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
目的:研究急诊床旁血液灌流法在急性重度药物中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30例,将之利用数字抽签法分成甲、乙两组(n=15).对甲组施以急诊床旁血液灌流治疗,对乙组施以常规内科治疗.分析两组的疗效,比较昏迷时间和死亡率等指标.结果:甲组的临床治愈率(93.33%),比乙组(73.33%)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死亡率(6.67%),比乙组(26.67%)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昏迷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比乙组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急诊床旁血液灌流法对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进行施治,能够显著提高其临床治愈率,缩短昏迷时间,改善生存质量,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作者:王忠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同时加服甲钴胺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药煎汤泡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麻木感、异样感、烧灼感、疼痛感、振动觉、冷热感觉阈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唐香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联合肛周皮下末梢神经离断术治疗慢性肛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肛周湿疹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肛周皮下神经末梢离断术,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肛周皮下末梢神经离断术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4.4%;观察组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2.2%和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和37.7%;经治疗后7 d、10 d、14 d、21 d,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肛周皮下末梢神经离断术治疗慢性肛门湿疹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丁永红;王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口服结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对缓解髌骨软化症患者症状的疗效.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治疗后予以结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分析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辅助口服结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髌骨软化症,对于膝关节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较常规治疗好.
作者:李层;涂杨茂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100例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同时给予胞二磷胆碱1.0 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疏血通6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连续治疗2周.对照组睡前口服普伐他汀10 mg,1次/d,连续治疗2周.结果:观察组治疗24 h平均收缩压(205.6±4.3)mmHg,24 h平均舒张压(102.9±4.5)mmHg;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121.3±9.5)mmHg,24 h平均舒张压(83.6±6.6)mmHg.对照组治疗前24 h平均收缩压(205.4±4.2)mmHg,24 h平均舒张压(102.4±4.2)mmHg;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144.9±11.1)mmHg,24 h平均舒张(96.9±4.8)mmHg.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相比较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下降速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接受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失评分(25.5±6.9)分,治疗后(17.9±6.1)分;观察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失评分(25.7±7.2)分,治疗后(14.4±3.1)分.比较接受治疗前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明显降低,与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观察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是治疗高血压伴脑梗死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建锋;汤晓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以此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中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分别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应组为:对照组、研究组.经系统软件分析和对比组间的功能恢复优良率、护理总满意率.结果:研究组的功能恢复优良率(96.00%)、护理总满意率(98.00%)经系统软件分析和对比发现均高于对照组(功能恢复优良率、护理总满意率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于骨质疏松症患者之中,能够尽快促进患者功能恢复,且患者对该种护理措施相对满意.
作者:马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SBAR沟通模式对提高年轻护士交班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5月以后入院的危重患者护士交接班采用自制SBAR模式交接班指引单,与2017年5月以前使用传统交接班报告的护士交接班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自制的SBAR模式交接班指引单,明显提高了年轻护士的交班能力,减少科室因交接不清引起的不良事件.结论:SBAR模式应用于护士交接班对年轻护士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作者:王芮;皮丽仙;石晓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别通过经伤椎单侧固定以及跨伤椎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50例,按照患者例数进行分组,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获得的手术指标以及VAS、JOA评分、Cobb角变化情况和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获得的手术指标均比对照组患者高,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更显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获得的Cobb角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更优良.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8.0%,对照组为2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通过经伤椎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刘天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临床粪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因素.方法:选取尿液标本350份及粪便标本223份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在尿液标本350份及粪便标本223份中不合格标本的发生率及发生影响因素.结果:350份尿液标本中不合格发生率9.14%(32/350),在223份粪便标本中不合格发生率10.31%(23/223),其中导致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标本污染、标本量无法满足检测需求、容器错误、送检不及时、标识错误等因素.结论:在临床粪、尿标本检测过程中存在较多影响导致标本不合格的因素,临床中应在标本采集前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指导,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检测质量,减少不合格标本现象的出现.
作者:余治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严重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及急诊处理方法的效果,探究院前急诊急救合适的处理方法以供参考.方法: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120例,根据处理方式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处理和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性急救和急诊处理,比较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性急救和急诊处理后,试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救治,采用综合性急救及急诊处理能够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先宅;廖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在创伤患者中应用瑞芬太尼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收治创伤患者7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均分两组,对照组患者35例给予芬太尼镇痛、镇静,观察组患者35例给予瑞芬太尼镇痛、镇静,观察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后30 min、60 min、120 min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创伤患者镇痛、镇静中应用瑞芬太尼能够提高镇痛、镇静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郭文龙;周源;潘沐勇;王清;李奉奇;卿晨;王双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伴H型高血压临床治疗中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效果.方法:收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H型高血压患者70例,其中患者接受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35例,另外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片治疗35例,分别视作观察组、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1.43%,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脑血管事件发生率31.43%(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伴H型高血压能够更明显降低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临床指标水平,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秦勇;陈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早期癌症临床诊治中消化内镜技术的价值.方法:收治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106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两组,各53例.对照组予传统内镜技术诊断+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予治疗组消化道内镜技术治疗,观察对比组间早期癌症检出情况、手术情况及住院情况.结果:治疗组早期癌症检出率96.2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早期食管癌、早期大肠癌、早期胃癌手术创伤口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消化内镜技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症,可提高癌症检出情况,缩小手术创伤面积,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李斌;周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8例,将其以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4例接受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34例接受常规方法+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比对照组79.41%高,患者血气分析数值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时,再予以患者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更佳.
作者:焦亚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开颅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脑动脉瘤患者130例,应用开颅显微手术夹闭的患者62例作A组,应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的患者68例作B组,对比临床结果.结果:A组、B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9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3,P<0.05).A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B组长,平均住院费用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个月随访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12.9%、复发率1.61%;B组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10.2%、复发率4.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显微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整体住院费用低于介入,住院时间长,复发率低,血管栓塞术治疗,住院时间短,整体住院费用高于开颅,两种方法均为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结合患者情况合理选择.
作者:曾湖;阙思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通过肠内给予营养支持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肠外给予营养支持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重、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淀粉酶水平分别为(61.6±7.8)kg、(22.9±3.9)cm、(39.3±4.4)g/L、(133.2±29.7)g/L、(182.6±12.9)IU/L,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58.8±9.3)kg、(23.1±4.1)cm、(33.9±3.5)g/L、(113.4±50.6)g/L、(207.4±13.1)IU/L;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产生的并发症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后,治疗效果显著,各方面水平显著改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王茂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对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患者62例,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的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6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具体效果优于单用美托洛尔治疗,患者的恢复时间更快,有效率更高,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纪培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脑动脉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脑血管痉挛情况.
作者:李达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12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检查,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超声检查与临床病理及终诊断结果符合率,分析超声图像特征.结果:1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临床病理及终诊断结果证实,水肿性胰腺炎78例,坏死性胰腺炎47例.超声诊断为急性胰腺104例,诊断符合率83.2%,其中诊断水肿性胰腺炎者65例,符合率83.33%;诊断为坏死性胰腺炎39例,符合率82.98%.经超声诊断结果正常的患者13例(10.4%);另患者因超声显示气体反射而未作出诊断8例(6.4%).结论: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对急性胰腺炎临床不同表现及类型进行快速区分,便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且准确率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卫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大学生健康素养研究是我国健康素养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检索、分析近年来国内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研究文献,总结归纳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特点,指出当前该项研究在基础理论选用、标准化评价体系构建、干预性举措方面存在的不足.
作者:邹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