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达翠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尼莫地平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脑动脉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脑血管痉挛情况.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分析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根据不同疗法分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前者给予单纯阿立哌唑治疗,后者给予阿立哌唑联合音乐治疗,研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阿立哌唑联合音乐治疗,能获得满意疗效,同时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使用该种疗法.

    作者:孙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GDM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指数增加对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的影响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指数(BMI)增加对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治妊娠糖尿病孕妇120例,并根据BMI分级标准将入选产妇分成肥胖组(13例)、超体重组(22例)、体重正常组(68例)及低体重组(17例),观察入组产妇的体重变化情况,同时比较四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体重正常组及低体重组产妇的顺产率分别为61.7%及58.8%,显著高于肥胖组及超体重组的23.0%、31.8%,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76.9%,显著高于超体重组的68.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正常组及低体重组产妇的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7.3%及5.8%,显著低于肥胖组及超体重组的38.4%、36.3%,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指数增加与产妇的妊娠结局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妊娠期间有效的控制体重的增长并主动配合孕前检查,将产前体重指数控制在25以内,可显著减低巨大儿及剖宫产的发生率,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类型、发病率以及脑卒中各项相关性指标.结果:早发型癫痫81.67%(49/60),迟发型癫痫18.33%(11/60).继发性癫痫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出血性卒中和脑梗死(P<0.01).结论: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与脑卒中类型、发病机制和病灶部位相关.

    作者:朱海桃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CT三维及X线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可靠性

    目的:比较CT三维重建在诊断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应用及其可靠性.方法:收治既往影像学资料清晰且完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8例,收集其影像学资料,由3名骨科医师分别进行阅片,并根据AO及Evans标准进行分型,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股骨转子间骨折108例,AO分型及Evans分型中,基于CT三维组中的Kappa值均>X线组;基于CT三维及X线分型中,AO分型组的Kappa值均>AO亚型组与Evans分型组.结论:采用CT三维重建能够提高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AO分型的准确性较Evans分型更高.

    作者:龙飞攀;黄有荣;章晓云;覃小玲;陈跃平;冯洋;董盼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中应用直针一次穿入疝囊高位结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中应用直针一次穿入疝囊高位结扎的效果.方法:收治腹股沟斜疝患儿行腹腔镜下直针一次穿入疝囊高位结扎术62例.记录患儿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血管损伤情况及住院时间.随访3个月,记录并发症发生和复发情况.结果:6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手术时间(8.91±1.03)min,双侧手术时间(12.68±2.15)min,手术切口长度(0.43±0.12)cm,术中平均出血量(2.14±0.11)mL,术中血管损伤1例(1.61%),平均住院时间(2.86±1.05)d.随访3个月,无切口感染、血肿、皮下异物感、阴囊水肿等并发症出现,复发率1.61%(1/62).结论:腹腔镜下直针一次穿入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作者:陈国红;鲁德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评价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盆腔炎患者86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具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

    作者:钟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62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31例,应用美多芭、盐酸舍曲林片、丁苯酞治疗)和对照组(31例,应用美多芭、盐酸舍曲林片治疗).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UPDRS(帕金森统一分量表)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两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UPDRS评分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较治疗前HAMD评分、UPDRS评分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焦亚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依达拉奉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要点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内科治疗法,观察组患者不仅需要应用常规内科疗法,同时还需要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两组ADL和NIHSS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的提升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不仅需要应用基础的内科治疗方案,还可以选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虹;张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层流手术间控制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研究

    目的:总结层流手术间控制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及经验.方法:收治手术间护理患者200例,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采用层流手术间管理,重点加强层流手术室管理;加强层流手术室的环境管理;加强层流手术室的手术间运行管理和感染控制的管理.结果:观察组空气培养菌落数(3±1)cfu/m3,操作台培养菌落数(3±1)cfu/m3,对照组空气培养菌落数(7±2)cfu/m3,操作台培养菌落数(6±3)cfu/m3;观察组未发生院内感染,对照组院内感染率4.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9.0%,对照组满意度7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层流手术室管理、加强层流手术室的环境管理、加强层流手术室的手术间运行管理和感染控制的管理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刘玲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胃肠道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后的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收治胃肠道手术患者2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精细化护理进行干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36.43%)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甲级愈合率(65.00%)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22.14%)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2.14%)明显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72.14%)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0.71%)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进行干预,可以对细菌源进行有效消除,切断细菌进入胃肠道患者切口的途径,提高甲级愈合率,降低术后切口的感染率,同时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贺三云;李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口服结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镜术后髌骨软化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口服结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对缓解髌骨软化症患者症状的疗效.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治疗后予以结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分析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辅助口服结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髌骨软化症,对于膝关节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较常规治疗好.

