管癌组和乳腺癌转移组3组间,外周血CK19 mRNA拷贝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乳腺癌远处转移组外周血CK19 mRNA拷贝中位数高于导管内癌组和浸润性导管癌组(P <0.050).67例患者中,化疗前后外周血CK19 mRNA拷贝数改变在临床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临床Ⅳ期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CK19 mRNA拷贝数改变的中位数高于Ⅰ~Ⅲ期患者(P<0.050).PCNA阳性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CK19 mRNA拷贝数改变的中位数高于PCNA阴性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ER、PR、以及HER-2亚组间化疗前后外周血CK19 mRNA拷贝数改变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3组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K19 mRNA拷贝数均有改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表达可以提示转移风险,TEC方案较TP和CEF方案对外周血CK19 mRNA表达量改变的影响更显著,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化疗前后外周血CK19 mRNA表达量改变为术后化疗实施提供参考.
作者:肖春花;赵颖;陈晓慧;李晓青;曹旭晨;冯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乳腺放射状瘢痕(radial scar, RS)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8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1例乳腺R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RS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8岁(23~75岁),其中12例因乳腺肿物就诊.31例患者中6.5%(2/31)为单纯乳腺RS,45.2%(14/31)伴有乳腺良性病变,48.4%(15/31)伴有乳腺癌.16例单纯或伴良性病变的乳腺RS患者中,行超声检查者11例,行X线检查者14例;临床初诊误诊率为10/16,超声诊断误诊率为5/11,X线诊断误诊率为9/14,冰冻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6/16.15例RS伴乳腺癌患者的各种辅助检查均诊断为乳腺癌.所有RS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66个月(中位随访34个月),患者均健在,无局部复发,亦无继发乳腺恶性肿瘤.结论 乳腺RS多伴其他乳腺病变,与乳腺癌的关系不明确,术前辅助检查易与乳腺癌混淆.手术局部切除是安全有效的诊治措施.
作者:魏丽娟;丛义滋;贾志龙;刘俊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全世界约有130万人被诊断为乳腺癌,约有 40万人死于该病.在流行病学因素中,妊娠,特别是较早孕龄(24岁以前)的妊娠被认为可显著降低发生乳腺癌的风险,而实验发现妊娠期间由胎盘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同样可以抑制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故学者们提出:可应用hCG模拟妊娠,从而抑制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万舰;王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乳房缺损给患者带来严重心理障碍,加之各种乳房重建手术复杂,创伤大,时间长,风险大,许多患者难以接受.为寻求一种简单有效的乳房重建术,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本院应用背阔肌瓣行乳房重建11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聪慧;徐永宏;潘颖;潘蕾;郑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敲低miR-221/222表达上调p27kip1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查询miR-221/222成熟体序列和它们与p27kip1的关系.脂质体共转染反义寡聚核苷酸(反义miR-221/222)后,用North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MCF-7细胞miR-221、miR-222表达水平;将实验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对照照射组、无义序列组、无义序列照射组、反义miR-221/222共转染组和反义miR-221/222共转染照射组.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及放射协同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分析p27kip1蛋白的表达变化.数据间的方差分析采用F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iR-221/222成熟体序列的种子序列几乎一致,p27kip1是miR-221/222的靶基因.Northern blot显示反义miR-221/222共转染组miR-221、miR-222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miR-221:P=0.000;miR-222:P=0.000).对照组及无义序列组之间miR-221、miR-222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221:P=0.371;miR-222:P=0.284).MTT结果显示转染后第4天共转染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效果好,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无义序列组(P=0.000),但与放射治疗无协同作用(P=0.091).流式细胞术检测可见共转染组细胞周期存在G0/G1期阻滞(P=0.000).经放射治疗后,可明显降低S期比例(P=0.002).克隆形成实验表明反义miR-221/222可增加MCF-7细胞的放射敏感性.Western blot显示反义miR-221/222共转染组的p27kip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00).结论 反义miR-221/222通过上调p27kip1蛋白表达可以增加MCF-7人乳腺癌细胞系放射敏感性.
作者:梅玫;任玉;周旋;祁艳斌;王鸿梅;张灏;申潇咏;赵川;苏征;姚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浸润性T淋巴细胞和Th细胞因子在不同类型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法(labelled streptavidin-biotin method,LSAB)方法检测61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IMPC)、71例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和27例髓样癌(medullary carcinoma, MC) 3种乳腺癌中浸润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以及Th细胞因子的表达. T淋巴细胞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Test,组内比较采用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组间Th细胞因子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CD3、CD8和CD4均表达于淋巴细胞胞膜.CD3+T细胞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5).CD8+T 和 CD4+T细胞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2).Th细胞因子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胞质.IL-2表达在IMPC组低(25/61,41.0%),其次是IDC组(33/71,46.5%),高是MC组(20/27,74.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IFN-γ的表达类似于IL-2,IMPC组低(39/61,63.9%),其次是IDC组(57/71,80.3%),高是MC组(24/27,88.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IL-4的表达在IDC组高(42/71,59.2%),其次是IMPC组(19/61,31.1%),低是MC组(5/27,18.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IL-10的阳性率在IMPC组是87.8%(47/61),在IDC组是87.3%(62/71),在MC组是88.9%(24/27),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结论 浸润性T淋巴细胞和Th细胞因子在不同类型乳腺癌中表达不同.
作者:徐新生;郭晓静;刘芳芳;李伟东;刘冰冰;谷峰;郎荣刚;范宇;付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乳腺癌的治疗经历了从大手术到小手术以尽量保存功能的过程.从全乳腺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到乳腺肿瘤区段切除加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手术的转变影响到放射治疗的应用.例如,一位早期乳腺癌患者,若行全乳腺切除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如果腋窝淋巴结阴性,就不需要进行放射治疗;若行乳腺肿瘤区段切除术,无论病理结果如何,都需要术后放射治疗.近年来,保乳手术在国外已广泛开展,在中国也正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和乳腺癌患者所接受.
作者:余子豪;王淑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簇集蛋白(Clusterin,CLU),也称异二聚体硫酸糖蛋白(sulfatealgly-coprotein,SGP-2)和糖蛋白Ⅲ等, 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体液中并在各种组织中表达,参与包括细胞死亡、免疫调节、细胞粘连和组织重塑等多种生物学过程.CLU与凋亡的关系是近研究的热点.起初研究者认为CLU是细胞凋亡的标志物,高水平的CLU具有促凋亡作用[1],但后来也有实验证实CLU具有抗凋亡作用[2].研究发现,CLU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都有上调表达,并通过其抗凋亡作用参与肿瘤的形成[3].CLU过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化疗耐药相关.本文针对近年来CLU在乳腺癌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探讨其在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
作者:徐亮;张瑾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