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60例临床分析

朱海桃

关键词:脑卒中, 继发性癫痫, 发病机制,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类型、发病率以及脑卒中各项相关性指标.结果:早发型癫痫81.67%(49/60),迟发型癫痫18.33%(11/60).继发性癫痫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出血性卒中和脑梗死(P<0.01).结论: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与脑卒中类型、发病机制和病灶部位相关.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ADA、结核抗体联合痰涂片的检测在肺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结核抗体和痰涂片联合检测在肺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肺结核患者287例作观察组,非肺结核患者80例作对照组,分别对比两组的ADA、结核抗体及痰涂片阳性率,以此来分析三者对肺结核病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ADA、结核抗体、痰涂片阳性率分别为25%、31.3%、42.8%,对照组分别为7.5%、20%、0%,可以看出观察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观察组中检测1项、2项、3项阳性率,其中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高,达26.7%.提高了为临床诊断肺结核的阳性率.结论:血清ADA、结核抗体及痰涂片的联合检测在肺结核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红丽;张国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10例,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3),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种不同术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术后FSH、LH、P比术前增高,E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均会影响到卵巢储备功能,但是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影响更小.

    作者:罗蒙;次仁巴珍;尼玛桑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儿童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过敏性紫癜诊断分析

    目的: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过敏性紫癜诊断分析.方法:收治患儿62例,对所有患儿误诊情况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很容易出现误诊,尤其是在还未出现皮肤紫癜之前,如果医师没有认真、仔细地观察就很容易出现误诊.结论: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过敏性紫癜诊断关键在于临床医师的技术水平,故医生应加强业务学习,通过经验积累来降低临床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过敏性紫癜误诊率.

    作者:周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研究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名).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方式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大大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可以针对性地根据患者的体质进行治疗,效果更好,对患者身体的损伤也更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过度换气综合征的急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过度换气综合征(HS)的急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收治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具体包括:控制呼吸护理、心理护理、暗示干预等.结果:观察组30 min内缓解45例(90.0%),30 min~4 h缓解5例(10.0%);对照组30 min内缓解33例(66.0%),30 min~4 h缓解10例(20.0%),>4 h缓解7例(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呼吸护理、心理护理、暗示干预是过度换气综合征的急诊护理的重要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亚平;郑伟;李大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实施微创经皮肾镜去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上尿路结石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予以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上存在上尿路结石患者,予以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所需时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重症脑血管病营养治疗相关感染病原菌谱及耐药性研究现状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对重症脑血管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基础代谢率高、能量消耗大,机体应激强烈,内分泌严重紊乱,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分解激素水平明显升高,易并发胃肠功能及代谢紊乱、蛋白质分解加速、免疫功能下降、应激性高血糖等状况[1].同时患者因内脏低灌注,交感神经激活,儿茶酚胺增多,胃黏膜血管强烈持续收缩,应激引起垂体-肾上腺轴释放大量糖皮质激素,使得胃运动减弱,胃酸排出延迟,影响胃黏膜愈合,从而易并发应激性溃疡[2].早期、充分的营养支持对提升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有效避免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蕾;符浩;王全玉;杨莹;朱会敏;丁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100例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同时给予胞二磷胆碱1.0 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疏血通6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连续治疗2周.对照组睡前口服普伐他汀10 mg,1次/d,连续治疗2周.结果:观察组治疗24 h平均收缩压(205.6±4.3)mmHg,24 h平均舒张压(102.9±4.5)mmHg;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121.3±9.5)mmHg,24 h平均舒张压(83.6±6.6)mmHg.对照组治疗前24 h平均收缩压(205.4±4.2)mmHg,24 h平均舒张压(102.4±4.2)mmHg;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144.9±11.1)mmHg,24 h平均舒张(96.9±4.8)mmHg.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相比较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下降速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接受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失评分(25.5±6.9)分,治疗后(17.9±6.1)分;观察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失评分(25.7±7.2)分,治疗后(14.4±3.1)分.比较接受治疗前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明显降低,与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观察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是治疗高血压伴脑梗死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建锋;汤晓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与阿莫西林对十二指肠溃疡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与阿莫西林对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0例,实施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分组.两组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与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清炎性因子(包括CRP、TNF-α、IL-6、IL-8).结果:观察组显效37例,对照组显效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为7.54±1.11)mg/L、TNF-α为(15.54±7.77)ng/L、IL-6为(90.54±15.74)ng/L、IL-8为(154.25±25.55)ng/L,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与阿莫西林对十二指肠溃疡疾病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可推广.

    作者:彭刚;刘畅;杨松涛;丁道海;朱玉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0.5±4.5)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13.3±4.1)分,疼痛模拟量尺评分(2.3±0.8)分.对照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7.7±7.3)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17.5±5.6)分,疼痛模拟量尺评分(4.3±1.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疼痛和焦虑情况,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安慧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黄体酮对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黄体酮对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患者64例,6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平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黄体酮实施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黄体酮实施治疗,比对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为90.63%,组间数据经过统计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患者无论选择大剂量还是小剂量黄体酮进行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剂量药物治疗后并无不良反应,为此临床可采用小剂量黄体酮实施治疗.

