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强勇
目的:分析探讨持续有创血压监测(IBP)在PICU危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PICU病房危重患儿100例,分别在有创血压监测的同时进行无创血压监测(NBP),比较两种方法监测数据的差异.结果:有创血压监测组收缩压明显高于无创血压监测组(P<0.05),但两组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无创血压监测方法相比,持续有创血压监测PICU危重患儿的血压更加准确有效,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沈洁;蒋萍;李玥璐;刘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家庭签约服务模式下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未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模式前在社区中心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42例作对照组,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模式后在社区中心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50例作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血糖监测、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糖控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能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对社区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作者:陈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大学生健康素养研究是我国健康素养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检索、分析近年来国内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研究文献,总结归纳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特点,指出当前该项研究在基础理论选用、标准化评价体系构建、干预性举措方面存在的不足.
作者:邹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亡状况与社会支持相关性.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昆明市2014年度录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网络系统管理的12391例患者中死亡的180例患者的家属和周围知情人逐一进行调查,调查180例死亡患者(研究组)的社会支持状况,并随机抽调正常人群180例(对照组)作为对照分析.结果:研究组SSRS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 、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支持利用度差异大(P<0.01).结论: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亡状况不仅与患者病情轻重及社会功能水平密切相关,还与社会支持状况相关,尤其是与患者不能很好地利用社会支持资源相关,要做到大限度预防和降低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亡率,对社区严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问题,应以予更多关注.
作者:张跃坤;赵丽琼;王延军;王忠;蒋钦梅;祁敏;何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根据不同疗法分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前者给予单纯阿立哌唑治疗,后者给予阿立哌唑联合音乐治疗,研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阿立哌唑联合音乐治疗,能获得满意疗效,同时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使用该种疗法.
作者:孙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严重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及急诊处理方法的效果,探究院前急诊急救合适的处理方法以供参考.方法: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120例,根据处理方式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处理和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性急救和急诊处理,比较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性急救和急诊处理后,试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救治,采用综合性急救及急诊处理能够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先宅;廖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口服结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对缓解髌骨软化症患者症状的疗效.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治疗后予以结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分析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辅助口服结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髌骨软化症,对于膝关节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较常规治疗好.
作者:李层;涂杨茂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与阿莫西林对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0例,实施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分组.两组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与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清炎性因子(包括CRP、TNF-α、IL-6、IL-8).结果:观察组显效37例,对照组显效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为7.54±1.11)mg/L、TNF-α为(15.54±7.77)ng/L、IL-6为(90.54±15.74)ng/L、IL-8为(154.25±25.55)ng/L,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与阿莫西林对十二指肠溃疡疾病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可推广.
作者:彭刚;刘畅;杨松涛;丁道海;朱玉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成药处方点评干预措施和方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方法:选取中成药处方2000张,以2017年11月开展的中成药合理使用专项整治月为界点,2017年5月-10月对照组,2017年12月-2018年5月观察组,各1000张处方.对比采取中成药处方点评干预措施前后两组处方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成药处方点评干预措施在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值得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推广.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药健康管理在6~12个月儿童保健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12月进行保健的6~12个月儿童80例,随机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所有儿童均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保健方案,观察组儿童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中医保健,对比观察两组儿童健康状况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身体健康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保健对于6~12个月儿童社区保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故而社区医护人员应当在对6~12个月儿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保健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其系统的中医保健,对促进儿童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海洪;杨肃;李兴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对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患者62例,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的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6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具体效果优于单用美托洛尔治疗,患者的恢复时间更快,有效率更高,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纪培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类型、发病率以及脑卒中各项相关性指标.结果:早发型癫痫81.67%(49/60),迟发型癫痫18.33%(11/60).继发性癫痫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出血性卒中和脑梗死(P<0.01).结论: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与脑卒中类型、发病机制和病灶部位相关.
作者:朱海桃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通过肠内给予营养支持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肠外给予营养支持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重、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淀粉酶水平分别为(61.6±7.8)kg、(22.9±3.9)cm、(39.3±4.4)g/L、(133.2±29.7)g/L、(182.6±12.9)IU/L,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58.8±9.3)kg、(23.1±4.1)cm、(33.9±3.5)g/L、(113.4±50.6)g/L、(207.4±13.1)IU/L;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产生的并发症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后,治疗效果显著,各方面水平显著改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王茂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行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相应镇痛、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巡房、病情监测、用药、饮食及并发症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系统性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患侧肢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患侧肩关节前屈角度、后伸角度、内旋角度、外旋角度、内收角度及外展角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74.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显著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康复,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燕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讨论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O)的效果.方法:收治多发伤患者57例实施传统抢救,设定该组为参照组;随机选取同时间段内收治的患者57例,给予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进行抢救,该组设为试验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乳酸、体温、出血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碱剩余(BE)等的恢复时间均为试验组短于参照组(P<0.0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并发症以及死亡发生率均为试验组比参照组低(P<0.05);手术时间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救治概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小红;杨毅;秦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真空静脉采血在护理中的问题和防范对策.方法:收治接受血液检验的住院患者10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所有患者进行真空静脉采血,并对患者在采血过程中发生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给予观察组患者行采血过程的防范措施.对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采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包括溶血、晕针、皮下淤血以及血流不畅等,实施防范措施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对照组高,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上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空静脉采血中出现的护理问题非常多,将防范措施运用在采血过程中有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采血有关并发症的出现概率,因此,可以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作者:田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酚妥拉明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泵入酚妥拉明治疗,比较疗效.患者静脉泵入酚妥拉明;疗程10~14 d.结果:治疗组93例患者中,显效72例,有效20例,无效1例.对照组93例患者中,显效56例,有效34例,无效3例.结论:泵入酚妥拉明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症状,疗效稳固,价格合适.
作者:王少红;刘杰;张艳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配合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治肾结石患者200例,所有患者经CT泌尿系造影确诊,且伴不同程度的肾积水,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4例,并发症发生率4.0%,其中感染、术后出血、疼痛、膀胱痉挛各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27例,并发症发生率27.0%,其中感染7例,术后出血5例,疼痛10例,膀胱痉挛各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重要护理措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宋星星;廖礼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将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56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禁食、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抗感为染、营养支持、山莨菪碱解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持续泵入.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胃肠减压量、拔管时间、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无效3例,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无效6例,总有效率92.3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试验组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管引流量、每日腹痛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莨菪碱联合奥曲肽持续静脉泵入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小龙;闫金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临床粪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因素.方法:选取尿液标本350份及粪便标本223份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在尿液标本350份及粪便标本223份中不合格标本的发生率及发生影响因素.结果:350份尿液标本中不合格发生率9.14%(32/350),在223份粪便标本中不合格发生率10.31%(23/223),其中导致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标本污染、标本量无法满足检测需求、容器错误、送检不及时、标识错误等因素.结论:在临床粪、尿标本检测过程中存在较多影响导致标本不合格的因素,临床中应在标本采集前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指导,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检测质量,减少不合格标本现象的出现.
作者:余治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