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绍平;邝嘉萍;钟伟祥;肖颖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花生和大蒜中乙草胺的残留分析方法.方法 试样中的乙草胺用甲醇提取,经乙草胺免疫亲合柱净化后,用气质联机方法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分析检测.结果 低检测限为5 ng/g.在10、20、40 ng/g 3个添加水平,花生试样的平均回收率为94.6%~106.3%,相对标准偏差为4.7%~8.9%,大蒜试样的平均回收率为97.2%~105.2%,相对标准偏差为3.8%~7.4%.结论 方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符合定量要求,前处理方法重复性好,速度快,可以用于花生和大蒜实际样品的日常检测.
作者:裴道国;崔淑华;王雄;王莲;惠小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珠海市市售茶叶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方法 2006年在珠海市茶叶销售店抽取茶叶样本132份,参照GB/T 5009.19-2003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之第一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结果 所测132份样品中,六六六检出率40.9%,检出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滴滴涕检出率58.3%,超标率19.7%,所检4种茶叶中只有乌龙茶有样品超标,超标率达27.1%.结论 珠海市市售茶叶中鸟龙荼的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比较严重,应引起重视,加强监管.
作者:白艳玲;冯翠霞;林丽玲;陈剑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完善我国食品强化政策体系,修订相关标准.方法 利用法规文献检索、案例分析等方式研究分析了国内和部分国家食品强化法律法规体系、食品强化目的 、强化类型、强化营养素及强化水平、食品载体等方面的管理模式和主要内容.结果 所研究的国家根据国情采取不同的食品强化管理模式;法规、标准及政策指南等构成了食品强化管理法规体系;通常综合考虑目标人群营养状况、膳食结构、预期营养改善程度、营养素的安全性以及国际上认可的科学资料等因素制定食品强化标准.结论 建议尽快完善我国的食品强化政策指南,结合营养素风险等级和食品营养声称确定强化水平,系统开展某些营养素的危险性评估工作.
作者:李晓瑜;刘秀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为制定我国无公害泥蚶养殖规范中铜(Cu)、铅(Pb)、镉(Cd)的安全限量提供参考.方法 以泥蚶为实验生物,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室内模拟了其对铜、铅、镉的生物富集实验,通过对富集与排出过程中泥蚶体内铜、铅、镉的动态监测和对富集与排出过程中监测结果的非线性拟合,求泥蚶富集铜、铅、镉的吸收速率常数(k1)、排出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因子(BCF)、生物学半衰期(B12)等动力学参数.结果 泥蚶对铜、铅、镉的生物富集和排出都很缓慢,对铜、铅、镉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分别为457.3、1 712.6、1 873.7,依次是镉>铅>铜;铜、铅、镉在泥蚶体内的生物学半衰期B1/2分别为39.4、106.6、91.2 d.结论 参考我国农业部无公害蚶标准NY 5135-2005及NY 5073-2001标准中关于铜、铅、镉的安全限量,通过BCF计算可得到泥蚶养殖水体中铜、铅、镉的安全限量.
