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红;鲁德斌
目的:探讨研究采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癌抗原(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采用腹腔镜联合药物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妊娠率提高,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曹丹萍;钟邦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90例,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实施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将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90.21±1.25)分,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P<0.05);观察组糖尿病的护理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护理的77.78%(P<0.05);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90.28±1.65)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还能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进一步应用.
作者:周文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20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的方法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管理,对比两组患者血压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变化程度更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控制率为74.00%,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高血压的并发症中的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高血压性肾损害、视网膜动脉硬化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有着显著改善,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伟;方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应用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对照组为7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对照组为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指数(BMI)增加对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治妊娠糖尿病孕妇120例,并根据BMI分级标准将入选产妇分成肥胖组(13例)、超体重组(22例)、体重正常组(68例)及低体重组(17例),观察入组产妇的体重变化情况,同时比较四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体重正常组及低体重组产妇的顺产率分别为61.7%及58.8%,显著高于肥胖组及超体重组的23.0%、31.8%,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76.9%,显著高于超体重组的68.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正常组及低体重组产妇的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7.3%及5.8%,显著低于肥胖组及超体重组的38.4%、36.3%,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指数增加与产妇的妊娠结局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妊娠期间有效的控制体重的增长并主动配合孕前检查,将产前体重指数控制在25以内,可显著减低巨大儿及剖宫产的发生率,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不同方式血液净化在尿毒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尿毒症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A组34例实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B组34例实行血液透析治疗.分析两组皮肤瘙痒症状的缓解情况,比较SF-36评分等指标.结果:A组皮肤瘙痒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7.06%,比B组的79.41%高(P<0.05).A组治疗后的SF-36评分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疗法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施治,可显著改善其皮肤瘙痒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0.5±4.5)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13.3±4.1)分,疼痛模拟量尺评分(2.3±0.8)分.对照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7.7±7.3)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17.5±5.6)分,疼痛模拟量尺评分(4.3±1.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疼痛和焦虑情况,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安慧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持续有创血压监测(IBP)在PICU危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PICU病房危重患儿100例,分别在有创血压监测的同时进行无创血压监测(NBP),比较两种方法监测数据的差异.结果:有创血压监测组收缩压明显高于无创血压监测组(P<0.05),但两组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无创血压监测方法相比,持续有创血压监测PICU危重患儿的血压更加准确有效,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沈洁;蒋萍;李玥璐;刘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将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56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禁食、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抗感为染、营养支持、山莨菪碱解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持续泵入.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胃肠减压量、拔管时间、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无效3例,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无效6例,总有效率92.3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试验组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管引流量、每日腹痛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莨菪碱联合奥曲肽持续静脉泵入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小龙;闫金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脑血栓患者选择氯吡格雷+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收治脑血栓患者50例,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25例选择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25例选择氯吡格雷+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终就两组脑血栓患者用药效果、血流变指标以及用药安全性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脑血栓患者用药效果(72.00%)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提升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脑血栓患者血流变指标对比,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P<0.05);两组脑血栓患者均未呈现出明显用药反应.结论:医疗人员对于脑血栓患者选择氯吡格雷+疏血通注射液加以治疗,其用药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指数均有保障,并且可以将血流变指标显著改善,从而促进脑血栓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付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重度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方法和体会.方法:收治接受重度腰椎滑脱治疗的患者46例,所有患者平均分两组,分别为试验组与参考组,各组2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传统方式治疗,而试验组则在传统治疗基础上配合综合干预治疗,后对进行治疗的人员调查和访问,以便统计各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6~14个月随访,在对治疗满意率对比方面,试验组患者23例中,完全复位8例,基本复位13例,未复位2例,复位率91.30%;参考组患者23例中,完全复位5例,基本复位7例,未复位11例,复位率52.17%,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比较传统治疗方式与综合治疗的方式发现,综合治疗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患恢复腰椎滑脱病状,从而提高对整体治疗水平的满意度.
作者:左艳武;张建国;聂军;刘军;卢科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治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在内镜直视下局部用冷生理盐水冲洗,用圈套器将血痂取出,暴露出血点,确定出血点后,推进止血夹确切止血,对溃疡患者于溃疡周围注射肾上腺素(1:10000)1~2 mL,总量≤12 mL,并于血管残端处注射1%的硬化剂.结果:两组患者性别、男女比例以及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出血量、血红蛋白量、血小板数目、血尿素氮和休克例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血量、血红蛋白量、血小板数目、血尿素氮和是否发生休克是导致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罗强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62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31例,应用美多芭、盐酸舍曲林片、丁苯酞治疗)和对照组(31例,应用美多芭、盐酸舍曲林片治疗).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UPDRS(帕金森统一分量表)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两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UPDRS评分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较治疗前HAMD评分、UPDRS评分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焦亚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贫血治疗中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收治妊娠期贫血患者1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饮食和营养干预、普通铁剂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饮食和营养干预联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妊娠期贫血治疗效果;贫血纠正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铁蛋白,治疗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妊娠期贫血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贫血纠正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红细胞、血红蛋白、铁蛋白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血红蛋白、铁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和营养干预联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贫血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纠正贫血,改善血清学指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医联体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华坪病区治疗组和沧源病区对照组.均接受相同的健康宣教、饮食管理、运动治疗、内科药物降糖治疗及血糖监测方案,治疗组使用医联体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治疗3个月.两组对象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HbA1c.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HbA1c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间FPG、2 h PG、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医联体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助于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HbA1c的管理,疗效优于常规内科治疗.
作者:陆赟;李群;计静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同时加服甲钴胺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药煎汤泡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麻木感、异样感、烧灼感、疼痛感、振动觉、冷热感觉阈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唐香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对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患者62例,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的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6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具体效果优于单用美托洛尔治疗,患者的恢复时间更快,有效率更高,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纪培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10例,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3),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种不同术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术后FSH、LH、P比术前增高,E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均会影响到卵巢储备功能,但是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影响更小.
作者:罗蒙;次仁巴珍;尼玛桑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行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相应镇痛、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巡房、病情监测、用药、饮食及并发症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系统性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患侧肢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患侧肩关节前屈角度、后伸角度、内旋角度、外旋角度、内收角度及外展角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74.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显著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康复,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燕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超声引导下行颈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颈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颈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25例,在高频超声引导下开展颈脊神经后内侧支的阻滞治疗,应用C臂机进行查验.观察分析患者痛觉、温觉方面的改变(标准:症状改变或减退为有效,否则为无效)和VAS评分,讨论临床效果.结果:25例颈椎小关节患者共行穿刺68次,统计有效65次,无效3次.后续采用C臂机查验,穿刺准确率94.12%(64/68);与治疗前对比,各观察点的VAS分数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患者治疗后2 h有效率96.00%(24/25),15 d后有效率80.00%(20/25).观察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均未出现血管内注射、硬膜外注射、局部血肿、神经功能性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给予颈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超声引导下颈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的方案,能显著改善症状,降低疼痛程度,安全准确,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潇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