    作者:李层;涂杨茂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应用SBAR沟通模式提高外科护士交接班能力的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SBAR沟通模式对提高年轻护士交班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5月以后入院的危重患者护士交接班采用自制SBAR模式交接班指引单,与2017年5月以前使用传统交接班报告的护士交接班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自制的SBAR模式交接班指引单,明显提高了年轻护士的交班能力,减少科室因交接不清引起的不良事件.结论:SBAR模式应用于护士交接班对年轻护士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作者:王芮;皮丽仙;石晓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分析

    目的:研究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乳腺良性肿瘤患者21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两组.其中研究组(105例)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对照组(105例)采用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生活质量(WHOQOL-BREF)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愈合时间、瘢痕长度,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WHOQOL-100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对比,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长、术后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及瘢痕长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王宏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及效果观察.方法:收治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研究过程中,研究组选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为优质护理,患者满意48例,满意率96%,并发症发生率4%;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其中患者满意19例,满意率38%,并发症发生率16%.经过比较得出结论,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得出优质护理能够帮助临床内科患者进行康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余凯先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通过肠内给予营养支持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肠外给予营养支持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重、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淀粉酶水平分别为(61.6±7.8)kg、(22.9±3.9)cm、(39.3±4.4)g/L、(133.2±29.7)g/L、(182.6±12.9)IU/L,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58.8±9.3)kg、(23.1±4.1)cm、(33.9±3.5)g/L、(113.4±50.6)g/L、(207.4±13.1)IU/L;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产生的并发症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后,治疗效果显著,各方面水平显著改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王茂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郑州市经济开发区3680例老年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郑州市经济开发区3680例老年居民健康体检结果.方法:收治接受体检的5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3680名,对其健康体检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男性在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方面异常率高于女性,在血脂方面比较异常率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从体检结果中分析3680例老年居民中血常规和肝功能异常率较高,建议应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增加一些锻炼方式比如太极拳、健身体操等,定期进行心理咨询,饮食方面应尽量膳食搭配合理,提高身体免疫力,尽量做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

    作者:郑金铎;马慧玲;杨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100例,同时收治同期住院治疗的单纯尿路感染患者100例作对照组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留取清晨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对培养出的病原菌以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性试验.结果:观察组检出大肠埃希菌52株,粪肠球菌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铜绿假单胞菌7株,肺炎克雷白菌3株,真菌3株,混合感染20例.对照组检出大肠埃希菌80株,粪肠球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铜绿假单胞菌3株,肺炎克雷白菌5株,真菌1株,混合感染5例.在大肠埃希菌感染和混合感染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未发现耐药(P>0.05),而在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头孢他啶、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米卡星耐药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细菌多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混合感染,远远高于单纯尿路感染耐药率,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未发现耐药.

    作者:李小梅;赵远芳;何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成药处方点评干预措施及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中成药处方点评干预措施和方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方法:选取中成药处方2000张,以2017年11月开展的中成药合理使用专项整治月为界点,2017年5月-10月对照组,2017年12月-2018年5月观察组,各1000张处方.对比采取中成药处方点评干预措施前后两组处方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成药处方点评干预措施在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值得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推广.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0.5±4.5)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13.3±4.1)分,疼痛模拟量尺评分(2.3±0.8)分.对照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7.7±7.3)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17.5±5.6)分,疼痛模拟量尺评分(4.3±1.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疼痛和焦虑情况,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安慧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液氮冷冻与口服伊曲康唑联合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78例,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口服伊曲康唑与炉甘石洗剂治疗,研究组应用液氮冷冻与口服伊曲康唑联合炉甘石洗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2周和4周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7.17%,与对照组(82.0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43%,显著高于对照组(84.6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氮冷冻与口服伊曲康唑联合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应用.

    作者:毛雁;江宗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