    作者:李生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采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癌抗原(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采用腹腔镜联合药物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妊娠率提高,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曹丹萍;钟邦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社区自我管理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探析

    目的:评价社区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240例,通过社区自我管理模式下的健康教育的方式开展日常宣教工作,评价自我管理效果.结果:经过健康教育,240例患者中患者全面掌握了糖尿病健康知识188例,规范管理率78.3%,血糖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的工作中,采用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方式,能够指导患者掌握糖尿病基本知识,进行自我管理,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吴茹英;陈海英;鲁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及效果观察.方法:收治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研究过程中,研究组选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为优质护理,患者满意48例,满意率96%,并发症发生率4%;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其中患者满意19例,满意率38%,并发症发生率16%.经过比较得出结论,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得出优质护理能够帮助临床内科患者进行康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余凯先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究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20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的方法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管理,对比两组患者血压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变化程度更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控制率为74.00%,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高血压的并发症中的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高血压性肾损害、视网膜动脉硬化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有着显著改善,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伟;方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90例,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实施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将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90.21±1.25)分,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P<0.05);观察组糖尿病的护理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护理的77.78%(P<0.05);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90.28±1.65)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还能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进一步应用.

    作者:周文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盆底肌按摩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行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观察盆底肌按摩治疗对既往因内膜薄取消移植周期的行冷冻胚胎移植(FE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治在本中心因内膜薄取消移植周期的拟行FET患者30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52例)和观察组(152例),两组均采用人工周期进行内膜准备,观察组在人工周期准备内膜的基础上给予盆底肌按摩干预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内膜增长值及转化日内膜厚度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转化日内膜(A+B)型比例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于子宫内膜生长不良患者的FET周期中的盆底肌按摩干预治疗能够加深子宫内膜厚度,有助于提高胚胎着床率,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宋玉霞;李艳;项云改;万利静;禹果;谭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依达拉奉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要点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内科治疗法,观察组患者不仅需要应用常规内科疗法,同时还需要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两组ADL和NIHSS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的提升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不仅需要应用基础的内科治疗方案,还可以选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虹;张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甲状腺肿块患者B超诊断结果分析100例

    目的:探讨B超诊断在甲状腺肿块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治甲状腺肿块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GELogiq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选择探头频率10 MHz.为使图像更清晰,让患者取仰卧位并垫高颈肩部,充分暴露检查区,作纵切、横向、斜向多切面扫查,采集图片并详细描述出肿块,例如肿块形态、大小,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及钙化,边界,包膜与周边组织的关系情况,有无蟹足样浸润及肿瘤后方的回声、颈部的淋巴结有无转移等.将其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甲状腺肿块超声学特征与病理改变的关系:100例患者共检出甲状腺肿块142块,其中检出甲状腺炎2例(4个肿块),超声表现:甲状腺呈不规则、局灶性增大,无包膜回声,边界不规则,边缘较模糊,单发、边缘有晕环为主,超声诊断甲状腺炎2例(4个肿块),诊断符合率100.0%(4/4).甲状腺癌6例(6个肿块),超声表现:实性、低回声为主,可伴有细点状、砂砾样以及其他类型的钙化,其中纵横比>1有4例.超声诊断甲状腺癌5例(5个肿块),1个肿块误诊甲状腺腺瘤,诊断符合率83.3%(5/6).甲状腺囊肿6例(7个肿块),超声表现:甲状腺内有圆形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缘光滑整齐,无回声区后壁及后方组织明显增强,超声诊断甲状腺囊肿6例(7个肿块),诊断符合率100.0%(7/7).甲状腺腺瘤24例(25个肿块),声像图表现为甲状腺局部增大,结节多较大,实性、单发为主,边界清楚,包膜完整,边缘大多见晕环,结节周围组织正常,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23例(24个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96.0%(24/25).结节性甲状腺肿62例(100个肿块),声像图表现:甲状腺多为两侧叶不对称肿大,单叶肿大较少,结节以实性、多发为主,结节较小,结节包膜不完整,边缘模糊,不规整,结节周围无正常甲状腺组织.超声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62例(100个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100.0%.结论:B超诊断在甲状腺肿块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宝全;胡亚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早期癌症临床诊治中消化内镜技术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早期癌症临床诊治中消化内镜技术的价值.方法:收治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106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两组,各53例.对照组予传统内镜技术诊断+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予治疗组消化道内镜技术治疗,观察对比组间早期癌症检出情况、手术情况及住院情况.结果:治疗组早期癌症检出率96.2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早期食管癌、早期大肠癌、早期胃癌手术创伤口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消化内镜技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症,可提高癌症检出情况,缩小手术创伤面积,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李斌;周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