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标
目的: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在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口服阿司匹林的患者120例,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60例,随访期1~6个月,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内镜下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能有效降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消化道症状及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肖娴;吕广武;于小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与阿莫西林对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0例,实施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分组.两组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与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清炎性因子(包括CRP、TNF-α、IL-6、IL-8).结果:观察组显效37例,对照组显效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为7.54±1.11)mg/L、TNF-α为(15.54±7.77)ng/L、IL-6为(90.54±15.74)ng/L、IL-8为(154.25±25.55)ng/L,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与阿莫西林对十二指肠溃疡疾病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可推广.
作者:彭刚;刘畅;杨松涛;丁道海;朱玉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对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患者62例,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的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6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具体效果优于单用美托洛尔治疗,患者的恢复时间更快,有效率更高,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纪培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中应用直针一次穿入疝囊高位结扎的效果.方法:收治腹股沟斜疝患儿行腹腔镜下直针一次穿入疝囊高位结扎术62例.记录患儿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血管损伤情况及住院时间.随访3个月,记录并发症发生和复发情况.结果:6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手术时间(8.91±1.03)min,双侧手术时间(12.68±2.15)min,手术切口长度(0.43±0.12)cm,术中平均出血量(2.14±0.11)mL,术中血管损伤1例(1.61%),平均住院时间(2.86±1.05)d.随访3个月,无切口感染、血肿、皮下异物感、阴囊水肿等并发症出现,复发率1.61%(1/62).结论:腹腔镜下直针一次穿入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作者:陈国红;鲁德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医联体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华坪病区治疗组和沧源病区对照组.均接受相同的健康宣教、饮食管理、运动治疗、内科药物降糖治疗及血糖监测方案,治疗组使用医联体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治疗3个月.两组对象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HbA1c.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HbA1c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间FPG、2 h PG、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医联体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助于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HbA1c的管理,疗效优于常规内科治疗.
作者:陆赟;李群;计静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吗啡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吸氧,给予10 mg硝酸甘油+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20 mg+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观察组常规吸氧的同时给予吗啡3~5 mg+2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15 min后视病情追加治疗,吗啡总量不超过15 mg.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呼吸频率、pH、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啡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贾海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早期呼吸支持优化策略在呼吸窘迫综合征高位早产儿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符合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早产儿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其中研究组采用早期呼吸支持优化策略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回顾性研究方式,即优化前呼吸窘迫综合征高位早产儿早期呼吸支持治疗策略.详细记录研究数据,对比两组高危早产儿治疗前后呼吸窘迫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早产儿经过早期呼吸支持优化策略干预,明显降低了预防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总PS使用率、RDS发生率、出生后5 d内气管插管率和机械通气(MV)使用率、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致死率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研究组以上数据皆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呼吸窘迫综合征高位早产儿早期进行早期呼吸支持优化策略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呼吸窘迫综合征高位早产儿的预防性PS使用率以及总PS使用率,操作更为简便、经济,效果更优于以往治疗方式.
作者:米思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及效果观察.方法:收治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研究过程中,研究组选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为优质护理,患者满意48例,满意率96%,并发症发生率4%;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其中患者满意19例,满意率38%,并发症发生率16%.经过比较得出结论,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得出优质护理能够帮助临床内科患者进行康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余凯先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真空静脉采血在护理中的问题和防范对策.方法:收治接受血液检验的住院患者10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所有患者进行真空静脉采血,并对患者在采血过程中发生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给予观察组患者行采血过程的防范措施.对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采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包括溶血、晕针、皮下淤血以及血流不畅等,实施防范措施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对照组高,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上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空静脉采血中出现的护理问题非常多,将防范措施运用在采血过程中有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采血有关并发症的出现概率,因此,可以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作者:田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配合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治肾结石患者200例,所有患者经CT泌尿系造影确诊,且伴不同程度的肾积水,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4例,并发症发生率4.0%,其中感染、术后出血、疼痛、膀胱痉挛各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27例,并发症发生率27.0%,其中感染7例,术后出血5例,疼痛10例,膀胱痉挛各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重要护理措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宋星星;廖礼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后并发输尿管狭窄的相关因素予以分析.方法:收治接受钬激光碎石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54例,根据输尿管是否狭窄分非狭窄组28例,狭窄组26例,对两组患者性别与病程等情况进行收集与比较.结果:非狭窄组与狭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合并尿路感染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狭窄组与狭窄组患者在病程、结石长径、结石嵌顿、肾积水程度方面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病程、结石长径、结石嵌顿与肾积水程度是导致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后出现输尿管狭窄的独立因素.结论:患者的病程、结石长径、结石嵌顿与肾积水程度是导致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后出现输尿管狭窄的独立因素,医护人员需要对其引起充分重视.
作者:李晓明;阮殿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奋乃静片联合氯氮平片治疗残留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残留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男60例在已用氯氮平225~450 mg/d剂量不变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用组,联合组给予奋乃静片(16~24 mg/d)合并氯氮平片(225~425 mg/d),单用组给予安慰剂和氯氮平片(250~450 mg/d)治疗,疗程均为12周.选取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和药物不良反应评定量表(TESS)分别对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评估,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均各评定1次.结果:联合组自治疗第8周起PANSS总分及阳性因子分均比治疗前及单用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奋乃静片联合氯氮平片治疗残留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明显消除阳性症状,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且依从性好.
作者:张超;张跃坤;何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收治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9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包括肝硬化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遵医行为、负性情绪的改善评分、生存质量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87%,对照组82.61%(P<0.05).结论: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小芳;雍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10例,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3),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种不同术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术后FSH、LH、P比术前增高,E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均会影响到卵巢储备功能,但是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影响更小.
作者:罗蒙;次仁巴珍;尼玛桑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20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的方法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管理,对比两组患者血压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变化程度更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控制率为74.00%,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高血压的并发症中的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高血压性肾损害、视网膜动脉硬化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有着显著改善,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伟;方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中应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92例,应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明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为加强骨科病房仪器设备的管理,保障各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将6S管理法运用到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中,对仪器设备进行规范化的管理.6S管理加强了仪器设备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张玉兰;刘春;张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社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96例,患者96例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每组48例,对照组治疗药物为氨氯地平,观察组治疗药物为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为83.34%.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病情缓解.
作者:沈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对重症脑血管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基础代谢率高、能量消耗大,机体应激强烈,内分泌严重紊乱,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分解激素水平明显升高,易并发胃肠功能及代谢紊乱、蛋白质分解加速、免疫功能下降、应激性高血糖等状况[1].同时患者因内脏低灌注,交感神经激活,儿茶酚胺增多,胃黏膜血管强烈持续收缩,应激引起垂体-肾上腺轴释放大量糖皮质激素,使得胃运动减弱,胃酸排出延迟,影响胃黏膜愈合,从而易并发应激性溃疡[2].早期、充分的营养支持对提升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有效避免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蕾;符浩;王全玉;杨莹;朱会敏;丁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患者86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感染发生情况与相关手术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2.32%,稍低于对照组的6.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
作者:张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