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平;张丹
作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股骨颈骨折的患者60例,均采用了手术治疗方式,并且接受护理.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理状况相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需要通过舒适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预后,改善护患关系,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林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调查消化内科常见的临床不合理用药,研究其对策.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消化内科患者600例,首先成立不合理用药调查小组,业务院长为用药调查小组组长,药剂科主任为用药调查小组副组长,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为用药调查小组成员.组织学习护理用药相关知识,特别是消化内科药物的应用知识,学习相关制度,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不合理用药的审核工作.重点深入病案室,审阅病历,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600例,逐一审核用药情况(包括患者处方、有无不良反应、使用剂量、药物种类等).结果:本组600例患者,发现不合理用药180例,不合理用药率30.0%.发现不合理用药原因主要有:药理与病情不符合12例,占不合理用药总例数的6.7%;因药效发生拮抗作用而发生的不良反应18例,占不合理用药总例数的10.0%;重复用药36例,占不合理用药总例数的20.0%;过量使用抑酸药物54例,占不合理用药总例数的30.0%;抗生素应用不合理60例,占不合理用药总例数的33.3%.结论: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情况严重,药理与病情不符合、因药效发生拮抗作用而发生的不良反应、重复用药、抗生素应用不合理、过量使用抑酸药物药理是主要的因素,消化内科医生要加强合理用药意识,主管部门要加大查处力度,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作者:罗强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老年心理健康障碍成因及其护理.方法:2017年2月-2018年7月选取社区空巢老人300例,分析老人心理健康障碍出现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老人心理状态、精神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老人SAS、SDS评分、人脸量表、UCLA孤独量表与护理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成老年心理健康障碍的原因有很多,给予空巢老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改善老人心理状态及精神状态,值得借鉴.
作者:许蕊;周俊燕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围绕培养内镜专业优秀护士的目标,采用分层级的教学方法,注重护士专业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探索提高内镜护士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的途径.
作者:董雯;叶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原发性胃癌病灶诊断中应用MRI、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收治原发性胃癌患者50例,均接受MRI以及螺旋CT诊断.结果:MRI对胃外病灶、胃内病灶检出率以及胃外病灶、胃内病灶、总病灶的检出个数均高于螺旋CT(P<0.05).结论:与螺旋CT相比,MRI在原发性胃癌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杨强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收治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76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研究组应用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比较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73%,高于对照组的74.3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1.58%,高于研究组的7.89%;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较好.
作者:曹建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分娩镇痛产妇50例,将产妇分对照组(硬膜外阻滞)与试验组(腰-硬联合阻滞),每组各25例,观察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VAS评分、下肢肌力、产妇不良反应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镇痛后5 min、10 min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min后两组VAS评分均达到满意镇痛,两组bromage评分、产妇不良反应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均能提供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但腰-硬联合阻滞起效时间更快,并能迅速达到满意镇痛,故值得深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冬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对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两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格列喹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并发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并发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服用二甲双胍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而且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邱寒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季德胜蛇药治疗蜂蛰伤的临床疗效,旨在研究治疗蜂蛰伤有效且快速的治疗方法.方法: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蜂蛰伤患者120例.将其按照急诊科收治时间的先后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季德胜蛇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蜂蛰伤患者,临床可给予季德胜蛇药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郑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根据汶川县2017年居民伤害死亡监测结果,为汶川县制定伤害预防与控制措施和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全县3个县级医疗单位及12个乡镇卫生院上报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按照 《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 编码进行死因归类.结果:2017年伤害死亡61例,死亡率64.51/10万,男性多于女性.伤害死亡原因居前3位的是意外跌落导致的死亡高(40.98%),其次是机动车交通事故(32.79%)和溺水(6.56%),三者占伤害死亡构成比的80.33%.结论:伤害死亡在我县居民死亡原因中列第5位,是我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已严重危及我县居民健康.应加大伤害预防的宣传力度,针对不同伤害原因,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控措施,以降低伤害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作者:姚云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阿托品及解磷定院前急救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SAOPP的患者20例,均口服有机磷农药自杀而中毒,随机分成Atro组和n-Atro组,各1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即彻底洗胃、导泻、预防感染等,同时对于呼吸衰竭者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n-Atro组治疗使用解磷定,首次静脉注射剂量1.2~1.6 g,而后静脉滴注保持0.4 g/h,病情好转后延长用药时间,1 h内用量≤2 g,24 h内用量≤10 g;Atro组在n-Atro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用肌内注射及阿托品静脉注射,阿托品院前用量1.5~20.0 mg.结果:Atro组进入抢救室有2例(20.0%),双肺啰音较多1例(10.0%),较少3例(30.0%),消失6例(60.0%);n-Atro组进入抢救室6例(60.0%),双肺啰音较多5例(50.0%),较少3例(30.0%),消失2例(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ro组治愈9例,死亡1例;n-Atro组治愈7例,死亡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应用阿托品及解磷定是院前急救SAOPP的重要措施.
