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培颖
目的:总结层流手术间控制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及经验.方法:收治手术间护理患者200例,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采用层流手术间管理,重点加强层流手术室管理;加强层流手术室的环境管理;加强层流手术室的手术间运行管理和感染控制的管理.结果:观察组空气培养菌落数(3±1)cfu/m3,操作台培养菌落数(3±1)cfu/m3,对照组空气培养菌落数(7±2)cfu/m3,操作台培养菌落数(6±3)cfu/m3;观察组未发生院内感染,对照组院内感染率4.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9.0%,对照组满意度7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层流手术室管理、加强层流手术室的环境管理、加强层流手术室的手术间运行管理和感染控制的管理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刘玲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及术后并发症.方法:收治肺大泡患者99例,根据患者患病程度分A组(局限性肺大泡)、B组(肺大泡合并支气管疾病)、C组(肺大泡合并气胸)3组,患者均实施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治疗,对比3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对手术适应证选择进行分析.结果:A、B、C3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27%与A组6.06%、C组9.0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06%与C组9.0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适用于治疗局限性肺大泡患者及肺大泡合并气胸患者,并发症较少,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案.
作者:唐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早期癌症临床诊治中消化内镜技术的价值.方法:收治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106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两组,各53例.对照组予传统内镜技术诊断+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予治疗组消化道内镜技术治疗,观察对比组间早期癌症检出情况、手术情况及住院情况.结果:治疗组早期癌症检出率96.2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早期食管癌、早期大肠癌、早期胃癌手术创伤口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消化内镜技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症,可提高癌症检出情况,缩小手术创伤面积,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李斌;周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10例,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3),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种不同术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术后FSH、LH、P比术前增高,E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均会影响到卵巢储备功能,但是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影响更小.
作者:罗蒙;次仁巴珍;尼玛桑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依达拉奉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要点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内科治疗法,观察组患者不仅需要应用常规内科疗法,同时还需要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两组ADL和NIHSS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的提升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不仅需要应用基础的内科治疗方案,还可以选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虹;张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脑动脉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脑血管痉挛情况.
作者:李达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真空静脉采血在护理中的问题和防范对策.方法:收治接受血液检验的住院患者10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所有患者进行真空静脉采血,并对患者在采血过程中发生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给予观察组患者行采血过程的防范措施.对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采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包括溶血、晕针、皮下淤血以及血流不畅等,实施防范措施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对照组高,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上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空静脉采血中出现的护理问题非常多,将防范措施运用在采血过程中有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采血有关并发症的出现概率,因此,可以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作者:田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不同方式血液净化在尿毒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尿毒症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A组34例实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B组34例实行血液透析治疗.分析两组皮肤瘙痒症状的缓解情况,比较SF-36评分等指标.结果:A组皮肤瘙痒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7.06%,比B组的79.41%高(P<0.05).A组治疗后的SF-36评分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疗法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施治,可显著改善其皮肤瘙痒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0.5±4.5)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13.3±4.1)分,疼痛模拟量尺评分(2.3±0.8)分.对照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7.7±7.3)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17.5±5.6)分,疼痛模拟量尺评分(4.3±1.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疼痛和焦虑情况,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安慧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模式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2014年5月-2018年1月收治肺癌化疗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化疗中行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两组经EORTC QLQ-C30各项生存质量指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满意度调查对护理治疗效果评价.结果:研究组各项生存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后SAS、SDS均明显地降低(P<0.05),而护理后研究组SAS、SD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效果显著.
作者:陈文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按照常规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监测并记录透析中、透析前后体重,以及抗凝剂的使用、透析机的各项压力指标等.观察组则采取以心理舒适护理、血液透析前舒适护理、血液透析过程中舒服护理和血液透析后舒服护理为主的舒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透析知识掌握48例,掌握度96.0%;治疗护理完全依从47例,部分依从2例,不依从1例,依从性98.0%;护理满意46例,比较满意3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8.0%.对照组透析知识掌握33例,掌握度66.0%;治疗护理完全依从34例,部分依从7例,不依从9例,依从性82.0%;护理满意35例,比较满意5例,不满意10例,满意度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对血液透析知识的掌握度,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饶龙华;姜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研究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名).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方式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大大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可以针对性地根据患者的体质进行治疗,效果更好,对患者身体的损伤也更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乳腺良性肿瘤患者21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两组.其中研究组(105例)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对照组(105例)采用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生活质量(WHOQOL-BREF)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愈合时间、瘢痕长度,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WHOQOL-100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对比,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长、术后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及瘢痕长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王宏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治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在内镜直视下局部用冷生理盐水冲洗,用圈套器将血痂取出,暴露出血点,确定出血点后,推进止血夹确切止血,对溃疡患者于溃疡周围注射肾上腺素(1:10000)1~2 mL,总量≤12 mL,并于血管残端处注射1%的硬化剂.结果:两组患者性别、男女比例以及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出血量、血红蛋白量、血小板数目、血尿素氮和休克例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血量、血红蛋白量、血小板数目、血尿素氮和是否发生休克是导致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罗强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思考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咽喉炎的疗效.方法:收治小儿急性咽喉炎患儿82例,依据1:1分配原理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41)和试验组(n=41).对照组患儿施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救治,试验组患儿施行布地奈德+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救治,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85.37%),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略长于试验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咽喉炎患儿来讲,布地奈德联合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救治模式,可显著增强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缩短其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谷曼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讨论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甲亢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观察组(给予131I治疗)与对照组(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各38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甲状旁腺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四碘甲状腺素(FT4)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甲亢患者施以131I治疗,疗效确切且利于甲状腺功能恢复,对甲状旁腺素无明显影响,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吴庆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家庭签约服务模式下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未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模式前在社区中心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42例作对照组,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模式后在社区中心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50例作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血糖监测、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糖控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能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对社区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作者:陈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收治手术治疗的硬膜下血肿患者102例,对可能影响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因素,如年龄、饮酒、病程长短、血肿密度、手术方式、血肿量、术后血肿腔积气等因素加以分析.结果:13例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率12.7%.饮酒、病程长短、血肿量、手术方式、术后血肿腔积气是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血肿密度等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其与血肿的术后复发相关.结论:饮酒、病程长短、血肿量、手术方式、术后血肿腔积气是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作者:文传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对重症脑血管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基础代谢率高、能量消耗大,机体应激强烈,内分泌严重紊乱,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分解激素水平明显升高,易并发胃肠功能及代谢紊乱、蛋白质分解加速、免疫功能下降、应激性高血糖等状况[1].同时患者因内脏低灌注,交感神经激活,儿茶酚胺增多,胃黏膜血管强烈持续收缩,应激引起垂体-肾上腺轴释放大量糖皮质激素,使得胃运动减弱,胃酸排出延迟,影响胃黏膜愈合,从而易并发应激性溃疡[2].早期、充分的营养支持对提升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有效避免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蕾;符浩;王全玉;杨莹;朱会敏;丁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盆腔炎患者86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具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
作者:钟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