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缩宫素与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比较

肖冰水

关键词:缩宫素, 酚妥拉明, 肺结核, 咯血
摘要:目的:评价缩宫素与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方法: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肺结核咯血患者50例,采用奇偶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酚妥拉明法,试验组行缩宫素法,对比两组咯血停止时间与显效时间、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咯血停止时间以及显效时间指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核咯血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缩宫素治疗法能够帮助患者加快咯血停止时间,降低治疗疼痛感,具有推广优势.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缩宫素与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评价缩宫素与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方法: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肺结核咯血患者50例,采用奇偶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酚妥拉明法,试验组行缩宫素法,对比两组咯血停止时间与显效时间、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咯血停止时间以及显效时间指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核咯血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缩宫素治疗法能够帮助患者加快咯血停止时间,降低治疗疼痛感,具有推广优势.

    作者:肖冰水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延迟结扎脐带对降低早产儿贫血发生率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延迟结扎脐带对降低早产儿贫血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早产儿112例,随机自由组合两组.对照组56例早产儿出生后采取临床常规快速结扎脐带的方法.观察组56例早产儿出生后采用延迟结扎脐带的方法.在结扎脐带后抽取早产儿血液1 mL,测量早产儿的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红蛋白浓度(HGB),综合评价其贫血率,并在新生儿出生后2个月及8月龄时再次抽取早产儿血液1 mL,临床测量两组早产儿的RBC、HCT、MCV、HGB并综合数据评价其贫血率,将这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临床比较发现,两组在结扎脐带后抽取血液检查获得的RBC、HCT、MCV、HGB各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贫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结扎脐带后抽取血液检查获得的RBC、HCT、MCV、HGB评分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数据评价的贫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迟结扎脐带可以升高早产儿的RBC、HCT、MCV及HGB,综合测评延迟结扎脐带可降低早产儿贫血发生率.

    作者:高建国;宋燕玲;胡美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对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患者78例,结合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8例,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内分泌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内分泌治疗).研究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大尿流率、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且残余尿量、IPSS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结论:对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十分可行.

    作者:周克彬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基于此联合硫糖铝治疗.比较两组出血量、临床效果、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较观察组显著增多(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0%,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0%显著较低(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8.0%,较观察组不良反应率(6.0%)高(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获得良好疗效,既能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还能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因而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夏智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基层社区COPD管理现况分析及对策思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诸多危害因素的暴露,COOD的发病率逐年递增,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COPD已成为导致死亡原因的第4大疾病,文章将围绕当前社区COPD管理的现状和对策思路两个方面展开.

    作者:邱忠强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特点.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选取在检测的不同临床标本5000份,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5000份标本共检出阳性标本1307份,阳性检出率26.14%.其中3000份呼吸道标本检出阳性1080份,阳性检出率36.0%;1000份血培养标本检出阳性77份,阳性检出率7.7%;500份大便标本检出阳性5份,阳性检出率1.0%;其他标本500份检出阳性145份,阳性检出率29.0%.结论:采集标本的来源不同,微生物阳性检出率也存在一定不同,严格按照标本采集注意事项和运送要求、规范检验操作是提高阳性检出率的关键.

    作者:李小梅;赵远芳;何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总结并分析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4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2例.试验组选择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选择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促进临床症状的快速消失,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卓素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早餐对大学生认知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早餐对大学生认知行为的影响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在校大学生76名分成不吃早餐组、吃早餐组,每组38名.采取Corsi积木点击测验的变式设计测试空间工作记忆,采用E-Prime 2.0反应时对软件测定反应时进行检测,采用剂量作业试验对脑力工作能力进行测试.在上午8:30、11:00两个时间段对学生展开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吃早餐组学生组视空间工作记忆、反应时测试结果均不及吃早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测试前后视空间工作记忆的测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0测试结果优于8:30测试结果(P<0.05);两组学生测试前后反应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脑力工作能力两次测试结果比较,在阅字速度、脑力工作能力指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吃早餐组两次测试结果存在明显差异,11:00测试结果优于8:30(P<0.05);不吃早餐组脑力工作能力测试错误率较吃早餐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饥饿状态下,学生的视空间工作记忆、反应时、脑力工作能力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早餐对大学生认知行为指标的影响程度尚未确定,值得展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雷彦;吴潮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2017年汶川县伤害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根据汶川县2017年居民伤害死亡监测结果,为汶川县制定伤害预防与控制措施和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全县3个县级医疗单位及12个乡镇卫生院上报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按照 《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 编码进行死因归类.结果:2017年伤害死亡61例,死亡率64.51/10万,男性多于女性.伤害死亡原因居前3位的是意外跌落导致的死亡高(40.98%),其次是机动车交通事故(32.79%)和溺水(6.56%),三者占伤害死亡构成比的80.33%.结论:伤害死亡在我县居民死亡原因中列第5位,是我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已严重危及我县居民健康.应加大伤害预防的宣传力度,针对不同伤害原因,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控措施,以降低伤害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作者:姚云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分析及治疗对策

