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如蓉
目的:针对老年骨质疏松病症选择鲑鱼降钙素联合阿伦磷酸钠治疗后,探究其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6月-2018年1月收治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60岁)60例,其中对照组选择钙尔奇D治疗30例;另30例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鲑鱼降钙素联合阿伦磷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指标均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选择鲑鱼降钙素联合阿伦磷酸钠治疗,能够提高患者骨密度,不良反应较低,患者疼痛得到一定的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鸿儒;杨晓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y,PNI)是临床中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繁多且均有一定疗效,但怎样使效果优化,是否可大规模用于临床尚待进一步探讨.随着人们对周围神经解剖和再生微环境的进一步认识,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组织工程、基因工程等方面均有长足发展,为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思路.本文就周围神经缺损后周围神经修复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安璐;潘贵超;庞喜山;赵长伟;赵文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腹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腹泻患儿96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少,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减少腹泻患儿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提升临床疗效和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高秀芹;连继香;王颖;邸彦华;任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对甲状腺瘤患者应用低位小切口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甲状腺瘤患者85例,依据患者应用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所选对象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患者所用治疗方式为常规甲状腺瘤切除术,研究组患者所用治疗方式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结果:相比于对比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对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长度更短,各观察项目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研究组为9.30%,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瘤患者应用低位小切口切除术能够缩小手术创伤,提升临床疗效,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
作者:徐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对照组(芬太尼组)和观察组(瑞芬太尼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5%与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都具有一定的麻醉效果,但是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更加显著,其可以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同时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奚可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应用中药对过敏性疾病进行治疗有着明确的临床疗效,但有关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当前还未得到有效的明确.文章主要对近年来中药复方、单味中药的提取物以及中药活性成分对于过敏性疾病治疗起到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目的是能够将中药抗过敏作用的多成分、多靶点以及多途径的特点充分的表现出来,更好地了解与掌握中药具有的抗过敏作用.
作者:杨珊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中阴道镜检查阳性与宫颈活检病理诊断的关系.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选取实施宫颈癌筛查的患者300例,患者均实施了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病理诊断,分析总结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实施阴道镜拟诊结果与宫颈病理检查相符254例,符合率84.7%.实施阴道镜拟诊分级中对宫颈炎症、CINⅠ级、CINⅡ级诊断准确率较宫颈活检病理诊断明显降低(P<0.05).实施阴道镜拟诊分级中CINⅢ级、宫颈癌诊断准确率较宫颈活检病理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筛查中阴道镜检查结果可有效辅助宫颈病理分级诊断.
作者:周淑平;张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肝硬化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肝硬化患者82例,在参考抛硬币分组原则背景下,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患者46例,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46例,采用循证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6.09%)与研究组(93.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34%)与参照组(23.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配合循证护理服务,护理效果十分优异,临床推广意义较高.
作者:郭成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方法: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炎老年患者85例,将其按照自主意愿进行分组,选择常规护理患者纳入对照组中(n=41),选择人性化护理患者纳入观察组中(n=44),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明显更低.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优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徐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探究多西他赛单药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给予患者多西他赛进行单药治疗,以21 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4个周期后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的性别、病理类型、疾病分期等与疾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关系,采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小.结论:对于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采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和验证正常新生儿的血液白细胞参考值范围.方法:动员新生儿监护人同意参与调查活动,做必要的告知,采集血样并检测血液白细胞数据,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新生儿白细胞的参考区间并进行诊断效率验证.结果:新生儿白细胞数据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需用百分位数法评估其参考区间.0~28 d新生儿组白细胞数据需进一步分组为(0,3)d、(3,21)d和(21,28)d组,且(3,21)d新生儿血液白细胞存在性别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0,3)d新生儿白细胞参考区间(6.67~19.0)×109/L;(3,21)d女性新生儿白细胞参考区间(6.47~16.7)×109/L,(3,21)d男性新生儿白细胞参考区间(5.59~12.4)×109/L;(0,28)d新生儿白细胞参考区间(6.28~17.4)×109/L.各分组参考区间的临床诊断效率均>85%.
