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凌
目的:讨论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O)的效果.方法:收治多发伤患者57例实施传统抢救,设定该组为参照组;随机选取同时间段内收治的患者57例,给予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进行抢救,该组设为试验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乳酸、体温、出血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碱剩余(BE)等的恢复时间均为试验组短于参照组(P<0.0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并发症以及死亡发生率均为试验组比参照组低(P<0.05);手术时间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救治概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小红;杨毅;秦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在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口服阿司匹林的患者120例,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60例,随访期1~6个月,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内镜下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能有效降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消化道症状及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肖娴;吕广武;于小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开颅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脑动脉瘤患者130例,应用开颅显微手术夹闭的患者62例作A组,应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的患者68例作B组,对比临床结果.结果:A组、B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9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3,P<0.05).A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B组长,平均住院费用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个月随访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12.9%、复发率1.61%;B组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10.2%、复发率4.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显微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整体住院费用低于介入,住院时间长,复发率低,血管栓塞术治疗,住院时间短,整体住院费用高于开颅,两种方法均为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结合患者情况合理选择.
作者:曾湖;阙思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12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检查,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超声检查与临床病理及终诊断结果符合率,分析超声图像特征.结果:1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临床病理及终诊断结果证实,水肿性胰腺炎78例,坏死性胰腺炎47例.超声诊断为急性胰腺104例,诊断符合率83.2%,其中诊断水肿性胰腺炎者65例,符合率83.33%;诊断为坏死性胰腺炎39例,符合率82.98%.经超声诊断结果正常的患者13例(10.4%);另患者因超声显示气体反射而未作出诊断8例(6.4%).结论: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对急性胰腺炎临床不同表现及类型进行快速区分,便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且准确率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卫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B超诊断在甲状腺肿块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治甲状腺肿块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GELogiq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选择探头频率10 MHz.为使图像更清晰,让患者取仰卧位并垫高颈肩部,充分暴露检查区,作纵切、横向、斜向多切面扫查,采集图片并详细描述出肿块,例如肿块形态、大小,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及钙化,边界,包膜与周边组织的关系情况,有无蟹足样浸润及肿瘤后方的回声、颈部的淋巴结有无转移等.将其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甲状腺肿块超声学特征与病理改变的关系:100例患者共检出甲状腺肿块142块,其中检出甲状腺炎2例(4个肿块),超声表现:甲状腺呈不规则、局灶性增大,无包膜回声,边界不规则,边缘较模糊,单发、边缘有晕环为主,超声诊断甲状腺炎2例(4个肿块),诊断符合率100.0%(4/4).甲状腺癌6例(6个肿块),超声表现:实性、低回声为主,可伴有细点状、砂砾样以及其他类型的钙化,其中纵横比>1有4例.超声诊断甲状腺癌5例(5个肿块),1个肿块误诊甲状腺腺瘤,诊断符合率83.3%(5/6).甲状腺囊肿6例(7个肿块),超声表现:甲状腺内有圆形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缘光滑整齐,无回声区后壁及后方组织明显增强,超声诊断甲状腺囊肿6例(7个肿块),诊断符合率100.0%(7/7).甲状腺腺瘤24例(25个肿块),声像图表现为甲状腺局部增大,结节多较大,实性、单发为主,边界清楚,包膜完整,边缘大多见晕环,结节周围组织正常,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23例(24个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96.0%(24/25).结节性甲状腺肿62例(100个肿块),声像图表现:甲状腺多为两侧叶不对称肿大,单叶肿大较少,结节以实性、多发为主,结节较小,结节包膜不完整,边缘模糊,不规整,结节周围无正常甲状腺组织.超声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62例(100个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100.0%.结论:B超诊断在甲状腺肿块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宝全;胡亚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行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相应镇痛、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巡房、病情监测、用药、饮食及并发症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系统性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患侧肢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患侧肩关节前屈角度、后伸角度、内旋角度、外旋角度、内收角度及外展角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74.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显著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康复,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燕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对重症脑血管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基础代谢率高、能量消耗大,机体应激强烈,内分泌严重紊乱,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分解激素水平明显升高,易并发胃肠功能及代谢紊乱、蛋白质分解加速、免疫功能下降、应激性高血糖等状况[1].同时患者因内脏低灌注,交感神经激活,儿茶酚胺增多,胃黏膜血管强烈持续收缩,应激引起垂体-肾上腺轴释放大量糖皮质激素,使得胃运动减弱,胃酸排出延迟,影响胃黏膜愈合,从而易并发应激性溃疡[2].早期、充分的营养支持对提升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有效避免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蕾;符浩;王全玉;杨莹;朱会敏;丁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早期呼吸支持优化策略在呼吸窘迫综合征高位早产儿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符合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早产儿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其中研究组采用早期呼吸支持优化策略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回顾性研究方式,即优化前呼吸窘迫综合征高位早产儿早期呼吸支持治疗策略.详细记录研究数据,对比两组高危早产儿治疗前后呼吸窘迫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早产儿经过早期呼吸支持优化策略干预,明显降低了预防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总PS使用率、RDS发生率、出生后5 d内气管插管率和机械通气(MV)使用率、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致死率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研究组以上数据皆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呼吸窘迫综合征高位早产儿早期进行早期呼吸支持优化策略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呼吸窘迫综合征高位早产儿的预防性PS使用率以及总PS使用率,操作更为简便、经济,效果更优于以往治疗方式.