    目的:对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对患者治疗方案和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恶心、呕吐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根据患者实际临床症状,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案.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对患者的呕吐原因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导致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主要因素包括胃肠疾病、肝脏、胆道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并且不按照医嘱用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疗效98.0%(49/50),对照组患者疗效86.0%(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较为常见,而发生原因也多种多样,并且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区别,要求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少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7年1-10月收治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0例,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次序均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2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结果:常规组患者对于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明显低于试验组患者,积极因素相对于试验组来说也表现的比较少(P<0.05),具有参考价值.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提高患者对于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值得被大力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作者:石敬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胆囊并胆总管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针对患有胆结石的患者采用微创联合治疗的方式(腹腔镜和胆道镜)治疗以后,对其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胆结石患者132例.把其中的6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双镜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剩下的66例选为对比组,采用普通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远高于对比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率比对比组低(P<0.05).结论:对患有胆结石的患者采用微创联合治疗的方式(腹腔镜和胆道镜)治疗以后,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胆结石疾病的复发率,有效避免手术后的各种不良反应,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健康,因此,该方法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刘韬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对甲状腺瘤患者应用低位小切口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甲状腺瘤患者85例,依据患者应用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所选对象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患者所用治疗方式为常规甲状腺瘤切除术,研究组患者所用治疗方式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结果:相比于对比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对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长度更短,各观察项目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研究组为9.30%,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瘤患者应用低位小切口切除术能够缩小手术创伤,提升临床疗效,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

    作者:徐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调强放疗和同步化疗用于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对进展期胃癌采用调强放疗+同步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进展期胃癌患者127例,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两组,对照组62例,观察组65例.观察组采用调强放疗+同步化疗,对照组给予同步化疗,对比两组药物不良反应、近期疗效、远期结果等.结果: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运用同步化疗+调强放疗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近期疗效,且药物不良反应低、具备良好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梁良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对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疗效及影响.方法: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80例,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和心功能NYHA分级,记录并分析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的LVEDD、LVESD、LAD和LVEF随着治疗的推进逐渐降低,患者的NYHA分级Ⅰ或Ⅱ级的比例持续升高,Ⅲ级或Ⅳ级的患者比例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并发症率达81.25%,死亡率6.2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能有效治疗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降低早期死亡率.

    作者:陈岳威;郑悦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特发性甲状旁腺减退症伴颅内钙化1例并文献复习

    总结特发性甲状旁腺减退症的临床特点,探讨中医辅助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可行性.通过查阅文献及相关书籍,对1例特发性甲状旁腺减退伴颅内钙化病历进行分析及总结,并对其中医治疗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IHP脑钙化发生率高,中医药或可辅助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刘元炜;王萍;燕树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服务在肝硬化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对肝硬化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肝硬化患者82例,在参考抛硬币分组原则背景下,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患者46例,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46例,采用循证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6.09%)与研究组(93.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34%)与参照组(23.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配合循证护理服务,护理效果十分优异,临床推广意义较高.

    作者:郭成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按层次解剖肌肉保留骨瓣乙状窦后入路开颅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按层次解剖肌肉保留骨瓣乙状窦后入路开颅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患者81例,分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去除骨瓣且进行不同层次解剖肌肉的开颅手术,试验组的患者采用按层次解剖肌肉保留骨瓣的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手术.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按层次解剖肌肉保留骨瓣乙状窦后入路的开颅手术在微血管减压术中有更好的作用效果,并且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这种手术方法更有利于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作者:程登贵;蒋其俊;文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应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的效果.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癫痫患者65例,将纳入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n=31)和探究组(n=34).参照组患者接受丙戊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探究组患者联合应用丙戊酸、拉莫三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探究组病情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04,P=0.0283);探究组患者治疗无效1例,患者病情缓解33例;参照组患者治疗无效6例,患者病情缓解25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43,P=0.0722);探究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共计6例,总发生率17.65%;参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总发生率16.13%.结论:癫痫患者应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疗效确切,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作者:马金殿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重症肺炎患者78例,将接受常规治疗以及振动排痰治疗的患者纳入参考组(n=37),将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n=41).参考组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液体复苏治疗、解痉平喘治疗、祛痰、雾化、吸氧以及振动排痰仪等治疗,在参考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研究组患者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SpO2高于参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高于参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低于参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病情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两组病情总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治疗无效1例,病情缓解患者40例;参考组治疗无效6例,病情缓解31例.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周达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