作者:蒋炳林;施小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分娩镇痛产妇50例,将产妇分对照组(硬膜外阻滞)与试验组(腰-硬联合阻滞),每组各25例,观察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VAS评分、下肢肌力、产妇不良反应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镇痛后5 min、10 min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min后两组VAS评分均达到满意镇痛,两组bromage评分、产妇不良反应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均能提供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但腰-硬联合阻滞起效时间更快,并能迅速达到满意镇痛,故值得深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冬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特点.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选取在检测的不同临床标本5000份,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5000份标本共检出阳性标本1307份,阳性检出率26.14%.其中3000份呼吸道标本检出阳性1080份,阳性检出率36.0%;1000份血培养标本检出阳性77份,阳性检出率7.7%;500份大便标本检出阳性5份,阳性检出率1.0%;其他标本500份检出阳性145份,阳性检出率29.0%.结论:采集标本的来源不同,微生物阳性检出率也存在一定不同,严格按照标本采集注意事项和运送要求、规范检验操作是提高阳性检出率的关键.
作者:李小梅;赵远芳;何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对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对患者治疗方案和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恶心、呕吐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根据患者实际临床症状,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案.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对患者的呕吐原因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导致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主要因素包括胃肠疾病、肝脏、胆道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并且不按照医嘱用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疗效98.0%(49/50),对照组患者疗效86.0%(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较为常见,而发生原因也多种多样,并且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区别,要求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少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AECOPD从定义来说缺乏可操作性,故许多研究者提出若干可以反应慢阻肺急性加重时气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期望通过检测这些项目为AECOPD提供更好的诊断价值,包括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PCT等,但由于COPD患者炎症反应的复杂性,导致COPD患者临床特征的多样性,至今还没有找到公认的能够反映疾病进展和临床预后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因此,采用任何单一的生物标志物作为AECOPD的标志是不可能的,建议联合应用多种生物标志物才能反映引起AECOPD的各种复杂病因.
作者:王凯丽;何权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餐对大学生认知行为的影响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在校大学生76名分成不吃早餐组、吃早餐组,每组38名.采取Corsi积木点击测验的变式设计测试空间工作记忆,采用E-Prime 2.0反应时对软件测定反应时进行检测,采用剂量作业试验对脑力工作能力进行测试.在上午8:30、11:00两个时间段对学生展开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吃早餐组学生组视空间工作记忆、反应时测试结果均不及吃早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测试前后视空间工作记忆的测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0测试结果优于8:30测试结果(P<0.05);两组学生测试前后反应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脑力工作能力两次测试结果比较,在阅字速度、脑力工作能力指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吃早餐组两次测试结果存在明显差异,11:00测试结果优于8:30(P<0.05);不吃早餐组脑力工作能力测试错误率较吃早餐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饥饿状态下,学生的视空间工作记忆、反应时、脑力工作能力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早餐对大学生认知行为指标的影响程度尚未确定,值得展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雷彦;吴潮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少量糖皮质激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合并肺不张的肺炎支原体患儿35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为主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肺不张复张率、血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别.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发热、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明显缩短(P<0.05),肺不张复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少量糖皮质激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患儿能较快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病程,有效促进肺复张,在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盲目使用.
作者:易晓琴;潘晓明;姚小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两种补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1年收治的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76例,随机分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传统补液法进行院前急救和亚休克疗法进行院前急救,治疗后分析临床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乙组的发生概率2.6%,未发生概率97.4%,乙组的效果明显.观察两组患者72h内病死率,结果显示乙组病死率明显低于甲组,同时乙组患者抢救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结论:亚休克疗法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明显,病死率比较低,能让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司俊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消化不良患者78例,随机分组法纳入调查组(n=39)与参照组(n=39).参照组应用复方消化酶治疗,调查组应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2.05%低于调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与调查组患者治疗后分别出现不良反应2例与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消化不良可取得良好疗效,且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药物治疗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张艳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