作者:贾海英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临床常见并发症,总结有效的预防策略.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行PKP手术患者100例,对其进行观察,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结预防策略.结果:10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14例(14.00%),其中术中球囊破裂3例,骨水泥渗漏7例,脊髓损伤、穿刺局部血肿各2例.结论:PKP手术的并发症较多,规范手术操作流程、提高穿刺技术、骨水泥推注技术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夏本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在社区康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出院后在社区康复的脑瘫患儿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社区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46例则根据ADL分级提供针对性康复训练,比较分析不同康复训练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运动功能评分、智力评分以及综合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瘫儿童根据ADL分级,提供社区康复管理,可全面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
作者:程丽苹;杨景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延迟结扎脐带对降低早产儿贫血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早产儿112例,随机自由组合两组.对照组56例早产儿出生后采取临床常规快速结扎脐带的方法.观察组56例早产儿出生后采用延迟结扎脐带的方法.在结扎脐带后抽取早产儿血液1 mL,测量早产儿的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红蛋白浓度(HGB),综合评价其贫血率,并在新生儿出生后2个月及8月龄时再次抽取早产儿血液1 mL,临床测量两组早产儿的RBC、HCT、MCV、HGB并综合数据评价其贫血率,将这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临床比较发现,两组在结扎脐带后抽取血液检查获得的RBC、HCT、MCV、HGB各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贫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结扎脐带后抽取血液检查获得的RBC、HCT、MCV、HGB评分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数据评价的贫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迟结扎脐带可以升高早产儿的RBC、HCT、MCV及HGB,综合测评延迟结扎脐带可降低早产儿贫血发生率.
作者:高建国;宋燕玲;胡美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在诊断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200例,均先行阴道超声检查,然后行宫腔镜检查,并在直视下进行组织活检及诊刮,经病理学确诊.结果: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73.5%,宫腔镜诊断符合率93.5%.结论: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都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均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宫腔镜检查的灵敏度高于阴道超声检查,后者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可以作为补充检查手段.
作者:马依努·阿尔沙;程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总结特发性甲状旁腺减退症的临床特点,探讨中医辅助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可行性.通过查阅文献及相关书籍,对1例特发性甲状旁腺减退伴颅内钙化病历进行分析及总结,并对其中医治疗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IHP脑钙化发生率高,中医药或可辅助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刘元炜;王萍;燕树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则予以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血压达到正常的时间、血压、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6.52%),和对照组的4例(9.0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血压、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房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功能区(主要为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立体定向微创血肿引流术与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观察选择性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例(治疗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要求行非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例(对照组)比较.比较两组在发病后第3天血肿清除吸收、残余血肿量、术后3周时的神经功能评分及住院期间并发症.结果:基底节区少量血肿(15~30 mL)行立体定向穿刺血肿清除后患者功能恢复较药物治疗者明显.结论:功能区少量血肿立体定向穿刺清除与药物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瑞春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对卵巢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手术,实施不同的止血方法,探讨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8月-2018年3月收治卵巢囊肿患者109例,两组均实施腹腔镜卵巢剥除术,随机分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电凝止血,观察组采用缝合止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在FSH、LH、E2等性激素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FSH、LH、E2等性激素指标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实施缝合止血的效果更佳,对卵巢功能造成的影响相较于电凝止血更小.
作者:李娟 刊期: 2019年第03期