作者:米思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治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在内镜直视下局部用冷生理盐水冲洗,用圈套器将血痂取出,暴露出血点,确定出血点后,推进止血夹确切止血,对溃疡患者于溃疡周围注射肾上腺素(1:10000)1~2 mL,总量≤12 mL,并于血管残端处注射1%的硬化剂.结果:两组患者性别、男女比例以及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出血量、血红蛋白量、血小板数目、血尿素氮和休克例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血量、血红蛋白量、血小板数目、血尿素氮和是否发生休克是导致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罗强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胃肠道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后的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收治胃肠道手术患者2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精细化护理进行干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36.43%)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甲级愈合率(65.00%)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22.14%)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2.14%)明显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72.14%)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0.71%)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进行干预,可以对细菌源进行有效消除,切断细菌进入胃肠道患者切口的途径,提高甲级愈合率,降低术后切口的感染率,同时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贺三云;李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收治手术治疗的硬膜下血肿患者102例,对可能影响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因素,如年龄、饮酒、病程长短、血肿密度、手术方式、血肿量、术后血肿腔积气等因素加以分析.结果:13例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率12.7%.饮酒、病程长短、血肿量、手术方式、术后血肿腔积气是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血肿密度等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其与血肿的术后复发相关.结论:饮酒、病程长短、血肿量、手术方式、术后血肿腔积气是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作者:文传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近年来,建立急危重症三级救治网络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急性胸痛患者而言,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更是一大福音.急性胸痛主要有心源性胸痛、非心源性胸痛两类,按照预后可分为致死性及非致死性,胸痛三联征是诊断的要点.主要就急性胸痛诊断方法、急性胸痛严重等级及信息化技术用于急性胸痛患者三级救治模式等要点进行综述.
作者:范海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比较CT三维重建在诊断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应用及其可靠性.方法:收治既往影像学资料清晰且完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8例,收集其影像学资料,由3名骨科医师分别进行阅片,并根据AO及Evans标准进行分型,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股骨转子间骨折108例,AO分型及Evans分型中,基于CT三维组中的Kappa值均>X线组;基于CT三维及X线分型中,AO分型组的Kappa值均>AO亚型组与Evans分型组.结论:采用CT三维重建能够提高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AO分型的准确性较Evans分型更高.
作者:龙飞攀;黄有荣;章晓云;覃小玲;陈跃平;冯洋;董盼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比较暖宫七味散及优思明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随机平均分对照组(A组)、优思明组(B组)、研究组(C组),A组给予口服头孢氨苄缓释片+缩宫素鼻喷雾剂,B组给予口服头孢氨苄缓释片+缩宫素鼻喷雾剂+优思明,C组给予口服头孢氨苄缓释片+缩宫素鼻喷雾剂+暖宫七味散.分别于人工流产术后7 d、14 d、21 d、30 d、45 d随访,观察子宫出血时间、子宫出血量、术后第21天子宫内膜厚度、正常月经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子宫出血时间A组(7.00±3.13)d,B组(5.27±2.10)d,C组(4.97±1.72)d,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1天子宫内膜厚度A组(5.15±2.43)mm,B组和C组分别为(5.67±1.94)mm、(7.52±2.77)mm,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年龄、妊娠天数、妊娠次数、术后子宫出血量、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暖宫七味散可缩短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出血时间,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服用方便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杨俊;明芳;高彩云;卢芳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研究采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癌抗原(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采用腹腔镜联合药物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妊娠率提高,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曹丹萍;钟邦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及效果观察.方法:收治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研究过程中,研究组选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为优质护理,患者满意48例,满意率96%,并发症发生率4%;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其中患者满意19例,满意率38%,并发症发生率16%.经过比较得出结论,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得出优质护理能够帮助临床内科患者进行康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余凯先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家庭病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探讨.方法:收治家庭病床患者77例,对患者病历资料收集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4年1月-2015年12月选择中医治疗的为29.87%.2016年1月-2016年12月选择中医治疗70.13%.经比较,2016年度选择中医治疗的患者人数显著高于2014-2015年度.2016年前患者满意度73.91%,2016年度为94.44%.经比较,2016年度患者满意度高于2016年之前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家庭病床使用,可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江向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按照常规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监测并记录透析中、透析前后体重,以及抗凝剂的使用、透析机的各项压力指标等.观察组则采取以心理舒适护理、血液透析前舒适护理、血液透析过程中舒服护理和血液透析后舒服护理为主的舒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透析知识掌握48例,掌握度96.0%;治疗护理完全依从47例,部分依从2例,不依从1例,依从性98.0%;护理满意46例,比较满意3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8.0%.对照组透析知识掌握33例,掌握度66.0%;治疗护理完全依从34例,部分依从7例,不依从9例,依从性82.0%;护理满意35例,比较满意5例,不满意10例,满意度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对血液透析知识的掌握度,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饶龙华;姜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在创伤患者中应用瑞芬太尼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收治创伤患者7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均分两组,对照组患者35例给予芬太尼镇痛、镇静,观察组患者35例给予瑞芬太尼镇痛、镇静,观察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后30 min、60 min、120 min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创伤患者镇痛、镇静中应用瑞芬太尼能够提高镇痛、镇静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郭文龙;周源;潘沐勇;王清;李奉奇;卿晨;王双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大学生健康素养研究是我国健康素养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检索、分析近年来国内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研究文献,总结归纳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特点,指出当前该项研究在基础理论选用、标准化评价体系构建、干预性举措方面存在的不足.
作者:邹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