作者:王剑萍;李学鹏;励建荣;段青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动物源食品中12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快速分析方法.方法 以乙腈作为提取溶剂,对试样采用加速溶剂萃取,自动凝胶渗透色谱仪净化预处理,N-丙基乙二胺(PSA)填料再净化,液相色谱柱后衍生化分离,荧光检测器测定,激发波长为330 nm,发射波长为465 nm,外标法定量.结果 12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样品中的低检出浓度(S/N=3)在0.24 μg/kg(异丙威)~1.02 μg/kg(涕灭威亚砜)之间,当试样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添加浓度分别为0.05、0.1和0.2 mg/kg时,方法回收率在62.1%±8.8%~104.0%±5.6%之间,RSD均小于20%.结论 方法的低检测限和加标回收率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作者:吴刚;王华雄;俞春燕;鲍晓霞;叶庆富;吴慧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火麻仁油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亚慢性毒性,同时初步研究火麻仁油对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90 d喂养试验对火麻仁油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并对90 d喂养试验大鼠血清抗氧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火麻仁油对雌雄性大、小鼠经口LD50均大于每公斤体重21.5 g,属无毒类.3项致突变实验均未显示出致突变性.大鼠90 d喂养实验各项结果均未见明显毒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水平为每公斤体重10.0 g.此外,经90 d喂养,每公斤体重10.0 g组雌、雄大鼠血清SOD、GSH-Px水平提高,MDA水平降低,与大豆油组和普通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试验条件下火麻仁油为无毒物,未显示有遗传毒性作用及亚慢性毒性;血清抗氧化指标检测结果提示火麻仁油具有一定抗氧化功能,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扈学俸;李永进;王军波;宋晓明;李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BN大鼠作为评价食物蛋白质过敏性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经口和腹腔注射2种途径给予BN大鼠致敏原和非致敏原.(1)30只雌性BN大鼠,随机分为卵清蛋白(OVA)组、马铃薯酸性磷酸酶(PAP)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OVA组和PAP组分别每日1次经口灌胃给予1 mg/ml OVA、PAP 1 ml,对照组灌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共42 d.(2)40只雌性BN大鼠,随机分为OVA组、OVA+AI(OH)3(佐剂)组、PAP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OVA组、OVA+Al(OH)3组和PAP组在试验第1、5、10天分别经腹腔注射剂量0.1 mg/ml的OVA溶液、含Al(OH)3的OVA溶液(OVA+Al(OH)3=1+1)、PAP溶液1 ml,观察42 d.对照组腹腔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于第14、28和42天取血分离血清,测定特异性抗体IgG和IgE.于第21和35天取血分离血浆,测定组胺.测定各组动物的血压变化及胃肠道渗透性.结果 致敏原OVA可激发BN大鼠的过敏反应,包括部分大鼠血压的暂时性下降、特异性抗体(尤其是特异性IgE)升高、组胺升高和部分大鼠的胃肠道通透性增加,而非致敏原PAP反应阴性.结论 BN大鼠致敏动物模型是比较理想的评价食物蛋白质过敏性的动物模型.
作者:向钱;贾旭东;王伟;李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蔬菜水果中拟除虫菊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并应用于广东省食品化学污染物网络监测工作中.方法 用石油醚提取,浓缩后经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色谱柱为DB-1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结果 小白菜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6.2%~93.4%.相对标准差为3.4%~8.6%;苹果中的回收率为87.3%~92.8%,相对标准差为2.8%~8.1%.检测了511份蔬菜水果样品中5种拟除虫菊酯的残留量,检出率为17.4%,超标率为0.59%.结论 与GB/T 5009.146-2003比较,方法快速、准确、分析成本低,能满足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痕量残留快速分析的要求.
作者:吕芬;梁春穗;黄伟雄;陈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准确评价生物活性物质的抗氧化能力已经成了氧化与抗氧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综述了国际上当前比较流行的几种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如: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法、1,1-二苯代苦基苯肼法、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法、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测定法、化学发光法,以及体内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的关键点.
作者:刘小兵;朴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出口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 对河南省2007年3月至5月期间出口食品进行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以及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检测,共检验出口食品21种、356批.结果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均较高,分别为97.5%,100%,98.4%和99.2%,不合格食品品种主要为速冻水饺、速冻汤圆、旅客快餐等.结论 本次检测的河南省出口食品总体卫生状况比较好,但个别食品品种的卫生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作者:陈丽颖;苗丽;王亚宾;金钺;郭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对农村家宴干预的效果进行卫生学评价,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在江苏地区对农村家宴进行卫生状况调查和干预研究,干预前调查家宴238家,其中干预组120家、对照组118家,干预阶段调查家宴242家,其中干预组120家、对照组122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家宴现场卫生状况得分率、民间厨师个人卫生行为正确率和卫生指标检测合格率均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有所提高.结论 对农村家宴进行干预是有效和可行的.
作者:严隽德;李婷;周群霞;李延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油中加入的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含量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 将适量的供试品溶解于正己烷中,用乙腈分次萃取TBHQ,将含有TBHQ的乙腈溶液进行色谱分析并计算含量.结果 TBHQ色谱峰面积与浓度在1~100 μ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方法的低检测限为0.99 ng;定量限为5.94 ng.TBHQ的回收率为94.97%~104.0%(RSD=2.83%).结论 方法准确、灵敏、快捷.
作者:陆岩;张洁萍;王俊秋;周立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